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4回复:217喜欢:11
房地产严重过剩的言论该休矣!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已经建造了144亿平方米实用房屋(不包括农村地区的自建房屋)。2020年,人均城市居住面积为38.6平方米,这意味着在30年内,中国为3.7亿人建造了足够的住房,仅占城市人口(9.2亿)的40%。
预计到203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65%左右提高到73%,这将使城市人口增加超过1亿,而这些人都需要住房。
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我认为至少有3点:
第一,我国存量商品房供应远不能满足存量城市居民居住需求。
第二,随着人们收入增长,对更大面积的居住需求增长,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将带来增量需求。
第三,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未来10年新增的1亿城市人口将带来增量需求。
衣食住行都是人们的刚需,而住这一块在国人心中更占据重要地位。中国人一直认为住宅物业是投资的首选资产类别。在美国,住宅物业仅占家庭财富的25%左右,而在中国,这一比例约为59%。所以,从国人的心理特征出发,潜在需求仍然巨大。
既然供不应求,那为什么最近几年地产行业出现了这么大的危机呢?我认为,本质上是政策收缩引发的,政府主动提前干预,刺破一部分投机泡沫,以避免泡沫大到不可控制的地步。泡沫的刺破引发了房价的下跌,房价的下跌又进一步压制了需求,这些被压制的需求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延迟了。因此,一个事实就是短期的政策改变不了房地产长期的供需紧张状况。
打个可能不恰当的比方。白酒行业,茅台产能受限,供不应求。但市场过热时,投机行为会推高股价,导致股价大幅偏离基本面价值,此时如果茅台官方主动采取限价的措施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可能就会引发股价大幅下跌,以致股价显著低于其内在价值。那么,这个时候茅台的供需基本面改变没?当然没有。
现在为抑制投机而制定的政策(人为干预)都在逐步取消,那么,有理由相信地产行业将回到供求规律这条轨道上来。
$万科A(SZ000002)$ #房地产#

精彩讨论

rivian00705-03 18:55

房子今后只有跌的份,一是人口拐点已到,现在许多幼儿园都招不满!二是现在的房子已足够多,尤其中国倒梯形人口结构,夫妻双方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父母的房,每天住一个地,得轮换一周。三中国经济必须转型,高房价地价严重阻碍经济转型,增加企业负担,压制消费。四是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今后真是穷得只剩房子!大势所趋,看不到这点,会吃大亏!

王隽05-03 17:58

我书读的少,你不要骗我。

独钓潮江05-03 18:02

未来100年人口都会持续下降,没有一年可能会增长。仅仅这个就能粉碎一切关于房地产的梦想。

可乐行者05-03 17:56

这一亿有多少有能力能买房?另外老房子不算房子吗?都会空置吗?

fICm6h05-03 18:37

你自己赶紧去买几套

全部讨论

05-03 18:12

看不下去了

05-03 20:46

这些新房子建造前,几亿人都在睡大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

我只认为一点,中国的城镇化不能达到73%,其他都随你演绎

05-04 06:20

你的命题是伪命题!按你的逻辑房地产永远不会过剩!因为人的需求和欲望是无限的,你住一百平房子就想住二百平,当拥有二百平房子时又想住五百平的花园洋楼。但需求归需求,决定价格的是购买力不是需求!只有民众购买力上来,房地产才能繁荣!

房子过去是为了结婚,为了孩子读书,不得不买房,现在结婚率生育率断崖式下降,00后已经不愿意为了房子背负沉重的贷款,已经开始躺平,房子卖给谁?80和90后?

05-04 13:51

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口,基本上都进入(70岁⼀83岁)中国人死亡高峰期,这部分人中城市户口都有一至二套房(双职工福利分房很多)。老房屋过剩是不争事实。这部分人房屋儿女都以卖出为孙辈买房为主。房屋严重过剩,现在只能寄希望农民工进城买房了。农民工买了房靠什么在城巿为生下去?

05-04 11:22

你没看懂
1. 正是供求规律决定了楼市的下跌趋势,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降造成未来长期需求走弱。
2. 房价价格对价值的偏离度(泡沫),得用房价收入比衡量,辅之横向和纵向比较。价格高企抑制了需求,得懂“以价换量”。
3. 城镇化率不是房价上涨的决定因素,也可能在房价下跌中完成,这几年我卖出多套,买家都是“进城”群体。卖套房就能知道潜在买家结构,成交背后是大量买卖价格博弈,这几年是买方市场。
4. 政策只是延缓趋势,比如前些年 限购、限售、限贷…,不能扭转疯狂上涨;近两年的一千多项救市措施也不能阻止下跌。
5. 新建房是增量,存量才是根本。
体系完善(我个人有30多项指标)、勤于实践、动态跟踪…,缺一不可。

05-03 18:41

没人说地产过剩,地产主要问题还是价格太高,拥有的人不均衡,有的人几百套,有的人一套也没。

05-03 18:43

嗯,贷款多买几套

144/30,年建设不到5千万平方米,折合600万套,你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