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卓越企业:树桩攻略续(上)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7回复:23喜欢:55

树桩攻略链接:《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树桩:适合上班族的炒股策略》

 $腾讯控股(00700)$       $东方财富(SZ300059)$   $三一重工(SH600031)$    #雪球星计划#  

(本文仅是理论探讨,不作为股票推荐,盈亏自负。)

注:该文合并到《长线树桩策略》课程之中,转到爱发电上,本文仍然是公开发布。感兴趣的,可移步查看系列课程。(长线树桩策略课程链接

树桩攻略里面,有个逻辑:韭菜不会选股,就做优秀树桩的跟屁虫。但这个逻辑有个严重问题,树桩股通常周期都在五年以上,如果跟错了,五年以后,韭菜不是被收割多次退出江湖,就是已成韭花不抱希望。评判周期太长,跟随风险太大。

韭菜还是找出选股逻辑,自己有数才能真正做到持股不动。上周偶然看到顶级树桩段永平推崇《从优秀到卓越》和《基业长青》(原文链接),研读一下,突然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尤其是《从优秀到卓越》(以下简称红宝书),简直是量身定做的树桩选股指南!书中甚至把符合这些标准的卓越企业的长期回报率都标注了!红宝书对比巴菲特的《滚雪球》、张磊的《价值》以及高手们的只言片语,后面的基本是其天书翻译版,怪不得看不懂。用红宝书指标对比树桩高手们的历史选股,几乎能完美拟合。

本文是对红宝书各项指标的详细理解,以及应用这些指标的进一步思考。本文某种程度上,可以当做一个资深韭菜对《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笔记。

先说结论:通过这些指标分析出的A股中的卓越企业,以及过程中对照的优秀企业如下:

卓越企业:万华化学(丁建生)、小米集团(雷军)、腾讯控股(马化腾)、隆基股份(李振国+钟宝申)、恒力石化(陈建华+范卫红)、汇川技术(朱兴明)、三一重工(梁稳根)、公牛集团(阮立平)、合盛硅业(罗立国)、华友钴业(陈雪华)、士兰微(陈向东)、华菱钢铁(李效伟/曹慧泉)、中远海控(许立荣)、紫金矿业(陈景河)。

卓越企业板凳:美的集团金龙鱼海螺水泥中国巨石海天味业伊利股份京东华峰化学(尤小平)、恒瑞医药(孙飘扬)、三只松鼠(松鼠老爹)、京东(刘强东)、海底捞潍柴动力

对照优秀企业:格力电器(董明珠)、山西汾酒(李秋喜)、阿里巴巴(马云)、新东方(俞敏洪)、卫星石化(杨卫东+杨亚珍)、中芯国际中金公司华大基因、万达、恒大永辉超市苏宁云商海尔智家海螺水泥雅戈尔杉杉股份浙江龙盛TCL科技京东方闻泰科技北方华创、复星系、宁德时代君正集团卫星石化舍得酒业昊华能源牧原股份二六三益丰药房工业富联

一、红宝书的选股指标分析

红宝书的指标都比较匪夷所思,难以用常识去理解,让我们慢慢道来。

1. 第五级经理人

卓越企业都有着第五级经理人作为领导人。卓越企业的领导人具有双重人格:平和而执著,谦逊而无畏。这种人有点像美国总统林肯,谦虚、羞涩的个性,笨拙的举止,容易被误认为懦弱,不喜欢抛头露面。但在这个表象之下,他们有着无所畏惧的决心,一种为了公司走向卓越甘愿做任何事情的决心。

这个指标作为股票反向筛选指标太好用了!第五级经理人都是那种不像英雄和伟人的领导人,那些关心自己名誉,喜欢彰显自己能力和权力,在企业内独断专行(像乔布斯和马斯克),频繁活跃在各类新闻和杂志封面的领导人的企业可以直接排除。能搜到新闻多的都排除,只留下那些不怎么找到新闻事迹,默默无闻的领导人的企业。

比如,董明珠的格力电器、俞敏洪的新东方和马云的阿里巴巴可以直接排除。三者都太活跃了,基本是舆论界的superstar。格力电器的宣传稿说,格力发展基本是董的功劳,董基本快成了中国制造的代言人了;俞敏洪成为了中国的成功学导师,指导着一代代青年实现理想;马云更是以企业领袖著称,立言立派,言行开始对国家政策进行指导。比如,万隆的双汇发展、宋作文的南山铝业等,像国王一样管理企业的,也同样排除。

第五级经理人有着令人折服的谦虚,往往把功能归于自身以外的因素(别人或环境),而把责任归于自己;平凡地工作着,融洽地和团队协作,不愿意被当成不是人间烟火,十全十美的英雄。

列入名单企业的领导者都有着这种个性,里面的大部分人除了在各自领域基本都鲜为人知。如东方财富的沈军,正值壮年就从CEO岗位退下来,官方理由是不善交际,不如年轻人干得好。超级企业领导人如马化腾,从新闻上实在找不出他什么言论或事迹,有的好像只有他是QQ的早期开发者,后面微信的成功归于张小龙,热门游戏大家也只记得工作室的名称。

