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0回复:8喜欢:6
买了一些物业股,难免屁股决定脑袋。
也写写我的思路,经历,和经验。
前几天写过我买老破小租金回报率6%的贴,算是有一点买卖房子的经验。实际上本人2020年到2024年有过7套买卖房子的经历,以及几十套看房经历,洋房老破小公寓楼都买过,可能会以偏概全,但应该比大多数人经历都深刻些。
自住的一套杭州郊区洋房17年买的,暴涨又暴跌后,基本还小赚,这几年的大跌跌没了一百多万涨幅。
2019年去上海工作,20年买了11号线兆丰路那边的住宅性质的公寓,64万买的,55平,23年底因为离职70万挂小区最低价很快卖掉了,每年5.6%的利息,还有各种税费中介费,其实只能算保本出,现在那个小区最低挂牌价已经60万了,半年而已。
23年底开始买了长沙两套老破小,一大一小,一共90万出头,租金加起来5000每月。可以翻我上个贴,写的很详细了,回报率我很满意,还想继续买。当时限购只能买两套,帮两个朋友也在附近捡漏了两套,回报率差不多,我去帮忙看房各种谈判的,算是深度参与过吧。
并不只是关注长沙,成都重庆武汉这几个城市我也重点关注市中心的房子。并且都去长住或者短住过半个月到几个月不等。
这些经历中,我对物业的认识从模糊到具体,从人云亦云,到有了真实的体感。
姑且把2005年以前的房子叫做老破小吧,这样的房子我不知道有多少,但物业真的是一言难尽。比如长沙市中心的楼盘:锦绣中环,印象天心,中天广场,基本都是2000-2005年之间建的,现在大概8000-10000一平,租金回报率特别高,捡漏的房源能到8%,我就是因为物业太差,完全提不起兴趣入手。
中天广场的物业还是上市公司中天服务,楼道的维护一言难尽。说真的,但凡他物业好一点,楼道干净一点,在那个位置上,房价再提1000我也会重点关注的。
老破小的住宅就更不用说了,很多甚至没有物业,靠社区打扫楼下卫生,楼梯上全靠住户自觉清扫。我装修的时候不止一次跟邻居说,要是有物业收拾下卫生就好了,一个月一两百我愿意花。真切的需求。
而我卖掉的那套公寓,之所以很快成交,原因之一也是因为上海上房在那一片算是最好的物业之一,我也是拿这个做卖点让买家从几套备选里买下我那套的。
很多人会觉得我写的这些点稀松平常。或者说什么小区业主可以自己维护物业,那我只能说,还是我们的经历不一样吧。
喜欢旅行,也去过几十个国家几百个城市,没有特意关注但多多少少也会被各种物业服务触动过。上面写太多了,就不展开了,反正都是基于各种过往认知吧。
以及,本人15年的韭菜经历,经历过了足够多的毒打,每次毒打后都会努力补齐短板。赚赚亏亏没赚过大钱。倒是在中概股上亏过几千万。
反正就是经历的多,以及,对周期的感触更深一些。所有的一切都是周期,地产是下跌大周期是确定的,但物业未必。甚至可以说,地产下行的开始,也是人们对物业重视的开始。以前是做大优先,后面是精细耕作。
在一级市场并购要给10倍以上pe,二级市场上反而遍地两三倍市盈率的地产股,这种倒挂从基本逻辑上也是理不通的,短期价格可以脱离价值,长期必然回归。
我咧咧了半天没写到点子上,直接转帖以前看过的@等着蚂蚁变大象 的一个帖子吧,我的逻辑跟他一样,但他写的清楚的多:
物业股三年十倍的强大逻辑再梳理:
一,物业主要经营做存量市场的永续行业,而且不管地产企业房子是否赚钱,交给物业都成为物业的赚钱的增量业务,所以地产行业是否景气只影响物业的增量业务增速部分,对存量业务无影响。
二,长期看,我坚定认为中国每年10到12万亿元新房可以长期持续,这是由庞大的400万亿住房存量基数决定的,每年保持3%更新率就能达到这数,无论是新房还是旧房更新,都是物业的新增业务。
三,物业股短期业绩承压,但都是非经常损益的计提造成,非常容易恢复,只要不再计提立马业绩变好。
四,强大的轻资产,30%以上毛利,预收费,每年稳定的现金流,属于不可多得的印钞机行业,过往给60到80倍市盈率不是没道理的,现在给双杀后的又5倍市盈率也是极不正常的投资黄金期,未来25到30倍市盈率正常。
五,目前一级市场兼并市盈率在12到15倍,远高于现在二级市场估值,所以一二级严重倒挂,属于二级极度低迷的不正常阶段,正常后二级30倍市盈率才对。机会难得。
六,目前行业处于极度分散状态,未来依靠品牌和兼并壮大的路还很长,行业集中的趋势为主流物业做大做强留下很大空间。
七,中国集中居住,高层居住,大小区的生活居住特点,更容易培养出大的价值高的物业公司,便于集中管理和降低成本,另外人工智能的应用也为行业降低成本减少人工带来机会。
八,人们担心的物业资金被地产拖延或侵占问题,实际已经大为缓解,很多物业企业已经明确表示不会新增拖欠,旧的拖欠也会想法解决,另外,牺牲物业也救不了地产,大老板还不如保物业。挪用资金属于犯罪,最高法最近明文严查,相信敢以身试法的老板不多。另外这块占比并不大,无需担心。
九,物业企业股价目前是按破产估值,很多股价只有原来高峰期的二十分之一甚至三十分之一,属于基本面不错的股价被严重错杀的十年二十年不遇的大机遇期,很难有好的商业模式企业被杀到这种估值。恒大被清盘,但恒大物业依然屹立不倒,是由轻资产预收费,每年新的现金流不断进入的印钞机模式决定的,甚至地产倒闭成为企业利好,将来无论转让还是自己经营,价值都会体现。
十,大部分企业会在今年业绩就恢复或改善,最差的三年内也会处理完问题,所以我提出行业三年十倍的投资机会,是港股最具特色的大机会板块。目前这点涨幅只是底部躁动,刚开始吸引关注而已,万里长征才起步。总之,物业,看大局,耐心等,赚大钱,即便看错在这绝对的底部损失可控,对了就是改变人生的三年十倍股机会,基础仓位三年不卖,这是我个人观点。(利益声明,本人持有物业仓位,屁股决定脑袋,可能有过分乐观的嫌疑)
我从2023年初买了几万股合景悠活,后面越跌越买,也抄底了一年多了,各种物业股现在加起来大概50多万吧,还想随着地产的好转继续再买点。最最最最核心的底层思想是,美元宽松周期即将到来,到时候万物皆涨,希望地产能救活,只要物业摆脱关联公司的牵制,不需要他有多大的发展预期,估值回归已经够股价翻几倍了。希望靠他们能让我回回血吧。
#地产# $万科A(SZ000002)$

