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房子不当股票!

发布于: 雪球转发:50回复:107喜欢:110

1、北京、上海,房价约等于80-100年的租金;

2、证券市场,市净率不到0.3倍,几乎没有负债,年年现金分红的地产公司。

同一个世界,“观念的扭曲”带来“现实的扭曲”,现实的扭曲带来“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

“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导致有经验的投资者不需要预见未来,就可以赢。

可转债的不对称,随着过去两年可转债的上涨,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是不是真的理解,我很怀疑。

港股的不对称,还完全没有被理解。记得两年前,可转债低迷时,许多人斩钉截铁地说:“可转债”就应该比“纯债”更便宜。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市场,“扭曲”何其相似。

==================

之前发了一篇文章《谈谈学区房》,评论区里引发了一场讨论:房子的“租售比”,到底应该等同于股票的“市盈率”,还是应该等同于股票的“股息率”?

这个问题,其实是投资界常年争论的一个问题,今天专门写一篇文章,说说这件事。

首先,从最严谨的角度说,房子的“租售比”和股票的“市盈率”、“股息率”都不完全一样,但我们重点讨论的是,如果非要强行归类,那么“租售比”到底是和“市盈率”更像,还是和“股息率”更像?我的答案很明确,租售比和“市盈率”更像。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说明白,租售比、市盈率、股息率,分别是什么意思。

租售比:租售比=房子的总价格/房子的年租金。比如一套北京的房子,售价1000万,把房子租出去,每年收到的租金是10万,那么这套房子的租售比就是1000万/10万=100倍。也就是说,假定该房子的租金未来不增加也不减少的前提下,当前的房价等于100年的租金。(也有人说租售比应该按月算,这个不重要,也没有官方标准,大家知道我在说什么就行。)


市盈率:市盈率=上市公司总市值/年度净利润。比如一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000亿,一年的净利润是100亿,那么这只股票的市盈率就是1000亿/100亿=10倍。也就是说,假定该公司的净利润未来每年不增加也不减少的前提下,当前的总市值等于10年的净利润。

股息率:股息率= 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上市公司总市值*100%。比如还是上述同一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000亿,过去一年盈利100亿,但只拿出50亿用于现金分红,另外的50亿留存在公司内部进行再投资,那么这只股票的股息率就是50亿/1000亿*100%=5%。也就是说,假定该公司的现金分红金额未来每年不增加也不减少的前提下,当前的总市值等于20年的现金分红金额。

定义说清楚了,下面开始讨论对比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租售比和股息率更近似,理由通常是这样的:

在不变卖底层资产的前提下,“租金”就是房东所获得的全部收益;同样,在不变卖底层资产的前提下,“现金分红”就是股东所获得的全部收益。所以租售比和股息率更近似。

这句话乍听之下没有任何问题,因而非常具有迷惑性。

在不变卖底层资产的前提下,租金就是房东所获得的全部收益——这句话对不对呢?对!

在不变卖底层资产的前提下,现金分红就是股东所获得的全部收益——这句话对不对呢?也对!

那到底错在哪?错在“不变卖底层资产”这个大前提。事实上,你今天之所以敢于投资,恰恰是因为你知道,自己终有一日,会变卖掉底层资产。哪怕这个“终有一日”可能很遥远。

试想一下,如果某个国家规定,任何公民买入的所有房产,永远都不许卖出,只能收租金,这种环境下还有多少人敢买房呢?即使敢买房,又有多少人敢买第二套?即使敢买第二套,又有多少人能接受几十倍甚至一百倍的租售比呢?

产权的三大要素:交易权、使用权、收益权。交易权不是资产价值的附属品,而是资产价值的一部分!不可交易的产权是不完整的,相当于敲断了一条腿。

既然真实的世界中,房子的市价和上市公司的市值,都是建立在“可交易”这个基础上的,那么当我们在两者之间做对比时,也必须要把“可交易”当作前提,才能得出公平的结论。

如果房子和股票这两种底层资产都是可交易的,那么房子的租售比,到底和市盈率更相似,还是和股息率更相似,答案一目了然。

一套房子售价1000万,每年租金10万,这10万元就是房东一年的全部所得。但一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000亿,每年盈利100亿,分红30亿,这30亿元并不是股东的全部所得,股东的全部所得是30亿现金分红+70亿留存收益。70亿留存收益没有以现金的形式分给股东,但仍然归股东所有,会计上体现为“公司净资产的增厚”。

说到这里,又会引发另一个比较常见的误解。很多人认为,“留存的利润会导致上市公司的资产增厚,房价上涨也会导致房子的资产增厚,所以两者是等价的”。不对的,利润的留存和资产价格的上涨是两回事,正确的对比是:

1、房子的价格可以涨可以跌,股票的价格可以涨可以跌。房价的涨跌与股价的涨跌是等价的。


2、公司的利润可以分配可以留存,房子的租金可以分配可以留存。房子的租金和公司的利润是等价的。


What?房子的租金怎么留存?

