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7喜欢:0
楼主的讨论很有意义,我来说一下我的理解吧,不一定对。首先《蒙特利尔议定书》本体是通过ODS这个角度来控制的,《基加利修正案》是通过GWP这个角度来控制的。《修正案》的本质是针对温室气体的,有别于《议定书》,《议定书》本体是针对破坏臭氧气体的。破坏臭氧气体的制冷剂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进入削减尾声。那么《修正案》就可以理解为搞《议定书》的这帮子人扩大自己的管理范围啦。那既然是针对的温室气体,《修正案》中对于制冷剂的衡量就都是把他换算成二氧化碳当量。《修正案》中只控制你用作制冷剂发泡剂的总体二氧化碳当量,不管你是二代还是三代。所以我国在2023年锁定的总二氧化碳当量就是2020年--2022年三代平均销量+2023年当年的二代销量。因为2023年我们受《议定书》管理的二代已削减到2013年基线值的65%了。相当于这部分二代从2024年开始既要受《议定书》约束,又要受《修正案》约束。而并不是说《修正案》把这部分的二代的二氧化碳当量又重复计算了一次。那么根据《议定书》从2025年开始二代就又要再减半,现在问题是根据《修正案》这减半的二氧化碳当量能不能加到三代上去。我理解是不能。理由是这样的,2023年冻结时,在年底就会公布三代各个产品的生产配额。从这个时候开始,执行起来就已经不是按照二氧化碳当量来了,而是精确到各个产品的数量了。也就是说这个冻结的锤子锤下去的位置是根据二氧化碳当量来定的,但是锤下去之后就那就是按照各个产品的配额数量来了,后期想要增加是一事一议的,就像当年的二代一样。
引用:
2022-08-14 15:53
$巨化股份(SH600160)$ 制冷剂市场经济学分析(一)
1.配额分析:不同于大V和市场的理解
根据修正案,24年三代基准线由两部分构成,一是20-22年均值,二是二代基准线的65%。这里65%很讲究,因为24年二代的配额就是二代基准线的65%,含义在下文就可以慢慢体现。为方便说明,假设二代基准线10...

全部讨论

非常厉害!你说的这个角度是有可能的。我也考虑过这个角度。就是有一个矛盾我觉得难以调和。如果二代掉的不能用三代补,那么逻辑结果就是,到2029年:一方面基准线开始缩减10%,另一方面29年以前掉完的二代配额,其二氧化碳缩减量应该是远远大于基准线的10%的。结果就是29年的缩减变得没有意义。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国际协议设计就有点搞笑,水平太低了。另外一个矛盾是,修正案的总体思路应该是24-29年保持基准线,29年开始缩减。如果二代掉的不用三代补的话,那么其实实际上在29年前就开始实质性缩减。 当然,最终方案,还是只能等最终文件。不过这不改变周期利好方向,只是会影响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