从这点上,对比小米的雷军和格力的董明珠是很有意思的。现在由于流行网红经济,二者都需要频繁为企业做宣传。大家对董明珠的印象是,格力在她手上壮大起来,格力的发展壮大都是基于董的正确领导,格力离开她转不起来。雷军的印象则是,不精彩的演讲和蹩脚的英语,理想主义的技术控,推销着屌丝用的中低档手机。作为一个二流代言人,实在感觉不到他在小米起到什么作用,虽然被称为雷布斯,但和乔布斯或贾布斯的感觉相去甚远。外行人无从知晓雷军28岁就成为金山的总经理并推动其成功上市,当时马化腾还刚在开发QQ。正是这个角度,雷军是个真正的第五级经理人,而巴菲特不投资苹果估计也是这个原因(乔布斯是报时人而不是造钟者)。

第五级经理人有着坚定的意志,不管多大困难,勇往直前,不会降低标准,也正是这种决心,带领企业走向卓越。

比如,万华的丁建生,从一套转不起来的日产MDI设备开始,凭着非凡的决心和意志,自主攻关,重新启用日产设备,攻克和升级MDI工艺、收购匈牙利博苏化学、攻克ADI工艺、攻克尼龙12工艺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一次次攻克国际顶级化工技术,使万华成为多个化工领域的世界龙头。

第五级经理人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公司成功高于个人的财富和名誉,将雄心壮志倾注在公司上,能够为公司持续卓越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比如,作为国企的华菱钢铁的历任领导人李效伟和曹慧泉,通过一代一代的努力,硬是把一个区域钢铁厂做成全国年利润仅此宝钢的钢铁龙头。第五级经理人能够在经营企业之外,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接班人,让企业持续卓越下去,而不是把企业变成自己的一言堂或私产。

对于卓越企业而言,第五级经理人大部分是来源于内部选拔和培养,极少数是从外面空降而来。可以理解为这样可以更好地把卓越企业的精神传承下去。

对比两个国企是有意思的:像华菱钢铁的历任领导人,都是内部钢厂干部选拔而来,虽然后面多有升至政府关键领导岗位;而海螺水泥,在后郭文叁时代,频繁出现高级政府官员空降为领导人,国资委指派了他们认可的领导人。二者对比明显。

对于民营企业的接班而言,美的集团的接班堪称楷模,内部培养的优秀经理人接替创业一代。最近沸沸扬扬的双汇集团的80多岁万隆家宫斗剧,对比华峰集团尤小平60多岁壮年就把大位传递给儿子,差异同样明显。显然,海螺和双汇是第五代经理人传承的反面例子。

2. 先人后事

先人后事的标准是,卓越企业的领导者首先是设法得到合适的人才(不合适的下车),然后才决定将汽车开向何方。大白话就是卓越企业开始都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雄心壮志或目标,先找到合适的人,后面走向哪儿和走到哪儿再说,走一步看一步。

这个指标突破大家对常规伟大企业的理解!作为反向指标,更加好用。把那些为了宏伟目标,遴选顶级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巨资建立的著名企业可以直接排除,如中芯国际中金公司华大基因等。把那些一个经营天才带领着他的众多助手勇往直前的企业排除,如李秋喜带领的山西汾酒,孙飘扬的恒瑞医药,刘强东的京东,松鼠老爹的三只松鼠等。把那些热衷于外聘高管,管理人员离职率偏高的企业排除,如王健林的万达,许家印的恒大等。

在先人后事指标里,“合适”的标准更多指的是大家理念一致,情趣相投,能长期走下去,而不是指那些高学历,有实际技能,特殊知识和工作经验等的常规HR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指标。

这个标准有点像秦末刘邦凑齐的那个队伍,有县城的小吏萧何和曹参,街头卖狗肉的樊哙,马夫侯婴,欺兄盗嫂的陈平,吹鼓手周勃,后来又加入落魄公子张良和逃兵韩信。他们凑齐的时候,除了臭味相投,实在看不出这个团队有什么前途,目标到底是县城还是省城也不明确。对比项羽那个贵族之后建立的正规队伍是两个极端。但先人后事的指标认为,前者更可能成为卓越企业,历史也是如此。

符合这个标准的A股企业有这些。典型如,拉着几个同学创业的,隆基的李振国,腾讯的马化腾、东方雨虹的李卫国;拉着工友创业的,三一重工的梁稳根,士兰微的陈雪华。还有许多拉着家庭成员创业的,如恒力石化的陈建华、公牛集团的阮立平、华峰化学的尤小平等。

选人关键指标是大家脾气相投,能够长期相处下去。这些人的能力如同刘邦的手下,在当时确实泯然众人,而这些人最后却是这个卓越企业崛起的基石。学生创业的就不说了,恒力的陈建华是泥瓦匠和小商贩出身,其妻子范卫红是小厂的会计,按他们当时的能力指标,谁也不会相信他们会做成起世界级的化工巨头。

他们开始时候的确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他们开始能做的,和后面企业真正成长成的,有些甚至相去甚远。如梁稳根(三一重工)的团队最初贩过羊,卖过酒和玻璃纤维,赚到第一桶金是靠有色金属焊料;马化腾(腾讯控股)的团队最初是给寻呼台做系统集成和电信公司做委外开发的。

