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理解在一系列假设下稳态相当于公司新能源资产平均运行寿命变成10年巨型电厂,与新建项目20年相比相当于资产周转率提升了一倍,但是实际上肯定比这个模型会更好。
技术进步,我觉得才新能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度电成本能够持续可观的降低,而且当前可以看到技术成本可行的手段解决出力的不稳定性。
1、实际运行可能会达到25年,也就是可能有五年是几乎零折旧,利润模型会更好。
2、运营期结束后,原场址资产更新,考虑技术进步,风电装机量可能是5倍增量,并且由于工业工地都是50年产权,实际上不需要再次购买土地,同样的风光资源使用效率会高很多,收益率也会好的多。另外也可能到不了20年,通过财务分析发现由于重置比维持现状运行更好,提前做存量资产减值进行重置。
。。。从业人员表示,和实际完全不一致,建议先学习一下《风电场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最关键的假设,绿电电价保持不住。电力现货市场开始,绿电竞争上网,可能到零。
审计过路飞的底稿,逻辑缜密,确认无误。文中所述关键假设核心是两点:①财务模型不坍塌:发电利用小时数不变,电价不变、运维费不变;②合理利用资本:利润全分红、折旧全复投。这也是投资绿电运营商的关键。但行业太深,离本人太远,对这两点是否成立仍待学习,目前持仓不足5‰;$华润电力(00836)$
理论的基础是风电设施20年后还能用,但维护成本不会大幅提升;但拿不出令人信服的判断依据,只是拍脑袋的主观判断
这个模型有个大bug,就是风机全部是正常运行20年,每年产生利润不变,没有任何衰减,然后在第二十年就突然不产生利润了。
路大的研究本质是告诉我们绿电的商业模式,这才是财富密码!感谢分享。
当时买绿电也是用了类似的模型,把一些公司的现金流折现出来发现这门生意。
这一篇路飞兄其实讲的不单是绿电,这是所有重资产企业具备的特点。一般而言,在折旧期结束后,累计的折旧现金流可以用来重构资产,周而复始。但是实际情况是账上大量闲置的折旧资金可以提前投入构建新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