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惰的我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5喜欢:0
长痛不如短痛,地产还是弄死比较好,这个世界天然就该是金字塔型的,乱世必需修剪臃肿的顶层(地产),给中层扩大消费(服务PMI),扩大底层给数据人工智能收税确权(制造PMI)

热门回复

三大工程的资金来源和2015年的棚改货币化是一样的,都是利率极低的PSL,但逻辑不同。它并非是过去房地产逻辑的延续,棚改的逻辑是:货币补偿—地产去库存—地产涨价—城市化。三大工程的配套是户籍制度改革和市民化(农民进城上楼),留住人,拉动消费。所以后面很快能见到两个辅佐性内容:1、降息,2、加速户籍制度改革。
降息+房地产价格指数延续上行,能把实际利率降下来。
户籍制度改革+三大工程,确保需求的增量。
这个就是2024年的规划,我个人觉得是蛮清晰的。

1、房屋新开工面积较2020年的峰值已经腰斩,地产也就剩半条命了。
2、我不了解哪个大国有彻底弄死地产的先例,也不了解哪个国家地产弄死反而消费扩张的先例。
3、数据财政很难取代土地财政,我甚至认为不是一个合理合法的财政收入来源,因为涉及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还可能涉及GJ安全问题,11月衡阳叫停政务数据转让就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
4、当然,A股炒什么概念,跟上面所说的关系不大,炒地图、炒龙凤呈祥和北交所就是赤裸裸的纯博弈。

第一,影响力不如棚改,房价难有起色。从贷款需求来说,这次的刺激是单向的,15年则有涨价和去库存双向贷款。相应的能撬动的现额准货币投放量有限。更多的可能是一个置换,国家转向民间。第二,本次的目标也不大,房价指数有2%左右增长就可以了,只要能把实际利率降下来,民间投资就有希望被激活,所以说这次的核心在于降利率,增进投资活力。$招商蛇口(SZ001979)$$万科A(SZ000002)$ $保利发展(SH600048)$

没有哪个实物能像土地这样承载如此多的信用

2023年底的经济工作会以及房地产会对稳地产终于形成了共识,房地产对利率引导起到压舱石作用。地产会则给了24年一个比较高的定调(可自查)。现在政策逻辑聚焦点已经从金融端转向行政层,后面可能会给出更优惠的一些政策,相对应的货币报告指出不应过度关注数据总量,需要看结构。这是好事情,说明目前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有效需求不足不是一个金融数据问题。

2024年的政策逻辑相对是比较清楚的。

好吧,不过我还是觉得周期的重点在于出清,出的越多越健康,房子反正都在地里[大笑]

讨论已被 Ealon 删除

感谢回复,这段时间万科,保利,金地跌幅很大,您看后市如何?

这个逻辑对于房价的影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