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62喜欢:11
回复@娴熟: 有启发性的回复,顺着你的看法做些补充,留个记号,未来回头看。
首先是关于AMD的:
1、PC/笔记本这一块没能如预期抢到英特尔的份额,本质上也并非AMD的产品不给力了。其实在数据中心那一块,也是CSP增长快于企业。这两点可以混在一起谈,就是AMD已经拿出了足够好的产品,其实也幸运的赶上了云计算时代,这样其TCO才更能成为一个采购关键考虑因素。即便如企业端,都没有多考虑TCO,更不用想个人用户能多在意能耗比这种东西了。因此越是大单AMD越有市场,越是小单越难啃英特尔多年的品牌残值。所以,同理,AMD目前能在MI300上有订单,先打通CSP也是一个思路。AMD能在非常早期挤进Gen-AI产业链条的逻辑,也正是由于这一轮浪潮的需求是自上而下的。
2、关于赛灵思的一点小小想法。如果Gen-AI问世早于现实中AMD收购赛灵思,AMD还会不会收购赛灵思呢?我觉得AMD收购赛灵思时的想法和chatgpt之后all in AI的战略思路还是不一样的,虽然可以肯定收购赛灵思确实获得了研发团队和不少IP,但其中AI相关的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有限,只能庆幸没花现金比当年吞ati好太多。但这里也不是说赛灵思没有协同效应(单指AI),只是这个大发力可能得等一阵子,比如算力下沉阶段,但那时的局面啥样现在也不一定能准确判断。
再就是AI需求的,这将是未来关注的重点。因为这个问题确实非常非常重要,但也因为当期分歧较大,在标的股的估值上存在预期的巨大争议。举一个近年类似行业的需求演进,EV渗透率早期快速增长时,也受最上游锂矿等关键产能约束,表现为锂矿价格牛市,后来产能约束逐渐缓解,待到材料出清时,下游需求增长就缓下来了,全球渗透率的增长假设也证伪,锂矿价格于是尘归尘土归土。类比到AI,当下需求快速增长,但产能卡在先进封装,造成AI关键算力设备GPU牛市。那么等到TSMC那边产能逐渐增加到一定程度,是否能供应足够的GPU呢?需求届时还在不在呢?
老黄在微软发布会曾提到过三波浪潮带来的需求,创业公司的早期Gen-AI,CSP引领的软件重塑各行业和重工业重塑。近日老黄提到的主权AI实际上融合了他自己第二波和第三波浪潮的概念,他提到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都有意建设国家主导的AI数据中心,来为本国工业提供基础支持,老黄认为除了互联网软件业巨头外,这一块每个民族国家或文化实体的需求也非常大。吴恩达也曾将此轮AI对工业的重塑类比成曾经电力对各行各业的改造。除了老黄提到的三波,其实还有一波老黄没提,但苏妈总提,就是算力下沉,市场当下比较易懂的是AI PC,远期的比如元宇宙/机器人的AI应用。综上,这四个层面的需求发展节奏最终决定了市场TAM能不能一步步被证实。而供给的节奏能匹配到什么程度,也就最终决定了英伟达/AMD的产品什么时候出清,什么时候会降利提量,从而诱发下一轮次标的公司收入以另一种斜率增长的曲线。//@娴熟:回复@NeoKJ:楼上是大佬,我是韭菜
这几天跟朋友聊天,他也关注到最近AMD的股价飙涨。之前18年我跟他也聊过AMD的投资逻辑,目前看来这些逻辑都是逐渐验证的(还差一条VR相关的)。当时聊的逻辑,按照价值,分别是:
1 在PC市场(台式机和笔记本)完成对英特尔的替代
2 在服务器市场完成对英特尔的替代
3 在AI市场成为英伟达之外的第二选择
目前完成的最好的其实是2,在服务器市场英特尔过于拉胯了。目标1我觉得也就达成一个及格分。总体上,1和2的目标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没有看到一个季度或者一年就获得一个大幅度的提升。总结起来,有几个原因。苏妈似乎是这么个性格,做事情偏长期目标一步一个坑,不急于迅速打败对手;英特尔虽然技术上进展不大,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当前体量下把手上的资金拿来玩别的,投入了大量的营销宣传。同时用之前跟合作伙伴的关系来进行威慑和利诱。每次英特尔的新品上市,你都能看到大量的宣发,自媒体统一口径在吹。不少厂商也被强迫将销售产品中英特尔的占比跟返利绑定起来。不过,这个技术产品的市场终究是技术说话,制程架构双落后的英特尔在那个除了玩盘外招和嘴炮啥都不会的CEO领导下只能一步步往死路走,等下一个大牛力挽狂澜。
说到3,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这一波涨幅都是由AI大模型引起的。本次财报,苏妈也把今年MI300系列的销售额预测从20亿提高到了35亿。如果AI这波热潮不退,那AMD在目标3上市具备确定性的。最近跟前同事聊天也确认了这一点(我以前在国内某大厂做AI工程相关工作,后来转行了,只保持关注)。
行业的发展需要第二供应商。如果这个行业只有英伟达一个供应商,那么所有AI应用厂商赚的钱都会被英伟达以硬件税的方式收走。实际上当前的状态也是所有AI厂商亏钱,微软赚个吆喝,只有英伟达赚大钱。目前能承担第二供应商角色的只有AMD(CPU第一,GPU第二,FPGA第一)
我之前担心对AMD硬件的底层软件支持不够,现在看来没必要。LLM相比于CV,对各种layer算子的要求要低的多,transformer基本都是简单的暴力浮点运算。而且,目前投身AI的大公司都有无数的资深码农,软件根本不是瓶颈,只要你硬件牛逼。
AMD在chiplet技术上沉淀的足够久,更易于堆硬件。LLM对存储容量和带宽的需求甚至高于算力,MI300X于是堆了最高规模的HBM显存。看了知乎上一个帖子,甚至当前MI300X还有继续堆HBM的空间。单卡高存储甚至弥补了AMD卡间互连技术的弱势,当我把一个大模型要的存储容量堆在一张卡上,就不需要考虑卡间互连带宽。当然,training还是需要多卡的,不过inference不需要。能在inference场合代替英伟达,这个市场已经足够大了。
按照朋友的话,MI300X是当前inference最强卡,可惜买不到。
风险反而来自AI行业本身,大模型热潮炒的高,但是实际产生的业务价值也就那样。当务之急是当前做AI的公司能赚到钱,有现金流持续投入AI的研发,购买AI硬件,这个行业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像当前这样,靠大公司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赔本赚吆喝,哪天经济危机一来股市不再认公司画的远期大饼,紧接着来的就是各家砍AI投入,英伟达和AMD现在吃的有多爽到时候就有多惨(可怜AMD肉还没吃到嘴)。
引用:
2024-01-31 11:55
$AMD(AMD)$ @娴熟 @翻番 求大佬们点评下Q4和24Q1

