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与大家讨论几个光伏行业的问题

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39喜欢:5

一、关于M12

很多人或许还会在问$隆基股份(SH601012)$到底能不能生产M12的问题,纠结这个问题的人到现在估计都还没看懂$中环股份(SZ002129)$做M12的目的,中环的M12不是着眼于现在的PERC电池,而是未来的N型电池,从中环和Sunpower的合作可以看出来,中环的M12其实就是为Sunpower的IBC电池做的准备。

回到隆基,隆基现在的判断是未来3年还是PERC为主流,M12对P型电池而言没有显著的经济性,所以隆基这个时候不是能不能做M12的问题,是根本就不可能去做。

二、未来光伏最大的大牛股会是谁

未来光伏行业空间巨大,会再出大牛股是肯定的,关键看会是谁?

虽然我很喜欢隆基,但坦白说光伏里下一只最牛的股票大概率不是隆基。

未来光伏降本无外乎两方面:硅片做大和电池片发生技术性革命,硅片做大无论是M6还是M12其实很难颠覆什么,但电池技术不一样,所以我认为会出在电池环节,也就是会对现有PERC技术产生颠覆性变革的公司。我之前调研下来,产业里很多人判断大概率会出现在异质结技术,我本来也很认可,但是近期听了几场中环的路演后,感觉我应该研究研究IBC这个技术的未来(毕竟sunpower的技术实力还是值得尊重的,IBC这块如果大家有比较好的资料的话也希望能发我学习学习)。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现在看还比较模糊,也希望能大家多讨论。

三、当前时点光伏技术该不该共享?

当年隆基 PERC技术攻破之后,无偿与行业内的企业共享;现在中环用两年攻破了M12的技术,今后大概率M12技术是会对全行业保密的。

对于技术共享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隆基当年把技术共享,以及今年开始在大力推广M6,希望全行业能够统一标准,隆基这些举动都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为人类的光伏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隆基也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从商业角度出发,在中国制造业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而光伏行业在电池和组件这块,硅料成本比较难降 ,就只能降非硅成本。而在早期的投资中各类设备占了很大的投资比重,不同的标准,设备和原料都是定制化的,导致每一类设备的成本都很高,所以全行业统一标准,让设备厂商生产同样的设备,设备厂商有了规模效应之后,设备的价格就会快速下降,电池片和组件的非硅成本下降也会特别多。

但这样做对企业是有坏处的,由于技术公开,技术壁垒大幅降低,行业里只要有融资能力的企业都可以做,会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出现,价格战也就会出现,比拼的就是成本管控能力。

而对于技术不公开,我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毕竟投入了这么多资源(这里提一句,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应该加强的),特别对于中环这样的国企,由于体制的问题,很难跟隆基比拼成本管控能力的,所以技术壁垒是战胜其他民企的关键。技术不公开的好处在于由于技术壁垒的存在,长期看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净利,但坏处是早期的投资成本会有些大,等企业产能起来了,成本是会逐渐降低,回报的期限会有比较久,中间可能会有新的技术出现。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没必要赞美谁,也没必要指责谁,都是商业角度的考虑。

全部讨论

2020-02-19 14:42

马云:我对技术和营销一无所知,但我知道人。
巴菲特:模糊的正确,远胜于精确的错误。
诺亚原则:重要的是造方舟,而不是预测什么时候下雨。

请问你对这些所谓的电池技术名词又了解多少呢?你为何这么自信自己对技术发展的路线远超过一线研发人员?
一个公司所处的行业和在产业链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天花板,公司管理层的执行力决定了它能不能摸到这个天花板。
隆基的管理层公开透明,所以我相信它。中环非常不透明,我为什么要买一个对其一无所知的公司呢?

2019-11-21 12:09

此文平和。
中国企业,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都已经走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无论国内还是国际的环境,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都在加大。这就要求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必须抢占技术制高点。没有充沛的体力积蓄,跑不完马拉松全程。同样,没有长期技术的积淀,特别是专利技术的支撑,企业很难长久昌盛。这就是悬在科技型企业头上的达摩斯克利剑。
国际大牌公司为什么大牌?不仅仅是有形资产巨大,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所具有的无形资产。企业无形资产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高投入的过程。
中环在发布M12的同时,已经申请了与此有关的两百余项专利,部分已获批。这就为自己的新技术挖了一条护城河,同时也提高了进入这一新领城的门坎。这是科技型企业的正确作法。国企自不必说,仅仅看民企高科技公司华为,在5G技术上的专利技术己达数万之巨。
中环要走向全球,在尊重国外企业的专利的同时,也必须维护自己的专利技术。只有尊重规则的伙伴,才能获得伙伴的尊重。
这可能也是苹果道达尔这些大牌公司对中环青睐有加的原因之一吧。
国内的市场总是有限的,全球的市场更大!中环凭着差异化的技术领先优势正走向全球。
世界那么大,中环也想出去看看。

2020-01-08 10:36

这篇讨论的逻辑逐步得到验证:
第一点:$隆基股份(SH601012)$ 短期内不可能去做M12,隆基现在规划里确实没出现有M12的计划。
第二点:光伏里最牛的股票会出在电池,也确实是异质节的$山煤国际(SH600546)$

接下来就等补贴落地验证上一篇帖子的逻辑。

2019-11-21 00:34

投资,关键是投人,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句话就够说明一切了

2019-11-20 23:39

1.中环自己都说IBC是小众了。
2.你所谓的牛股如果是指市值最大确定性最高的,那会持续是隆基。如果是股价弹性最大增长最大的,那得从小市值去找,可能是晶科能源、大全新能源、福莱特玻璃H、东方日升之类,当然风险也不小,确定性和收益是相对的,现在的市场反而肯为确定性溢价。
3.光伏历史上还没有哪种成熟量产的技术只掌握在一家手里、只能一家做的。

$山煤国际(SH600546)$ $通威股份(SH600438)$ $隆基股份(SH601012)$ 文中的逻辑已基本得到验证隆基依然是市值最大的光伏企业,但涨得最多的牛股出在技术变革比较大的电池环节,通威、山煤以及做配套的捷佳、迈为。

2019-11-21 00:40

小黑的观点是,有技术壁垒技术垄断的公司将会独占鳌头,成为未来10年光伏行业的领头羊+大牛股;目前中环押注的M12+IBC电池也许存在这个可能性,所以值得探讨值得研究。而另外一方面,隆基还是认为M6+传统的P型电池是引导光伏平价上网的主流,因为成本低而且摸得到看得到,但是各个企业之间不存在技术壁垒,只有成本和规模的差异。


我不否认这个观点,也不会一味的唱空中环。但从现状来看,有几个突出的问题:
1)M12+IBC什么时候可以市场化可以大规模的推广,被市场所接受?从历史角度来看,至少2-3年,中环的财务情况可以支撑的住么?
2)中环的黑历史,可信度太低。凭什么相信中环可以用技术手段颠覆目前的光伏市场?
3)最近中环的交流会,关键词都是政治政治,关键的地方都是忽略而过。即使是签了保密协议的,也不见得需要以这种形式来答复股东吧。

2020-02-25 18:00

G12的经济性,看看通威的电话会议就知道了,是相当的好

2020-02-25 12:50

$隆基股份(SH601012)$ $中环股份(SZ002129)$
小黑兄,不是说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吗?看到其他很多光伏股基本翻倍,隆基这走势一次次让我怀疑坚守价值的信念。
另外希望向您新提的,隆基出年报的时候能创新高。

2020-02-19 18:10

楼主,不是行内人就别把脑子浪费在这里了,如果在家真的无聊,去社区当当志愿者,也算为防疫做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