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如何改变物流?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源 | 运联智库(ID:tucmedia)

作者 | 贾艺超

编辑 | 小L

红利没有消失,只是发生了转移。

过去几年,当大部分中小企业感受到市场寒冷时,也有一些企业逆势爆发。随之,一批物流人逐渐从谨慎观望,转变为积极入局。

拉长时间周期来看,总会有一些新的因素会在关键节点驱动物流行业走向分化。而目前,新能源正是这一关键因素,其正在改变物流的业务、运营,甚至是细分行业格局。

1、新能源:物流企业的增长曲线

行业的周期轮换下,规模红利的消失是大多数物流人的直观感受。并且在缓解这种焦虑的选择上,大家似乎都在做统一的动作:控制增长,降本增效。

所以,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快递企业价格战趋缓、快运网络聚焦优势公斤段、专线物流通过账期利润等指标筛选客户结构……物流企业试图将企业运营引入良性的轨道。

也是这种背景下,当两位数的增长都成为奢求的时候,那些能够带动翻倍式增长的市场显得尤其让人眼红。

但是,过去几年确实也诞生了一批实现翻倍式增长的企业。

双碳背景、新能源产业爆发、汽车行业的迭代更替等等因素下,新能源正在成为很多企业就算挤破头也要进入的一个关键市场,即便是雷军、周鸿祎这样的互联网大佬,也开始拥抱新能源,成为行业“网红”。

以现在比较热的新能源车为例,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联席分会发布的4月1日至14日车市最新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批发、零售渗透率双双突破50%,实现油电反转。

与之相对应的是,去年高频出现的新闻事件,大多数关系到油车车企发生削减产线排班甚至叫停产线,并发动大规模的价格策略去库存。

(新能源汽车集装箱装运现场)

这种新旧事物的转换之间,服务传统车企的供应链物流企业往往面临着业务缩减,而背靠宁德时代比亚迪隆基绿能等电池、新能源主机厂、光伏组件等新兴事物的企业,则出现了一批行业隐形冠军,实现翻倍式增长。

大多数行业进入存量时代的情况下,新能源正在为供应链物流企业打开的一条新的增长曲线。

此前,服务新能源市场的是一批隐形冠军,如今随着新能源配套的电池、主机厂、光伏等产业的发展,产业的集群甚至催化着类似合肥、常州、苏州、武汉、成都等城市竞逐“新能源之都”的称号,部分城市甚至定下“万亿产业规模”的目标。

这也就意味着,新能源市场的规模化红利正在释放,类似菜鸟、日日顺供应链、传化智联等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与合同物流企业、快运企业、零担园区以及专线企业等跑步进入这个市场,并实现了从入行时的亏损,到如今相对稳定的利润。

(3700余辆汽车陆续驶上“上汽安吉申诚”号汽车滚装船,将驶向欧洲)

2、新能源是一个“战略”

最近的财报季,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类似普洛斯、菜鸟、京东物流等都开始披露企业的ESG成果。

对于物流个细分市场的头部玩家而言,新能源越来越成为企业的一大战略,并与巨头客户的ESG战略同频。

尤其对于服务跨国企业的供应链与合同物流企业而言,这种变化非常明显。此前,荣庆物流相关负责人曾透露,某国际咖啡巨头在国内寻找供应商时,承接其业务的一个硬性指标就是,要承担该业务50%的减碳量。

而供应链物流企业在减碳上基本有几个策略:

一是利用仓库屋顶,光伏发电。

据了解,普洛斯旗下分布式新能源业务之一的普枫新能源实际并网运营已达900MW,全年光伏发电总量达6.8亿kWh;京东物流2023年光伏发电系统总体装机容量已达114兆瓦;菜鸟2023财年仓库屋顶分布式光伏装机量提升至30.0兆瓦……

普洛斯海南澄迈物流园全额上网光伏项目)

二是运力、包装耗材革新。

从运力方面来看,京东物流自2017年启动青流计划以来,截至2023年底自营新能源车辆规模超8000辆,并且在2023年开始在京津冀投入使用规模化投入氢能源卡车。

从包装耗材来看,通过对绿色包装材料的技术创新、变革与应用以及循环利用等措施,截至2023年末,京东物流已通过包装减碳实现碳减排近7万吨;菜鸟在2023财年内,减少使用包装材料18.4万吨,菜鸟驿站纸箱回收再利用量达2382万个。

三是数智化转型,技术降本。

还有一大关键因素就是,供应链物流企业选择装备换新时,开始关注其中的技术成分。

比如应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企业关注新技术本身之外,更关注技术带来的节能减排是否能够量化为具体的数字,写入企业的ESG战略,并助力企业拿下大客户。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能源会越来越成为大企业的一个战略,并影响其业务能力,而这背后的支撑是要形成贯穿仓储、运输、配送、包装、办公等多个环节协同的绿色产业链。

3、新能源是一种“工具”

当然,新能源对物流行业最为直接的改变是生产工具的改变。

之前,新能源物流车出于里程焦虑、车辆残值、购置成本等弊端因素,规模化应用主要靠政策驱动。而如今,“场景+主机厂+运营方+物流企业”多方结合,越来越多的场景开始探索出新能源车的应用案例。

1)在城配场景,新能源车=路权。

目前,车辆资产这一生产工具的更迭,城配是一大主流市场,其背后的核心因素还是政策驱动。

可以看到,新能源城配车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厦门、长沙等城市的渗透率逐步提升,政策给予新能源车的路权,使得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展开业务。

随着新能源城配车的运营越来越成熟,城配市场也孕育出几大资产管理平台:地上铁、全路程、绿色慧联。

其中,地上铁目前为新能源物流车运营车辆规模最大的平台,达到100000辆;全路程主打的则是换电模式;绿色慧联作为近年新入局的玩家,也已逐步形成全国化的运营网络和规模化的运营能力,全国设立40+个区域运营中心,运营车辆超过90000台。

2)在短驳场景,新能源车=数智化

煤炭、钢铁、金属等行业是典型的范围经济,高频的短驳场景,其降本增效的过程与数智化转型息息相关。

以G7易流服务的广西通程为例。2023年其运营了50台新能源重卡,通过与G7易流的合作,其将新能源重卡剩余电量、充电桩、换电站等系列数据实现集成调度,最终实现智能化体系运营,车辆的管理能精细化到每一分钟,从而把车辆单趟运输的平均时长从9.4个小时降低至3.7个小时。

3)在干线场景,新能源车=成本结构。

物流运输的大头在干线运输,此前创业者的创新是试图通过自动驾驶减人力成本,而这两年LNG、电动车、氢能源等变革此起彼伏,大家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能源改变干线运输的成本结构。

事实上,快运网络安能物流在其ESG战略里,就明确提出“换新能、碳新路”的口号,并计划将绿色运输融入日常运营。

而此前在安能物流的分拨中心,已经有一批DeepWay新能源车投入运营。据了解,作为换电重卡的新势力,DeepWay过去一年的车辆交付量已经超过1000台。

新能源如何改变物流?目前来看,新能源已经在影响着物流行业市场格局、企业业务以及运营成本,成为物流企业增长绕不开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