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增发融资欲意何为?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30回复:70喜欢:9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通威能够走到今天,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一家企业能够活多久?取决于企业领导人的智慧,取决于企业所处的赛道,取决企业领导人的眼光和魄力。

通威是1992年成立的,已经走过31年,正处而立之年,对任何企业来说,百年企业梦想都是一个梦。

据《财富》杂志报道,中国中小企业平均的存活时间只有两年半,5年到10年的企业存活率大概是7%。实现企业的发展升级,完成爬坡过程的企业,则少之又少,能够好好活31年的企业至少也是十万分之一的佼佼者。

通威很幸运的走过了31年,而且拿到了水产饲料的持续长达10年的全球冠军,多晶硅,电池片连续三年的全球冠军,三项王冠聚于一身,是何等的荣光,又是何等的压力山大?

通威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农业赛道真正是靠天吃饭的行业,通威通过独有的通威模式,把水产饲料规模做到最大,饲料质量最好,单位成本最低,销售价格最低,服务最好,饲料销售量,市场占有率最高,而且持续多年一直独领风骚,鹤立鸡群🐔。

专业化,规模化,精细化,差异化是通威的成功秘笈。

一次偶然的机会,通威介入化工行业,又延伸到硅料,电池片行业,真正介入到光伏行业。

通威利用农业板块积累的精打细算,不断技术革新迭代,永祥法先后迭代8代,硬生生把硅料成本从几百万元降到每吨不到4万元成本,成功的把硅料的话语权掌握在国内企业手上,正因为面粉廉价了,面包🍞才能够实行廉价,通威为国内光伏全面进入平价时代提供了物质基础,立下了汗马🐴功劳,举一家之力硬抗欧美硅料列强,通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通威一直提倡走专业化之路,企业间进行协同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同质化扩产导致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但是,光伏赛道实在是空间巨大,短期内几乎没有天花板,对国内很多内卷的行业来说,诱惑力实在太大了,所以,各种资本,各行各业纷纷跨界打劫,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

外来资本,外来行业纷纷打劫,迫使光伏行业围城内企业纷纷扩产来应对,以保证自身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占有率。

今年组件四虎纷纷大笔融资,几乎所有光伏企业都在融资。

通威这位三个全球冠军坐不住了,产业链一体化是被迫做的,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三王冠,保住自有的市占率,必须进行扩产。

明明是土豪,账上躺着300多亿,为何还要融资?这是所有投资人都会质疑的一个问题。为何一边分红,一边又增发融资?这个问题更搞不懂了,不分红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解读一下如果通威不融资会如何?

云南保山20万吨硅料项目,内蒙古包头20万吨硅料项目,乐山12万吨硅料项目的建设周期可能会因为资金短缺导致项目建设周期延长。

导致的后果是硅料的王冠有可能会短暂失去,通威自身的组件项目将无硅料可用(通威目前近38万吨产能中能够自由支配的硅料不到10万吨,几乎为合作股东自有权益硅料和股东协议明确包销的硅料,通威不可能去违约拿合作股东的硅料)。

通威的电池片除了TOPCON目前25G规划之外(TOPCON是过渡阶段),有很大一块扩产份额是预留给HJT的,需要大量资金去投入,初步预计60G HJT电池片项目至少要投入200多亿扩产资金。

通威年底前80G组件全部投产,通威的运营从预收款模式进入应收款模式,整个销售链条进一步拉长,资金周转次数会变少,资金消耗会进一步加大,初步估算,80G组件至少需要增加200亿资金来应对组件运转,一定要增加200亿流动现金。

通威要拿下组件王冠,一定要牺牲组件利润换取市场份额,价格战不可避免,势必会影响利润情况,影响通威自身造血功能,一定要通过补充现金流来应对同行自杀式的竞争,至少需要补充100亿流动现金来应对造血功能不足导致竞争优势下降。

综上所述,通威是土豪不错,通威还是很差钱的,如果要确保水产饲料,硅料,电池片,组件四顶王冠的话,至少需要800亿才能够确保目标实现。

况且,所有光伏企业不是静态的,组件四虎大规模扩产,一个个都把手深入彼此的领域,相互蚕食,相互攻防,大有不搞死对手不罢休的阵势。

通威大规模扩产的底气从何而来?

