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35回复:214喜欢:41
百度广告部分业绩23Q1创下历史新高了,腾讯广告业绩Q1也历史新高了。
$分众传媒(SZ002027)$ Q1的业绩很拉,Q2业绩预告也是很一般,连2018、2021同期都赶不上。
常见的分众投资逻辑:1、梯媒龙头。2、不可代替。
从长期业绩上看,分众vs百度广告vs腾讯广告vs广告行业总量vsGDP(2017-2023),分众分到的蛋糕越来越小,这是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事实与投资逻辑矛盾,应该反思一下。1、分众这个梯媒龙头到底有没有用?梯媒是否会被其他形式划分?2、真的是不可代替吗?
PS:百度代表的是互联网广告中比较拉垮,腾讯代表的是比较稳健的。快手B站这种成长性也可以比较。
PSS:目前不持有分众。

精彩讨论

庶人哑士04-30 20:28

经济不好的时候,企业主们都想怎么活下去,这时候转化率高、见效快的流量广告自然受欢迎。经济稍微好一点的时候,企业主们还在观望。等有长期稳定的预期时,他们才会想办法去投钱积累品牌资产。品牌是有复利效应的,但一般的小企业是没有资格去获得这个复利效应的。就像那个关于复利的笑话一样,还没等到复利的飞轮转起来,企业就破产倒闭了。
很多投资人,一方面吐槽大多数公司的产品没有啥差异化,另一方面又忽视能带来差异化的品牌广告的作用。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互联网流量像毒品,吸的时候很爽,一直吸就一直爽,但是停下来就受不了了。拼多多那些白牌商品,一旦不是最低价就被排到最后面去了。还有花西子的例子,有李佳琪引流就很爽,一旦就不行了,最后还是只有选择老老实实做广告。
这个世界啊,所有的流量都是标好价了的,所有的好生意都离不开时间的沉淀。其中,品牌就是能够沉淀下来最宝贵的资产。
$分众传媒(SZ002027)$

莉莉安7804-30 08:38

$分众传媒(SZ002027)$ 24Q1成绩已经出了,营收仍然没恢复到22Q1的成绩,然而文中的腾讯百度快手B站 24Q1广告部分营收大概率要超过22Q1一大截。分众分到的蛋糕越来越小,这是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余生的江湖04-30 19:42

“企业主不再愿意投电梯品牌广告”并不是事实,分众的快消品类广告营收增速并不低,这些年分众广告营收降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互联网企业投广告少了,从21年的40亿降低到去年的12亿。
互联网降低广告投放,一是因为移动互联增速降低,投广告的潜在广告主减少;二是反WXKZ,一级市场融资困难以及降本增效,投广告的意愿降低。
任何一个生意,总归要在产品端抢占心智,渠道端深度分销。只追求流量,无法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企业,终局大抵逃不脱在卷流量的路上卷死。
不信看看美团和淘宝上的小商家、商场里的那些不入流品牌的存活期.....

仓又加错-刘成岗04-30 13:19

去年就说过了啊。

壹星2023-07-12 00:06

说一个我身边的,之前我住的小区电梯广告是其他传媒的,很长一段时间广告位空置,后来换成分众的,广告位一直是满的,还加了一个视频播放器

全部讨论

$分众传媒(SZ002027)$ 24Q1成绩已经出了,营收仍然没恢复到22Q1的成绩,然而文中的腾讯百度快手B站 24Q1广告部分营收大概率要超过22Q1一大截。分众分到的蛋糕越来越小,这是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2023-07-12 00:06

说一个我身边的,之前我住的小区电梯广告是其他传媒的,很长一段时间广告位空置,后来换成分众的,广告位一直是满的,还加了一个视频播放器

2023-07-12 13:54

分众是一个衰退型产业(梯媒)具有护城河的绝对龙头。怎样评估价值,取决于什么样的角度。对于衰退型行业,龙头自身护城河能否持续给予股东稳定增长的现金流,且董事会是否愿意持续回馈股东,这才是最重要的。谈成长性的可能找错对象了,也容易对分众的上行空间会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2023-07-12 01:20

腾讯本就是和分众一样的东西,微信(朋友圈)和电梯一样,都是普通人生活中不能不去的地方,所以都是最强的壁垒。至于其他互联网公司,短期此起彼伏,但长期来看,相比前两家,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都得需要不断的创新、支出,才能留住用户(保持广告),而上面两家不需要再做什么别的支出了

事实是表面现象,事实背后的原因更加重要。
如果我们把分众的客户直接划分为互联网和非互联网客户,非互联网客户的营收是在持续上升的,尤其是消费品类,如果没有意外,二季度这类营收大概率是历史新高,这是建立在分众广告位基本没有变化的背景下。
互联网业务则是另外一番景象,记得去年二季度同比下滑超过 70%。抛开疫情的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传统互联网企业,比如阿里等投放减少,原因是降本增效。二是新兴互联网企业投放基本归零,原因是 FWXKZ。这一部分广告营收,在疫情前可是占到营收的 50%+的。
至于为什么其他广告发布方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很简单,这些互联网企业不会或者很少在这上面投放品牌广告。
当然,在疫情以前,刚好是移动互联蓬勃发展的 10 年,分众吃到不少红利,所以会有“互联网通吃中国,江南春通吃互联网”的说法。所以,这 10 年分众的营收和增速,本也不是常态。
至于投资逻辑,所谓龙头和不可替代都不是根本,根本上是线下覆盖 3 亿优质群体的分发能力。这个能力暂时没有什么变化,但也面临一定的竞争。

2023-07-12 00:06

梯煤广告份额越来越小,因为梯煤的广告形态主要还是品牌广告,而广告的大头一直在往效果广告方向转移,这是不可逆的事实,管你是不是龙头都改变不了。更何况现在互联网内容平台都在搭建交易平台,人家都是可以做到“”看见既所得“”,这是分众这种梯媒永远做不到的事,效果还不可量化。

2023-07-12 09:45

这是萦绕在分众传媒投资的有着悠久历史的问题。分众在2015年成为雪球热门股那一刻,这个问题的争议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当分众业绩走低时,这一问题被翻出来,谈论一番;当分众业绩走强时,这一问题被搁置不谈。
在我2019年大规模建仓的时候,对这个问题,是有过深入分析的,也有朋友问过我这一问题,由于解释起来过于复杂,且涉及一些传媒、互联网技术、营销等专业知识,我没有给予系统解释。
今日有人提起这一问题,我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你要长期投资分众,最好去看一些传媒经济学、传播效果理论、互联网媒体传播、品牌营销、计算广告等方面的书籍,系统地建立起传媒、广告、互联网广告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如果你不想大费周章,不想花大把时间去学习,想深入理解并认知这一问题,是有难度的!

【分众传媒】
1.一直对“不可替代”表示怀疑,广告位价高者得,谁管你是不是龙头,龙头也没有议价权。投放者在同一个位置也是考虑价格。
2.线下(品牌)广告带来的价值难以评估。
3.每一个广告位之间没有联系,规模经济不明显。

2023-07-12 01:37

百度 腾讯 分众广告公司不同形态还是比较难对比的。也许明年又是不同。分众就那么点地方上线是很容易推算的,分众这几年业绩虽然不好但竞争也弱了,反而前些年新潮传媒竞争的时候自由现金流非常不好。ps 个人持有分众,对现状满意

05-01 10:04

品牌广告在经济低迷时期是最先被放弃的广告,因为大家首先要活下去。不能以短期的广告市占率来判断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在经济繁荣阶段,品牌广告的投放大概率是迅速增长的,可以观察这时候分众市占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