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投资总结

发布于: 雪球转发:19回复:14喜欢:20

步入2023年,又到了写投资总结的时候。这是我自2020年来的第三篇年终总结。

先来说说账户的收益率,和之前总结指出的一样,我的投资账户主要在美股和A股/港股,雪球的组合也基本反映了持有的仓位。去年美股账户的收益大概在5%, A股和港股则是亏损了4.1%。从2020年开始记录以来,两个账户终于第一次跑赢了大盘指数。

回顾2022年,和前几年相比,我买入和卖出的操作少了很多,主要原因是本职工作繁忙,少了很多在交易时间关注股价波动的机会。而不再有时间关注股市时刻变化的我也有了意外的收获。之前对一家公司有了些许的了解或者刚看完一家公司财报后总有马上想下手的冲动,生怕自己错过这个公司的最佳买点。现在我在减少对公司股价的关注后开始将重心放在公司本身上。相比股价本身,公司在未来多年的发展前景其实更为重要。这一点在美股逐渐步入熊市的现在更为关键,在熊市中,因为没有充分了解公司而匆忙下手的损失往往比没有及时下手而错过公司最佳买点所遭受的损失大得多。

三思而行这一点也正是巴菲特和芒格所推崇的。巴菲特有一个“20格考勤卡”理论:假设一个人一生之中只能做20笔投资,当你把所有次数用完后,你就不能进行投资了。当你拥有这样的心态,你将会真正地慎重考虑你的每一笔投资,而你的投资表现也会好得多。而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说:“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巴菲特和芒格还曾多次引用泰德·威廉斯击球的故事。泰德·威廉斯是美职棒史上最杰出的击球手之一,而他在《击打的科学》一书里揭示了他成功的秘诀。泰德将击打区划分为77个棒球那么大的格子。只有当球落在他的“最佳”格子时,他才会挥棒,即使他有可能因此而三振出局,因为挥棒去打那些“最差”格子会大大降低他的成功率。投资也是一样,在大多时候需要的只是等待和思考,直到最好的机会到来的时候,全力出击。

说到巴芒,去年有幸去奥马哈参加伯克希尔的年会,一睹万人朝圣的盛况。巴菲特和芒格都是在奥马哈出生和长大的,奥马哈这座城市也留下了不少他们的印记。在奥马哈行驶时我数次看到以巴菲特冠名的学校和医院。而和外观现代靓丽的巴菲特医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菲特的住宅。巴菲特现在仍然居住在他1958年购买的一栋4居室的房子里。房子没有高耸的围墙和森严的门禁,有的只是一排人高的灌木,用以隔开周边的街道和成名后为数众多的好奇者。房子平平无奇的外表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是曾多次登顶全球首富的住宅。巴菲特朴实无华的生活风格在他的住宅上显露无疑。

巴菲特的居住地奥马哈也是美国中西部一个不大的城市,总人口只有约48万人,但这座城市却是伯克希尔这家全球市值前十公司的总部所在地。每当伯克希尔举办年会的时候,几万的参会者把这个城市的餐馆和酒店塞得满满当当,当地人也戏称这是这个城市一年一度的嘉年华。这几万的与会者在参加年会的同时,还带来了大笔的消费,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巴菲特和芒格对这生养他们城市的回馈。

亲身参加股东大会让我进一步的感受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一理念。从开始到结束,年会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股东就是公司的所有者。参加大会不需要门票,也不设座位,只需要你拥有一股Brk.B股票,你就可以去注册处领取股东证,凭证入场,而座位好坏也完全取决于几点去会场排队。大会期间,巴菲特,芒格,阿贝尔和贾因等公司高管一丝不苟,毫无间断的几小时回答股东们提出的问题。二老年逾九旬,伯克希尔年会也召开了几十年,巴菲特和芒格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回答每一个问题。在现场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伯克希尔是以对待合伙人的心态对待参与股东大会的每一位与会者。股东的问题形形色色,无奇不有,这次股东大会也再次出现了伯克希尔在巴芒离开后会走向何方的问题。而巴菲特的回答大概也和了解伯克希尔的人所想的一样:伯克希尔的理念是股东至上,让优秀的人管理高质量的商业,如果这样的企业文化能够保持下去,即使巴芒离去,股东们对公司未来的前景也不应该失去信心。

说完了去年参加的伯克希尔年会,我想回顾一下21年的年终总结,在去年的年终总结里我提到了霍华德·马克斯和他的备忘录。马克斯最近也因为其基金独立于大盘的超凡收益小小的火了一把。去年的马克斯备忘录我都读过多遍,有不小的收获。在9月和11月备忘录里,马克斯再次详尽解释了为什么他和巴菲特一样,都对宏观经济的预测抱有不可知论(agnosticism)的观点。在去年的总结里我提到了宏观预测的困难性,而马克斯在近期的备忘录中指出了根据宏观预测来进行投资的另一大难点:判断证券价格和宏观预测的联系。证券的价格往往不直接由某一结果决定,而由该结果与投资者预期之间的差距决定。举例来说:如果美联储宣布加息,这一消息将会导致股市下跌还是上涨?常理来说,加息利空股市,所以股市应该下跌。然而,这一思考却忽视了市场可能已经将加息这一预期进行了计价的情况。如果实际加息程度小于市场预期,股市可能会不跌反涨。因此,想凭借宏观预测投资来或得长久的收益,不仅需要做出正确的预测,还需要正确判断该结果有多大程度上已经被市场所定价。和投资某一公司相比,靠宏观经济预测来盈利是一件更加困难而且胜率低的事,这也是我今后会避免的。

