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216回复:45喜欢:157
方丈,您好!马克斯在《周期》一书中说信贷周期是最重要的周期,想问下观察我国信贷周期可以去看什么数据?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社会融资还是其他什么?谢谢!

精彩讨论

不明真相的群众2019-03-19 09:54

我打这么多字容易嘛,客官给点碎银子鼓励一下?

王小大力2019-03-19 09:56

穷光蛋给大富翁包个红包

不明真相的群众2019-03-19 16:08

再总结一下结论就是:
这三件事情的关系,大概是这样,房地产暴涨和信贷扩张有很紧密的关系,房地产暴涨造成信贷扩张,而不是信贷扩张造成房地产暴涨。
信贷扩张和CPI关系不密切,投资为目的的信贷扩张并不会造成CPI上涨,但是,CPI上涨则会约束信贷扩张,因为央行必须控制通胀。

Pistacia2019-03-20 08:09

经济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系统。而复杂系统的特点是非线性,存在大量的分岔点,因此是难以预测的。不过,大多数复杂系统都是有模式的,用行话说就是这些系统的相空间有混沌吸引子。而混沌吸引子投影到观测面(例如股价)上通常会有准周期现象,也就是看上去有周期性,但是却是难以预测的。用高冷的数学术语来解释,即混沌和准周期通常是一个高维(或者无限维)相空间中的一个分数维流形到低维空间的投影,是表象而非本质。

一句话,信周期就如同算命。

全部讨论

我倾向于认为,信贷周期是经济周期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
观察信贷周期,最直观的指标是利率和准备金率,也可以看社会融资总量。
通常,经济的增长周期是从极度悲观开始的:企业和居民借贷意愿很低,利率也很低,央行为了刺激经济,有可能会下调利率和准备金率,也就是贷款“促销”,这时候看起来利率低,准备金率低,社会融资总量低,三低。
但是,否极泰来,因为经济衰退去掉的产能(倒闭的企业)导致供给减少,而需求相对恒定,于是商品的价格开始上升。敢于在周期底部坚持生产和贷款的企业,已经开始增加利润了。
这个现象会发生传导,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感受到经济的复苏,于是贷款的意愿增强,会推动利率上升,社会融资总量上升。
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促进其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于是企业经营出现全面的繁荣,好象所有企业的利润都在增长,于是贷款意愿进一步上升,推动利率进一步上升,社会融资总量进一步扩大。
经济的持续繁荣导致所有企业和居民的乐观情绪,于是企业拼命投资扩大生产,居民拼命消费,这有可能导致利率高企,商品价格上涨,融资总量爆炸。这个时候,有一个指标,就是商品价格,会引起央行的注意,因为商品价格上涨会引起通货膨胀,央行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控制通货膨胀,所以这时候央行可能会对经济进行调控,即进一步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经济的热火上泼点冷水。
也许是央行的调控起了作用,更可能是过度扩张的产能超越了需求,回报很低,而资金成本却在提升,于是企业盈利趋于恶化。这时候企业需继续借款维持下去,可是央行却不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收紧了银根。这时候大家可以看到利率在提升,准备金率在提升,社会融资总量在下降。就象大家在2017-2018年“去杠杆”中看到的情况一样。
于是,基本面比较差的企业开始倒闭,它导致生产要素价格全面下降,产生传导效应,整个社会大部分企业盈利都在下降,或者增速下降。倒闭企业没有贷款资格了,存续的企业贷款意愿也下降,于是利率进一步下降,社会融资进一步收缩。经济陷入了箫条期。
在感受到物价平稳,而经济有箫条风险之后,央行又开始了逆周期操作,贷款促销。
又一个周期开始了。。。

2019-03-19 10:54

我觉得理解信贷周期比较好的材料是dalio的那个视频,《经济是怎么运行的》。虽然说来说去还是供给和需求,但是它侧重从债务的角度,把周期的每个阶段以及政府一般的应对措施都讲的很生动。强烈推荐。

2019-03-19 08:21

我个人一般看央行公布的新增贷款数据。

2019-03-20 10:03

老调重弹,老生常谈,谁看了都不爽,奇怪就奇怪在,老理总是靠谱,你说气人不气人 反倒是各种新奇的东西,更容易几分热度之后,就没了踪影,仿佛没有出现过一样

2019-03-20 09:41

概率论里有个“泊松过程”,说的是随机发生的事件,看起来呈现集簇的形态。比如抛硬币,正反往往会集中出现(所谓集簇),而不是人们直觉认为的均匀散落。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星空,星星的排列似乎是有形状的,比如勺子,人类渴望规律的大脑一直将这些视为皇皇奇观。但事实上,这样的分布正是随机应有的模样。那么,对于商业周期,亦有观点认为,实际上是经济活动无法预知的波动排序,而不是一个真正有固定周期的循环。股市的波动,可能亦同此理。

2019-03-19 23:14

转发学习

2019-03-19 20:14

很好的解释

2019-03-19 12:11

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这就是周期。总会有只闲不住的手。

2019-03-20 09:57

Howard Marks这个人挺矛盾的。说是不timing the market,教的却是market timing的事情。我认为基于自己的判断而偏离长期资产分配目标就是market timing。至于他那一套说辞什么只看现在不是预测未来,那是诡辩。要是不承认周期性有什么好position的,承认周期性还不是一样在尝试解释市场从而做预测吗?
说到底,他崛起时的high yield市场是不怎么有效的。无效的市场很容易通过努力做判断赚到钱,而有效的市场大部分回报都从市场本身来。他的那一套拿到美国股票市场到底能有多大用谁也不知道,毕竟他也只是成功预测了过去两次的周期,并不代表他做股票就能长期胜出...没有贬低他的意思,只是一些想法仅供参考

2019-03-19 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