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格力换茅台的思路总结

发布于: 雪球转发:221回复:458喜欢:426
此文里面很多观点,信息,是和@释老毛,某私募分析师,某2位公募白酒食品分析师,@阴阳鱼@guangyu 分析后总结的,观点信息贡献排名有分先后~

目录

想卖格力还是想买茅台?

格力威胁不可预测

正常的茅台和格力估值

茅台的底在哪里?

茅台的戴维斯之梦

想卖格力还是想买茅台?

自从我半个月前格力换茅台后,经常茅台一跌格力有喜就有有爱心的球友@我,教诲我回头是岸,重新做人,于是我开始也学着琢磨,怎么好好的突然就换了?然后我突然琢磨明白了,与其说我想买茅台,不如说我想卖格力。

这两年横尸遍野的A股,格力确实让我收益率提升了不少个百分点,卖格力也不能说格力就不好,故事还得从董明珠说起。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对董明珠有多纠结,遇上她我就像恋爱中的精神病患者一样患得患失,一会觉得她张狂高傲尺高气扬目中无人独裁武断,一会觉得她老有企业家无私奉献兢兢业业铁面无私老黄牛精神了,我就这么在天平的两端左右摇摆,摇摆到13年的十大经济人物颁奖典礼,在颁奖典礼上,我觉得董明珠把人类某些丑陋的东西演绎到了极致,具体细节不复述,总之就是拒绝现实,狂妄自大到极点,对不懂的东西贬低到可笑的地步,说话牛头不对马嘴,像一个骂街的老妇人缺乏对人和对别人的成就最基本的尊重,我觉得这些都是基本素质很低的表现,然后我开始不停问身边的朋友一个问题,愿意做她的部门经理吗?拍档也行啊?结果无一不是XXXX的。。。于是在某个骄阳寒冬,我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和格力分手吻别。

格力威胁不可预测

格力是个好企业,无需质疑,但是我认为格力也有一些重型炸弹,炸弹不在多,3枚足以,一个钉子可以钉坏一个马蹄,一个马蹄可以摔死一个将军,一个将军可以失去一次战役,一次战役可以倾覆一个王朝。

1,董性格中的弱点有点致命,如上所述。

2,在董身上,我看见了她对新兴的微笑曲线两端模式的选择性忽视。这个很致命,当然有心人可以举出100个格力的竞争优势和渠道牛掰来和我讲道理,我也相信在蛮长的时间里这种模式还能活得不错,但是资本是逐利的,不是以董自我意志而存在的,现在连茅台这么平庸被人诟病多年的管理层也积极发展线上业务,董鄙视的轻资产模式可以以最贴近客户的用户体验最低的成本找最好的企业之一OEM,这一模式相比较格力现在的企业架构和经销商营销模式,我看到了格力未来的各种鸡肋。

3,格力的资金杠杆一直被点赞,也是我们认为格力很牛的地方,如果2的颠覆实现了,格力的资金杠杆模式马上会变成软肋,有可能实现从将军到奴隶的华丽转身。

正常的茅台和格力估值

茅台的正常估值应该是20倍PE,而格力还是10倍PE。

1,还是先绕到格力的估值吧,受各种天花板预期,格力的估值一直弹性很小,牛市也就20多倍顶天了,现在我们预期格力再怎么乐观,加上中央空调再造一个格力,也就是讲到2000亿,现在的估值也是被业绩一点一点顶起来的。(这一点我觉得挺好,踏实。)

茅台的估值弹性很大,历史从10倍到80倍无限想象空间,(最高峰去过144的静态PE)各种故事可讲,光一个3%的白酒市场占有率,不可复制的菌群环境,牛市的时候可以讲一千零一夜了。而格力哪怕完成2000亿的宏伟目标,市占率也吓死人了,估值根本没什么可想象的空间。

2,历史上,全球上,横向纵向的看,茅台这种高毛利的奢侈属性快消品公司都是高估值,茅台赚的是白花花的现金,基本不需要什么资本投入。而格力这种高资本投入自己制造生产电器的制造企业,一直都是估值偏低的,而且格力高负债的钱哪怕是用经销商的钱,本质上还是高杠杆赚的钱,同样是体现在净利润的数字,含金量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3,客观一点讲,茅台是有永续价值的,因为这个品牌存在了N年,格力你能想象到50年后是什么样子吗?

