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91回复:148喜欢:29

昨天中午在酒店大堂厕所间邂逅江南春,我主动打了个招呼,江老板回了句"你好",我对江老板的第一印象是面皮白净、气度高华、略疲惫、声音温柔,白衬衣非常干净,没有其他感觉。下午大会开始后,一波接着一波的人走向江的座位,然后曲膝、弯腰,请求江老板允许他们加个微信,江把手机调到微信二维码页面放在桌边上,然后微微点头。终于,轮到江南春了,主持人先介绍了江的在诸多富豪榜上的排名,又讲了自己和江交往时的一些印象如勤奋、自律、身材管理一级棒,接着江南春快步上台。 我上个月遇到过一个新潮传媒的销售,她谈起竞争形势,称如果江老板亲自出马来谈客户,新潮必败。梯影传媒某销售称,江老板是业内神一样的人物!我不禁好奇江老板会有何高论?听完之后,虽然听出不少破绽,但不敢下整体论断,今天回家路上反刍一番之后,顿时想到四个字"言伪而辩"!一个接着一个似是而非的论断、飞快的令人无暇深思的语速、温柔亲切令人卸下防备的声音,顺口溜般的口号,富有诗意的形象比喻,旁征博引的各行各业中外案例·······没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和深度思考的习惯,几乎铁定被他俘获。$分众传媒(SZ002027)$

精彩讨论

Meteora2023-07-30 01:43

早早就新加坡是他,一路并购高位割韭菜套现的是他,痛定思痛聚焦主业带领股东未来三年挽回损失的是他,三年后低位私有化的是他,和sec和解赔钱的是他,看好中国的是他,a股清仓式减持是他,雪球一堆人吹的也是他。。。

时光投资-Edward2023-07-29 19:49

我有一个对企业家的判断,不一定对。厉害的企业家眼里没有新鲜事,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踏浪者,浪就是他们搞出来的。而如果一个企业家老用当下流行的理论来阐述某种事物或观点,就需要小心了。我看过他的采访,很多网络词汇,印象就打折很大了。