精彩讨论

StevenLH02-06 05:34

颠覆式创新,尤其是百年难遇的颠覆式创新,出现时,对于龙头,投资者不需要也不应该去太关注业界博弈方面的细节。那些留给追随者或者企图追随者甚至是假李逵们即可,只有他们才需要关心这个。真正的龙头应且只应关心一点,即持续重大创新!
NVDA作为gen-AI的龙头,走到今天,唯一对其自身造成威胁的就是,它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不再持续创新了。然而这点当前完全看不到。市场看到的反而是其比历史上更加快速地推出新代际产品,比如下一代的GPU B100将在今年6月即推出,远远快于其自身历史上产品迭代的速度。定价,利润,产能出清等等都是持续重大创新的结果,对于龙头来说,根本不是需要去烦恼的问题,这些丢给追随者去烦恼吧。
不断奔跑,持续创新,就能持续将背影留给对手,而且会省去很多烦恼。追赶别人,尤其是无非望其项背式的企图追干才是最累的。只要能持续重大创新下去,NVDA的故事即使做到全球市值第一的那一天也不会完。

翻番03-11 15:26

老黄在斯坦福最新访谈上大聊竞争,称:“我们的TCO是如此之好,以至于即使竞争对手的芯片是免费的,它也不够便宜。”这个回答非常aggressive,话至此处老黄自己也觉得这么说不妥。这段回答中老黄不停强调价格和成本,那么这个竞争对手是AMD无疑,言谈中看得出来,老黄或多或少真实的感受到了威胁。我记得上次老黄如此aggressive评价对手,还是在mi300发布期间的电话会上。至少从老黄的态度上,AMD存在机会。
话说回来,投资就是不停的对未来不确定性进行处理:根据已知信息勾画一个未来情景假设,下注,等现实的印证或推翻,选择调整仓位或调整假设,迭代。在现在这个时点,英伟达的不确定性相对小,AMD的不确定性还是相对更大一些,随着时间,我相信现实情况仍会一点点清晰的。

翻番03-09 23:22

这也是我这一段时间非常纠结的事情,我目前没有很成熟的看法,仍需要逐季跟踪来得出比较靠谱的判断。
去年AMD在mi300发布前夕,我觉得可以赌一赌从0到1的预期差,但现在这个基本兑现完成了。市场现在是在给AMD收入预期超额估值,或者就像我们之前讨论过的,在因市场无法出清或推理替代给了新的预期。
这里的难点,不仅仅是需求出清的具体时点或者推理市场到底有多大。你之前的问题也隐含着另一个问题,就是需求在近未来和长期会怎么变化。短期需求极难预测,将会或不一定会出现周期,将会或不一定会出现出清,这就造成了影响AMD替代需求的市场条件截然不同,从而可能对估值造成重大影响,难不成我们必须每一季都心事重重的等苏妈打强心剂吗?对于长期,半导体业界的当下共识是看好的,需求可能会无边无际,这不正是我们下注的根本逻辑吗?这个逻辑之下为啥不直接买英伟达呢?
我来再次梳理一下AMD目前的逻辑,当前的逻辑其实和2022年之前替代英特尔的投资逻辑大相径庭。之前它面临的是困难缠身的对手,而现在面对的是春风得意的劲敌。当然,积极的方面是海的颜色蓝了不少,它作为第二艘船也比第三艘第四艘早早开出了码头。不过后者尚难以作为一个足够硬的投资逻辑让我豪赌它,我仍需要更多积极的信息,否则,赌行业老大英伟达多轻松,持股体验好还无需纠结对不对?

