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不止,快递行业还有投资价值吗?(一)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3回复:131喜欢:75

黑龙跟踪快递行业一年多,持有少量韵达股份被套,个人观点可能存在较大的偏见。

本文主要内容提纲:

一、物流快递行业介绍;

二、国外物流快递行业发展历史;

三、国内快递行业主要公司对比分析;

四、快递价格战推演,快递行业个股如何选择?

五、中通/韵达投资逻辑梳理;


一、物流快递行业介绍;

1、泛物流行业规模巨大,15年规模即超过10万亿,快递物流行业是其中增速最快的一个子行业。


2、快递行业的业务本质,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针对物品物理位移变化的服务履约能力,概而言之是又快、又好、又安全地配送包裹,而履约过程中涉及一系列的资产工具承载、组织网络实施和服务标准保障。如果企业没有经过长期的核心资产投入,没有长期的科技能力积累,没有长期共生式的网络和品牌建设,没有基于时效和服务的产品分层能力,其履约能力是无法通过凭空来完成的;短期的以价换量、低价竞争不过是企业与市场相互“薅羊毛”行为,更遑论甚至以远低于成本价格进行拼抢客户,已经涉嫌严重扰乱市场的违法“倾销”行为,不可持续。(摘自韵达年报)

2、快递主要分两种:时效快递和电商快递,时效快递当前的增速已经低于10%,顺丰和EMS两家占领绝大部分市场,顺丰的竞争优势和壁垒明显,电商快递还在快速增长期,处于战国时代,一超(中通)多强(韵达圆通顺丰申通百世极兔),当前,电商快递价格战如火如荼,短期看不到结束的迹象;

3、快递行业是个累活,电商快递同质化程度较高,但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特别强,发展到一定阶段,行业门槛和壁垒非常高,快递具有使用的人越多,网点越密集,效率越高,推动成本降低,而更低的成本可以降价获得更大的份额,规模与成本互相促进,最终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少数几家垄断的竞争格局,美国和欧洲的快递市场已经完美演绎过了。

4、快递行业的门槛会越来越高,去年3月份极兔入局,背靠拼多多巨大的商流支持,据说去年100亿启动资金消耗殆尽,估计至少烧钱200亿以上,才有机会活下来。而要追上韵达/圆通的市场份额,就不知道需要累积亏多少真金白银才能达到。

快递需要经营牌照,全国性的快递牌照近年来很少发放,具有一定的特许经营权。

5、电商快递有无差异化?电商最终用户不在乎用谁家的快递,这个角度看没有差异化。但电商商家是决策者,他们要平衡成本、时效、遗失率,愿意为网络稳定性、时效支付一定的溢价(设想一个五星店家,肯定不想因为1~3毛钱的快递费差异而承受丢件、时效超长带来的差评),事实上,中通作为领先者,在揽件端收费比其他通达系高0.1~0.2元,韵达/圆通相比百世极兔也有约0.1元的,看似差价很小,但其实造成了巨大的经营结果差异,16~20年的五年间,百世连续亏损,累计超过70亿元,而中通、韵达的平均ROE超过25%,且同期实现了持续的市场份额扩张。

6、投资快递公司,是差异化巨大的,行业的特质是规模效应,赢家通吃,竞争失败已经消失的众多二线快递公司(天天、宅急送等)已经毫无价值,能稳定扩大份额并盈利进入终局的市场玩家,未来市值千亿起步。因此,核心是投资赢家,而不是看性价比投竞争力弱的公司。

7、快递业务的增长空间,主要由电商的发展空间决定。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高达9.8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54亿,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53亿。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2亿。

我国三线城市及以下区域为主的“下沉市场”正接管电商流量增长的重任,这里包括地级市、3000 多个县城及乡镇、村庄,近10亿的消费人口。直播带货,网红带货已经成为打开新经济大门的新钥匙,已经成为刺激网络消费增长的新动能。

随着线上消费高频和网购习惯的养成,以及驿站、快递超市、 智能快递柜等末端服务基础设施的普及,同时公众号、小程序、APP等寄递渠道多元便捷、触手可及,人们生活场景快递化 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快递的应用场景正充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2020年我国快递包裹总量为833.6亿件,预计2021年快递包裹总量将达千亿级。展望未来,在“互联网+消费”深度融合、电商渠道加速下沉、城乡发展齐头并进作用下,我国电子商务经济的刚需消费效应、消费分级效应和持续渗透效应愈加明显,新的网购需求正加快培育;同时,高品质快递服务正同步跟进,快递的应用场景将广泛延伸至通商业、通消费、通贸易、通生产、通生活、通办公等,快递服务正为网购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天候、全覆盖的快递包裹“泛在化”时代已经到来。

