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6喜欢:0
回复@longfa: 感谢!我在文章中有一点为观点找数字证据的情况,在退保率的数据解读上略微有些吹毛求疵。但是观点是没错的,因为继续率很差。只是有点过度拿退保率说事儿了。
退保率和继续率反映的东西不完全一样。继续率更直接,退保率间接一些。而且,不续交保费的长期期缴保单多了,继续率肯定会下来,但这些保单未必都退保了。
继续率低了就是问题,而且问题很大。平安没说自己的继续率是保费继续率还是件数继续率,我觉得可能是件数,如果用保费继续率,数字可能更难看。继续率只考察长期险,平安通常是按长险搭配短险的组合来卖,单独卖出的短险很少,所以长险继续率下来了,该交的保费不交了,第二年该续保的短险也会受到连带影响。
退保率的分子是退保金,分母则是当期保费加期初长期险责任准备金。如果公司保费也在增长,或者积累的准备金很大,则退保金哪怕大幅增长了,退保率也未必大幅下降。就平安的情况来说,就是退保金大幅增长,但对退保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代理人脱落之后,大概率会把自保件的单停了,这也是几个大公司普遍面临继续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如果代理人去了同业,有些素质差的还会鼓动原来的客户去退保,并通过恶意投诉等方式想办法全额拿回保费。如果没有把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人,上述退保就必不可少的会上升。平安继续率降得更快,除了上述因素,还有代理投诉盯上了的原因。当然平安福性价比低,且未销售给合适的消费者,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次改革,提出以客户为中心来匹配产品,而不是以前那样以一款明星产品(平安福等)为中心,给所有客户都来几份,无论是客户是写字楼上班的白领,还是没有收入的全职家庭主妇,还是经营自己生意的店主。
这样的思路是对的。但是对代理人的要求无疑非常高,人海战术下培训几天就上岗的代理人肯定没这个专业能力。所以同步提出来要改革代理人。这也是对的。只改产品不改代理人是没戏的。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平安(02318)$//@longfa:回复@云1618:关于第一点,你这个角度很有价值,用继续率和退保率来观察保单的质量,这个角度是很特别的[很赞]


继续率和退保率,那是同一回事,所以下面我查看了退保率的过去五年数据。从2015年开始,年报的退保率分别为1.8,1.4,1.5,1.3,1.4。这五年中报的退保率和今年的中报退保率分别为1.3,1.0,1.1,0.78,0.77和0.89,总体上是下降,过程中是有波动的,这种小幅波动,应该看不出你说的总体恶化趋势好像对吧?今年这种0.12的互动,晚年也时常有之,算不算大的变化?而且我想这一年平安很多淘汰的几十万代理,是到了其他保险公司去的,这些人自己的保单很有可能退掉的吧


与不同的保险公司真的没法比,因为产品结构策略不同。比如像太平这种,它有些产品利润率都是负的,肯定没人退保啊,但继续率再高也没什么意了,对吧?


当然,过去的这些产品肯定是有些问题,所以这次两年前了,要提出这个寿险改革,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将来就是要要定制化,对不同的人群销售不同的产品,给亿万富翁的产品,肯定要跟中产阶级的完全不同,对吧?


[赞成]
引用:
2020-08-28 00:05
本人重仓持有中国平安,短期无调仓计划。
平安的半年报姗姗来迟。向后看过往的业务,有隐患,而且还不小。看最近的半年转型情况,只能说还算稳定,略看到点端倪,但黎明未完全到来。向前展望,只能坚定信心,选择相信,希望守得云开见月明。
总体看下来,寿险健康险业务是最应该关心的。...

全部讨论

2020-08-28 23:07

谢谢详细恢复。报告中的说法确实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前几年收缩了开门红的两三年期短期储蓄产品,所以这两年的继续率下降。总体价值率前几年确实是上升趋势的。今年上半年线上销售了比较多的短期产品,并且进行了降价,也是因为疫情没有办法的事。理论上后年继续率上升会与此有关,但报表肯定不会说这个原因的。




2019年报第25页列出了保费收入最高的五个产品的退保金,平安福终身寿险退保金也就五个多亿,这与全年总退保金额二百六十六来说占比也就不到三个百分点,与继续率虽然不是一回事,但说明比例应该是很低的吧?@云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