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ccccl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9喜欢:1
作为一个线下零售从业者来说现在牛奶更多倾向于网购了,南方消费者从前去到任何一家小小店不一定有蒙牛不一定有光明但是一定有伊利,线下才是伊利蒙牛最大的护城河,电商牛奶,第一是价格卷,第二是小众品牌的门槛低可以依靠品质不需要从前全国铺设销售网络,毕竟牛奶并不是白酒没有赤水河的水九十斤美女的脚踩能做出什么差异。第三,牛奶市场供大于求,牛奶总量变不了,不论价格未来多低每个喝牛奶的人只有一张嘴一天喝两杯的喝不下四杯

热门回复

从上游投入重资产几百亿的奶源,再到品牌建设,再到渠道建设,再到科研和创新,再到整个产业链成本优势,再到优秀和稳定且具有战略眼光的管理层,再到每个细分领域和品类都均衡发展实力很强,再到强大的规模效应,再到融资能力强融资成本低优势等等。背后缺一不可,缺一可能就被竞争对手超越,越多的优点越有利于维护强大的地位和强者恒强。你看看借助资本介入的钟薛高前两年多火现在面临倒闭,还有认养一头牛也是越来越不行,销量不行上市也被终止。整个乳制品行业,伊利的地位非常稳固,而且已经具备了强大的优势。就拿产业链来说,伊利对经销商议价能力强,对上游奶源也有议价,就连包装材料成本都远远低于其他乳企。

你的意思是投资几百亿奶源就是护城河?那牧原现在是不是金刚不坏了?牛奶是有保质期的快销品他没有赤水河的水你如何确定未来他不会随着消费人群和消费口味和市场竞争而没落?拿如日中天来说事哇哈哈曾经还创造了中国首富,健力宝曾经也是不可一世还有王老吉,现在的红牛哪一个巅峰的时候不是一霸?别拿分红说事前两年万科还每年6%的股息呢曾经万科也是引发宝万大战现在呢?我不知道伊利牛奶对比其他牛奶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到底护城河是什么不会被其他对手有机会倾覆你可以大声的告诉我

其实线上业务赚不到什么钱,对于两箱牛奶来说,包邮快递费基本有8%,平台扣点10%,再加上七七八八的费用,其实没有比线下运营有多少竞争力,在目前常温奶的价格体系来说,靠网上卖牛奶的小品牌基本不好活。
主要网上走量的也还是伊利蒙牛为主

那你别卖关子直接说伊利蒙牛到底占了存量的多少?到底能否形成寡头垄断,在存量市场到底能不能限制住竞争对手奶源不让期抢占市场份额

不好意思提前说了互联网查的18万头经过你的提醒加上新扩的10万头产能依然无法说明伊利能在奶源成为垄断寡头其他乳企依然可以得到奶源

互联网数据:去年伊利有18万头奶牛,今年国内奶牛存栏量660万。这一定不会是伊利的护城河。

奶源和规模。
在中国能做100亿的牛奶品牌有,但是能做1000亿的品牌没有那个奶源。
除非到大兴安岭里面去养牛,现在适合大规模养牛的地方都是两家寡头占了,要么控股,要么金融供应链绑定(销售长约,贷款,饲料,技术都由乳企提供,深度绑定)。自己查查全国十大牧业公司的股权结构。
牛奶的格局根本到底就是奶源掌控的格局。
另外你举的几个例子都是有生命周期的饮料,任何无成瘾性的饮料火个十年基本都到头了。跟无生命周期的牛奶和水完全不是一种产品。
波特的三种竞争优势中并不是只有差异化略,成本效率领先同样是竞争优势,而且这类公司更加多。

那你有没有结合数据看,你看蒙牛的去年全年的利润不到伊利的一半,就是因为价格战,蒙牛就特仑苏还可以,其他基本没什么戏,价格战作死的是它自己,伊利照样发展的好。

你从哪看到的伊利只有18万头,光伊利控股的一个优然牧业就有55万头,研究需要学会自己去查一手资料,别总互联网数据。

你这研究水平还跟别人抬,我教你,先查到全国前十大乳业公司的名称,大部分都是港股上市公司,港交所都有他们的年报,打开看看他们的股权结构,其中除了澳亚,基本都是伊利和蒙牛的,然后再整理他们的牛群数量,自己加一加。
这才是前十大上市的部分,你自己算算已经有多少了。
没有调查就别乱下结论。光看互联网那些垃圾杂文就想投资赚钱纯粹是交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