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2回复:28喜欢:30
今儿读了黄峥的一些东西,关于多多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1、多多和字节本源相近,都是互联网下半场跑出来的外星生物。让我简单总结的话互联网上半场是流量生意,背景是PC时代;下半场是匹配生意,背景是移动时代。
字节是人和信息的匹配,多多是人和货品的匹配。
PC时代搜索+整片时间是用户行为的核心,商业逻辑是人找信息和物;移动时代打字不方便+碎片时间凸显,呼唤新的模式,今天的我们已经知道新模式是“匹配”,信息和物找人。
2、多多与淘宝的模式有不同:淘宝是流量逻辑,主体是搜索,用户要自己去找商品,所以需要海量SKU来满足长尾需求;
拼多多代表的是匹配,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层,推荐商品给消费者,聚集大量同质化需求,有限但结构性丰富的SKU打造单款爆品,在供应链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最终获得极致的低价和效率。
淘宝后来也试图“千人千面”做匹配,改革方向是对的,但作为上一个时代最成功的公司,匹配就是革自己搜索的命,这是既得成功伴随的阻碍。
下面这张SKU&销量的比较图非常好。
3、对中国消费的常识眼光所收获的红利,老百姓是谁?他们需要什么?
是谁:黄峥2015:微信7亿日活,淘宝1亿日活,我的用户就是那6亿人;2018:我们着眼中国最广大的老百姓,这和快手、头条的成长原因类似。就好比30年前去深圳干什么都能赚钱,不是因为别的,只是你选对了方向。
需要什么:“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纸用,有好水果吃。”;“中国的制造业基础是很好的,一双拖鞋为什么亚马逊海淘回来价格就翻五倍?中国产不出芯片还产不出好拖鞋吗?这是不正常的。”
当时的背景是淘宝在做天猫,京东在做极致物流,电商巨头都盯着中国先富起来的一两亿消费者在做高级的“消费升级”。
4、多多长期的战略方向:实惠,长期做供应链;以人为先,终极定位是针对不同人群做不同层的costco$拼多多(PDD)$$阿里巴巴(BABA)$ $京东(JD)$

精彩讨论

虹魔2023-07-10 16:26

说那么多没用的。客户在我店里买的商品,质保两年,用了3年了,还仅退款。

满满的正能量主播2023-07-10 20:06

卖垃圾还是技术有含量,让垃圾找到人,让人相信垃圾这可是大道理

舟宿夜江2023-07-13 10:42

拼多多在满足部分消费者需求,效率更高。阿里,京东类似于传统商超一样,商家付更多的租金给其好位置,让流量变现。拼多多是让商家推出一定的性价比商品先放在网上试试,有一定基础了,再多场景放大,找到更多的消费者公约数,当然后者效率更高,拼多多更站在消费者角度去思考问题。

吉吉GOO2023-07-13 08:59

分享两个小结论,如果我理解的没错:
1)多多的“高效”绝不仅是来自创业战斗力/对打工人的极致压榨,相反,高效主要来自多多特殊的商业模式取向,对它自身而言可持续,但竞争对手几乎无法模仿和学习。
2)多多如今真实的业务回报率(ROIC)很可能在淘宝的2倍以上。

