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信价值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09喜欢:81
看了一圈,下面这句的前半句是最难翻译的(我认为其他人都译错了)。

“ If you don’t see the world the way it is, it’s like judging something through a distorted lens.”

如果不熟悉芒格崇尚斯多葛主义(Stoicism)哲学思想这个背景(见:网页链接),"see the world the way it is"这句就很难理解。


我的翻译是: 如果你不接受世界的现实情况,那就像是通过扭曲的镜头来判断事物。

在芒格的世界观里,应该see the world the way it is, not the way it should be。他认为投资者的大忌是假设或希望社会按照自己认为“应该”的方式运行,而不是去接受社会当前实际运行的现实。

热门回复

不用找,这是一个简单的算术。就以巴菲特在股东信中提到的可口可乐为例:
他从1988年到1994年总共投资13亿买了1亿股(按现在拆细后的股本4亿股),之后没有用红利再投,到现在一年能拿7亿多的股息。
同时由于股价上涨,市值达到了200多亿~从炒股的角度看起来,股价上涨近二十倍带来的市值回报才是最大的收获。
但如果股价这二十八年来一直没涨,他只需要坚持用可口可乐实际派发的红利再投,到现在大约可以累积到29亿股,一年就能拿到53亿股息(现实中因为股价不断上涨,如果他按真实股价红利再投只能累积到7亿多股,拿到14亿的股息)。。。
所以他买可口可乐赚了钱,是因为他买对了一个生意,不是因为他炒对了一个能涨的股票~如果股价没涨,他反而可以赚得更多。

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玩家眼里的“world”都不一样,the way it is当然不一样。
例如,去澳门赌博的人眼里的 gamble world the way it is ,就是自己以小博大一晚上的收益率比开赌场的人十年的累积收益率还高。
而且还不用像那些呆头呆脑的笨蛋一样承担牌照,疫情,经济萧条,ESG。。。等等风险。
去澳门开赌场的人眼里的 gamble world the way it is ,则是参赌的人作为一个总体并不是在赢钱,而是在花钱买服务满足自己能赢钱的心理需求,以及社交,自我成就。。。等等衍生心理需求。
不管环境如何多变,疫情期间如何亏损,只要这些需求始终还在,努力为他们做好服务创造价值,就总能有回报。
不同的看法没啥对错,the world the way it is 是各种不同ways错综复杂的交织,没人能看清它到底是什么。巴菲特和芒格也不可能会例外。他们最幸运的地方也许不在于真看清了the world the way it is,而在于他们正好有条件走上了一条自己喜欢的way,走了一生。。。

本质上这是一种投资者之间的竞争。但是现实中这种竞争远不像老教科书上幻想的“有效市场”那样激烈~至少并不总是这样:
牛市的时候看起来很激烈,那不是因为人们对生意的判断突然变得更有效了,而是因为人们对股价的预期变得更高了。
熊市的时候还会反向竞争。。。
很多人不喜欢先看事实,而是喜欢先下一个股价涨跌总是在“有效反映公司未来盈利”的结论,再抱着这个结论去一套一套解释想像中的事实~更有趣的是,当他们发现真正的事实其实是另一个样子,就会立即从结论出发想像出另一套解释,而不是从事实出发怀疑结论。。。
这或许是因为,离开了这种结论自己炒的股一定会涨的依据不好找?
假如2022年的美股投资者跟港股的偏好一样,普遍需要7%到8%的股息率才愿意买可口可乐,那大家就会发现它的股价比2000年还低,尽管二十多年来它的分红一直在增长。
喜欢用“有效市场”结论来套事实的人会说,这根本不可能发生,如果发生了,那一定就是可口可乐这个公司的前景不行了。
实际上可口可乐1932年的股息率就是7.8%,之后它的前景就不行了吗?

有不少是不懂炒股的农村人(住在一个叫昆西的乡下)~他们当时买100股,现在后代一年能拿到股息收入162万美元(我没算过,这是熊猫算的。算错了请骂他)。
这说明投资回报不是来自诺奖得主比交易对手更高人一等的认知变现,而是来自生意创造的价值~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个最朴素的道理也是一种认知。

为了表示我看懂了,请允许我总结一下:不要以有效市场的眼光看待市场,至少它不总是有效的,二级市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出现奇葩的、离奇的,不可思议的价格。而我们、或者说真正的价值投资可要看的 是企业的经营本身,或者说其内在价值,这个内在价值可以是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算、当然也可以是企业的清算价值。如果你有了这个锚,股价--只是你可以利用的工具而已。而不是指导你判断的数字。

嗯,另一个叫巴菲特的西部老农民58岁的时候才被这个幸存者偏差所蛊惑,不顾昆西农民已经赚了几万倍的“风险”去给他们当接盘侠,结果又偏差了几十年。。。

不是比例的问题。他买股票是买生意,只关心自己的生意赚了多少钱,不关心股价波动~还在股东信里“敦促你也这样做(urge you to do so as well)”。。。
如果你非要研究,他为什么能抓住股价的波动?或者为什么在中国“越不巴菲特”的人越有抓住股价波动的“高收益(据说还和他一样)”经历?
如此高深莫测的问题怎能让他不汗颜呢?

有人每年付钱给你,一年比一年付得多,你会忘记他吗?
不能因为是农村人投资生意赚了大钱,就认定是无知赚了钱~长远看整个股市的回报来源都是生意创造价值,而不是零和博弈的股价波动。与享受这个价值的是农村人还是大城市教授,毫无关系。
这是一个因果问题,不是统计上的幸存者偏差(当然如果把可口可乐换成全球ETF,可能更好理解)。
不能理解这个简单的道理,也并不是源于无知,而是源于总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博弈内卷的知识。。。

巴菲特羞愧地说,您也太抬举一个2022年炒股帐面亏损678亿的美国老大爷了。。。

确实如此。个人投资所得利润,与你的学历、出身没有必然的关系。
它只与你所投生意产生的利润有关。
举个例子,一名外卖小哥拿了100元去投资一家年化收益率为10%(假设)的公司,和一名教授拿100元去投资同一家公司,俩人每年所能拿到的利润是一样的。
不能因为他是外卖小哥,他比较励志,于是他拿到了11元的利润。
教授风高亮节,只取得了9元的利润...不存在的。
正所谓:ALL CASH IS EQUEL。
当然,宁静前辈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要是外卖小哥和教授俩互相练习怎么从对方腰包里面赚取利润,那么这个结果估计只有拿三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能才能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