快递行业短期还看不到天花板,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持续的增长。 

8、快递行业的竞争格局变化:

局部市场竞争升温,少部分快递企业以补贴市场的方式,以较为激进的价格政策进行低价竞争、快速获量,导致近两年行业均价快速下降,除顺丰、中通、韵达、圆通以外的快递企业都陷入亏损。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在新进入者低价竞争以及头部快递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优势冲击下,伴随着主动或被动式的差异化发展及越来越高的行业壁垒,部分快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面临困难,获取包裹的能力不足,盈利能力越来越差,经营现金流日趋紧张,网络的稳定性明显下降,生存空间持续萎缩,导致货品加速向龙头快递企业集中,呈现“包裹虹吸”现象。

从品牌数量、产能建设、获量能力及市场份额角度看,目前低质效的二三线快递产能已基本出清,头部企业之间的发展格局也已经呈现出“份额下滑-份额维持-份额进取”的持续分化梯度,“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8、差异化发展正在形成:标准快递产品细分为时效产品、特色产品、定制化产品,区分大小件包裹。目前,标准快递方面,头部快递企业日均单量已超过4000万票,剔除派费后的单票运输中转成本已降至0.9元以下,且未来将持续呈现明显的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产品分层方面,头部快递企业正持续开拓特快、农产品件、隐私面单、派前电联等高附加值产品与服务,同城、冷链业务也将进入最佳布局窗口期。可以预计,以标准快递为基础,有能力实施客户分群、产品分层等差异化、高品质服务的综合物流快递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品牌优势、产品优势和发展空间。

9、快递产业具有区域不平衡和季节性特点。

我国电商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并由此导致区域之间快递包裹量特别是发件/揽件地业务量差别较大,东部地区占比接近八成。

同时,受购物季、打折季等电商造节促销因素影响,以及中秋、春节等传统重大节假日带来的消费需求,我国线上消费及包裹量又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2020年第一季度的快递业务量为125.3亿件,约占全年包裹量的15.03%,第四季度的快递业务量为272.1亿票,约占全年包裹量的32.64%。

10、快递行业的经营模式:分为直营模式和加盟模式。

直营快递提供中高端快递产品,注重时效性和安全性,以顺丰为代表。快递公司把各个环节都控制在自己手里,全部自己建,成本高。

加盟模式是国内独创的模式,提供低端快递产品,主要为电商件,以通达系为代表。加盟模式下,快件的揽收和派送环节主要由加盟商负责,快件中转和干线运输主要由公司总部负责。快递员都是加盟商的员工,连自家兄弟都不算,自然也不用交社保了。加盟模式的成本优势明显,但网络稳定性较差,服务质量难以管控。 


二、国外物流快递行业发展历史借鉴;

看以下两个帖子有助于理解国内外快递行业发展历史:


“滚一个雪球”的文章“顺丰控股:物流快递行业之逐鹿中原问鼎天下(一)”中有对比美国和中国物流快递业的发展情况,链接:网页链接


“农民银行家”的文章:“国际视野看顺丰、圆通、韵达和申通:快递不是一门好生意?!”,链接 网页链接

我这里列几个个人理解的要点:
1、  快递行业演变的终局是赢家通吃,CR3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比如美国的UPS、Fedx和USPS三家份额约9成,日本的大和运输、佐川急便、日本邮政合计份额约92%。美国日本的第一大企业份额均超过45%。


2、  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激烈的价格战,最终导致竞争力弱的公司产能出局,美国快递市场的价格战大概是在1982年到1994年,持续了12年左右,最终三家巨头集中度达到了80%左右。国内价格战的演变,估计CR3份额超过6成后缓解,7成后价格战基本结束,但龙头的份额还会持续提升。


3、  中国快递业务量大约是美国的约五倍,但快递收入接近,美国的单票价格远高于中国。


4、  美国横跨太平洋大西洋,东西两边靠大海,经济人口基本上也分布在这个东西海岸线两边,中间区域人烟稀少,所以美国的航空快递占比较高。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在胡焕庸线以东,人口主要是集中在12个城市群,每个城市群有1~2个中心城市及卫星城,中国的快递行业更具有规模效应,以陆运为主。


5、  国际快递业务市场高度集中,前三名玩家占据了89%的市场份额,根据券商的测算,新的玩家进入成本恐怕要投入上千亿人民币,而且,国际快递在形成规模效应前,往往要亏损数年,FedEx国际快递业务用了11年才盈利。
因此,国际快递业务具有极高的门槛,龙头护城河较深,顺丰国内时效件基本盘稳固的情况下,或许有机会发展做好国际快递,但中长期不看好圆通的国际快递和航空业务。