我没有开玩笑,房子的租金当然可以留存!只是房子的单价太高,让很多人产生了“租金不能留存在资产中”的幻觉。

试想一下,如果你不是拥有一套房,而是拥有一栋楼呢?你把这一栋楼租出去,一年后年收到1000万的租金,这1000万的租金,其中300万你拿出来花了,另外700花不完,于是你用这700万在隔壁小区又买了一套房子。

这样是不是就很清楚了?出租房子所得到的收益,其中一部分被你“留存”下来了。只不过你没开公司而已。事实上,如果你真的拥有一栋楼,通常都需以一家公司为平台去进行管理,这样的话,是不是就跟股票(上市公司)没区别了?唯一的区别就是你拥有这家公司100%的股份而已。

1000万的净利润,300万现金分红,700万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房东”跟“股东”终于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现在请问,你留存在公司内部的那700万,是假钱吗?你用这留存的700万又买了一套房,买的是假房吗?如果不是,那上市公司如果去年盈利100亿,分给了股东30亿,留存的那70亿是假钱吗?这70亿用于再投资,不管是买了铁路矿山还是港口,它买的是假资产吗?

如果也不是,那请你告诉我,房子的“租金”,到底等价于上市公司的“利润”,还是等价于“现金分红”呢?房子的“租售比”,到底是更像股票的“市盈率”,还是更像“股息率”呢?

到底为止,这个问题已经完全说清楚了。

但我可以肯定,还会有朋友提出类似这样的追问:房价不需要再投资就能涨,我把租金全花了,房价还是会涨,上市公司行吗?答案是:当然行!

提出上述问题的人,忽略了两个事实:

1、房价不光可以涨,也可以跌;

2、房子并非真的不需要持续投资。

我们一个一个说。

先说第一条,房价不光可以涨,也可以跌。由于国内的房价过去30年基本上一直在涨,所以给很多人造成一个错觉,认为房价上涨是个默认答案,过去涨,未来也一定涨。其实只要我们观察“更多的国家”和“更长的历史”就会发现,房子和矿山、港口没什么区别。

房子可以涨可以跌,矿山和港口的价格也可以涨可以跌。一座矿山,我把今年挖矿赚的钱全分给股东了,没有买新矿山,第二年原矿山的价格还涨了,有没有可能?当然有可能。

有人会说:不对,矿山如果你不给工人开工资,不维护机器设备,明年就开不出新矿了。说得对吗?对,但对得毫无意义。因为净利润的意思,本来就是扣除所有成本之后剩下的钱,才叫净利润。给工人开工资、维护设备等,这些都是成本。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问这样的问题,因为表面上看,房子好像真的不需要持续投入资源去维护。这就引出了上面所说的第二条:房子并非真的不需要持续投资。

一座矿山,每年要给数千人发工资,花数亿元维护设备,才能正常运行。而一个房东,每天躺在家里什么也不干,就能收到房租。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那为什么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答案很简单,还是因为“体量”的关系。反问两个问题就清楚了:

1、如果房东有一万套房呢?他是不是瞬间就变得和矿主一样苦逼了?

2、如果你不是拥有一座矿山,而是在自家后院拥有一个10立方米的矿坑呢?是不是也没有那么难搞了?

所以,房子并非真的不需要持续投资,只不过很多房东没有把自己付出的心力折算成钱。一套房子你真的20年不管不问试一下?到时候你就知道“代理公司”和“房客”究竟是不是善男信女。另一方面,房子本身的折旧也是很多人没有考虑的一点,这是末节,不细说了。

本文的全部内容就是这样。会有这么多迷思,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国内的投资者对房子有某种情结。要做好投资,我们必须清楚一点——没有任何一种资产是特殊的,工具就是工具。



《木叶青玄》
网页链接(我写的小说,看完前五章,不上瘾算我输。不能“明说”的投资原理,全写在故事中)

《投资要义》网页链接

《财富工具》网页链接

精彩讨论

宝宝Bob2022-03-22 12:36

如果是控股股东,逻辑是对的,小股东不一样。

我是刚来的2022-03-22 14:45

难道没有人关心:
市净率不到0.3倍,几乎没有负债,年年现金分红的地产公司

股票代码是什么吗?