无锡老朱2023-07-29 19:55

启示:缺乏忠奸善恶的思辨能力,学校教育的失败,最终导致社会优序良俗的失败……

葱味蒸鹊-travel2023-07-30 07:47

勤奋就能世界第一的话,那么5000年来我们应该一直是世界第一

曹文景2023-07-31 01:51

江南春整体框架:
1.强调营销的重要性,归结成一句话——认知大于事实,罗列了很多例子,有一些是明显从特老师定位系列里拿来的例子,比如怕上火喝王老吉、纯净水喝农夫山泉·····(这段大概举了10个例子),江南春引申出来的意思是让顾客对你形成强有力的认知,就能成功,要形成认知,就靠营销,营销主要靠一句有传播力的定位语;然后进一步指出,有些成功公司的产品其实同行也能做出来同质化产品,前者卖得好,无非是营销强,接着举了一个是从商学院里拿来的例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盲测案例,盲测结果显示喜欢百事可乐的人多于可口可乐,并引申出结论:可口可乐卖得比百事好,就是靠品牌。但其实从这个案例中得出的结论是似是而非的,段永平其实已经分析得很到位了。"其实方丈那个盲测结果也可能是对的,关键是那个试验测的是什么?如果过程设置不对,结果是很可能会很误导人的。如果我们让一帮既不喝可口可乐也不喝百事汽水的人偶尔盲测一下,结果的确非常有可能是都一样(或没有显著差别),类似的测试还有各种红酒,白酒甚至酱香酒。如果我是那个商学院的教授,我会想让班里学生分为两组,先让大家每天随便喝可乐或者百事,喝啥都行且不限制数量,但要求每天必须至少喝一罐。三十天以后盲测一下,那个结果才是大家想知道的可乐和百事的口味差别。当然这个办法还可以有很多变化,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先有观点后决定怎么测试,而且不要忘了到底要测什么。如果我们测的是路人(喝白酒的人的比例很小)和无酒不欢的人们对茅台和别的酒的区别,测试方法的差别是巨大的,而且后者的成本非常高,估计从来就没人做过,甚至茅台也不会做,因为自己做的也没有说服力。"往更深层次讲,就是段永平那句"消费者长期来看都是聪明的"。如果喜欢百事可乐口味的人真的高于可口可乐,不可能市占率长期居于如此大的劣势。整体而论,江这里的主要问题就是太过度的拔高营销,过度贬低产品本身的意义;营销很重要不假,但是相对于产品依旧是次要的。认知大于事实不假,但事实影响乃至决定认知。虽然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广告人当然需要充分认可自身价值,适度过度夸大也可以,但江明显是太夸大,反观广告之父奥格威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里旗帜鲜明指出做出好广告的首要条件是选好的产品。
2.强调梯媒的优势和其他主要营销媒介的劣势。火力集中于互联网媒介,举了一个现实企业例子,花了很多钱打了很多互联网广告,结果到了某个量级之后就限于瓶颈,来做分众的梯媒之后就上了一个台阶,而且品牌被大众知晓。引出结论,品牌大于流量,互联网广告只能带来流量,分众能建立品牌。这句话依旧半真半假,以偏概全,偷换概念,长期而言,品牌拉力大于销售推力这个论断没问题,属于营销学常识,但是互联网营销显然不等同于、不是只有效果广告,互联网也可以建立品牌,而且通过互联网内容营销建立品牌要比打分众硬广更能深入人心。他举这个例子得出的结论之二大概是互联网广告是精准针对特定人群的,但是品牌不仅仅要买的人认,还需要大众认,换言之买的产品的品牌不能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恰恰分众可以让品牌为主流人群熟知。这个依旧是以偏概全,江说的这种情况存在,例如名贵外衣,但并不总是如此,例如内裤。其次是批电视,江言"电视主要是没钱的老年人在看,营销价值很低。"我几乎不看电视,但感觉这个有刻意贬低之嫌,一些综艺节目面对的受众群体比较广泛,是非常有价值的营销战场,拼多多当年造势时就包了无数综艺节目。然后他强调广告是反人性的,没人爱看广告,只有无选择的情形下才会看广告,梯媒作为密闭空间的媒体受众吸收度最高。这依旧是以偏概全,和目标顾客需求无关的广告是打扰,但是针对其需求的广告并不是打扰,例如一个买房的人,会如饥似渴看房产广告上介绍的房屋信息。更根本的是他是把梯媒和互联网、电视放在同一个段位去对比,这是定位营销术里的经典一招:攀附强者,从数据上看就可知梯媒并不具备这个地位。
3、举分众的成功案例(大约三个),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妙可蓝多的营收,还配了妙可蓝多老板和江南春的合影和肯定分众的一段话。这个首先是选择性举例,他没有举比比皆是的失败案例,如瓜子二手车。其次对妙可蓝多也是选择性举例,举了妙可蓝多的营收爆发,没举妙可蓝多惨淡的利润和今年以来的颓势。因果关系也有问题,妙可蓝多的营收爆发肯定不是单一变量决定的,肯定和诸多因素有关,如何证明分众是决定性因素呢?最重要的问题:分众创业20年,但是他举出的成功实例没有一个是经过长期时间考验的。
归根结底,江南春基本把逻辑学课程上列出的主要逻辑错误类型都犯了一遍,当然营销常常需要选择性举例、扬长避短不假,但是他在过度夸大这点上问题过于严重,这点反映的不仅仅是其个人的问题,更反映出其产品、商业模式可能有严重软肋,因为过度夸大与底气严重不足往往是一体两面。$分众传媒(SZ002027)$

全部讨论

2023-07-30 08:27

面对具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和深度思考的习惯”的文人,千万不能只回了一句“你好”

2023-07-29 20:08

是真人,就用简单语言说清楚。

2023-07-29 19:50

分众的问题是他控制不了电梯空间。

2023-07-31 14:24

我以为剧情是他在厕所上下打量了我一下,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2023-07-30 07:45

看人最重要的还是看他如何做事而不是如何说。

江南春最近批判抖音上唱衰中国经济的人,说其注定失望,中国经济崛起势不可挡。他自己经历过纵向腰斩,86亿市值跌到6亿,最近的横向腰斩不算什么。中国人相对老外都是两倍的工作量,这么多奋斗的人,理应成为世界第一。$分众传媒(SZ002027)$

2023-07-29 21:42

江南春说,广告没有创意,全都是套路。估计他的演讲也已经成套路了。,,分众都是快速捧红的一些品牌,然后快速衰落。有没有持续长期帮助品牌做好的例子?

2023-07-31 11:09

说的有点书生气了,你看看营销和企业管理的书,有几本符合逻辑经过检验的

2023-07-31 10:37

$分众传媒(SZ002027)$ 分众传媒运营一个全国性的媒体网络,这个网络可以在等候电梯的短暂时间里,将消费品信息不间断的传播到你的耳朵与眼睛里,在不经意间,商品信息与品牌信息浸润到你的脑海中,不知何时,当你在选购商品时,记忆深处的商品痕迹,就会被商品选购行为唤醒,从而使得你在成千上万同质化商品中,选购那个曾经记忆中的商品,这就是媒体的力量!
媒体网络天然具有垄断性,这种垄断并不是因为技术领先,也不是因为领导者与团队的勤奋与努力,这种垄断是媒体网络的天然属性。
持有分众传媒,媒体网络是好生意,而且江南春也很勤奋努力,人也算靠谱!

2023-07-30 07:32

他是很适合广告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