所以,虽然格力现在10倍PE,茅台也是10倍PE,但是茅台比格力低估1倍。(请轻喷)

茅台的底在哪里?

我认为茅台的底就在这里。

先看业绩底:

茅台刚开完经销商大会,这是我认为看销售情况最重要的一个会议之一,会议中公布年初到11月,茅台集团实现白酒产量81420吨,同比增长17.02%,里面茅台酒是38452吨,同比增长14.44%,利润总额191亿,同比增长4.91%。这个是官方公布的情况,不展开了,重点是经销商日子好不好过?新增的计划外3000吨,怎么弄?我和一些经常跑茅台的私募公墓分析师沟通了很多细节,重点的一些情况大致是如下:

10月份的时候已经有30%的经销商卖光了全年的货,所以根据现在的情况茅台今年的增长不会是负的。

现在茅台的一批价格提升稳定在880-900之间,之前下滑是一些经销商预提了明年的配额来卖,茅台允许经销商进明年的货,短期供给大了很多,但是在上个月停止预提政策后,控量后价格稳定。

今年计划外的3000吨,应该是1600个经销商每个平均加2吨。

现在的老经销商非常赚钱,也一直很稳定,在价格稳定的情况下,如果经销商净利率在5%,一个月周转一次,一年的POE是60%,比茅台股份赚钱,这还没计算经销商也会预收客户款的财务杠杆。

茅台的老经销商周转很快,每个月拿货基本当月卖完收账,下个月再打款进货。

老经销商也基本没有什么库存。

综上所述,经销商没什么存货,运营稳定心态稳定,赚钱多多,在管理层对14年维稳两个字的主导下,一批价格相对稳定,市场价格稳定在1000+,三公八项规定下来的第一年,茅台熬到今天,也差不多了,这不是底部信号是什么呢?另外讲个底部题外的感触,我觉着茅台这一次经销商新政策各种赞,抢占了大量的渠道资金,提升高端白酒的市场份额,是茅台清理门户的好时期。

另外,关于雪球上讲得最多的茅台最黑暗的时刻没到来,茅台明年将更难看,白酒行业的寒冬还没来到,才刚开始。。。我认为茅台公司最近的一段答问我很认同,贴上来:

答:今年白酒行业的压力一方面来自于宏观经济的低迷,另一方面源于白酒行业供给大于需求,“三公”消费和八项规定是导火线,使得行业调整提前到来。茅台目前市场终端价和一批价稳定,在白酒行业低迷背景下找到了量价均衡点。

应对行业深度调整,茅台采取控量保价,顺价保量的措施,目前效果已开始显现。营销方面,公司积极转型,从公务向商务,个人和休闲消费渗透,2013年新增3000吨量的投放是按照999元的计划外价格执行,目前暂时没有对经销商的返点支持,且仍是采取先款后货。2014年茅台的规划是“维稳”。

茅台酒面临的困难,是名白酒共同的困难,但是茅台从品牌形象,市场销售和反馈仍优于其它企业,相信茅台会最先从行业困境中走出来。

问:针对茅台假酒公司的举措,以及目前公司对终端的掌控情况

答:有假酒说明市场对茅台还是有需求,公司目前已经加大了打假力度,上了RFID溯源系统,成为首家采用行业标准建设酒类流通电子追溯体系的企业,并联合当地打假部门。

此外,茅台公布了经销商的地址电话,做诚信宣言,明年会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消费者去经销商处选购真酒。

