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几句260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25喜欢:4

【从欧普康视和行业估值的剪刀差看市场偏见】

$欧普康视(SZ300595)$ $爱尔眼科(SZ300015)$ $爱博医疗(SH688050)$

今天看东方财富网估值分析,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网页链接

东方财富网把欧普康视归类为“医疗器械”行业,但是自2020年以来欧普康视从最高214.42PE(TTM)到现在22.49PE(TTM),和行业估值(2020年以来平均估值81PE)走了个剪刀差,完全不匹配。

而且这种不匹配现象由来已久。自欧普康视上市时就存在了。

欧普康视2017年上市时估值就远低于医疗器械行业估值,而且无论牛市还是熊市欧普康视估值都与医疗器械行业估值不同步,最高估值和最低估值都和这几年行业均值相差甚大(214.42:72.96:22.49)

尤其是最近三年(2021-2024),剪刀差愈发明显,欧普康视估值几乎就没有与医疗器械行业估值同步过。

造成如此巨大的偏差,原因就是市场可能误解了欧普康视所处的行业,欧普康视其实应该属于医疗服务行业而不是市场认为的医疗器械行业(至于说欧普康视为什么属于医疗服务行业,大家可以看我以前的闲聊系列文章)。

行业估值差异本来就是很大的,为了说明情况,我拿爱尔眼科爱博医疗做比较。

同时期(2018-2024)爱尔眼科估值则与行业(医疗服务行业)估值基本一致

爱博医疗初上市时估值远高于行业估值,目前趋于一致。

目前医疗服务行业估值34.65PE(TTM),爱尔眼科32.92;医疗器械行业估值42.99PE(TTM),欧普康视23.71,爱博医疗45.27,欧普康视明显更接近医疗服务估值,且比医疗服务行业估值更低。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欧普康视既然属于医疗服务行业,那么为什么现在它的估值比行业估值低那么多呢?到底是它的估值低了还是行业估值高了?

PS(评论区精华):

【估值杀导致欧普估值偏低?】

Q:欧普的估值偏低是否从高速成长切换为中速成长带来的估值坍塌(估值杀)所致?

A:如果说估值杀,爱博 应该比较明显。欧普上市时估值就不高,现在更低,似乎也不仅仅是估值杀的缘故。我看还是欧普处于转型期,上市前后业务特征和生意属性不一致,市场对其转型不了解,导致对其行业属性认知偏差造成的。

【会形成渠道垄断吗?】

Q:欧普深耕视光服务终端渠道,这些终端能够在半径几公里范围内形成某种垄断嘛?类似于Costco在一个美国小城市建立大商超后其他连锁商超就不会再来了一般。

A:就我的认知所及,可以的。尤其是行业规范化(实行DRG、医药分离、药技分离)以后,行业内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和配套设施(医疗机构提供院内诊疗服务,视光中心、药店等提供院外服务)布点是有要求的。

欧普康视和医疗服务指数月K线叠加图】

补充上传一张欧普康视和医疗服务指数K线叠加图,这个企业到底属于医疗器械板块还是医疗服务板块市场已经给出答案。

【变盘时间窗?】

其实这张图还有个隐藏彩蛋,就是欧普自从我发那段英文以来已经连续下跌了九个月,又到了变盘的时间窗,哈哈哈哈。

全部讨论

不太懂。
我理解,欧普的估值偏低主要是从高速成长切换为中速成长带来的估值坍塌所致,而且市场比较担心欧普面临不断加剧的竞争。
成长股都会经历这种估值坍塌的过程,而真正的王者会再次归来。
俺只知道,希望欧普的估值再低点,给点加仓机会

比较牵强附会。1、到底属于医疗器械还是医疗服务,要看收入和固定资产构成。从这两者来看,欧普明显属于医疗器械行业。欧普布局视光中心目前为止还只能看作自营渠道的建设;2、不管欧普,还是爱博、爱尔眼科,估值高点所处的时间都一样,是整个医疗医药行业的高点。同时,不管是欧普还是爱博,都是以爱尔眼科为标杆,以眼科领域估值为对标。“金眼科”的称谓,都让这三家一度享有远高于医疗行业的估值;3、至于中间过程,要看上市时间点,比如欧普,在2017年1月上市,首先IPO受23倍PE限制,其次那时的A股市场极度萎靡。而爱博是注册制后,IPO即55倍估值,上市第一天即超过150倍。目前的估值不同更多和当前以及未来成长性预期有关

那大家感觉 欧普 多少倍估值 比较合理呢

05-28 10:52

【欧普康视和医疗服务指数月K线叠加图】
补充上传一张欧普康视和医疗服务指数K线叠加图,这个企业到底属于医疗器械板块还是医疗服务板块市场已经给出答案。$欧普康视(SZ300595)$ $医疗服务ETF(SH516610)$

05-27 15:58

问了最大一个关键问题,本想打赏一下的,但没看到打赏入口。
现在文章的打赏功能是不是调整了?是需要发帖之前选择本文章可以接受打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