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扯淡:现在就讨论中国会怎么死还太早,讨论如何复苏更恰当。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134喜欢:49
最近看雪球上某些大V议论中国啥时会出现严重情况、大危机,一句话,我们会怎么死?很多人热衷参与议论,煞有介事似滴。我也议论几句,中国现在就在讨论怎么死还太早了,就像对一个年轻人谈死一样,过几十年再说哈。

中国和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目前中国人均GDP才6000美元左右,还没达到世界人均的平均水平,按汇率人均GDP看,美国是50000美元左右,欧洲强国都是4万8、9左右,日本也是4万多,俄国是15000美元左右,巴西也有10000美元左右,同为中国人的台湾也3多万美元了,新加坡更不得了已经有5万多了!中国是不可能才刚刚到人均6000美元的低水平就崩溃就停滞滴,这巨大的差距就是中国发展的潜力和动力。而日本在进入停滞期时,其人均GDP水平(按汇率计算)比当时的美国还高不少。韩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东亚金融危机里人均GDP才1万多美元,现在人家韩国人均GDP按汇率2.5万左右按购买力评价已经3万多美元了。所以,中国的发展现在还停不下来,现在成天唱崩溃论的还是先洗洗睡吧哈,过十几年甚至更久点再来说再来看哈。

在中国的上一轮景气高点,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非常迅猛,投入高、利用杠杆大,所以现在的调整也比较激烈,浙江以前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又快又好的典型,现在矛盾暴露的比较充分。在景气下降周期,其收缩的也比较猛,处于急降杠杆阶段。但中国是一个洲际大国,任何一个省在欧洲和国际上看,几乎都是一个中等国家规模的经济,回旋的余地非常大,应该是黑了南方有北方,东方不亮西方亮,并不是说以前发达地区率先调整了,其他地区就必须随后跟上、一个接着一个的沦陷,谁也跑不了。其实,中国不同的经济领域和不同地域的经济,完全是可以有不同的周期节奏,完全是可以此起彼伏滴。

中国近2年一直有着明确的经济调控目标,以GDP增速低于7.5%为下限,低于这个速度必然要加油给力,CPI高于3.5%为上限,高于这个通胀率了就要适当降温减速。现在,GDP增速已经是低于7.5%了,所以,虽然政府这次还没有猛踩油门,但一直是在给经济缓加油的,此即所谓的定向和结构性微刺激。

和这几十年里年年都要忽悠中国应该崩溃和休克的人一样,那些预期现在中国经济差了就还会再差和更差、甚至等待中国崩溃和休克的人,这次可能还是会大失所望滴,因为宏观调控政策正在反向行动,正在积极对冲经济的下行。当然,这些杞人忧天者、这些悲观论者们一定会说,反周期调控不一定总有效,总有一天是会崩溃滴,。。。是的,人总是要死滴,但问题是何时死哈。最可能的结果其实还和以前经济周期的表现一样,景气低迷逐渐的式微,中国经济又重回新一轮景气。

这些都是被近几十年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了的,崩溃论者们一直在预测,但从来没兑现。虽然中国的问题很多、太多了,老的问题没全解决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但中国经济在这几十年却一直是在颠簸中前行,中国经济这些年在世界上实际上是一直处于强劲的上升势头。目前中国经济确实处于低迷期,但这只是一个暂时滴状态,正像钟摆在达到一个顶点后会逐步向反方向运行一样,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更大的概率是逐步重返经济景气周期。不信的人,你们可以看看这些年的宏观调控周期和增长率变动数据,看看经济周期的时间和震荡幅度到底有多大。

温故知新,看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几个低点:1981年4.4%(1980是7.8%,1982是8.8%),1989年4.1%1990年3.8%(1988是11.3%,1991是9.2%),1999年7.1%(1998是7.8%,2000年8.0%),2012年和2013年两年7.7%,今年1季度的7.4%。
很多人会说2008年应该是低点,但2008年以来这几年的GDP增长率数据是这样滴:
2008是9.6%,2009是9.2%,2010是10.4%,2011是9.3%,2012是7.7%,2013是7.7%,2014年1季度是7.4%。
你可以观察到,中国经济表现出明显的惯性和滞后期(不论对衰退影响还是对调控影响)。

兴业,浦发,招商,民生,平安,茅台,万科(注:点这些股票名无任何含义,只是为了俺滴帖子能在其版面出现哈)
$兴业银行(SH601166)$$浦发银行(SH600000)$$招商银行(SH600036)$$民生银行(SH600016)$$中国平安(SH601318)$$贵州茅台(SH600519)$$万科(SZ000002)$
@T型骨头  @东博老股民@释老毛@坐关@那一水的鱼@银行民工@世说新语  @看好股市的新人@Mario  @熊熊babybear13@反宫马@易水不寒@vvv881@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价值趋势技术派@每天发现一个更好@NT_CLANNAD@关山@云蒙

全部讨论

2014-06-21 18:26

@梁宏-500刀小YY,我没有跑到你的不看数据的帖子里去唧唧歪歪非要你看数据,我是自己写个帖子在阐述我的观点时,只是顺便引用了几个示意性的数据,而且这几个数据根本就不是我要论述的内容,你就唧唧歪歪的说不能看数据,我让你看数据了吗?另我有时就是要看数据要用数据你管的着吗?到底是你在干涉我还是我在干涉你,你搞清楚没有?

2014-06-21 18:24

美国初步工业化,一开始的廉价劳动力是靠爱尔兰移民和欧洲移民,然后红利没了,就靠脱奴黑人,加拿大就是资源太多,人口太少,农业矿产都干不完,谁还从事钱少的工业,然后就彻底沦为工业国家的原料地和商品市场了,这种原料国一般消费能力很强。

2014-06-21 18:11

正是因为银行的市值过于庞大,才有中国股市的长期熊市。其扮演的是吸血鬼的角色,这么多银行上市,上海股市才如此不堪。冰冻银行才是正确选择。四大行的上市给股市有任何积极效应?好死了财政部和汇金罢了。极少的流通股权,大股东获得分红的绝大比例。这样的僵尸公司上市有啥用。

2014-06-21 18:08

经济复苏也不该是银行涨。只有更多行业的市值成长,接近甚至超越银行市值,才是真正的大快人心。
银行作为中间商,越景气,越有问题。
如果要选择,选择京东,选择微博,也绝不选择银行。
如果要选择,选择基金,选择券商,也绝不选择银行。

2014-06-21 17:57

你还说:老子这里用滴是国外滴数据。。。。。你太搞笑了

2014-06-21 17:54

卧槽,top兄舌战群儒

2014-06-21 17:22

哎,都用发达国家来做对比,好像中国是发达国家一样!

中国不是发达国家,未来也不一定能成为发达国家!!

2014-06-21 17:14

牛刀二号?还说话卖萌,几岁了,真恶心,雪球不适合你

2014-06-21 11:59

FROM网络,作者:童大焕。-----------

牛刀們根本不需要說對,哪怕任何一次,也會永遠被尊於「民意代表」的地位上,被一些庸眾頂禮膜拜。因為牛刀們根本不是真正的學問家,而是一群靠姿態、站隊立言立身的政治鼓動家。他們唯一要做的事情,是站在80%的「大眾」立場上就可以永遠「正確」,但也僅僅是「政治正確」。悲哀的是,「政治正確」往往和真相真理唱反調,因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2014-06-21 11:48

中国就是按照阿根廷,巴西那种作死模式,也能摸爬滚打到1W多人均GDP。肯定是有潜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