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中牧原:从二元回交开始的工业革命(上)

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15回复:25喜欢:35

全球养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丹麦,为何中国的种猪市场却被美系占据主导地位?

因为丹系猪能生,美系猪好养。

丹系猪产子数多,但仔猪出生体重较低,产后前五天可能会影响到仔猪的存活率,丹系猪对营养环境要求比较高,尤其是肢体不够结实,很容易出现肢体病的问题。同时体型稍微差点。

美系体型比较好,而且四肢粗壮,能减少一部分肢体上的问题,生长速度比较快,料比低,而且抵抗力强,缺点就是产仔数不是太高。

中国养猪环境有一多一少,一多是疫病多,一少是高水平养殖者少。这就导致了,丹系猪养殖稳定性差的缺点被放大,在中国严重“水土不服”,无法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

牧原独有的二元回交体系与丹系处境相似:

二元猪能生,三元猪好养。

本质上,大家都是在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之间做权衡,美系强在生长性能,牧原和丹系强在繁殖性能。

常有人困惑,二元回交这么好,别人为什么学不会?想不通最后只能归因于牧原造假。

其实,商业模式的所有环节都是相辅相成的,育种只是其中一环,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为养殖主体水平参差不齐,代养户养殖环境错综复杂,所以以温氏为首的公司+农户模式,为保障代养户的养殖成绩,只能陷于三元体系的窠臼。

而剑走偏锋的牧原,则必须承受自繁自养重资产的代价。

大路朝天,牧原温氏各走半边。在漫长的前二十年,这条路并未发生分叉,转折点发生在17年,在这个时间点,牧原财务口径的完全成本才第一次低于温氏股份。在此之前,牧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二元回交应对猪周期的灵活性,真正为牧原加冕的是它比温氏更快的降本速度。

之后的事情无需赘言,17年后牧原反超温氏已成定局,非瘟只是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

牧原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起初无人看好,但事后来看,养难养的猪才能筛选出最会养猪的员工,降最多的养殖成本,成就最狼性的企业文化。牧原起初抓住的不是风口,而是挑战,牧原拥抱了挑战,挑战成就了牧原,最难的路反而是最快的路。

欲戴皇冠,先承其重,现如今,皇冠已是同行不可承受之重,二元回交+强管理+重资产的商业模式已成牧原独门绝学:

一方面,牧原母猪的入账成本低(可参考友商报表),二元回交+高淘高补,母猪残值基本等价于肉猪,导致仔猪成本比友商低100-200元/头。

另一方面,三元猪生长快,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高,而二元回交的猪对高蛋白饲料反而不耐受,这导致了饲料的差异化,牧原的饲料成本比友商低50-100元/头。

合计200元,看似不多,但正是这200元的成本优势构成了牧原坚不可摧的护城河。以明年八千万的出栏计,牧原在行业不赚钱的前提下可以赚取160亿的利基。

为赚取这200块的头均利润,牧原需要投入2000元左右的资本(1500元的固定资产+500元的流动资金),假设行业的平均投资和牧原相仿,行业至少要求5%的投资回报率才可能存续,所以每年需要赚取至少100元的头均利润,则牧原的净利润至少为240亿。

如果单纯这么看,给予平滑周期15倍pe,牧原的今年的估值底应该超过3600亿,但市场的核心关切在于:牧原能不能维持甚至扩大现有的成本优势?

毕竟,友商们虽然学不来一步到位的二元回交体系,但可以渐进式地引入丹系、法系、新美系种猪改善种群,逐步提高养殖水平,这也不失为一条降本之路。

让我们回到原点,全球养猪水平最高的国家为什么不是美国而是丹麦?为什么牧原的降本速度会快于温氏

三十年过去了,二元回交好像和改革开放一样,渐渐从新故事褪色成了旧故事,喜新厌旧的市场已经审美疲劳了,但请不要感伤,更不要离场,因为未完待续的旧故事往往也是新故事的序章。

(未完待续)

$牧原股份(SZ002714)$

精彩讨论

川北漫步2023-10-11 23:27

@严守能力圈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6.00,也推荐给你。

全部讨论

这种交章,看看就好。作者肯定没有亲自养过猪。

2023-10-11 23:27

@严守能力圈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6.00,也推荐给你。

2023-10-12 16:38

目前看,今年大概率没有240亿元的利润了!那么去年和前年有没有200元每头的利基呢?

2023-10-12 18:27

文笔不错

2023-11-23 08:20

2023-10-18 17:04

逻辑

2023-10-13 15:55

2023-10-12 06:23

本质

2023-10-12 06:23

看到本周了

2023-10-12 06:19

好文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