终端管控方面,通过新系统公司已经逐步开始对每个经销商酒的销售和库存进行管控。

贴这段文字我是想表达,市场是在变化的,我相信并畏惧周期,但我们不能简单的拿历史数据套着来预测未来,历史会惊人的相似,但却是各自不同的。茅台酒本来是到了周期的顶端,要调整是必然,但是三公和八项的实施让茅台加速了调整的速度,调整不是照套硬搬规定了一定要多少年才完毕的,存在即是合理,合理的是现实,咱们更要看数据看事实说话。

再看估值低:

1,鸡肋的说一说现在是茅台上市这11年最低PE区间。

2,强势的提示一下,茅台现价的股息率快达到6%啦!!!

3,拍脑袋的讲一讲,明年业绩归零后,茅台能正增长就是超市场预期了,而我认为茅台明年正增长是大概率的事情,在市场份额提升,RFID打假,定制酒的推广作用上,茅台有可能实现7%到10%的增长。

茅台的戴维斯之梦

还是和我13年民生换浦发同样的思维逻辑,茅台比格力便宜一倍已经是确定的事情,业绩增长是不确定的事情,我要先赚估值差的钱,再赚增长的钱。

格力现在这几年的估值和增长已经是他差不多最好的状态,明年增长个19%大家都会很失落。而茅台现在是在估值和业绩双杀的状态,虽然我认为现在就是茅台的底,但很多人认为黑夜还没来临,所以市场已经给予了他估值杀的10倍PE,明年茅台但凡正增长,都是超预期,估值会提升,而这我认为已经是大概率的事情。如果明年茅台增长2位数,估值回归20倍指日可待,我就真的实现了茅台的戴维斯之梦了。

最后再总结一下我的心声,买不买茅台,我都会卖格力,天涯何处无芳草,如果格力往后几年继续牛霸A股,这也不是我想要赚的钱,因为真的不喜欢,因为和我投资体系相悖。

$贵州茅台(SH600519)$ $格力电器(SZ000651)$

精彩讨论

闲来一坐s话投资2014-01-03 21:28

1、比较茅台与格力这两个公司特别有意思,茅台在我看来是幸运加能干的公司,而格力是因为能干而幸运的公司。了解了这两个商业模式,就可以运用这把“快刀”去分析许多上市公司。这也正是我持茅台也持格力的原因之一。
2、价值投资者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训诫是:好船胜过好的船长。用这句话来理解,不用再看远,十年之内如果让我看确定性,我感觉茅台还会活得很好很滋润,至于格力是不是还如此保持行业的江湖地位,我心里是没有谱的。所以说,从超长期眼光看,用格力换茅台,大抵是不会错的。
3、如果身处充分竞争行业之中,如家电这样经过惨烈竞争才胜出的垄断寡头,如果没有一个强势的领导人,我敢说那是不敢想象的。换句话说,具体要到企业,在中国这样的文化国度,我更倾向于英雄创造历史,而不是群众创造历史。这也正是我敢于持有格力电器五年多的原因。而且也是目前仍然想继续持有格力的原因。
4、市场多是看到董明珠的强势和出镜,不错,董的言行是强势的,但是从本人“书面”的了解看(因本人并没有到公司亲自调研),格力的制度和文化建设又是不同于一般制造业的。而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长远性。
5、现在好象所谓的新经济很流行,不错,新经济确实具有颠覆意义。但是经济再新,不管什么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我只是知道,空调不开就不能制冷,有病不吃药也治不好病。所以,究竟再过十年,究竟是小米胜,还是格力胜,这真是令人想破脑袋的事情。但是从目前看,我只是知道格力还是小米难以战胜的。我们只有且行且看。
6、市场确实很有意思:2003年格力收入100亿之时,就有人质疑其天花板,结果她却做到了1000亿。现在又有市场质疑其天花板了,但是谁又敢说她将来做不到2000亿呢。至于市场只给予10倍的估值,那是市场的事情,而且这样下来,让我持有着踏实。咱不赚市场的钱,只赚企业增长的钱。
7、美女的分析确实缜密,令人饮佩之至,但是我们天天打交道的市场先生却不是这么理智清醒,它更多的表现是像个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的精神病人。所以,你说茅台现在是底,我并不苟同,因为这个底顶多是实体经营的底部,至于在股价上市场先生如何反应,那只有问市场先生了。有鉴于此,我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买茅台,留格力,或者二者全要。当然,如果这个精神病人依然继续发作,比如茅台确实跌至100元至70元,我也不排除卖出格力换茅台。
    结论:留格力,买茅台。因为我感觉茅台是个瘦子了,感觉格力也不算胖。

