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ad转发:229回复:126喜欢:179
2013-04-08 02:56
段永平 回复 不繁
从字面上理解,“消费者导向”指的是企业在做产品决策的时候是基于考虑产品最后的消费者的体验的。“市场导向”看上去是基于现在是否好卖的。很多时候这两者区别不是那么明显,因为好卖的东西往往就是消费者喜欢的。但消费者往往只是根据现有的产品来决定自己的喜好,所以经常会显得短视,如果企业总是“市场导向”的话,则陷于短视状况的概率就会相对大些。而总是注重消费者体验的公司则往往会眼光放得长远些,出“伟大产品”的概率就会大很多。过去的国营企业往往基于计划经济,所以连“市场导向”都做不到。绝大部分企业最后大概只能到达“市场导向”的地步,因为大部分企业都是“利润导向”的,而要做到“消费者导向”需要有“利润之上”的追求,或者说需要能够放弃一些短期利益去做出最好的产品去满足消费者真实的需求。其实有些企业或多或少也是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的,但能力上还没有达到做出伟大产品的地步,所以这类企业看起来可能没有那么强大,但生命力却往往会比人们想象的强很多。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是真的在骨子里具有“消费者导向”同时又具备实现“消费者导向”的能力的,这些公司最后往往会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公司”。没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的公司不大会真的有“消费者导向”的文化,最后也不大可能成为“伟大的公司”。具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的公司往往多少具有了“消费者导向”的文化或叫基因,在某些条件下就有可能会慢慢变成“伟大的公司”。公司是由人来经营的,所以“伟大的公司”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时间有可能会改变一些东西,让一些“伟大的公司”变回到不那么伟大

精彩讨论

大道无形我有型2022-05-08 10:26

即时回答能写成这样也算还行吧。

了一ing2022-05-08 11:12

早先还想挑出些字、词、句作为重点标注一下下,后来发现那样就没办法把其中细微但巨大的逻辑区别清楚了,最后决定只有先一字不拉的全背下来了,不过后来发现不用背也都全背下来了。真好!配句旁白是为赞叹哈……:“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neng2022-05-08 07:49

这段话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思维逻辑!觉得内容看"懂"后,可以自己试着说一遍就明白了。从第一次看到这段话后,我用了好久都说不出这个意思

月光宝盒-陈2022-05-08 11:21

消费者导向。长期来说,消费者是十分精明的评判

babygirl2022-05-08 11:43

消费者导向的差异化,受这个理念启发很大。在之前,经常对创新这个词很迷茫。

全部讨论

即时回答能写成这样也算还行吧。

2022-05-08 07:49

这段话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思维逻辑!觉得内容看"懂"后,可以自己试着说一遍就明白了。从第一次看到这段话后,我用了好久都说不出这个意思

2022-05-08 19:00

拿人来比喻就是,不愁钱的人更容易赚到钱,因为他不需要为钱而奔波,就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专注持久的聚焦一个事情或者一个细分类目就很容易做到拔尖,而这个拔尖的水平,就容易让他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反观普通人,没有实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法聚焦无法持之以恒。

2022-05-08 10:46

好文,實踐出来的真知灼见,精簡易懂

2022-05-08 11:32

写的非常好!
我以前也是认为,市场导向就是消费者导向,后来不断思考之后才真正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专注消费者导向的企业相对来说会更受消费者认可和品牌忠诚度,当然利润也会比较丰厚;而专注市场导向的也许能获得市场的一时认可但是很难获得长期品牌忠诚度。

2022-05-09 09:36

乔布斯说的科技和人文的交集,利润之上的追求。

2022-05-08 12:52

2013-04-08 02:56
段永平 回复 不繁
从字面上理解,“消费者导向”指的是企业在做产品决策的时候是基于考虑产品最后的消费者的体验的。“市场导向”看上去是基于现在是否好卖的。很多时候这两者区别不是那么明显,因为好卖的东西往往就是消费者喜欢的。但消费者往往只是根据现有的产品来决定自己的喜好,所以经常会显得短视,如果企业总是“市场导向”的话,则陷于短视状况的概率就会相对大些。而总是注重消费者体验的公司则往往会眼光放得长远些,出“伟大产品”的概率就会大很多。过去的国营企业往往基于计划经济,所以连“市场导向”都做不到。绝大部分企业最后大概只能到达“市场导向”的地步,因为大部分企业都是“利润导向”的,而要做到“消费者导向”需要有“利润之上”的追求,或者说需要能够放弃一些短期利益去做出最好的产品去满足消费者真实的需求。其实有些企业或多或少也是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的,但能力上还没有达到做出伟大产品的地步,所以这类企业看起来可能没有那么强大,但生命力却往往会比人们想象的强很多。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是真的在骨子里具有“消费者导向”同时又具备实现“消费者导向”的能力的,这些公司最后往往会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公司”。没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的公司不大会真的有“消费者导向”的文化,最后也不大可能成为“伟大的公司”。具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的公司往往多少具有了“消费者导向”的文化或叫基因,在某些条件下就有可能会慢慢变成“伟大的公司”。公司是由人来经营的,所以“伟大的公司”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时间有可能会改变一些东西,让一些“伟大的公司”变回到不那么伟大

2022-05-08 10:57

比较经典的还是以前如日中天的贾会计,那个时候啥热啥流行贾会计就冲进去做啥。当然了,这个其实也没啥不好的,都是人家自由,但是他家股票就别买了。

2022-07-19 17:41

从字面上理解,“消费者导向”指的是企业在做产品决策的时候是基于考虑产品最后的消费者的体验的。“市场导向”看上去是基于现在是否好卖的。很多时候这两者区别不是那么明显,因为好卖的东西往往就是消费者喜欢的。但消费者往往只是根据现有的产品来决定自己的喜好,所以经常会显得短视,如果企业总是“市场导向”的话,则陷于短视状况的概率就会相对大些。而总是注重消费者体验的公司则往往会眼光放得长远些,出“伟大产品”的概率就会大很多。过去的国营企业往往基于计划经济,所以连“市场导向”都做不到。绝大部分企业最后大概只能到达“市场导向”的地步,因为大部分企业都是“利润导向”的,而要做到“消费者导向”需要有“利润之上”的追求,或者说需要能够放弃一些短期利益去做出最好的产品去满足消费者真实的需求。其实有些企业或多或少也是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的,但能力上还没有达到做出伟大产品的地步,所以这类企业看起来可能没有那么强大,但生命力却往往会比人们想象的强很多。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是真的在骨子里具有“消费者导向”同时又具备实现“消费者导向”的能力的,这些公司最后往往会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公司”。没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的公司不大会真的有“消费者导向”的文化,最后也不大可能成为“伟大的公司”。具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的公司往往多少具有了“消费者导向”的文化或叫基因,在某些条件下就有可能会慢慢变成“伟大的公司”。公司是由人来经营的,所以“伟大的公司”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时间有可能会改变一些东西,让一些“伟大的公司”变回到不那么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