StevenLH03-08 20:06

前两天看到一个@兔鸮 转发的2008年媒体对Jensen Huang的报道,挺有感触。报道的标题是Jensen的一个核心观念 - “打败对手 不是目标”,与我这个1个多月前帖子的主题不谋而合。于是,一并在此分享下。看看16年前的Jensen就已经达到怎样的一种高度了吧。虽然我已说过多次,但还是想重复一遍:NVDA能有今天,绝非偶然。Jensen Huang在商业史上的地位已然比肩Steve Jobs。

娴熟02-05 23:14

1 在PC和服务器市场,AMD产品领先英特尔最多的时候(zen3),正好碰到了矿潮,和20年因为在家办公概念导致的PC需求大增,台积电那边产能吃紧,英特尔自有产能的优势凸显出来。当时AMD的产品陷入长时间的供给不足,英特尔苟住了,等到12代产品出来,游戏性能这块确实追上,然后通过买自媒体的方式掩盖巨高的功耗。怎么说呢,对整个大势有延缓的作用,但是无法改变最终结果。
2 FPGA曾经是AI硬件的一个候选,但是这几年老黄把GPGPU这块提升的太快了,导致现在FPGA完全没有竞争力。最适合FPGA应用的场景应该是自动驾驶(高响应时间要求,低模型更新要求),但是这几年自动驾驶发展严重落后于预期,我是不看好完全自动驾驶能够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落地。
3 最近英特尔开始主吹AI PC,AMD这边也没反驳。我是不看好这个概念,AI真的发展起来,包括LLM在内的应用场景模型巨大,完全不是PC上可以放得下的。而且,普通人的需求,应该是多个场景多个模型,但是每个场景或者模型的调用量不高。在自己的PC上部署AI模型完全没有意义,哪怕你的硬件部署的下,你也调用不了那么多次。部署在云端服务器上,按需扩展硬件规模才是合适的方式。
4 目前GPU完全是卖方市场,各家都在给英伟达交硬件税。说实话老黄把卡价格控制住,AMD几乎没有机会。但是英伟达如此高的股价需要利润的支撑。除非各家把第二供应商AMD扶起来,然后跟英伟达议价,老黄绝对不会主动降价。

全部讨论

翻番03-21 00:22

算力下沉不是一个短期逻辑,当下无需过多关注。

大师别冲动03-20 21:46

一直没想明白算力下沉怎么实现?机器人或者pc跟现在的大型卡怎么匹配

dunekknd03-20 19:13

那对arm的收入有啥增长呢?

你比我胖03-11 15:30

amd

翻番03-11 15:26

老黄在斯坦福最新访谈上大聊竞争,称:“我们的TCO是如此之好,以至于即使竞争对手的芯片是免费的,它也不够便宜。”这个回答非常aggressive,话至此处老黄自己也觉得这么说不妥。这段回答中老黄不停强调价格和成本,那么这个竞争对手是AMD无疑,言谈中看得出来,老黄或多或少真实的感受到了威胁。我记得上次老黄如此aggressive评价对手,还是在mi300发布期间的电话会上。至少从老黄的态度上,AMD存在机会。
话说回来,投资就是不停的对未来不确定性进行处理:根据已知信息勾画一个未来情景假设,下注,等现实的印证或推翻,选择调整仓位或调整假设,迭代。在现在这个时点,英伟达的不确定性相对小,AMD的不确定性还是相对更大一些,随着时间,我相信现实情况仍会一点点清晰的。

翻番03-10 11:09

如果一个标的强到无法理解,并持续了一段时间,往往可能是:市场面,神仙交易方(或资金面)不要太爱拨弄;基本面,有难以从便利角度获取到的隐匿信息;认知面,所处群体在当下有尚无法有效认识的逻辑。哪种情况主导并不重要,但我一般会作为局外人静静欣赏。

lyyjylyh03-10 01:50

老师有没有思考过超微电脑为什么这么强?难道预期更好吗?

帕迪沙阿03-10 00:51

感谢分享,资本市场并非任何时候都能求得一个确定的解,这道题还难在老黄与苏妈都优秀和进取,按胜率,赔率,分散程度的考虑做一个比例的配置,然后迎接这个时代即可。

吐克03-10 00:14

原来翻老师也和我一样在纠结这一点。在迷茫的时候,思忖再三我还是在市场给予高于合理估值的时候做了减仓,且行且看吧

麻烦那03-10 00:01

是的,amd目前这个估值,大概率是高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