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成岩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51喜欢:18
所有业余玩票者都是凭想象在理解大模型。从视觉输入到驾驶员的动作,这个过程中决策信息已经损失了。除非人工标注,否则你不可能知道司机转弯是为了躲开路上的一滩污渍,还是预判到前面的行人可能过马路,还是单纯分神了。数据量大到一定程度,一些高频场景比如看到红灯就停下,可以被拟合到基本可用的程度,但天花板有限。深度学习无法在复杂的规划决策场景落地,核心就是这个死穴:同样的结果可以对应多个原因,原因的组合是无穷尽的。特斯拉这条路最多走到能用,但要好用到真正节省时间精力,不需要人一直盯着,让消费者愿意持续买单,那是完全不可能。

热门回复

因为无法提取可复用的决策信息。驾驶绝不是能预测就行了,是要求当下的最优解。路上有一个纸箱,有的司机停了,有的司机绕过去,有的碾过去。实际上有的司机绕过去是因为对面车道是空的,有的貌似绕过去其实是他要掉头不是要躲纸箱。有的碾过去是他后面有集卡,不想冒急刹被追尾的风险,有的是他压根没注意到。请问你学了100亿英里的视频后,怎么预测地上的箱子可不可撞呢?

罗列这些cheap words很容易露馅,因为搞这行的一看就知道你不懂。模拟也好合成也好,只能补短板,不可能提高天花板。刷SOTA发顶会到商业落地回款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多说无益,你就看到年底FSD能产生多少收入吧。

我想说的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不论有监督,无监督,堆规则代码,端到端,都搞不定能创造商业价值水准的规划与决策。外行人看一个里程曲线就被唬到了,内行人知道过去70年人类没有在自主规划解决复杂问题上有任何能落地的进展。

2年前,你同样可以说过去70年里,人类在AGI上没有任何发展,直到去年的GPT-4。gpt-4之后,现在又有了claude 3 opus,sora,FSD v12。你所谓的“内行人”,是跟上这波浪潮的内行?还是被这波浪潮抛弃的内行?你不会是搞NLP的吧?还是搞控制工程的?[狗头]

说真的,质疑一个真正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人物马斯克选择的路线,我觉得是欠妥的。对于一项颠覆性技术而言,未来会突破或者新发展的东西都是未知的,可能几个月后所看到的东西和你现在看到的完全不同。正如Gpt出来之前,有几个人预判到了?所以,对于真正行业颠覆者选择的方向,大多数人的质疑都是刻舟求木,这点是可以肯定的。

如果双向两车道,对面很短距离已经有来车,后面有集卡,绕过就是最差解,碾过才是最优解。如果后面的大车驾驶行为非常激进鲁莽,老司机在刚超过它之后,会选择尽量不要在他前面急刹,宁可碾过纸箱。如果对面的车还离得很远,他在看到你探头准备借道绕行时在闪大灯,说明他已经注意到你,距离也足够长,你的最优解就是加速变到对面车道绕过去再快速变回来。然而如果是下雨天,你又不能变回来太快,否则路面湿滑可能失控,你就要在和对面车道来车相撞风险和打滑失控风险中取一个最小值。为什么提端到端,就是因为这些情形组合和最优策略是无法事先穷尽的,所以堆规则这条路是死的。端到端的预设就是如果我看了足够多的示例,算法能自己学出这些策略。然而如我前面所说,你永远不能通过司机的实际行为去反推他脑子里当时的决策逻辑。

你说的都回到以前的自动驾驶数据标注了,特斯拉以前有过这种方案,垒代码,后面放弃了做的端到端??而且人工智能对待这个本来就是大力出奇迹,场景复现的多了,就可以拟合,行驶里程指数增长,迭代非常块,这是非常可怕的成长性!!我感觉你质疑的是道路上不该发生的事情有可能在道路上的发生,这就比较考验模型对真实世界的理解!

可以拭目以待,看最后那种路线取胜,但我相信特斯拉的团队,是确定路线的时候,一定考虑了你说的选项并且排除了,对于带领电车走到现在的领军龙头,我选择相信他们。

遇到障碍物最优解当然是绕过了,综合感知到的周边环境和路况就能得到当时最优解,跟学习没什么关系吧

讨论的是,混合感知和纯视觉感知哪一个会是智能驾驶系统中感知子系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