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成岩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51喜欢:18
所有业余玩票者都是凭想象在理解大模型。从视觉输入到驾驶员的动作,这个过程中决策信息已经损失了。除非人工标注,否则你不可能知道司机转弯是为了躲开路上的一滩污渍,还是预判到前面的行人可能过马路,还是单纯分神了。数据量大到一定程度,一些高频场景比如看到红灯就停下,可以被拟合到基本可用的程度,但天花板有限。深度学习无法在复杂的规划决策场景落地,核心就是这个死穴:同样的结果可以对应多个原因,原因的组合是无穷尽的。特斯拉这条路最多走到能用,但要好用到真正节省时间精力,不需要人一直盯着,让消费者愿意持续买单,那是完全不可能。

热门回复

特斯拉11个5m的镜头不是在感知嘛,人家讨论是模型拟合的问题!

一果多因,能否回归到一个风险最小的有效策略?比如,不管纸箱子里面有没有石头,都是绕开呢?或者如马斯克所说,端到端可不是没有规则,而是把规则对应的代码从二十万行简化到了两万行。 这个原则还是安全第一,效率第二!

我也说真的,一个技术、一个行业,乃至更大更宽的范畴,他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质疑和试错中发展,万物霜天竞自由。不论谁的观点和路线,最终都是靠实践和时间去强化或者证伪。特斯拉在自动驾驶上过去三年已经连续两次放鸽子,不排除这一次再放一次! GPT出来之前,没有人预判到他的成功,更没有多少人关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冷门偏门, 所以我们更要大胆质疑所谓的主流观点。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狗头]

混合感知一定有无纯视觉,这个入门知识就能判断。尤其是激光雷达等昂贵的传感器价格,已经被打到一颗¥3000,后来的智驾系统刻意不用,是缺心眼。特斯拉不用是因为过去的惯性延续,加上算法进步还有提升空间。但纯视觉的技术上限,肯定是满足不了无人驾驶的。最少从安全角度,都说不通

答案就是混合感知啊

如果一个内行人连数据感知和决策计算之间的耦合关系都不清楚或者都不考虑,那么他对决策算法模型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就有很难让人信服。$炬光科技(SH688167)$

图片评论

图片评论

地平线余凯在半个月前的汽车百人会上也是同样的观点,比你更具体点!高速公路的智能驾驶正在跨越可用阶段,向好用发展。城市领航即城市NOA,无论有图还是无图,距离可用还很早,好用这个阶段,他这辈子大概率都不会看得到。

这个rains说的越多,越能感觉他对智能驾驶的理解非常肤浅。您的表达很专业,逻辑也很扎实靠谱,点赞[很赞][很赞][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