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44回复:567喜欢:42

@不明真相的群众 当初贪点高利息,就在在河南暴雷的村镇银行存了钱,感觉现在要回存款遥遥无期。请问睿智的方丈,确定是要不回来了还是有点渺茫的希望。或者存款保险会赔付呢?

精彩讨论

不明真相的群众2022-06-24 15:49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事件的当事人。
那么能拔冗回答我几个问题吗?
1,您是从什么渠道购买的这个产品?
2,当时这个产品的名称描述是什么?标示的利息是多少?
3,您通过什么渠道支付的这个本金?支付对手是谁?
4,你购买后用什么渠道查询自己购买产品的本息变动情况?您用过村镇银行的网银查询吗?
5,您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渠道发现本息异常的?

不明真相的群众2022-06-24 16:09

不是我吓大家,这种事(真银行真员工弄了个假银行假产品),并不是小银行才发生过。中国银行高山案了解一下。开平分行三任行长外逃了解一下。

夹头信徒2022-06-24 15:52

大哥我是来吃饭的,你居然跟我讨论厨艺,但是现在晚上了我早餐都还没吃

群兽中的一只猫2022-06-24 21:05

看到了算有缘分吧,关于这些你们疑惑的问题统一给大家做个科普吧。
1.农信社(后改制成农商行、农合行)的由来以及为何在农村和部分城镇地区信任度很高。最早的农信社是解放前的农民合作组织。改革开放后,因为大银行网点覆盖度和成本的原因,农村和小城镇金融服务主要由农信社提供,邮政是后来加入的。再加上政策对农信社有特殊的支持,体现在存款利率的上调以及相关贷款额度的优惠以及发工资等代发业务优先权。通俗点就是优先进入加高的利率加上各种优惠便利,让农信社成为农村地区最信任的金融机构。当然农信社也给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撑。
2.农信社的运营和内控。一方面作为独立法人,其实每个地区的农信社都是独立的,省联社可以理解为类似结合商会这样的组织,但是法律上没有最终决定权。各个农信社的股东一般由当地ZF、大企业以及个人组成。直到90年代,很多农信社用的都是农行的系统,甚至在很多业务上共用农行基础设施和系统。这进一步加深了民众的信任,内控上当地农行分行多少也会帮助把关。后来改制后,虽然人员素质强了,内控方面都要自己负责了,由于股东结构,就很容易,你懂的。某些城商行也是一样的。
3.为什么会有村镇银行。我不扯官方的。只能告诉你们,郭嘉限制了地区银行的异地扩张。包括农信社(农商行)异地扩张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后来各方博弈,弄出了村镇银行这种东西。一般都是农商行、城商行甚至股份行牵头,加上地头蛇出资搞一个牌照。这些小银行的系统和内控一般都参考出资行。但是肯定比他们差。所以一层一层风险在扩大。
4.楼主的存款能不能要回来。主要看怎么定义,定义为存款,50万以内还可以靠保险制度。定义为其他就88了。
5.存钱和业务,大家存钱的优先选择是中农工建交,只有这5个。第二选择是邮储。第三是全国股份制银行。第一第二选择跑不掉,而且内控基本上漏洞都补上了,真出问题都不会是系统性的问题,会是个体性的问题。邮储和其他的区别是内控差些。就这些了,还有疑问今天有空也可以回答一下。

薛定谔家的小猫2022-06-24 16:04

俺就去镇上公家银行存个钱,听说还送桶油,谁知道存着存着钱就没了,然后上雪球发个牢骚,居然还要回答这么多看都看不懂的问题

全部讨论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事件的当事人。
那么能拔冗回答我几个问题吗?
1,您是从什么渠道购买的这个产品?
2,当时这个产品的名称描述是什么?标示的利息是多少?
3,您通过什么渠道支付的这个本金?支付对手是谁?
4,你购买后用什么渠道查询自己购买产品的本息变动情况?您用过村镇银行的网银查询吗?
5,您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渠道发现本息异常的?

2022-06-24 15:56

你以为是存款,人家按照集资处理

2022-06-24 17:07

地方政府想要国家兜底,看起来中央不肯。水很深啊

2022-06-24 16:53

咱们这边就是按闹分配的,08年有基金亏损严重,基民去静坐,都给按百分之八十还钱了。现在这存款,竟然想一毛都不赔。

2022-06-24 16:08

官方都说金融消费者了,存款保险估计难(除非有证明属于存款的实锤证据)......
能追回一部分就万幸了。

2022-06-24 16:07

都已经呗定性为诈骗了,人都开始抓了,存款保险是不可能的了。

2022-06-24 16:31

要知道,你是买的“存款”产品,不是存款。

2022-06-24 18:33

我就不明白了,银监会系统人也不少吧,外管局系统人也不少吧,咋就发生了这种事,还把钱和人都弄出国了?

2022-06-25 15:28

美国要负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