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景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回复:56喜欢:36
我以前读过一个国外研究者分析国外顶级企业共性的文章,其中一点是营销费用率低,国内顶级企业长期来看应该会向国外靠拢。具体就伊利、蒙牛而言,其广告特点是不能突出差异化卖点,只是强化知名度,这种广告不是上乘广告,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产品本身高度同质化。

热门回复

安慕希这个产品,因为综艺上的广告很多,家里领导买了一箱,她尝了一口就不喝了,我也尝了一口,喝起来竟然就像融化的冰淇淋,要有多难喝就有多难喝,一箱安慕希喝了2口扔了。你们试试,看喜不喜欢。

太浪费了,可以送人送保洁人员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广告有差异化?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广告有差异化?本身就是同质化的产品,广告强化知名度,不是很正常吗?茅台不也是靠广告炒上去的[狗头]

安慕希瓶装的很好喝啊,不要喝原味的,喝果味的,安慕希瓶装虽然贵,但确实好喝

我女儿贼喜欢[捂脸][捂脸]

酸奶就是这个味道啊,挺好喝,和牛奶一样有人不爱喝而已

不太懂 挺好喝啊

酸奶只觉得益力多好点

网上随手查了一下可口可乐的数据。2022年总收入430.04亿美元,广告营销费用128.8亿美元,营销费用率接近30%。伊利2023年总收入1261亿,结合楼主的数据,营销费用率接近17.8%。确实,同质化产品(特别是大众消费品)只能依赖长年累月的高广告投入来维持品牌的知名度。这里有个有趣的讨论:这种级别的投入,算护城河吗?一种观点认为不算,因为这说明了商业模式不是顶级,一旦投入减少,对收入的影响的反馈很短;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护城河,毕竟这不是一两年的这种级别的投入能建立起来,而是经年累月的投入烧出来的用户认知,本质上就是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楼主分享的过年送礼的场景就是一个例子。

快销品就是这样,像可口可乐比伊利知名度更高,但每年广告代言支出也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