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百亿利润的分析逻辑$中国中免(SH601888)$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42喜欢:8

一、2024营收预测

假设前提营收增长与出境游人数修复正相关而非负相关(如果不认可这个逻辑,以下内容自动绕行)。

分析出境游人数的变化,要在数据维度统一口径,时间序列可比,这里选取中国旅游研究院(即文旅部数据中心)的数据,因为每年文旅部授权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全国旅游数据,权威性较高。以下有三则2019年(实际值)、2023年(预测值)、2024年(预测值)的入出境客流数。

中国旅游研究院: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受权发布《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2019年入出境旅游总人数3.0亿人次

中国旅游研究院:2023年2月的《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2023年全年入出境 游客人数有望超过9000万人次(虽然2023年的最终数据尚未公布,结合中国旅游研究院《2023年上半年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上半年出境游目的地共计接待内地(大陆)游客4037万人次,全年9000万符合逻辑)

中国旅游研究院:2024年入出境旅游市场的复苏进程将进一步加速,全年入出境旅游人次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超过2.64亿人次

入出境客流从23年的0.9亿爆发性增长至24年的2.64亿,所以2024年会是口岸繁忙的一年,不用根据23年的口岸冷清来线性类推2024年依旧不如意,惯性思维会害死人。引用本周中免机构调研的一句话“24年出入境的应该是客流应该会有进一步的增长,这个也是给机场渠道,甚至是整个边境口岸渠道的进一步的恢复业务进一步恢复提供了很好的一个基础。”

再回到2024年营收预测,入出境客流爆发性增长,我们假设中免的营收只增长20%,不过分吧,即676*1.2=811亿,略低于近一个月卖方预测。

二、2024年净利率预测

由于季节性特征,中免的净利率特点是高开低走,今年四季度最意外的一点是稳住了,所以23年业绩快报公告所言的“持续优化商品结构,有效提升运营效率”,不是一句虚话。

老有人说消费降级,中产钱包瘪了,美妆打折,怎么可能稳住利润,建议再去看看我之前写的《中国中免的认知惯性与偏差》一文。不要觉得中免的消费者主力是中产,香化是中产,而23年的发力点是手表、珠宝,那都是富人的消费,所以也不用看CPI(穷人的指数,代表不了富人的消费),本周的中免机构调研也说了“23年我们出现了一个发现有个新的特点,手表、首饰、珠宝,它的销售同比增长非常快,甚至达到百分之五六十的一个同比增长”。

随着产品结构的改善,考虑美联储降息带来的人民币汇率升值,2024年全年保守估计,拍一个10%的净利率不过分吧。

从营收*净利率的逻辑来看,24年的开源净利润=676X1.2X10%=81亿,卖方预测均值是87亿。

2024利润增长有2个发力点:一是开源,也是市场普遍的预测方法;二是节流,市场没认真考虑超预期的一点,也是昨天我跟雪球球友讨论比较热烈的一点。下面我做个节流的总结。

三、机场让利带来的成本改善(节流)

3.1让利大局

为什么是让利,别跟我说让利才能改善口岸免税竞争力,实现双赢或三赢。大家都很现实,或者说唯利是图,机场能赚一块,怎么可能轻易让利八分,想得美。

所有的卖方都是基于西方经济学来预测中免和机场的蛋糕切分,而现实可能是政治经济学(多说一句,大家政治敏感性不强,留学背景的领导全部退出新一届的中央金融委、中央金工委)。共同富裕的时代洪流下,已经席卷各行各业,银行减费让利、服务实体经济;信托回归本源,退出通道业务,大家都只能赚主业的正常、合理利润。如果社会增量蛋糕增长缓慢,那么蛋糕重切势在必行,浩浩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央地博奕几十年,从之前政策不出中南海,到现在地方瑟瑟,谁敢不听话?中免是与洋争税的国之利器,国家支持口岸免税是为了补充国库,而非让机场当财政收入的硕鼠(假肥地库),上机最大的问题是央地不分,侵蚀中央税费尾大不掉,喧宾夺主。

大家要有大局意识、核心意识,拥抱时代大变局,过去机场的不合理不代表会是未来的常态。

3.2销售费用测算

回到节流主题,2024年新协议能给中免节省多少租金开支。而租金体现在销售费用科目中,所以计算租金,首先要对销售费用进行分析。2018年2月底,中免收购日上上海后,18Q2-20年Q1的销售费用大幅增加。

2023年销售费用测算:Q2单季、Q3单季销售费用环比增加1.8、4.4亿,假设Q4环增4亿,则2023年的合计销售费用达到100亿元。

3.3租赁费用测算

销售费用除租赁费外,其他费用具有连续稳定性。我们假设

下半年的职工薪酬小幅增加至12亿,广告及推广宣传费、折旧及摊销费用、交通及物流费用、办公及运营费用和其他几个科目小幅参照22年下半年及23年上半年的数据,前文测算23年销售费用100.06亿(进一步推出23年下半年销售费用100.06-42.74=57.32亿),可得23年下半年的租赁费用为28亿,即23年全年的租赁费用为46.7亿(19年的租赁费为126.7亿)。

结合本文第一部分:中国旅游研究院2019年入出境旅游总人数3.0亿人次,23年0.9亿人次,即修复0.9/3=30%,23年租赁费/19年租赁费=46.7/126.7=36.9%>30%,是因为保底租金的刚性。

2024年销售费用测算(按照旧协议口径):同样结合本文第一部分,中国旅游研究院2024年修复至2.64亿人次,即修复至19年的2.64/3=88%水平。2024年的租赁费用=126.7*88%=111.5亿元(假设去年底没签新协议,其实24的旧口径租赁费应该大于111.5亿元,因为保底租金的刚性,逻辑同上一段23年租金修复。我们这里保守估计假设就按111.5亿来计算)。

3.4新旧协议下租金差值计算(节流)

这里援引旧文的一个图(笔者进行了蓝线加工),因为24年参比23年的客流修复为2.64/0.9=2.93倍。上海机场为例,假设客流从23年的200万人修复至24年的600万人,对应的新旧租金比为5:8。

假设这个比例适用于全国,则24年新口径下的租赁费=111.5X5/8=69.7亿(23年的租赁费为46.7亿,机场整体租赁费实现薄利多销,上涨69.7-46.7=23亿),中免节省租赁费=111.5X3/8=41.8亿。假设让利消费者20%,剩余80%中的25%以所得税形式上缴国家,即中免实际节流=41.8X0.8X0.75=25.08亿元

结合本文第二部分的结论,24年的净利润=开源净利润+节流净利润=81+25.08=106.08亿。

所以,我说2024年中免盈利百亿不是梦。不服来辩!

全部讨论

希望中免能涨起来,最好一年上海北京市区+出入境卖1000亿 ,每年乖乖给上机首机200亿租金,中免每年利润绝对能破百亿,打工的赚钱了房东才能吸血不是。

中免涨跌跟利润关系不大

01-12 14:01

讨论已被 中免YYDS 删除

01-12 17:43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挣钱,以后别让他们知道了

今年预计消费中免1万元

04-07 00:43

请教下23年年报中在建工程海口免税城的本期其他减少金额12.5亿,这是去了哪里?谢谢!

留个脚印月底不上100在来喷

01-12 14:55

虽然你比较乐观,但我还是给你点赞,寒冷冬天,乐观难得可贵

海南2025年前封关对中免的影响有多大?到时候品牌方就可以自己开店,这个影响不可估量

01-13 20:54

挺你。
看过国信曾光一个研究,新协议,大致算出来 租金节省15-25亿之间(具体数字可以再查查,大致),我个人也觉得全网这方面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