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丹伦挽歌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回复:145喜欢:221
我42岁入职的阿里,干几年辞职退休了,多待一天都是痛苦。说说阿里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跪舔文化。成因就是末位淘汰制和绩效制。
每年每10个人必须淘汰20%也就是两个人,这个淘汰谁基本靠部门领导来决定,也就是基本靠你和领导的关系来决定(别跟我吹你业绩好,再吹给你调岗)。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你面对每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你和你的同事(竞争对手)和你的领导(生杀大权)相互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稍微想想就知道了,跪舔文化就诞生了,长久之后公司的氛围、企业文化、人员的组成、创新精神等等,我就不展开说了,弊端无限!

热门回复

末位淘汰制是最差的管理制度,没有之一,据说是杰克韦尔奇在通用大力推广后广泛被各公司学习的,通用后来啥操行大家都看到了。
为啥说它是最差的呢?1、强制末位淘汰10%(也有20%),部门业绩好的也淘汰,这不是操蛋吗,业绩好的部门的末位可能到别的部门能当领导,淘汰了寒了人心,招人不花时间啊?2、淘汰指标一般从负责事业部/群的VP开始层层分解,决定权一般在各级部门领导手里,所以不可避免地形成巴结领导的风气。3、淘汰招新是为了提升整体战斗力,但是每年新招的人真的有比无脑淘汰的强吗?招人不花时间啊?这些是我当年在某司跟HR VP拍桌子指着鼻子说过的话。。。

末尾淘汰制确实热门过一段时间,但我们从来没有认同过,当然更没有实施过。不过,我当年确实想过很久,但一直百思不得其解。GE当年如雷贯耳,但这个5%或者10%末尾淘汰的机制我一直都看不懂,总觉得逻辑上不太对。

本人大学毕业进入阿里,呆了12年,算是深刻感受了阿里的变化,早些年阿里还是比较务实的,可能是因为业务高速发展,只要踏实干活,解决问题,还是容易得到好绩效和机会的,后来随着上市之后,人越来越多,出现了很多表演艺术家、ppt专家、务虚高手、名词发明家,权谋内斗行家,导致整个环境中,你不会向上管理,不会包装,不会抢功劳,很难得到机会,这就逼迫很多木纳的程序员去 学习搞关系,唯上,包装。一个主管转岗去哪里,嫡系很快就转岗跟过去了,并且很容易占据好的位置,好的项目。大家也是聪明人,知道低头干活是傻的,抬头花心思在主管身上才是正道,自然而然整个组织就开始烂掉了,自然也就没有战斗力了,后面很多产品,业务被人追上,超过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2023-11-13 12:21

哈哈哈,GE开始的末位淘汰制度,GE已经淘汰了,但是带去阿里的GE高管依旧延续这一套,路径依赖+无法识别时代变化;带来了企业官僚主义,降低了企业活力。

哈哈。GE是不是还搞了那个六西格玛。十几年前我在合资企业(半国企)那时候老板要搞六西格玛,招了个黑带当精益生产经理,培训时案例好像就是GE。然后几个强势部分经理觉得这是傻X,消极抵制,结果一年不到那个经理干不下去跑路了。几年前我在德资外企,老板要做绩效开始大推六西格玛,而且还是全员推,每年好多项目,看ppt你会觉得省了很多钱,实际么[狗头]。举例来说,物流要降低安全库存量,随便找点措施,降低安全库存,但会增加超额运费,但只要ppt里面不要体现超额运费就行。明年新六西格玛项目就是降低超额运费[暴富]。

真正根据工作表现来淘汰,而不是从上到下摊派淘汰任务,末位淘汰制是后者。

2023-11-13 12:28

以前去听过一些企业文化的课 当时阿里还如日中天,被拿出来当例子讲, 现在理解 他们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教人怎么奴役人。

不是后来变了,在杰克韦尔奇任上就是臭的。

2023-11-14 08:06

从常识想想就知道了。感觉末位淘汰不尊重人性 或者说,容易挑逗出人性的恶—内部竞争、拍马屁、搞关系等等。
好的企业文化还是要用户导向,发展导向而不是内部末尾淘汰。这种狼性要不得。

2023-11-13 15:04

6Σ哈哈哈,我前前东家也搞过,还有日本的清理清扫整理整顿。
本意是好的,可计划者必须贴合产线实际情况,与一线工人和一线班长积极沟通,融合现有流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选一些执行能力强的做部分试点,最后铺开运转,这才有好的效果。
但是你知道的,升官发财和企业好坏其实没有任何关系,所以直接套方案,不跟踪,Kpi造假,力求一两年搞个升官资本才是大多数此类改革的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