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1回复:32喜欢:8
今年的新能源产品的竞争强度明显全面提升,开始进入到“全品类、全动力和全价格段”的“全面竞争阶段”。
全品类,意味着几乎所有的细分市场都会有2至少2个以上的竞品。这对于那些占据细分市场、跑得早产品而言,日子不会再像前两年那么滋润了——典型的案例就是L9,4月份上险量只有6500多辆(很早就不是月销破万的姿态了),即便是新品上市,也得迅速调整价格。
全动力,意味着在同样的价位段,以前还能靠燃油车的完备使用场景来错位竞争,现在相应的插混或者增程产品上来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大幅削弱——典型的案例就是300,1~4月份上险量同比下滑20%;
全价格段,意味着在几乎所有的价格段,都能找到相应的新能源产品——20万到30万的新能源渗透率已经突破50%了,10-20万价位段的新能源渗透率虽然是最低,也已经来到了30%以上。
当整个市场进入“全面竞争阶段”,任何人还说能够在一个细分市场轻松拿到30%以上的市场份额局面将不复存在了。
所有人都会盯着这样的细分市场,想要分一杯羹的。
硬派SUV的市场就是典型,20年-23年有人吃的盆满钵满,均价和利润都是自己集团里面最高的。
24年再看看?
——硬派的所有赛道已经全部挤满。
专业赛道有天花板车型U8,也有接近天花板的917,800上升的机会的在哪里?
主流赛道有豹5和豹8,400/500/700插混并不孤单。
穿越赛道有G318,刚好覆盖300及300插混的价格区间,捷途旅行者则负责垫后,猛龙的突围机会也没有了。
个性赛道有iCAR和悦也,在10-15万的机会型市场也虎视眈眈。
更重要的是这三条赛道覆盖了从10万到60万的全部主流硬派SUV市场——很好的题体现了:全品类、全动力和全价格段的全面竞争特点。
并且在硬派越野之后,我们将会在下一个细分市场也看到这样的“全面竞争”态势(大家认为是那个?可以在评论区里面聊一聊)。
那些早先的细分市场定义者,如果跟不上这样的竞争强度和竞争烈度,不要再想“能够安稳的做某个细分市场老大的事儿了”。
何小鹏曾经说的一句话:从来没有那个品牌是依靠“定位”能够长久的取胜的。
“精准的定位”只是给你赢得一个先发的机会,最终赢得胜利的机会还是要靠深厚的技术和实力。
#油电终局之战# #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

全部讨论

这个“卷”的思路不好。支持20万以内价格段的卷(以生存的名义),不支持20万以上的卷。好产品给人好的享受,这才让人尊敬。就像高考,卷得违背人性,卷得连高考胜出者也厌恶,我们在忙乎什么呢?!人是有更高需求的。比亚迪要前进,单靠技术单靠卷不行,是不是该有更高的价值升华?

并且在硬派越野之后,我们将会在下一个细分市场也看到这样的“全面竞争”态势(大家认为是那个?可以在评论区里面聊一聊)。
全尺寸suv??

06-16 19:57

怕竞争的都活不长

06-17 16:34

最近又有心思来看一看A股市场,和阔别已久的新能源市场。今年竞争白热化,再拖个1-2年,估计新能源整个产业链,从上游的矿,到下游的车,很多公司都熬不住了。$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06-17 12:31

舒畅在雪球也有账号啊,一直看你们直播,非常认同你这个观点,今年开始进入全方位竞争,目前只有比亚迪和鸿蒙智行是符合你的3全要求的,股票只买比亚迪和鸿蒙系

之前看好理想就是觉得纯电的技术到目前为止都没法解决里程焦虑、补能焦虑,增程能很好的过渡,当然插混技术更为先进。现在不看好理想是因为没有自己的独有特点(包含技术,特点,无可取代性),仅依靠产品定位是没法阻止后来者的,甚至会丧失前期优势和造成路径依赖。

06-17 07:39

欢迎市场竞争,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06-17 01:25

冰箱彩电大沙发该卷了。唐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