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2回复:61喜欢:14
外卖这个市场,大家都说美团护城河高,有没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市场天花板低,利润薄导致容不下更多对手,即使是饿了么到今天依然很难(也不排除饿了么本身能力问题导致),而到店酒旅业务实际上携程美团等都活的挺好,抖音本地生活大概率到时候也会还行,像零售行业,线下的costco/沃尔玛活的好之外,还有美元树等等各种都活的不错,电商平台方面,现在阿里拼多多京东、抖音、快手都活的很好。而外卖却不是,有没有可能即使想做些差异化的业务,这块消费者需求很难盈利?实在是这个市场空间不太够?$美团-W(03690)$

精彩讨论

希尓瑞斯06-11 09:16

商业通识的角度,生意模式好坏其中一个维度是赚钱容不容易,容易赚钱的生意可以提供很大的容错性,容错的内容包括规模、组织经营水平、入局的时间等等。
行业老x不赚钱,归因可能是生意不那么赚钱,也可能是其他的,其中包括行业老大怎么想。
美团这个案例,我只罗列事实就好,去年美团餐饮外卖美团单均赚1.2元,这是建立在美团补贴2元的基础上(下半年用户侧单均补贴1.5元、配送侧单均补贴0.5元左右),如果把收费标准+补贴合在一起称为定价的话,显然美团是拥有定低价的权力,就照着饿了么亏损线下一点去定价,饿了么不跟这个定价,规模就会落下去,飞轮就会反转。
外卖这个行业我想两种皆有,赚钱的容错性比较低,老大卷老二。
不过Q1开始美团开始降低单均补贴了,预计二季度饿了么又可以汇报单位经济效益转正了。

希尓瑞斯06-11 09:18

难不难,还是用数据说话比较好:
1、有骑手了,有单吗?
2、愿意单均补贴多少钱去抢单量市场,一年要亏多少钱?

余生的江湖06-12 10:59

这个帖子的讨论很有价值。
从行业空间上,外卖肯定远远小于实物电商,2023 年我国的餐饮消费总额才 5.2 万亿,渗透率 30%。 而阿里一家的 GMV 就超过了 8 万亿,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外卖的商家经营的是区域生意,供给能力和触达范围相对来说都非常有限,因此对货架位竞争意愿比较低,制约了货币化率。
这个角度看外卖确实能容纳的平台有限。
即便如此,不考虑履约端,美团外卖的经营利润率在 50% 左右,并不低于美团的到店和酒旅业务。
作为区域性生意,履约需要的运力空间是非常小的,又是苦生意,即便是共用运力,区域内的集中度也会高于快递行业。集中的履约端,会加剧平台对履约的竞争激烈度。
对于美团而言,怎么利用外卖带来的流量和即时履约的能力,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有一定的想象空间,比如闪购。

我愚人06-12 12:13

因为外卖没有规模效应,每一单都要人送,弱杠杆。但这是双刃剑,可以养活一个头部玩家,但不是草长莺飞的地方。

复利大叔W06-11 11:20

问题是:怎样的电商/零售才能赚的久?
这道题,还蛮难解的。
而与这样的复杂题相对的:是社交网络能不能赚得久?$腾讯控股(00700)$ 以及某个高端品牌的定价权是否可以持续?$贵州茅台(SH600519)$ ...这类题就简单很多。
我个人是比较倾向做简单题的,目前的市场环境,机会也不算少,这同样能赚很多,并且赚得更轻松、更有确定性。而面对复杂题,除非我预估未来5年左右,就能赚回当前的成本,并且管理层有回报股东的意愿和能力,我才有意愿参与下。
当然,复杂题也正是因为有认知分歧之处,才能带来超额收益。至于是否赚这个钱?以及能不能赚到这个钱?就看个人认知了。

全部讨论

商业通识的角度,生意模式好坏其中一个维度是赚钱容不容易,容易赚钱的生意可以提供很大的容错性,容错的内容包括规模、组织经营水平、入局的时间等等。
行业老x不赚钱,归因可能是生意不那么赚钱,也可能是其他的,其中包括行业老大怎么想。
美团这个案例,我只罗列事实就好,去年美团餐饮外卖美团单均赚1.2元,这是建立在美团补贴2元的基础上(下半年用户侧单均补贴1.5元、配送侧单均补贴0.5元左右),如果把收费标准+补贴合在一起称为定价的话,显然美团是拥有定低价的权力,就照着饿了么亏损线下一点去定价,饿了么不跟这个定价,规模就会落下去,飞轮就会反转。
外卖这个行业我想两种皆有,赚钱的容错性比较低,老大卷老二。
不过Q1开始美团开始降低单均补贴了,预计二季度饿了么又可以汇报单位经济效益转正了。

这个帖子的讨论很有价值。
从行业空间上,外卖肯定远远小于实物电商,2023 年我国的餐饮消费总额才 5.2 万亿,渗透率 30%。 而阿里一家的 GMV 就超过了 8 万亿,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外卖的商家经营的是区域生意,供给能力和触达范围相对来说都非常有限,因此对货架位竞争意愿比较低,制约了货币化率。
这个角度看外卖确实能容纳的平台有限。
即便如此,不考虑履约端,美团外卖的经营利润率在 50% 左右,并不低于美团的到店和酒旅业务。
作为区域性生意,履约需要的运力空间是非常小的,又是苦生意,即便是共用运力,区域内的集中度也会高于快递行业。集中的履约端,会加剧平台对履约的竞争激烈度。
对于美团而言,怎么利用外卖带来的流量和即时履约的能力,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有一定的想象空间,比如闪购。

不太认可这个观点。
首先,美团外卖现在一年估计也有200亿左右的利润了,随着单量的增加,take rate的提升,未来做到300-400亿一年大概率是能成的,这已经不是一个小市场了。
另外,做不做,核心还是看赚钱是否容易。美团现在到店的利润估计还没有外卖高,但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流量平台都对这一块虎视眈眈,原因还是因为护城河不高。
综上,并不否认外卖是个苦生意,但也是一个护城河很高的生意,目前美团在一块是有绝对的护城河的。

2023财年,拼多多平台交易额2476亿,美团外卖交易额2767亿,有点反常识吧。我还没来得及算,哪个平台的交易频次更高。但多多的年活高于美团,推测美团人均交易频次高。

大家都说美团的护城河高,我觉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即时配送物流还没有成为公共设施,这是美团独有的。

06-11 13:02

土地贫瘠,不容易产出

06-12 12:13

因为外卖没有规模效应,每一单都要人送,弱杠杆。但这是双刃剑,可以养活一个头部玩家,但不是草长莺飞的地方。

06-12 12:09

外卖AOV低。

部分认同你说的。配送侧很重,薄利(三四十块钱的客单价,还要即时生产,半小时配送),靠规模效应赚一点钱,这也抵御了第二名和后来者的进入,抖音试了下发现干不了就放弃了。不同的是:这种情况下你说他长期能不能赚更多钱?我认为可以的,它效率高,赚五六个点的净利(一年也有400多亿RMB),给老二两三个点的利润空间,对潜在竞争者还是食之无味,新资金不会愿意冒这个风险豪赌的,除非出现了无人机等新技术的大变革。

06-10 14:46

是的。另外也和供给有关系,当前国内商品和快递供应链发达,电商相对壁垒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