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2回复:124喜欢:77

这样看,日本股市能创历史新高、突破泡沫经济时期的高点,主要还是靠利润增长啊!这张净利润前二十名的公司的变迁的表格,值得多看看——转:日本主要企业净利润在34年里增至7倍 网页链接

精彩讨论

泡沫艺术家02-23 11:51

表里面大量银行都没了,那些买高股息的不知道作何感想。好像左边表的第一劝业,富士与兴业三家合成了右侧的瑞穗,也就这样了。

泡沫艺术家02-23 13:20

A股交易行为其实不看基本面的,涨了,有人追,然后开始反推逻辑。实际最近不说银行,就是煤炭这一块,双焦期货市场都跌成啥样了。放以前没资金抱团的话,还新高?周期股标的品价格大幅下挫,意味着未来业绩承压下行,很透明的板块,不大跌已经客气了。
银行其实基本面不怎么样,降5年LPR,明年息差确定性继续承压,而存款端利率不可能一直降的,否则汇率会承受不住的。至于那些说高股息得涨5-10年纯属扯谈,比宁王2060更扯谈。别说5-10年,就是这样再来两年,那些高股息公司不是股息跟得上跟不上的问题,而是可能根本发不出股息来了。道理很简单,都抱团高股息,说明经济不能出现回暖的向上拐点,那么什么煤价石油啥的都得往死里跌,银行就是一堆坏账。所以实质上来说,这些唱响高股息投资的,是真正看空国内经济的大空头。

泡沫艺术家02-23 13:43

就是典型的短期交易行为,他们是先射箭,后画靶,追进去了,然后找为什么上涨的逻辑,然后来个叙事,还得涨多少年,2060的股息率版本罢了。他们以为是投资,其实是投机,而是高位追涨无成长性品种。

泡沫艺术家02-23 13:37

问题是他们这些所谓的高股息,其实都是地产链的。既然他们那么看空地产与经济,那么还要以10年为单位持有这些产业链上的品种吃息,这简直是精神分裂。到底是看空,还是看多。

汤诗语02-23 12:59

国内有4000多家银行,还缺一次大规模的出清。其实有相当多非上市银行的股权在司法拍卖,卖都卖不出去,因此,真该大规模出清了。现在炒银行股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上市银行的情况还是好一些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更关键,就是市场真的找不到成长会在哪里?反正,互联网、医药、新能源等等都被证伪了;海外成长的热门板块,AI(软件、芯片设计、半导体制造)、医药(现在是减肥药,未来估计是阿兹海默症药)等等,我们这边都找不到对标;在找不到明确的成长线索的情况下,市场可能也只敢把资金投到高股息板块里,而上市银行至少表面上的股息率还可以。

全部讨论

表里面大量银行都没了,那些买高股息的不知道作何感想。好像左边表的第一劝业,富士与兴业三家合成了右侧的瑞穗,也就这样了。

也可以说,这30多年时间里,日本企业间的财富分化越来越大。股市涨跌,跟编制指数的方法有很大关系。以这些企业作为大权重,股市的指数自然是涨的。但如果看GDP,已经30年不变了。

02-23 12:13

始终排名前二的丰 田和NTT,可以对标下大A里面的比 亚 迪和中 国 移 动。

02-23 11:41

日元大贬值还是有很大贡献的

02-23 11:49

1989年时候有七八个银行,2023年影都不见了

02-23 12:15

股市更多需要实体龙头带动才能长期走牛,首先带来高就业,其次带来社会层面的经济发展。大A更多的是炒国央企,但是实际上国央企撑不起就业,也撑不起经济发展。。。

02-23 13:11

不要类比日本,日本90年代还是全球化黄金期,国内不行出海机会很大

02-23 13:41

我们现在也就1970年的日本,然后因为怕美国阻拦产业升级,结果自己自残了,日本当时是硬顶着美国制裁渡过1970-1985这段时间的,美国拿日本汽车和工业产品毫无办法。日本输在1990年后科技行业因为国内收缩再也没财力去跟美国扶起来的韩国半导体企业竞争了。

02-23 11:39

这是后视角度,股价更多反映未来预期。

02-23 12:15

$交通银行(SH601328)$ 交通银行2007年实现净利润202.74亿元,2022年报,净利润921.49亿。利润涨了4.5倍,股价离2007年的高点还差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