6、快递物流股从长周期看,是慢牛股、长牛股,但成熟期后超额收益不明显!不是很好的长期投资对象。

 物流股最佳投资期在于价格战结束后或快速成长期。在激烈竞争期并非投资物流股的绝佳时刻,甚至寡头垄断之后,也依然存在部分手握巨量订单的玩家入场,于美国是亚马逊,于中国,前有京东物流,后有极兔速递,快递江湖,总是飘摇不定。

 7、快递物流行业重资本投入,需要源源不断的资本方可保持领先,因此生意模式一般,国际物流巨头PE估值在20倍左右,估值中枢很难上移,根本原因是快递行业没有提价能力,行业增速基本决定企业业绩增速,近十年,美国快递行业增速放缓至GDP增速,导致UPS和联邦快递的业绩增速中枢下移,压制了估值表现。

三、国内快递行业主要公司对比分析;

1、主要快递公司数据跟踪:

行业数据看,20年以来价格战持续恶化,21年从主要产粮区义务广州等扩大到各地,4月义务邮政局监管后短暂休息,5月份开始价格战继续,暂时看不到停止的迹象。

去年CR6市场份额83.5%,龙头份额集中趋势明显。今年价格战进入深水区,极兔发力,CR6份额预计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2、快递公司份额演变趋势图:(韵达年报)

16年以前的快递市场是春秋时代,群雄混战,各领风骚,申通是行业开创者,最先领跑,圆通最先发力电商快递,15年称王。17年后中通异军突起,行业进入战国时代,中通大概率是强秦,领跑获得垄断地位,取得35%以上的市场份额。

问题是,CR3里面,剩下的两席是那两家?

3、主要快递公司收入成本分析:

从年报数据分项去拆分成本,可以看到各家的单票成本基本与其市场规模地位成反比,验证了快递行业规模效应很强的逻辑。

去年如此残酷的价格战,中通仍然有0.469元的单票毛利,韵达0.194元次之,圆通0.116元,申通0.003元,百世已经现金流大亏,极兔入局一年多,传说已烧钱一百多亿,因此,快递产品同质化严重,但快递公司的经营是有明显差异化的,这是优势龙头快递公司的护城河。

顺丰的业务板块太复杂,时效件和电商件差异很大,无法拆分准确计算。

细看财务报表,圆通去年业绩明显美化,总裁表态发力数字化,实际研发投入只有1.07亿,费用化只有0.44亿,同期韵达研发投入2.96亿,费用化2.05亿,这块差距1.61亿。

受益疫情需求,圆通速递国际去年利润2.52亿,航空业务盈利2.16亿,因这两块业务圆通都没有规模优势,疫情正常化后,航空业务大概率继续亏损,速递国际业务微利。

申通的年报就没敢细分披露成本,拆分计算下来单票成本2.348元,比韵达高0.289元,高14%,跟中通的差距更大。这里面有货品结构差异的影响,但主要还是规模效应差距。

4、春秋时代,中通、韵达市场份额逆袭的传奇是否会重演?个人不是业内人士,跟踪的时间也不长,粗略谈谈个人看法:

4.1 春秋时代群雄混战,份额差距未拉开,领先主要靠先发优势,团队能力不强。15年后电商件持续高速增长,中通和韵达凭借优秀团队的管理,每年快递量年化增长超过40%,市场份额从第三和第四逆袭到前两名,且差距在持续拉大。

4.2中通赖老板战略能力强,能看透行业本质(规模和成本飞轮效应),懂经营,善赏罚,激励分享机制好,员工持股比例最高。资本和机构沟通能力强,借力资本市场融资几百亿,领先的高强度资本投入,平衡和捆绑加盟商利益,拥有最强大的加盟商和最稳定的网点;

4.2 韵达聂腾云务实,抠管理细节和成本,重视技术,在自动化分拣设备上超前投入,差在资本借力,员工激励,加盟商利益平衡上。

4.3圆通的喻老板去年卖了股份给阿里,已经无心公司的具体管理,总裁是阿里系的潘水苗,原任职于上海云锋新创股权投资中心,无快递行业经验。申通陈氏兄妹也是套现一百多亿卖股份给阿里,退居二线,总经理陈向阳,原天天、苏宁物流副总裁,原任职公司是行业的失败者,后面换成菜鸟网络的王文彬,台湾人,阿里集团副总裁,21年2月上任申通总经理。

互联网或者职业经理人过来干快递,容易眼高手低,阳春白雪,很难管控好加盟商和成本。

另外,在互联网平台企业赚钱容易,很难适应快递行业的苦生意。

4.4 极兔老板李杰能力超强,可惜选错了赛道。OPPO系执行力强,动作迅速,但手机的利润和快递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极兔在印尼是配送手机起价,走的类似顺丰的模式,利润率高,在国内电商市场能否跑出来,最关键是融资能力是否跟上。



待续:

四、快递价格战推演,快递行业个股如何选择?