去年的总结我还提到了通货膨胀,相信现在大家对这一概念已十分熟悉。当时我推荐了两款产品,一个是美国财政部发行的保本浮动利率产品I-Bonds。在去年初达到9.62%的高利率后,这一产品由不为人知正式出圈,出现在各大财经网站,该产品的持有人也在过去一年获得了可观的回报。相比I-Bonds,我推荐的另一个产品抗通胀债券(TIPS)去年的表现可谓惨淡。尽管抗通胀债券利率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浮动,但其价格由市场所决定。去年美联储的基准利率很低,因此抗通胀债券的价格也较为昂贵。而今年在美联储屡提利率的情况下,市场对抗通胀债券的利率要求也水涨船高,这造成了债券价格的急剧下跌。尽管跟固定利率债券相比,抗通胀债券的表现稍好,但持有该债券一年的收益仍为负值。我当时买入抗通胀债券的原因是预计未来几年通胀仍将高企,却忽略了美联储为应对通胀而激进加息的可能。回头来看,买入抗通胀债券在通胀高企的去年未能盈利这一结果也证明了靠宏观经济预测来盈利的困难性。

尽管抗通胀债券在过去一年表现不佳,其近期走势的疲软却给了投资者一个较好的买点。在美联储大幅加息以后,抗通胀债券的票面利率(Real Yield)已由去年的负值大幅上升至1.4%左右,这意味着如果持有该类债券至到期,产品收益将会是1.4%与未来多年的通胀率相加之和。与之相比,I-bonds目前的固定利率为0.4%。由于抗通胀债券和I-bonds的利率都由固定利率与通胀率之和决定,在当前环境下,买入抗通胀债券并持有至到期会比I-bonds有更高的收益。有兴趣多了解抗通胀债券的朋友们可以访问一个相关的网站:tipswatch.com,里面有相当多关于通胀类型产品的分析。

去年年终总结还提到的一个话题是生物科技公司。美股生物科技公司的股价在2021年步入熊市后,22年继续下挫,而这也为布局拥有亮眼技术和管线的初创公司提供了绝好的机会。熊市中不缺少买入公司的时机,少的是发现好公司的眼睛。我个人在过去一年中甚至有过看到心动价格但因不够了解公司而没有入手,几个月后决定买入时发现公司股价比之前又打了几折的经历。熊市是播种的时候,现在要做就是擦亮眼睛,看中了再下手。

和愁云惨淡的生物科技公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股大型医药公司的独领风骚。据统计,在各行业2022年表现中,大型医药公司板块表现名列前茅。而我司的股价更是取得了全年上涨45%的优异表现。美股医药公司股价的出色表现和他们良好的业绩密不可分,现在各大公司都拥有充足的弹药,以备和拥有技术优势的生物科技公司达成合作或并购。之前看过一个说法,我深以为然:生物科技公司和医药公司就像生活在同一个生态系统的不同物种。生物科技公司需要医药公司的真金白银支持,而医药公司面临的专利断崖问题常常要依靠吸收生物科技公司的管线来解决,二者互相依赖彼此。尽管近期生物科技公司的股价陷入低谷,从中长期来看生物科技公司的发展仍有良好保障,美股生物科技公司也会是我在新的一年继续加大投资的方向。

过去一年除了投资上的收获,我也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自己能继续学习和进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最后祝朋友们新春快乐,钱兔无量!

#2022投资总结# @LoveKonan @狸哥很懒 @谦和屋 @坚信价值 @肖恩她爹 

全部讨论

2023-01-25 04:47

“过去一年除了投资上的收获,我也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恭喜🎉🎉🎉㊗️今年再创佳绩!

2023-02-08 11:00

之前对一家公司有了些许的了解或者刚看完一家公司财报后总有马上想下手的冲动,生怕自己错过这个公司的最佳买点。现在我在减少对公司股价的关注后开始将重心放在公司本身上。相比股价本身,公司在未来多年的发展前景其实更为重要。这一点在美股逐渐步入熊市的现在更为关键,在熊市中,因为没有充分了解公司而匆忙下手的损失往往比没有及时下手而错过公司最佳买点所遭受的损失大得多
作者:Kelvin_yuan
链接:网页链接

2023-01-26 00:13

祝贺

2023-01-25 14:00

厉害厉害

2023-01-25 00:34

今年我也想去参加伯克希尔的年会,请问真的不需要提前预约,到现场凭股票就可以进吗?

2023-01-24 23:45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6.66,也推荐给你
恭喜@Kelvin_yuan 取得大幅跑赢指数的成绩,恭喜新婚~祝兔年大吉,钱兔无量!下面这段特别有共鸣。我也在过去几年慢慢走出了看啥买啥,总怕错过的心态。可能这需要几年在股市里的摸爬滚打才能褪去的新人心理吧。匆忙下手,往往后果更是惨重。
“回顾2022年,和前几年相比,我买入和卖出的操作少了很多,主要原因是本职工作繁忙,少了很多在交易时间关注股价波动的机会。而不再有时间关注股市时刻变化的我也有了意外的收获。之前对一家公司有了些许的了解或者刚看完一家公司财报后总有马上想下手的冲动,生怕自己错过这个公司的最佳买点。现在我在减少对公司股价的关注后开始将重心放在公司本身上。相比股价本身,公司在未来多年的发展前景其实更为重要。这一点在美股逐渐步入熊市的现在更为关键,在熊市中,因为没有充分了解公司而匆忙下手的损失往往比没有及时下手而错过公司最佳买点所遭受的损失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