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漫步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5
一个人的负债,是另一个的收入,债务对应的是资产或者生产能力。所谓的入不敷出是对于个体,而不是群体,整体群体并没有。现代生产因为大规模高资本,所以需要股分化或者借债发展,产生了大规模的负债,本质对应的是生产能力,如果社会有人负债投资,那说明新的生产增量了,或者好的前景开发出来了,资产类似,看好一座山下面的矿,有人借钱,对社会是增加财富。货币已经发达到信用伙伴,都不用印钞了,所以解决货币或者债务,是靠信用,或者开发社会闲置资源,进入市场,比如一座矿山,一个新产品,一个新服务,一个限制的农田,一个限制的宅基地,都可以。如果自我阉割,困住手脚,那么不是发展慢的问题,临界点会有反噬,反身性,造成资产坍塌,信用崩溃,债务成了催命符,通缩扩散,就是你说的入不敷出扩散,债务刚性成了债务重组清零,自然也就没有了债,叫出清。如果债务对应的不是资产或者生产能力,是牛粪,那么确实什么经济学也解决不了,什么现代货币理论也无法提振信心。对于生产能力不缺乏的中国目前,还有大片闲置的游离于二元市场的资源与资产,好像都是优势哈,只要愿意,随时可以释放潜能。

热门回复

要对应有生产能力或者有效资产,日本的债务扩大并没有形成新的产能,或者产业,而日本在93年后国土开发已经非常充分了,而不是不够,甚至很多基础设施投资过度。这个要区别。从个人感觉看,日本这几十年反而是产业减少了,比如我们熟悉的家电,数码领域,整个产业被中国替代,互联网没吃到,电池半导体这些,也被韩国中国分了。纯粹的债务扩张,就是大家一起在大粪上堆钱,然后一起围桌研究,怎么琢磨都是一堆粪,最后怎么搞都是臭。

单纯的债务扩展,最终的反噬力非常惊人,这也就是我所反驳的那些只知道拿路边话术讨论经济的可笑观点。

日本公共部门是个群体,可以观察下收支情况,他们还可以操控利率,就知道单纯的刺激债务扩张有多么没意义了。

是的,靠债务没有对应的资产或者生产能力,最后真是深渊,失落几十年。不过,我们确实还看改革,释放红利的空间还很多,用资产来稀释债务,而不是靠债务提升用价格稀释。

在我上学的时候,整个中关村都是日本品牌的广告,各种家电都是高大上,笔记本东芝称王,日本的数码包括电脑都狠强,在重工设备领域,在我工作后,各种引进设备里面日本三分天下有其一,另外的就是欧盟的德法,还有美国。这些基本在国内都看不到了,在全球也是,在08年后,东芝重工即使在其他地方拿下项目,采购反而开始从中国集成供应了,包括日本的造船,市场被韩国,中国瓜分,液晶面板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