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与混沌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回复:14喜欢:23
云蒙同志,这段话给你共勉。
这两年我和你一样,也是被银行股搞得比较狼狈的人之一。不过稍好一些的是,我没有单一重仓在这一个行业上,也没有单一某个银行股,但最近一个多月来我的反思,可能对你也有用。
先说结论:就是我以后再也不要去干这种猜对业绩猜错股价的事情了。
为何会这样?其实你我、包括董宝珍同志还有很多的银行股投资者,都犯了很大一个错误,我们一直误以为股票是由业绩决定的。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股票是由多维度的共识决定的。这个多维度的共识是什么?行业空间、竞争格局、盈利能力、估值等,再把这些因素划分出短中长期,不同的投资者看重这里面不同的维度,比如有人看重短期业绩,有人看重长期竞争力,最终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共同决定股价。并且不同因素共同变化,影响未来股价的走势。
好了,回到目前的问题。集中持股的核心是能力圈,如果我问一句,银行股真的是你的能力圈吗?我相信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是”,我曾经也对自己这么认为,然而很遗憾,并不是,这是你和我还有董宝珍同志这几年狼狈的核心原因,我们误判了能力圈。
不要因为看到这段话而愤怒,我曾经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你眼中的能力圈和我曾经误解的是一样的,就是我们大致能推断某些银行某些指标在某个季度的变化趋势。但实际上这并不是能力圈。
能力圈是什么?最好的检验能力就是回到过去,比如回到2009年那个行业的高点,回到2014年行业的低点还有等等的高点和低点,你能否仅凭当时可得到的条件判断出未来1-2年股价的走势?
比如现在回过头来看2007年、2009年很多银行股估值是高了,可站在当时那个时点上,你能否判断出未来几年银行股估值要大幅下台阶?
我不能,我感觉你可能也不能,董宝珍以及诸多的大V很可能都不能。所以不是我们这几年狼狈,如果回到当年那个高点,我们依然会很狼狈。这中间有比我们更高阶的玩家,他们能在那个时点看出我们看不出的问题。当然,这个事情也没什么可以沮丧的,我也能在某些时点看出别人看不出的东西。所以同样,站在这个位置,虽然你我可能还有众多大V能看清楚比如农行建行工行未来半年的息差资产质量走势,但我们依然看不懂股价。股价的走势依然会取决于某些在这个问题上,比我们有更高维度看法的人。
最终该怎么办?要么成为这个更高维度的人,要么换个地方培养自己的能力圈,要么分散持仓。供你参考。

热门回复

2020-05-16 08:37

核心还是业绩.以兴业为例,10年前列Excel表的大v不少,那时候净利润增速在25%以上,现在降到了6%。还觉得pe估值降低冤?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是读了很多冯柳德文章才深有体会。以前很多人总是以为股票就是看业绩,实际上并不是,股票是要给多维度的交易,这个多维度包括了时间维度还包括不同的指标维度。当期业绩甚至一年内的业绩只是这个维度中的一个,如果所有人都据此达成一致,那股票就没有交易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有人看当期业绩,有人看一个季度以后,有人看一年以后,还有人预期更长时间的业绩。比如目前的银行股,如果静态看1季度、2季度至少在全市场来看肯定业绩不差,但这个时间点上,“未来要受损”这个维度的思维占据了主导,主导了当前的股价。这个主导的思维对不对?我认为是不对的,包括很多银行股投资者也认为是不对的,但这中间还有没有更高层次的思维,我们没有发现?这是最大的风险。
毕竟如果回过头回到2010年,当时市场质疑的是银行的坏账,当然事后来看,这种质疑被证伪了,可估值确确实实永久性地下降了很多很多。这其中可能包含了更高层次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人在2010年初看清楚了银行估值要永久性地下降。如果我们搞不清楚这其中的原因,仍然纠结于当前市场我们看到的观点的对错,那很可能最终在观点上证明我们是正确的,但在股价上仍有可能犯错误。
正是因为股价中包含的基本面维度太多,而且不同维度在不同时期的权重还不一样,这才导致股价如此难预料。但不管怎么样,基本面肯定不止当期EPS和当前的估值(包括和历史估值对比),跳出这个维度,可能会让我们很痛苦,但不跳出这个维度,说明始终我们在银行股的投资中是处于劣势的。很多沉迷于银行股的投资者都应该去反省,不能再干这种猜对了业绩却猜错了股价的事情。

你说的基本做不到,那是不可能的。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跟你说,我在部分行业和部分公司上能做到这一点。我也认识其他人能在别的行业和公司上能做到这一点。
所谓的思考的维度,不过是不同的思考角度,很多人认为做不到,实际上是根本就没尝试过。当你尝试过不同维度地思考,再用历史去检验,叠加逻辑上的合理性,最终你会发现这种所谓的高维度思考并不是那么难。
价值投资一个是价格一个是基本面,说起来简单,但价格不仅仅是当前的低PE,基本面更不仅仅当前的EPS。只有多维度的思考,发现了更高维度的规律,这样相对市场的逆向投资才有意义,否则就是把能否赚钱交给其他更高维度的思考者。

2020-04-02 15:42

说的很不错。
实际上,你说的不是很难,是基本做不到。
当然,你的结论也是正确的,适当的分散持股。
银行,最大的问题是,虽然估值低,确定性也是相对较强,但不具有稀有性,而且,大众对银行的印象,一般是笨重体量大,涨不起来,即时大众相信银行每年固定能有8个点的收益,大众中的大部分人,也不会买单,不会长期持有,人心浮躁的现状与未来使然。
买银行,就要有信仰,估值会回归,这种信仰,会是以后更多人的信仰才行,漫长的过程,你愿意等待就行
我持有银行,我有信仰
我持有小米,我的信仰是,它能改变世界,我也猜测雷军的信仰就是这样。
我持有华融,我认为这个企业赚钱很容易。
物以稀为贵,所以,应该持有茅台,不过我不敢,没我理由,感觉不能持续发展的概率较大

2020-04-02 12:23

您说的这个太难了

2022-11-18 23:28

股价和业绩关系不大

我说做到,不是指每天都能判断股价的涨跌,而是在某些极值点的时候,对股价一种异常高胜率的把握。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这就不能能力圈。

2020-04-02 17:04

说自己能做到的,当中的大多数人,只是自己以为而已,我相信你可以做到,或者有人可以做到,但少到可以可以忽略不计。
我认为自己是研究与思考能力很强的一个人,目前在一个极小的行业干了10年,我的企业在这个行业当中也算做的还可以的了,但我也不敢说我懂。
我不相信丁磊能完全懂20年前的网易,也不相信段永平懂,也不相信马化腾懂20年前的腾讯

研究企业是很难的。中过一次招以后,我也是分散原则了,而且还需要通过择时择价来提高胜率。

2020-04-02 16:23

能预判1-2年股价的走势是神的力量!而预判1-2年企业的盈利水平才有可能有少数人类做到。当股息率持续达到10%-20%-30%的时候,我不相信没有人抢着买四大行!所有的买卖搏奕归根到底都离不开企业利润的变动(除了只看股价走势做交易的搏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