先人后事还意味着,开始的物质条件也不重要。像雷军拉着他的小团队小米开业的时候,除了人之外,最真实的是他们一起喝的小米粥;士兰微开始的时候,除了几个工友,甚至连公司都没有,只是依据口头协议内附在台企中的虚拟团队。

先人后事原则体现在企业发展中,领导者对核心人才的重视,远超过目标的树立。他们的做法是,通过抓住杰出人才,来抓住天赐良机。像马化腾为了招募张小龙,宁可高价收购后者的亏损公司;万华的丁建生,敢于在上世纪90年代超高薪聘用高级科研人才,敢于重奖能够实现工艺突破的员工。

3. 直面残酷现实(但绝不失去信念)

这个指标是用来测试企业对于经营困难的态度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的生存环境瞬息万变,明星企业转眼间就会变成经营不善。卓越的企业勇于面对残酷的现状,能以平和心对待随时出现的困境,但同时绝不失去信念。能在企业中形成畅所欲言的氛围,敢于让员工暴露问题,而不是站在已有的成绩上沾沾自喜。

这个指标有点抽象,用到炒股上类比下。差的韭菜看到股票波动,会被情绪左右,或喜或悲;有的一次亏损,永远退出股市,有的删掉软件,不敢面对股票大幅波动。卓越的韭菜(高手)会以平常心面对股票波动,即使出现大幅亏损,也能冷静面对,探索操作和策略原因,不改企图在股市中赚大钱的初心。

这个指标反向可以这么用。首先把那些躺在已有成就上,瞧不上对手,把成绩大说特说的企业筛选掉,如顺丰控股海尔智家等。还可以把那些回避问题,不停地宣扬企业或领导人的英明,对变化和当前问题无视的企业筛掉,如永辉超市苏宁云商。还可以把那些粉饰业绩,故意用非主营利润掩盖亏损或盈利减少事实的公司筛选掉,如许多农业公司。把那些自欺欺人,内部喜欢报喜不报忧,企业领导人对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缺乏了解的公司筛选掉,像最近的阿里,以及一众的老牌国企。

卓越的企业看待现状,看到问题远甚于成绩。像华菱钢铁的危机文化,几代领导人积极面对国有企业面对的各类问题,如三钢合并的问题,国内企业经营能力落后的问题,钢铁周期性亏损的问题,反正全是问题,动员群众,群策群力,最终把一个落后的老牌地方国企变成国内第一流的钢铁企业。

卓越的企业碰到困难,即使是非常大的困难,会以平常心去对待。就像华友钴业开发刚果金矿山,碰到战乱,其他同行都撤了,他们仍然能够给员工发全薪,让他们安心居家待岗。最终,刚果金成为华友钴业最好的基地,助力华友钴业起飞,使之成为国内最大钴生产商。像三一重工,面对和中联重工的同城“械斗”,默默地把总部搬到北京,把这场危机当成国际化的契机。像合盛硅业,发展中碰到有机硅行业不景气,企业资金缺乏但定增又找不到人接盘,采取全家上的方式,父子女认购全部定增股份。

卓越的企业建立内部良好的沟通氛围,让部下敢于说出真相。这些企业领导都不那么强势,鼓励员工畅所欲言。据说,三一重工的企业文化里,就有“讨厌奴性,张扬个性”的说法,往往开会的时候炒成一团;腾讯的高层会议也是出了名的漫长和效率低下,没有人一言九鼎,开一整天是常事,甚至能开到若干天。但这些企业一旦做出决定,就会执行无误,不计较个人得失。

未完待续,下篇链接

全部讨论

今天盘后,想来想去,正式把$通威股份(SH600438)$ 列入长线股(卓越企业)的标的池。理由如下,欢迎讨论。
————————————
1. 处在长期景气的光伏行业,即使在风口,也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捡到钱,节奏和动作同样重要,这是通威和小米的区别。
2. 敢于迎难而上,不畏技术和阻力,从饲料到硅料,到电池片,再到一体化,刺猬的做法。对比隆基,后者动作明显变慢了。
3. 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这个企业就进入卓越的行列。进入新行业都要做到第一。
4. 光伏技术在持续迭代,拥有硅料这个高壁垒的现金奶牛,构成技术加速器和旋转的飞轮。
$小米集团-W(01810)$ $隆基绿能(SH601012)$

2022-05-22 22:41

受益了,感谢分享。本人感觉对优秀企业认识不足,正计划建立至少200家企的初步印象,建立企业库。

2021-09-13 23:37

常青树🌲怎么找

2021-09-13 23:01

误会了乔布斯,最终发现乔布斯是造钟者

2021-09-13 22:26

期待下文

2021-09-13 21:40

这么难选那就能不能干脆不做选择,全部都买,但是不能同时买,得一家一家的做,把这些具备优秀可能的公司全部纳入股票池,找最有可能出现波段上涨的机会买一波,赚钱后把利润留下,再去做下一家,一家一家的啃。

2021-09-13 20:37

柴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