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03回复:217喜欢:77
介绍一下入市以来自己提前于市场看清一个行业发展趋势并重仓获得巨大回报的经历。

全部讨论

2022-06-03 23:46

18猪20航运加起来十倍吧

我一直喜欢做横断山脉的大水电站,持有长江电力9年,川投能源6年,以长江电力为主,华能水电,川投能源,国投电力为辅,来回搬砖头。

2022-06-03 23:44

网页链接 发文时间2018年11月,看好预调酒。当时百润股份6元,3年最高涨了16倍。然而我重仓一年半,拿了1.5倍。

21年初,因为总结造假案例分析,复盘了瑞幸,开始特意关注这公告的经营。
五六月份的时候,发现门店生意非常好,公司附近的门店感觉每天中午都要排队好久或者提前很久点单。后来发现是因为有款叫生椰拿铁的产品成爆品了,于是开始研究和刻意调研。
接下来几个月,发现瑞幸的新品都出的很好,不是运气问题,而是管理层变动后的能力进化。再结合财报分析和调研访谈,基本确认了业绩的大反转,于是从十几亿美金开始买入,不到一年时间涨了两倍多到四十多亿美金,这还是在去年中概股崩盘做到的成绩。
总结怎么发现机会的,关键在于抛除偏见,关注事实,认清变化背后的底层原因,这样才可以推演未来业绩趋势。$瑞幸咖啡(LK)$ $瑞幸粉单(LKNCY)$

2022-06-03 23:54

14年开始买恒瑞医药,看好大分子单抗pd1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一直持有到2020年上半年清仓。

2022-06-03 23:46

一年前处于困境的天齐锂业

2021年初,芯片缺货,带来的是晶圆厂的稀缺。以及缺货后,带来的大厂抢占产能,越低端的越难拿到产能,也就造就了mcu(产品种类杂和多)以及电源管理等的产品牛市。当时看中的是士兰微,一方面是idm,自有产能,涨价的利润全收在自己碗里。另一方面,主营是mos管和igbt等,mos管这些低端也因为产能问题会持续涨价。再一方面,士兰微的igbt有汽车和光伏的预期。还有一个重点,2020年底,士兰微的十二寸线投产了。而其他的新增投产都要在2020年底开始往后20个月的建设周期。所以士兰微一方面(1)成本不涨;(2)自有产品持续涨价毛利涨;(3)新增大产能,营收大涨;(4)市面缺货,而士兰微自有产能,进一步抢占客户。于是可以看到士兰微从21年Q1开始,会有至少持续一年的营收和毛利的同比环比均逐季度上升。于是在400亿市值进入,第一重仓(不过我自己的风控是单一产业仓位不超过25%,也就25%仓位),然后到800亿退出。退出的理由也很清晰。产能紧的时候,会是利好。但是也会带来备货的剧增,且预期海外复工,高端挤压中端,中端挤压低端,从2022的某个节点开始,利润会逐季度下滑。至于能否打败其他igbt对手,国内厂商众多,这段并不存在确定性。所以,考虑400-800为确定的一段。且在2021年底之前,最高不管能到达多少市值,都要退出(如果提前到达800亿,就提前退出)。也就是退出的条件是(1)市值800亿(也就值这个钱,再高的确定性属于看不到太多确定性,不追求)(2)预判2022Q2或者Q3会开始产能问题缓解。需要在市场认清之前,留3-6个月的缓冲期,所以如果在2021年底,即使不到800亿,也要退出。最终士兰微在2021年达到了800亿,全退出了。然后后面还往上冲了一段,那段我就没有看了,也不考虑再买回来。

比较近的20年三季度基于各大能源公司的资本开支计划和全球激进的碳中和政策判断原油大周期见底,顺带摸了天然气和煤炭,去年基于油气和粮食价格或许失控的推测清仓了科技和消费股并做空部分arkk对冲。

2022-06-04 12:43

去年夏天看好纯碱,买了当时还是st的st双环。
上来吃了7个跌停,后面还是吃了一波接近翻倍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