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君子堂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7喜欢:7
不认同,你还认为21年以来持续拿地的房企才有未来,继续量价萎靡两年呢?21年停止拿地,24年下半年到25年再逐步开始拿地的才有未来吧,只有能踏准节奏的房企才有希望。

热门回复

过去三年没有拿地的企业,现在根本就没能力拿地。

融资模式发生变化后,万科还有能力拿地吗?

散户信息的滞后性啊,万科融资模式转变现在慢慢跑通了,然后就开始拿地了,沈阳拿了两块。无锡有一块城投的再谈合作入股,其他城市也在谈。
万科22年和23年拿地并不少,也在第一阵营。去年四季度经历融资模式巨变,本来以为今年会掉队,但是,但是啊,现在新政要求各个城市基本上不怎么供地了,大部分城市是严禁供地,结果就是央企们又拉不开差距了。而旧改推进快的受到的影响就比较小。
一季度万科只在银川,昆明拿了三块地,4月沈阳2块地,总体总价少,货值少,大概50多亿。但是旧改的推进就可以有效弥补和其他房企的拿地的差距。
南苑新村要开工了吧,白石洲的还在正常建设,三四期万科有20%股权。前两天刚看的东莞旧改信息,万科推动的一个旧改,赔偿方案已经通过了,也要慢慢进入施工阶段了,反而华润火炼树旧改因为政策原因,被延期了。
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所有的房企这几年资产负债表受伤非常严重,销售企稳,修复资产负债表也得两三年。除非销售大幅变暖,那资产负债表修复就快一些。
而且别听他扯的什么这几年一直拿地的咋咋咋。21年底,22年上半年拿地,测算毛利率20%以上,结果下半年就到了20%。23年拿地测算20%以上毛利,结果下半年到今年房价继续跌,毛利率怎么算?没人知道。只能判断出这两年拿地的绝大部分是赚钱的,但前提是去化快,能兑现利润。去化慢,那毛利润就兑现不了了。但坏处也很明显,影响了历史存货的去化,这部分亏得更多了,房企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同时全部开发。

胡说八道

过去三年拿地成本首先不低,其次去化也不及预期,沉淀的资金成本还得开放商吞进去,看看万科支付的利息就知道

地产公司拿地基本上在4-6个月就会开盘,我坐标西安市

05-20 08:34

上个月沈阳才拿了两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