持续彽熵2022-03-22 18:16

租金连净利润都不如,房子的租售比远远差于股票的市盈率

醉汉独蹒跚2022-03-22 12:15

用DCF公式来理解就可以,房子的租金是现金流,股票的股息是现金流。

持续彽熵2022-03-22 19:06

总有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半桶水,说房价实质是什么所谓的地段、医疗、教育资源,以为就他一个人懂这些似是而非的属性,简直是活在梦里

全部讨论

2022-03-22 12:36

如果是控股股东,逻辑是对的,小股东不一样。

2022-03-22 14:45

难道没有人关心:
市净率不到0.3倍,几乎没有负债,年年现金分红的地产公司

股票代码是什么吗?

2022-03-22 12:15

用DCF公式来理解就可以,房子的租金是现金流,股票的股息是现金流。

2022-03-22 12:59

房子自己说了算,上市公司分不分红你说了不算

2022-03-22 11:58

其实租售比根本不是pe,这玩意本质是经济学供需和稀缺性决定的。

房价而言,同一个地段的房子供给是有限的,买一套少一套,即使是好股票也是股权泛滥完全没有稀缺性。这就是因为房子没有证券化分割,这也是深房理、REITs在干的事,但在这之前好房子买一套少一套。

房租而言,租房人平均工资决定的,这玩意一直长得很慢。

这俩相除后和pe比没太大可比性,投资房子是为了那点租金么?是为了抢占稀缺资源,稀缺地段,人口长线涌入城市的好地段永远稀缺,这最终会决定房价未来走势。房地产投资思路是稀缺性占位,股票投资思路是投资每年赚利润,因为毫无稀缺性。

2022-03-22 15:55

有些不同看法,这个我之前也想写一篇文章的还没来得及。
租金类比股息,租金收益率类比股息收益率其实是合适的。
另外,股息之外还有利润留存增厚持续经营的价值。而在房子这边,租金其实也是只价值兑现的一部分。房子的价值一个是居住价值,另一个是地段和绑定的资源(户口、学区等)价值。地段本身的价值会变化,这取决于一个区域的发展及其在城市各板块中的相对层级,一部分可以反映到租金上;但学区的价值很少能反映到租金上。
所以租金跟股息类比;而与公司的经营类比的,不仅是那套房子,而是房子所在社区的经营发展。

2022-03-22 15:34

窦娥别猜了,恒隆集团

2022-03-24 13:46

所以和你有相同观点的人,如果在大城市没有买房,这二十多年来估计脸都被打肿了,不成人形了

2022-03-22 16:00

再提一点个人不同的看法。1)利润只是会计科目,不直接等于真实价值,留存利润概念也是中间量,其实只看股息或者房租的增长即可,也就是长期贴现的变形。2)房租的差异在于,一个要扣减日常成本,一个是要计算折旧。在过去因为房价上涨,我们很少衡量折旧带来的影响,以后会很显著。相对来说,股票就要考虑基本面变化的不确定性。

2022-03-22 14:30

同意房子和股票无差别。PE和股息率及租售比有区别。我认为可以假设:
1家上市公司做房产出租业务,净资产只有1套买入成本为1000万的住宅,房子按可交易的资产计算,总股本1股。每年租金10万。不考虑其他成本费用,每年租金全部现金分红。
1)不考虑折旧,房子按平均每年4%增值:
房子按公允价值产生的利润为40万。
当年总收益:40+10=50万,
年末售价=1000*1.04=1040万。

PE=1040/50=20.8

股息率=10/1040=0.96%
租售比=10/1040=0.96%
2)不考虑折旧,房子按平均每年4%贬值:
房子按公允价值产生的亏损为40万。
当年总收益:-40+10=-30万,
年末售价=1000*(1-4%)=960万。

PE=960/-30=-32,亏损;

股息率=10/960=1.042%
租售比=10/960=1.042%
小结:
1. 计算PE需要考虑房子的公允价值变化和租金的现金流收入。

2. 股息率和租售比是一致的。
3. 底层资产(房子)价值变化是最关键的。当房子趋向贬值和不变时,当前常规的租金收入比银行长期利息差太多,无持有的必要。因为租金和社会平均收入密切相关,无可能快速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