五、中通/韵达投资逻辑梳理;


 $韵达股份(SZ002120)$      $中通快递(ZTO)$    $顺丰控股(SZ002352)$   

 @滚一个雪球   @fengshenh3c  


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黑龙投研”。

精彩讨论

科技那点事清2021-08-12 14:29

原来这就基本面不错啊!我来说说韵达的情况:
1.净利润连续两年大幅下滑(跟他兄弟申通一样,两兄弟创立的企业)
2.菜鸟指数和服务时效被同行圆通反超,而且差距在慢慢扩大趋势。
3.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超过圆通几千万,今年被圆通反超了一个多亿。
4.韵达一季度负债150亿,资本开支投入70亿一年,票据5亿,可转债准备25亿,加上各种其它债务,负债马上达到185亿,比百世还高。同行申通负债80亿,圆通90亿,中通120亿左右。
5.韵达派费特别低,比申通低0.2元左右,韵达一级网点都倒闭了好多,同行一般是二级网点三级网点倒闭,可是做的一级网点倒闭的都不少。
6.韵达跟拼多多有靠近的倾向,淘宝淘特现在推出官方物流,目前只有申通合作。后面中通圆通应该也能分到少量。拼多多也在大力扶持极兔,韵达能否保住市场份额很难说。
7.韵达申通业绩一样烂,申通市值从450亿跌倒100亿,参考申通韵达最多值得200亿。申通还有阿里巴巴控股收购,最起码没有倒闭风险。韵达的负债和资本开支,如果价格战持续3年,韵达的资金大概率出现问题。
8.韵达表面有80亿现金,但是5亿元都需要发行票据,这也让人很质疑其财务。
9.韵达股价跌到不是非常厉害,主要是有基金和庄在里面撑着。长远看当然有投资价值,但是短期不一定能涨。
10.韵达中报净利润只有4亿出头,机构早就知道了。圆通的净利润最起码比韵达高出3.5亿以上,对比圆通,韵达高估。
11.无论是净利润增速,还是快递单票量增长,还是单票收入,圆通都好于韵达,菜鸟指数和服务时效圆通也好于韵达,真看不出韵达有啥优势。
$韵达股份(SZ002120)$ $圆通速递(SH600233)$ $申通快递(SZ002468)$

鬼算神2021-06-26 13:04

阿里系确实眼高手低,我举个例子吧,我朋友家里是开超市的,开通了各种社区团购团长,由于阿里的算法问题,订单量不够客人就看不到这个自提点,实体都是就近原则,我朋友楼上的买东西找不到楼下超市这个自提点,还要跑对面的自提点提,小件东西也没什么,大件呢?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淘宝买菜就是十荟团,十荟团就是淘宝买菜

全部讨论

2021-06-26 13:04

阿里系确实眼高手低,我举个例子吧,我朋友家里是开超市的,开通了各种社区团购团长,由于阿里的算法问题,订单量不够客人就看不到这个自提点,实体都是就近原则,我朋友楼上的买东西找不到楼下超市这个自提点,还要跑对面的自提点提,小件东西也没什么,大件呢?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淘宝买菜就是十荟团,十荟团就是淘宝买菜

我最近也在关注快递行业,很多大佬说快递不是个好行业,其实呢,现在的快递行业很像周期股,你不能说周期行业不好吧,如果把握好周期规律,周期股景气周期到来的时候爆发力是无与伦比的。现在的快递行业就是在出清集中的过程,能跑出来的大概率也就是头部那几家,顺丰控股因为跟着茅概念过去涨了很多,今年又下来了很多,肯定值得关注,但是入局点位不太好把握。中通快递是美股不多说,京东快递也不多说,当下我们能参与的还有韵达股份和圆通快递,韵达基本面和图形走的都不错,就是估值稍微贵点,看它的图形很像已经启动的中国化学,我当时介入中国化学除了基本面的因素外,重点也参考了其日线图形态的,最后证明这种底部不断涨停的形态还是有些参考意义的,底部封涨停的资金不会是小资金,能一段时间里好几次连续涨停震荡的尤其值得关注。如果单看估值的话圆通快递倒是便宜,适合左侧买入中长期持有。