全部讨论

06-08 16:30

物业的经营模式不太好做。物业费定下来之后基本上就没法提高了,但人工物料成本却年年涨,早期可以靠开发商补贴,后期就难了,导致长期看物业服务质量必然下行。属于收益端没弹性,但成本端年年加的行业……另外客户是分散的,收物业费难,制约钉子户的措施也少……不好搞

06-08 16:33

高端还可以,低端的话太难了。

06-07 08:55

现在提供保洁、保安人力外包服务的公司挺多吧。无论业委会还是什么组织去和人力公司签个协议,钱付了别人按时派人过提供服务完事,哪要物业公司这种养闲人的中间商?其实部分物业公司就是这么干的,她们只管收钱,事情全是找的外协的人干。比如我们自住小区的闽系开发商金辉地产下属物业公司。如果有保洁、保安、水电维修这样的蓝领人力外包公司上市,我感觉倒值得一投。把这些零散的劳务整合起来,由专业公司调度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让从业者收入增长,另外也方便纳入社保体系。国家政策应该也是大力支持、鼓励这个发展方向的。

三年十倍我不敢想,翻倍我就算胜利了

我的买入逻辑和楼主基本一样

全仓碧服中,慌得一笔

06-06 19:16

我也是重仓物业,但我的逻辑是捡烟屁股,物业长期保持10%净利润率是非常困难的,它本质上是家劳务公司,工资成本容易升但物业费升较为困难,只能在裁人和涨物业费中来回保持平衡,像这种行业未来能够保持5%净利润率是有可能的!现在市场给物业公司的定价确实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