差异化竞争优势

硅料项目经过永祥8代迭代,每万吨建设成本已经降到5亿元,每万吨投资不及行业平均水平一半的价格。

通威是第一个把单体硅料项目做到20万吨的硅料企业,直接甩竞争对手几条街。

如果你是刘主席,在差异化优势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你不扩产,你就是在自寻死路。

电池片技术HJT面临技术突破阶段,成本已经接近TOPCON,发电效率比TOPCON要高,是未来的电池片发展方向,为了避免投资损失,通威只布局了少数TOPCON产能,预留了大量缺口给HJT,就是要在电池片领域保持绝对优势,没有钱,谈何容易?

通威的硅料大规模扩产,除了保证硅料的绝对优势外,主要是为通威组件扩产提供原料供应的。80G组件需要近30万吨硅料,没有硅料的优势,就没有组件的绝对优势,通威的组件王冠就很难拿到。

明年中旬之后是硅料价格战大规模爆发的时间节点,通威100万吨硅料,每吨成本比竞争对手便宜2万元,通威只需要做到每吨2万元的利润,其他硅料企业的日子就难受了,通威凭借规模和价格优势,光硅料就可以挣200亿。

可以想象一下,两年以后,硅料内卷自杀式竞争完成后,落后淘汰产能出清后,拥硅为王的时代来临,每吨硅料维持在20万元以上的均价,年销售100万吨硅料的通威能挣多少钱?这个数学题目也许只有等到两年后才会揭晓。

通威的组件在明年一定会冲击王冠,凭借组件的绝对优势,进一步控制硅料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硅料的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30%,进一步蚕食到40%,形成稳固的硅料,电池片,组件三龙头地位。

产能过剩的谎言

光伏行业自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就是一部不断否定自己的历史,光伏行业每天都在迭代,都在否定自己,永远处在一个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当中。

硅料产能没有达到N型硅料的,都是落后淘汰产能。

硅片大尺寸,N型硅片才是未来方向,不符合的都是淘汰落后产能。

电池片向HJT方向发展,TOPCON是过渡阶段,P型属于落后淘汰产能。

组件由P型走向N型方向,P型属于落后淘汰产能。

通威的硅料纯度达到12个9,远超N型硅料要求,属于远期先进产能。

通威的硅片属于大尺寸产能,属于先进产能。

通威重点布局HJT,适当布局TOPCON,而且电池片生产线兼容TNC,HJT , TOPCON三种不同路线,兼顾了投资保护和效率的完美融合。

通威的组件全部为先进5G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为业界最先进的产能。

从来只有通威是行业引领者,其他光伏企业只是跟随者,通威只可被模仿,永远无法超越。

通威的分红是履行股东回报计划的承诺,兼顾所有股东利益,通威大股东拿到分红大概率会同比例参与增发,企业搞这么好,每年大比例分红,不增发那就是给别人发钱,那就是典型的搞慈善事业,不符合企业行为。

通威的增发是为了确保竞争对手在自杀式竞争的时候还能够确保绝对的竞争优势,能够确保光伏硅料,电池片,组件三个行业绝对龙头地位,确保通威成为全球光伏最优秀的企业,实现通威的百年梦想。

通威是围棋高手,棋至中盘,留下的活口不多了,这就是通威为何融资的理由?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为了通威百年梦想,短期股东需要经历阵痛,但是对长期股东来说,这点阵痛只是过眼烟云。

延伸阅读

通威的100万吨硅料是不是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网页链接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网页链接

TMT的当下,是不是请君入瓮?

