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应该考虑降低印花税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180回复:685喜欢:57

香港市场,已经成为一个笑话了,整个市场估值体系完全坍塌!


同样都是阿里巴巴股票,同样用盈透证券交易,买30万左右人民币的阿里巴巴,买美股所有的税费是7元人民币,而买港股所有的税费是500元人民币,后者是前者的70倍。


如有可能,香港降低交易印花税吧,千一改为万五,或者和内地一样,买入不收印花税,卖出收千一的印花税吧。

$香港交易所(00388)$ $国企指数(HKHSCEI)$

全部讨论

开始怼天怼地了

分红收20%,也改改。

港股己经没有估值了,只剩比贱。

2020-04-02 10:55

港交所就不是能给交易者所设想的地方,要是能为广大的交易者考虑,港股也不会是现在这样的爹不疼娘不爱的地方了。最简单的地方,在电子化这么简单方便的时候,资金清算还需要T+2,筑起了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资金的自然流动,分红的时候还需要去申报领取,还生活在上古时代呢!香港的没落是必然的趋势。

2020-04-02 09:26

港股除了便宜以外一无是处

2020-04-02 12:59

我倒觉得应该改改1,港股通假期前两个交易日不能交易,2,港股通分红扣20%税的问题。
这两点太扯淡了

2020-04-02 09:27

港股的意义是来教育在A股赚了钱的牛人。

云蒙同志,这段话给你共勉。
这两年我和你一样,也是被银行股搞得比较狼狈的人之一。不过稍好一些的是,我没有单一重仓在这一个行业上,也没有单一某个银行股,但最近一个多月来我的反思,可能对你也有用。
先说结论:就是我以后再也不要去干这种猜对业绩猜错股价的事情了。
为何会这样?其实你我、包括董宝珍同志还有很多的银行股投资者,都犯了很大一个错误,我们一直误以为股票是由业绩决定的。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股票是由多维度的共识决定的。这个多维度的共识是什么?行业空间、竞争格局、盈利能力、估值等,再把这些因素划分出短中长期,不同的投资者看重这里面不同的维度,比如有人看重短期业绩,有人看重长期竞争力,最终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共同决定股价。并且不同因素共同变化,影响未来股价的走势。
好了,回到目前的问题。集中持股的核心是能力圈,如果我问一句,银行股真的是你的能力圈吗?我相信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是”,我曾经也对自己这么认为,然而很遗憾,并不是,这是你和我还有董宝珍同志这几年狼狈的核心原因,我们误判了能力圈。
不要因为看到这段话而愤怒,我曾经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你眼中的能力圈和我曾经误解的是一样的,就是我们大致能推断某些银行某些指标在某个季度的变化趋势。但实际上这并不是能力圈。
能力圈是什么?最好的检验能力就是回到过去,比如回到2009年那个行业的高点,回到2014年行业的低点还有等等的高点和低点,你能否仅凭当时可得到的条件判断出未来1-2年股价的走势?
比如现在回过头来看2007年、2009年很多银行股估值是高了,可站在当时那个时点上,你能否判断出未来几年银行股估值要大幅下台阶?
我不能,我感觉你可能也不能,董宝珍以及诸多的大V很可能都不能。所以不是我们这几年狼狈,如果回到当年那个高点,我们依然会很狼狈。这中间有比我们更高阶的玩家,他们能在那个时点看出我们看不出的问题。当然,这个事情也没什么可以沮丧的,我也能在某些时点看出别人看不出的东西。所以同样,站在这个位置,虽然你我可能还有众多大V能看清楚比如农行建行工行未来半年的息差资产质量走势,但我们依然看不懂股价。股价的走势依然会取决于某些在这个问题上,比我们有更高维度看法的人。
最终该怎么办?要么成为这个更高维度的人,要么换个地方培养自己的能力圈,要么分散持仓。供你参考。

2020-04-02 09:43

作为一个所谓的专业人士,说这些没啥意思,就好似一个拳击手,需要做的就是拼命提高自己体能和技术,研究对手策略,如果一个拳手整天说比赛规则有问题,这将是个什么画风。

2020-04-02 11:53

全球资本市场,还是A股投资者最幸福。
首先不缺钱,无论买多垃圾的股票,一阵风起来就能飞上天,不怕长期被套。
其次税费低,没有资本利得税,分红持有超过一年没有红利税,偷着乐吧,投资投机两相宜。
最后还有各种福利,可转债福利,打新福利等等,入股资金量小的话,每年额外增加少则5%,多则15%以上的收益。大资金还可以网下打新,天天数大钱。
好好享受这段美好时光吧,说不定十年后这些福利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