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投资体系简要笔记,能不赚钱?量化统计结果挺意外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4回复:70喜欢:37

前段时间从邻居浩哥家里杂物箱里发现老唐的书,我问他借来阅读一下,结果他说读书人视书如命,要我一包咪咪才能交换。一包割乌嗯滚打发完浩哥后我拿到老唐的书,结合网上杂七杂八的帖子,花了两天时间来学习老唐的体系。老唐的书我很早就听过,但一直没有阅读,一来我偏向读鬼佬的投资书籍以及一些偏数量化的资料,二来网上的评论褒贬各半加上价格不便宜,一直没出手。这次阅读后,我做了一些笔记,然后本着不唯上只唯实的原则,通过量化的方式对全市场做一个复盘回测,结果和预想的很不一样。

#笔记要点:

1、买点

假设企业隆基绿帽当年净利润10亿,预计三年后利润15亿,结合当下无风险利率=3%,三年后企业的合理估值=15/(3%)=500亿,按照唐的逻辑,高性价比买点就是三年后合理估值的50%即250亿出手,低风险偏好的可以在50%以下甚至更低买入。

2、卖点

买入后,满足下面之一则卖出

<1>当年市盈率等于50

<2>达到三年后合理估值市值的1.5倍

给定3年利润复合增长率的条件下,三年合理估值的1.5倍取决于无风险利率,有可能低于当年市盈率等于50对应的市值。

3、补充细节

a)关注利润持续性,注意周期性行业

b)谨慎对待依靠大量资本投入来盈利的企业

c)关注净利润现金含量低的企业

d)最好看扣非利润

由于看得比较仓促,必然会有所遗漏或理解错误的地方,有想法的人可以后面补充

#笔记讨论:

1、如何确定三年后净利润?

三年后净利润估算值=当前净资产*(1+roe*(1-分红率))*(1+roe*(1-分红率))*roe

三年利润累计增长率=三年后净利润估算值/当前净利润-1

2、达到理想买入点的时候,市盈率是多少?

理想买点是3年后合理估值市值的50%,则买入时市盈率=三年后净利润*(1/无风险利率)*50%/当前净利润=三年利润累计增长率 * (1/无风险利率)*50%

假设当年10亿净利润,当前无风险利率中枢=0.03,三年利润累计增长率=50%,代入上式,买入时市盈率=(1+三年利润累计增长率)*16.66 =(1+50%)*16.66=25倍,市值=250亿的时候买入

3、如果一直达不到卖点怎么办?

根据第2点的假设参数

情景1:市盈率达到50也就是市值500亿的时候就可以卖出;

情景2:达到3年后合理估值的1.5倍也可以卖出,3年后合理估值的1.5倍=10亿*(1+三年利润累计增长率)*(1/无风险利率)*1.5=10*(1+50%)*(1/0.03)*1.5=750亿;

在给定三年利润累计增长率=50%的条件下:当无风险利率=4.5%时,三年后合理估值的1.5倍=500亿;当无风险利率<4.5%时,三年后合理估值的1.5倍>500亿;当无风险利率>4.5%时,三年后合理估值的1.5倍<500亿;

针对设定目标点的卖出方法,我一直是存疑的。市场风云变幻,设定目标不一定达到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达不到目标,业绩也并没有按我们的预期增长,我们要怎么处理?如果一直拖下去,这样沉淀的成本会越来越多,因此我还是偏向用轮动的方式来卖出性价比低的机会。

4、谨慎对待依靠大量资本投入来盈利的企业

要大量投入资本来盈利的企业的负债率基本上会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比如一些航空股,本质上我们是谨慎对待ROA或资本收益率比较低甚至接近自身 利息支出(财务费用)/有息负债 这个值的企业。反之,如果像美股的麦当劳这种roa=10%+,借来美元利率接近0,那负债率高也没什么大不了。

#策略制定:

老唐的策略资料已经介绍完毕,接下来凭自己的理解做一套量化策略来看看老唐的逻辑能不能赚钱。为什么要做成标准化的量化策略?其实很多投资人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但临场选股总是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看到这个股质地不错,但总觉得存在一定的瑕疵,那个股符合选股标准,但公司前景不太匹配自己的认知。概括起来,就是不断陷于难以取舍的纠结当中。量化策略就是使每一步明确下来,使投资决策过程不再纠结。

纵观老唐的策略,核心的要点是以三年后合理估值的50%作为切入点,那么我们不妨将当下市值除以三年后合理估值作为量化选股的主因子(命名为LT),这个因子值越低,安全边际越高。

LT因子表达式:当前总市值/三年后合理估值=当前总市值/(当前净资产*(1+roe*(1-分红率))*(1+roe*(1-分红率))*roe*(1/无风险收益率))

这个因子要确定的变量是roe和分红率,我们可以借助之前发布的神奇公式文章里提到的寻找资本收益率稳定性方法(神奇公式文章1神奇公式文章2)来选择roe稳定和近几年分红率比较可观的股票作为基本盘,然后从基本盘里选择LT因子最小的n个股票,通过定期轮动实现低买高卖。

策略规则:

s1:选取roe稳定性排名前1/3、分红率排名前1/3的股票作为基本盘。

s2:从基本盘中选LT因子最小的10支股票(LT因子越低,安全边际越高)

s3:每25天轮动监测一次(虽然轮动监测天数是25天,但策略换手率不会高,除非股票大涨或者业绩恶化导致性价比降低从而卖出,然后补进新的安全边际更高的新股票)

