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9喜欢:3

昨天在一个群里聊天,群内成员号称都是有一定投资水平的。某君转发了某大城市放开限购的新闻,并点评到:放开限购,并不能增加新的购买力,只会吸干周边城市的购买力。言下之意,放开限购对楼市没好处,只有坏处,所以是利空。大家怎么看?

$房地产ETF(SH512200)$ $万科企业(02202)$ $万科A(SZ000002)$

精彩讨论

摸鱼法师05-11 13:07

这个说法自相矛盾,吸干周边说明购买力转移,对吸入区来说就是新增购买力,有新增力量就会打破这个区域的平衡从而形成预期,就可能产生新的周期

梧桐居士201005-11 12:53

许多经验就是亏钱买来的,至今为止地产亏得最多的一笔就是金地集团,记得当初是想选择另一个公司的,然后被一个关注的大V说服了,金地环湾城优秀,各种物业资产,还有金地商置等等,确实他说的很有道理,金地也恰恰梧桐也常买,然后就亏了一大笔,于上周4元清掉了。很大的一笔学费,为自己的投资认知买单。
毕竟不能笔笔交易都赚钱,于地产而言现在有笔金地更好的标的;无论从安全方面还是赔率方面。
(当然梧桐地产股投资算总账还是赚钱的)
$招商蛇口(SZ001979)$ $万科A(SZ000002)$ $贝壳(BEKE)$

冷山13205-11 16:25

一季度居民存款增加九万亿,怎么没有钱没有购买力?有人肯定抬杠,钱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对呀,北上广深房子本就是给少数有钱和有钱途的人建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济或行业都有周期或轮回。房地产下行下滑态势形成,情绪扭转需要时间铺垫,但核心城市优质房源永远不缺需求和购买力,观望的大多数人需要先知先觉的少数人来引领,跟股票一样盘整完了涨势起来了买盘就涌出来了!

梧桐居士201005-11 12:25

地产这个分歧太大了,即便仅有三个人,那可能也有三种方案。
所以吧,无法求同存异的,为自己的认知而选择就好。
以前曾经和一位地产朋友交流,后来发现根本价值观不一样,解读也不一样。
投资之路注定是孤独的。

全部讨论

许多人就拧巴,q其实只要看看一项政策的连续性,就知道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因为政策的发布相当一段时间是很难转向的,不相信国家,只相信自己,非要拧巴着来,造这口锅是为拉吃饭,不是为拉砸锅,天天一脑子的阴谋论,表情多,请问在中国,想干一件事,有干不成的?多看看权威的政策发布,小学就学过阅读理解,跟着就可以拉。

你理解错了吧,他的意思是这个放开政策没有效果,达不到预期,没有效果就等于有坏处??

05-11 12:25

地产这个分歧太大了,即便仅有三个人,那可能也有三种方案。
所以吧,无法求同存异的,为自己的认知而选择就好。
以前曾经和一位地产朋友交流,后来发现根本价值观不一样,解读也不一样。
投资之路注定是孤独的。

05-11 13:07

这个说法自相矛盾,吸干周边说明购买力转移,对吸入区来说就是新增购买力,有新增力量就会打破这个区域的平衡从而形成预期,就可能产生新的周期

05-11 16:10

当然利好,这还需要讨论!
首先政策预期转变,其次必然刺激部分需求……有钱有需求的人挺多,只要市场有了稳定向好预期,核心城市区位好价格合适,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你去问投资股票的人,得不到客观答案,都被折磨成悲观主义者了,用自己低落的投资情绪来评判客观实际!

05-11 13:05

根据第一性原理,单纯从结果导向看,就明白是利好还是利空了,但是结果兑现的复杂过程注定是无法预测的,我预测不了过程,我就付出足够的耐心押注结果就好了

05-12 10:01

说到底就是进一步“城镇化”,也就是中小城镇及城市进一步萎缩,资源和人口进一步汇集到大城市及其周边;
未来20年,很多县城和乡镇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

05-11 22:03

只要脑子正常的房主,炒房客,都知道这是最后的逃生窗口了,过期就没了

05-11 16:06

一切的供给都要和需求配套。

05-12 10:03

首先是供远远大于求,其次是虚高泡沫,第三是融碧恒万的雷
16年前吃上肉的想卖房收手
17年进来被套的想平仓跑路
吃了十年地产发展红利的“偶像前辈”值得大家学习。
别说一线还没有放开,不用怀疑一但放开,所有的城市绝对利空房价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