全部讨论

2016-07-14 07:06

我没喝过茅台,但是我爸喝过,按他的说法,实际上相当多的人是不习惯茅台的口感的,但为什么那么多人在重要宴席上要摆茅台,只因为一个字~~贵。再就是我认识的很多人,喝白酒的年龄都偏大,而年轻人大多转向喝啤酒和葡萄酒,甚至是黄酒而且很长时间白酒是一滴不沾,包括我,我就是过年期间喝了点白酒,到现在白酒碰都没碰过,基本都是在喝啤酒,所以我认为茅台依旧会创新高,但它所处的绝对是夕阳行业,不要拿酒文化这个东西来唬人,看看史书,真正的白酒始于元末,而黄酒在中国有超过4000年历史

2014-10-21 07:25

董明珠就是高调而已,在中庸的社会就被如此的不待见

2014-10-20 22:02

当大家把格力说的一无是处,无人问津的时候就是进场之时

2014-02-02 09:16

美女有思路!

2014-01-03 21:52

长期来看,你的分析都没有错。但长期来看,我们都没了。

茅台如果能够过渡到白领的奢侈品,确实应该享受17-20倍的估值,无他,ROIC远高于长期的产能和需求增速,未来就是高自由现金流的企业,以后最好是业绩增速能下降到5%左右。

但是茅台的业绩和估值底都很难判断是现在,经验地说,业内人士和理性的投资者,都不可能判断正确业绩和估值的底部,因为他们都是基于理性分析的,他们一定会在半山腰杀进去,所以你说的底部,一定不是底部。

我记得08年,$万华化学(SH600309)$ ,当时还叫烟台万华,18、19块的时候,当时市场预期是1块钱左右的业绩,15-20倍的估值,当时很多研究员觉得万华14块就是底部,我跟人打赌,会见到7块钱的股价,实际上我输了,因为最低见到7.7,但是觉得14是底部去抄底的人,都抄在半山腰了。

原理很简单,因为我相信,所谓业绩和估值的底部,一定是对毛利率的底线判断错了,一旦毛利率下降,立刻会导致业绩预期和估值的双杀,业绩杀25%,估值杀25%,所谓的业绩和估值双重底部的价格,会再杀50%,因此万华的底部应该是7块,也就是7毛的业绩预期和10倍估值。万华从15倍估值降到10倍估值,核心是毛利率下了一个台阶。

事实上,当年万华的底部,大概是8毛的业绩预期和10倍估值,后来万华屡次的相对的底部,都再没跌穿10倍估值,因为毛利率没有下台阶了。

但是白酒我不懂,所以这个经验和数值,应该很难复制

2019-12-18 22:15

好厉害啊

2018-07-16 10:06

难得有个格力的投资者能看懂董女士 不容易 看过太多格力粉最根本的逻辑就错了 董女士不是格力的资产 而是负债

2018-07-16 10:03

写的不错

2018-07-16 09:06

上周经过极其艰难的思考,把三分之一的茅台换成了格力。有空写一篇《茅台换格力的逻辑》 $贵州茅台(SH600519)$ $格力电器(SZ00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