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2回复:43喜欢:1
$巨化股份(SH600160)$ 制冷剂的逻辑需过几道坎,一是外贸涨价,目前内外贸价格差距较大。二是不同品种之间涨幅差距较大。主要矛盾是去库存和控产。几年的抢配额和涨价预期,造就了远超正常水平的库存。库存低消化快的先涨。库存高消化慢的后涨。先涨的会涨很高,弥补涨的慢的损失。涨价是必然的,中间会有波折。企业之间由竞争到协同也需要磨合。控产带来的损失也需要均衡。这个过程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曲线。制冷剂32年初1.8万,二季度2.8万,6月份再涨涨,三季度3.8万都算低的。这还是长单价。基本上一个季度涨1万的节奏。4季度就会接近5万左右。明年呢,不敢想象。

精彩讨论

织善缘种福田05-29 09:24

巨化没跌,所有产品都涨的,就是最近涨幅不大。

织善缘种福田05-29 07:59

那是因为品种不同,需求不一样。1-2季度新装空调32需求大,三季度维修市场134 410 22放量,四季度下游会囤货。所以整体淡旺季不明显。

织善缘种福田05-29 05:57

三季度长单3.8万?过于乐观了,按照惯例那时空调厂家放假了

强哥12105-28 23:43

看看欧美,配额锁定当年价格涨1倍多,第二年再涨2~5倍。从明年的角度看,现在的制冷剂以及制冷剂股都是在山脚。当然,从产品价格波动来看,中国历来比欧美更大。

织善缘种福田05-29 08:00

巨化不卖散水,接下来看410涨幅。

全部讨论

三季度长单3.8万?过于乐观了,按照惯例那时空调厂家放假了

05-28 23:43

看看欧美,配额锁定当年价格涨1倍多,第二年再涨2~5倍。从明年的角度看,现在的制冷剂以及制冷剂股都是在山脚。当然,从产品价格波动来看,中国历来比欧美更大。

05-29 09:37

制冷剂急需建立稳定的价格体系。以前野蛮竞争阶段,制冷剂上下游的关系非常不健康,缺乏共赢信任。下游不仅有空调厂、汽车厂,还有针对维修市场的经销商,特别是外贸经销商份量很大。制冷剂暴涨暴跌,下游时而巨亏,时而巨赚。经销商有时利用工厂胀库压价,工厂有时利用经销商有单无货提价。进入配额制后,整个格局都在变化,制冷剂具有了稀缺属性,工厂有能力主导整个格局,他的意图也需要下游传导。共赢的供销体系是有利于厂家和商家的。比如厂家要提价,商家表示怀疑,你这个意图传导起来就不容易。制冷剂不仅要赚钱,还要带队伍,以前那种以经销商为壑的做法该改改了。现在商家为了持续经营,再也不敢做那种淡季囤货、旺季清空库存的做法了。类似茅台的那种厂商关系正在建立。存在的基础在于稀缺属性、厂家主导、稳定上涨的预期使得上下游不再担心囤货带来的亏损。健康的厂商关系是厂家传导自己意图的渠道。32的配额是一超多强格局,有可能是建立新秩序的第一个战役。这个新秩序就是合作共赢、稳定提价。经销商不再有囤货亏损的恐惧,就会配合厂家贯彻实施涨价方案。淡季降价的格局不会有了。这是看张32的背景。

06-25 20:52

3季度长单3.6万,比我蒙的3.8万低2000。不过不重要。主要意义:一是击破了空调厂告状,不能再涨,淡季不能再涨,已经很高了不能再涨等各种传言。二是打开涨价的想象空间,再次验证了定价权的转移,几个回合之后涨价就顺畅了。类似三大战役之后横渡长江国军望风而逃再无抵抗意志。三是空调厂肯签长单,说明涨价预期还在,保供的考量压过成本的算计。

05-29 17:25

三季度长单3.8万,看似不可能,其实相较现价,也没涨多少。就算每季度涨一万,明年也突破不了10万。看看欧洲制冷剂的涨幅,我们有什么担忧的。再看看国外的价格,应该有这个信心。也许一两年后回头一望,我们经历了一轮制冷剂的牛市,且是疯牛。

过于乐观是大多数容易患得患失的小散的通病,保持好心态最好的办法是适当地降低预期。

05-29 07:33

长单和散单不一样。三月份的长单价格有32000就不错了。

05-29 09:59

32供需紧张,已经涨了。能不能再涨。要看背后的主导者。其他非制冷剂业务涨不动,利润目标如何完成。其他品种制冷剂涨不动,靠谁来挑大梁。所以我认为其他不行,32会涨的更凶。再者,如果不涨,怎么让空调厂觉得他们拿的便宜,必须涨起来再给他打个折,让他觉得占便宜了,皆大欢喜。

05-29 09:47

关于空调厂反映意见,制冷剂不会再涨的问题。我以为政策制定者是有国际视野的,实行配额后欧美市场三代制冷剂涨成什么样是有考察的,也是有思想准备的。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不能没有代价。抢配额制冷剂已经做了贡献,也该提价了。苦大仇深的制冷剂涨到现在就是终点,这个可能性有一点点,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