网页链接

通威就是一匹披着羊皮的狼,一个披着硅料外衣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光伏企业。

网页链接

通威的冤假错案,何时能够平反?

网页链接

通威的一封家书

网页链接

通威以一家之力,单挑组件四虎。

网页链接

硅料的江湖,江湖的硅料

网页链接

光伏潜伏中的黑马

网页链接

通威盐城25G组件C项目今年上半年投产

网页链接

欧洲开征“碳关税”,对国内光伏企业影响几何?

网页链接

硅王的春天来了

网页链接

卷!通威股份再创硅料产能投资成本新低,仅为二线企业一半

网页链接

五大发电动真章,年内新能源开工规模或超150GW!

网页链接

1.675元/W!通威拟中标赛格新城市分布式光伏组件采购项目

网页链接

多晶硅再涨!最高249元/kg

网页链接

有点不习惯了,八大金刚TW位列第一,以后要逐步适应了。

光伏八大金刚

网页链接

TW轻轻松松拿海外1G订单

网页链接

热点文章(二十万以上浏览量)回顾

TW这只老虎不发威,还以为是病猫?

网页链接

TW打响市盈率保卫战第一枪

网页链接

TW的组件业务能不能三年冲顶,拿下全球四王冠?

网页链接

TW的“阳谋”和“阴谋”

网页链接

光伏的“内卷”和“黑白江湖”

网页链接

特别声明:本文纯属讨论,调侃娱乐,千万不要对号入座,也不作为投资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风险自负。

码字不易,多多鼓励。

打赏是支持,转发是美德。

精彩讨论

前行中的老陈皮2023-05-14 11:12

“通威的组件在明年一定会冲击王冠,凭借组件的绝对优势,进一步控制硅料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硅料的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30%,进一步蚕食到40%,形成稳固的硅料,电池片,组件三龙头地位”楼主吹得很厉害哦,通威组件明年进前三很可能,冲击王冠不太可能;通威硅料保持第一没问题,蚕食到40%不可能。

全部讨论

2023-05-14 11:12

“通威的组件在明年一定会冲击王冠,凭借组件的绝对优势,进一步控制硅料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硅料的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30%,进一步蚕食到40%,形成稳固的硅料,电池片,组件三龙头地位”楼主吹得很厉害哦,通威组件明年进前三很可能,冲击王冠不太可能;通威硅料保持第一没问题,蚕食到40%不可能。

2023-05-13 00:27

谁可以解释一下吗,中芯国际第一季度盈利仅仅15.94亿,下降44%,开盘还高开涨5%,而A股给他4000多的估值,港股也才给1500多估值,为啥A股港股估值差别这么大?通威股份一季度86亿,业绩增长63%,癌股才给1721亿市值。这是TM什么逻辑?也就是说A股的溢价高?半导体赚的钱就是真钱,高科技公司通威股份赚的钱就是假钱?

2023-05-06 15:17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大家都看好通威

2023-06-07 03:15

定增不是资金问题,跨行业开放股权,引进战略投资,进一步扩大统一战线,这才是最终目的!

2023-05-07 09:49

我自己码的字,别人引用,无需打假,写文章的目的是对自己投资的一些感想与雪友分享,正本清源,树立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而非是来雪球吸粉求财一类的,本人写的文章不多,总共才57篇长文,但是都是认真对待,有感而发,目前有16篇推荐到雪球头条和热帖,谢谢你的提醒,让我知道了有人在传播,复制,认同我的思想

2023-05-07 09:48

写的不错,但“而且电池片生产线兼容TNC,HJT,TOPCON三种不同路线”吹的有点过了?

2023-05-07 00:48

分析的有客观有预期,我们买的是未来,要竞争中胜出没有钱就肯定没有未来,现在股价也算合理,不能说低估但应该不算高估,赏金不多支持博主

2023-05-06 22:18

明白人~

2023-05-06 19:05

有点期待增发的剧情,毕竟主动权在通威手里

2023-05-06 18:23

认同,老板大智慧,提前布局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