回测效果如下:

2016年至今,累计收益率127%,年化11.01%

以2023年2月8日选股日为例,当期选出的10个股票如下

以xxx为例,选股日数据如下

分红率加权移动平滑均值=60%

roe加权移动平滑均值=12%

净资产=1397.13亿

总市值=993.11亿

三年后净利润估算值=当前净资产*(1+roe*(1-分红率))*(1+roe*(1-分红率))*roe=184亿

按老唐的方法,三年后合理估值=三年后净利润估算值/无风险利率=184/0.03=6133亿

LT指标=当前总市值/三年后合理估值=993.11/6133=0.16

老唐认为,对于业绩可持续企业,三年后的合理pe都是无风险利率,虽然我不认可这个说法, 但由于每个股票都是用这个称来衡量,我们只是比较横向性价比,而不是股票自身的历史性价比,因此还是合理的。就像有一个计量不准的称,我要从不同重量的10个苹果选出一个最轻的苹果是没问题的

评论区可以聊聊自己最喜欢的一两本投资书籍,我看看球友对文章感不感兴趣会不会看到最后,如果多人感兴趣,以后就一直跟踪这个LT策略的最新持仓和收益情况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根据策略LT(老唐)因子,中石化在2022年11月22日入选策略前十买入,LT因子值=0.2,到了2023年是3月25日,中石化排名掉出前十卖出,LT因子值=0.25,区间收益35.53%,此时洪城环境入选新的前十,LT指标0.21,轮动就是用卖出中石化的钱买入洪城环境,实现低买高卖

老唐割肉洋河,依然是一个顶级投资者教育家。作为一个向老唐取经取拜师两天就自立门户的人,我已经将老唐的内核提取出来,而你还没理解此时无唐胜有唐这句话含义。太多人抄作业只是为了壮胆,根本不敢跳出别人画的圈形成自己的体系?书读越厚了,终究因割肉而认为错付。来,再花十分钟学一次,把书读薄,再把书扔了轻装上阵。$老唐封笔-席勒(ZH3321167)$ $洋河股份(SZ002304)$

LT的选股中,也夹杂一些观点,比如竞争力护城河,未来的增速确定性,管理人道德风险、财报真实性,或者说高一点并且稳定一点的毛利率净利率(这个还好定量一点)
我是不太懂做量化高频模拟,你可以试一下,我也想看看效果
股票池是近3年roe平均值20以上,近3年负债率50以下,净现比持续大于80或85,以此做股票池
预估3年后利润用机构预测的利润增速打9折后的利润(机构数量近半年大于某个数),市盈率30改为5年复合增速对比20的比例乘以30,最大值30。比如增速10,PE定10/20*30=20。计算出3年后估值。【这个我是加入类似PEG估值考虑的,毕竟LT选公司也得未来增长】。符合要求的买入空间前十公司,达成卖出条件就卖出买入空间最大的,最大持仓不超40%或30%基于分红对于3年后利润影响几乎为0,因此不考虑分红因素,只是分红是提高财报真实性的因素,只能放在股票池入选加分项。
LT方法天然会放弃部分高速成长但前期利润不确定企业,当然也规避此类企业的风险,毕竟这类企业面临风险1竞争导致毛利不高,2竞争导致淘汰概率比稳定行业大,3未被市场认可,4技术被超越就破防

$纪念老唐封笔(ZH3321167)$
这个策略没实盘,只是看看这种类似施洛斯的方法能否长期赚钱
今天主要卖出了中国石化。因为根据老唐估值体系计算LT指标从去年12月28为0.25涨到了0.29排名靠后了,所以卖出止盈,整体看这种赚钱的方式不那么大气,算是积小成多。

老唐因子的核心是用当下市值比上三年后估值,如果这个比值低,意味着打折程度越高,看了一下历史情况,每期所选股票这个比值一般处于0.2-0.3,通过按月监控这个打折度,一旦涨一波这个打折度就会变小而卖出,继而买入打折度高的股票自动实现波段操作,本质上算是深度价值的策略 ,因此年化收益自然是15%封顶。横向对比,作为被大家认可的深度价值-银行板块,老唐策略跑赢大部分银行股,剩下的宁波银行,招商银行,由于这两年他们两大幅回撤,最近也跑赢,但前期一直被碾压,这是要实事求是的。

老唐的书主要是教人如何选择好公司,如何面对波动,你用报表数据搞量化,完全南辕北辙

2023-12-13 16:53

所以最近有看到什么好的鬼佬的投资书籍以及一些偏数量化的资料吗

01-02 10:52

$幸存者之路的组合(ZH3321167)$
当时写这个专题,已经预感老唐会退圈,网上很多纷争,但我不评价别人是非,只要能从别人身上吸收哪怕一丁点能量让自己变得强大,那就足够了。

2023-11-26 22:41

看策略曲线,21年前几乎和沪深300一毛一样,后面却分道扬镳。是发生了什么?
策略采用轮动方式,会不会错过某些从低估变成高估的优秀机会?
btw,最后,老唐现在的持仓和你的筛选结果好像没有重合的,哈哈。

01-05 23:01

粤高速A为例,选股日数据如下
近3年的分红率加权移动平滑均值=60%
近5年roe加权移动平滑均值=12%
净资产=1397.13亿
总市值=993.11亿
这个例子的市值跟净资产对么?现在也才100多的市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