吉吉GOO2023-07-17 11:36

2020-11文章
我们接收到的产品定价主要取决于两大要素:供应链成本和品牌溢价。
供应链成本有四大块:原材料成本、生产加工成本、销售成本、物流成本
品牌溢价就是你在大众脑海里已经种下的那颗种子,“我的东西值多少钱”。同一个工厂做出来的同一款包包,卖200块也有,卖2万块也有,这就是品牌的附加值。
拼多多做的第一步就是去品牌化,直接找源头工厂。中国的人口红利催生了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一大批加工型企业孕育而生。早期由于缺乏传播途径和销售渠道,工厂一般会从给品牌代工做起,赚取加工费维持经营。但随着人力成本逐年上升,品牌方们渐渐向成本更低的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工厂的利润空间越来越被挤压,有些甚至不足2%。如何获客变成这些工厂的当务之急。
2018年12月,拼多多发起了聚焦中小微制造企业成长的平台“新品牌计划”,为1000家覆盖各个行业的企业提供大数据支持和流量倾斜,帮助企业以最低成本快速触达拼多多平台上超4亿的消费者。靠着这一计划,拼多多快速聚拢了一大批有制造能力的工厂。
但仅仅把工厂搬上网,还远远不够。在传统生产方式里,产品决定着消费,也就是生产什么工厂说了算,消费者只能选择买或不买。这种生产方式没有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产品从研发阶段就与市场脱钩,势必导致销路的不畅。如今是个性化需求的时代,消费开始决定产品,便诞生了出C2F模式(Customer to Factory),即顾客到工厂模式。
不过,个体的需求是零碎和分散的,工厂也不可能为了很小的体量定制化生产。这时候拼多多的逻辑就派上用场了。它根据消费者搜索购买记录定向推送,然后借助拼单模式的低价吸引消费者下单,再根据大数据算法,得出消费者最能接受的价格以及产品参数。比如纸巾两层还是三层更好,一包200抽还是400抽更好。这种精准化的客户心理需求不要说工厂,连客户自身可能都没意识到。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算法,将这些呈现给工厂,让工厂生产的就是客户想要的,减少生产浪费和库存积压,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消费者因此能享受到价格优惠,工厂又能通过走量薄利多销,从而双赢。
最后还有一点,拼多多上其实有着“共享工厂”的概念。拼多多就是一个大池子,工厂在里面除了可以离消费者更近,听到消费者的诉求,它们还能抱团取暖,将A工厂的产能不足和B工厂的产能过剩做融合。工厂之间不单单是竞争关系,还有机会各取所需。

全部讨论

2023-07-10 16:26

说那么多没用的。客户在我店里买的商品,质保两年,用了3年了,还仅退款。

2023-07-10 20:06

卖垃圾还是技术有含量,让垃圾找到人,让人相信垃圾这可是大道理

分享两个小结论,如果我理解的没错:
1)多多的“高效”绝不仅是来自创业战斗力/对打工人的极致压榨,相反,高效主要来自多多特殊的商业模式取向,对它自身而言可持续,但竞争对手几乎无法模仿和学习。
2)多多如今真实的业务回报率(ROIC)很可能在淘宝的2倍以上。

2023-07-11 09:04

拼夕夕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大便张了翅膀,飞到消费者嘴里

2023-07-11 13:02

黄峥看到了6亿不在淘宝的用户
拼多多满足了五环外需求,然后打入了五环内。
TEMU会不会复制同样的路径?满足了欧美低收入群体需求,然后去抢夺亚马逊会员?
那想象力确实挺大,而且护城河挺深。
现在想来,张勇说拼多多是在为阿里巴巴培养客户,实在是太托大了。

2023-07-18 01:29

你这是看的哪些不靠谱的小短文才想的这些
字节我待过,多多我聊过,你这完全是纯外行写的东西
时间太晚了,就说俩词,你查一下
中心化,大淘客

2023-07-12 11:37

多多:代表了更(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另外,就是用户体验越来越好了。从早期的评论无门(更别提投诉了),到现在的平台主动介入,还有只退款不退货(商家估计够伧)以及不同商品的分类,如品牌,旗舰,推荐等,大大减少了用户的选择困难,我也从早期的抵制,到现在逐步适用与习惯。目前使用率明超过淘宝,天猫和京东了,多多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是能确实感受到的。当然,隅尔还有中招的时候,但相比早期,明显好多了。

2023-07-10 19:44

电商不能买,鬼才知道谁能赢。没一家有护城河

2023-07-17 18:57

怎么会放着拼多多那么多的套路营销视而不见,相信它的自吹自擂?

2023-07-11 01:33

@Olddriver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