现在介入快递公司就要密切关注行业拐点,不要想着买在最低点,可以分批介入,如果等到基本面逆转了再介入大概率晚了,在基本面确定逆转时相关公司股价大概率已经脱离底部区域很多龙头甚至都翻倍了。综合各种情况看,我选择当下分批介入韵达股份,短期可以博技术形态上的短期爆发力,长期看行业逆转后的龙头聚集,短期如果错了这个点位的韵达暂时也不打算止损,但是会控制好仓位,打算熬到行业逆转时,如果继续下跌很多还有更好的点位可能还会继续加仓。

快递行业还有个优点就是市场每年都还在高速增长,一旦行业出清价格止跌上涨后,头部企业的利润会是指数级上涨,股价相对于底部上涨两三倍甚至更多不是难事,估计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韵达股份(SZ002120)$

2021-06-26 15:07

电商快递行业无疑是高成长业态啦,但血拼价格战这种群雄大战让我找不到可以重仓下注长期持有的标的公司,也不敢选边站队去押注哪一家赢,有步步高渊源的极兔入局更使我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尽管我看好这个行业迭代,暂时也只能从电商快递供应链的角度、从快递用纸箱包装纸这个侧面来分享他们行业的成长。

今年预计cr3达到56左右,百世的capex在q1就已经停了,申通也疲态尽显,明年cr3会加速集中起码达到60以上,明年年末基本就是大局已定

2021-08-30 10:41

你这15万亿市场规模包括ToB的物流行业吧,咋分析里面没有

2021-08-17 21:03

快递

2021-07-14 04:39

行业增速放缓,竞争激烈导致的结果。以前行业增速快,所以相安无事。各行各业都会压供应商的价,你不做别人会做。以后的局面,好的话几大电商为本系的物流商设置保护壁垒,主动把没有电商爸爸的物流商淘汰掉,然后市场形成价格联盟。差的话继续无序竞争,让市场自然淘汰。顺丰以前靠服务优势得到利润最丰厚的一块有一定议价权,然而这是个低端行业,同行业稍微一发展就会同质化竞争,加上顺丰作为上市公司有数据压力,不可能只守着一亩三分地,后面会更惨烈。直到市场剩下除邮政外三家左右的全国性快递物流商为止。

2021-07-12 09:15

快递行业跟踪0712:
韵达上周后面三天上涨22.9%,股价从13.14涨到16.15元,成交额20.2亿元,周末被迫出“股价异常波动公告”,披露信息没有新意。
韵达4月23日~27日也曾三天大涨23%,股价从12.93涨到15.9元,成交额27.6亿元。
对比两次,上涨幅度和启动位置接近,成交额缩小27%,市场分歧减少,但与上次不一样的是,本次是韵达独立上涨,中通、圆通、顺丰都没动,如果同行都不动,韵达也很难持续上涨。
谈谈个人跟踪的情况及理解:
1、韵达本次上涨,是浙商证券匡所研报发出后,机构建仓驱动,行业整体变化不大;
2、专业机构应该有跟踪到一些有利于韵达的信息,猜想可能是6月份单价环比上升,单量增长超预期,明显高于其余对手,去年7月份均价2.01元,下月公布的7月快递单价环比上涨;
3、4月份下旬开始的快递行业强监管政策,持续加码,打乱了极兔的竞争策略和节奏,极兔单量的环比上升可能陷入困局。事实上,极兔在日均2000万单以上,还进行大力度的价格战,会极大地消耗自身的现金流,也不会有啥沉淀和积累,加大资本投入,快速降低运营成本才能活得更久;
4、极兔4月上旬爆料融资18亿美元,大概率有严苛的对赌条款,在行业强监管政策下未必能达成,因此最终能拿到多少是个未知数,而近期DD被罚事件,让其去美国上市的增加很多变数,未来能否拿到足够的融资事关存亡,生死难料;
5、申通5月份单量增速8%,路边社反馈其6月份的单量增速还是个位数,百世大概率单量负增长,这两家也没有继续价格战的底气;
6、中通去年6月份后基数高,未来一段时间单量增速大概率低于韵达。
快递价格战最艰难的时刻大概率已经过去了,未来,价格战还会反复,烈度应该会缓解。

2021-06-27 13:03

转转

2021-06-27 11:41

比起收不到快递来说,消费者根本不介意快递涨价几毛。
快递乱象已经很严重,各地方陆续出台政策,最后国家也会统一出方案,而且已经很严峻不会拖太久的。快递如果崩了社会问题太大,快递员没了收入大量下岗,居民买不到低价消费品,国家负担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