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2回复:56喜欢:1
$长城汽车(02333)$ 谈一下我对摩卡插混的认识。我是2017年入坑长城的,持股数总体上是与时俱进的,近两年算是全仓长城了。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近期入手了一辆长城当下的旗舰车型:摩卡dht-phev,四驱,选装了电控悬架。目前开了大概2个月,行驶约2700km。总体感受:车辆机械素质很好,动力优秀,内饰做工优秀。空调,辅助驾驶刚刚的,车机也不赖,人机交互比较智能,小魏同学感觉比蔚来es6的糯米聪明,总体上和h6性质差不多算是个水桶车,没明显的缺点。事实上,咖啡系列的几辆车质量都不赖,那个被38测评的拿铁差点被他吹上天了。实际上事实就是这样,38的评价还是客观的,反正个人感觉也是超预期的。真要找缺点,感觉智能座舱团队还需加把力,如果车机做得和华为鸿蒙差不多,哪还有问界啥个事?营销肯定是短板,这么好的车,咋就只卖这点量呢?

精彩讨论

小川树清2022-08-05 16:15

一句话: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动力系统,机械素质,品控,均处于第一梯队,根本不是比亚迪可以比的。综合起来看,象摩卡p这么均衡的选手目前很鲜见。智能驾驶和座舱可以和摩卡p比一下的蔚小理,造车水平比长城差点火候;造车水平ok的传统车厂,在智能化上几乎没有可以和摩卡p一战的车型。

榆树冷风2022-08-05 21:26

你说的38不会是那个38号大佐吧,这个人还能洗白吗?

小川树清2022-08-05 19:17

感觉长城在有意控制节奏。这样做,既是股权激励背景下达成业绩的现实需要(在无法冲量的情况下,肯定会将单车利润放在优先级,这样做,即便出现零售销量年度同比负增长的极端场景,仍然可以通过年终批发突击压库实现账面利润增长,从而达成股权激励目标),也是技术实力所限的理性选择。尽管毫末智能和仙豆智能的产品实力均与蔚小理处于同一梯队,但是客观地说,两个团队的快速响应能力与消费者的期望还是有差距,表现为混动逻辑尚不够完美,座舱还不够智能,智慧巡航和NOH还不够稳定,bug修复迭代速度也还不够快。在软件能力制约下,如果把这些系统直接下放到对价格更敏感的H6大狗等走量车型上,可能有些缺点会被放大。所以,个人还是比较认同长城当前的新能源和智能驾驶投放策略。首先选择对价格不是很敏感的咖啡系列,坦克系列,以及好猫芭蕾猫之类的,投放过程中十分注重收集用户体验反馈,快速修复bug,快速实施软件ota升级。待产品成熟后,再大量下放到H6和大狗等走量产品上,我觉得这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

粥依然可温2022-08-05 16:51

屁股决定脑袋,销量说明一切!

小川树清2022-08-05 19:25

有一个情况:1、订车后长城会给每一个客户建一个群,群里有厂家的员工,客户有事都可以在群里反映,4s和厂家会反馈;2、提车后,我偶然加了一个摩卡p的车友灌水群,发现群里居然混入了3名厂家员工,角色还不同,一个领导一个技术员一个售后。群友提的一些反馈居然得到了厂家的响应。由此可见,厂家确实很想做好产品和服务,虽然现在还不够出色

全部讨论

一句话: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动力系统,机械素质,品控,均处于第一梯队,根本不是比亚迪可以比的。综合起来看,象摩卡p这么均衡的选手目前很鲜见。智能驾驶和座舱可以和摩卡p比一下的蔚小理,造车水平比长城差点火候;造车水平ok的传统车厂,在智能化上几乎没有可以和摩卡p一战的车型。

2022-08-05 21:26

你说的38不会是那个38号大佐吧,这个人还能洗白吗?

2022-08-05 16:51

屁股决定脑袋,销量说明一切!

摩卡拿铁的产品力好像没有听到过负面评价的。好产品,即使是合理的价格,也不一定可以卖的很好, 品牌认知的建立是需要长时间。 同时, 有些竞品非要不挣钱卖低价、把市场做坏,做小蛋糕,也是非常短视的。  希望过一阵子, 长城的车都变为小众车, 每辆车都拥有忠实的粉丝团, 数量不需要太多 , 但认同质量认同价值接受价格就好。   那些 赔本卖车赚份额交朋友的 、和赔本卖车赚电池的,就让他们自己红海里折腾吧。  而长城只要可以坚持挣钱, 挣来的钱坚持低位回购, 高位投入研发与市场开拓,就可以活得很好。

2022-08-05 16:06

就是车身变形,后备箱门打不开,硬伤

2022-08-06 11:45

车的品质够好,如果卖得不行,那就得从外形和价格去找原因。
从外形上看,我觉得摩卡是没有30万的旗舰车的气场,前脸有点过于个性,后面是横向和竖向都做收缩,既小气也小空间。
价格,从燃油车到PHEV的价格跨度过大导致目标用户切换困难。


此外营销方向,无论从国产豪华、轻奢、安全即豪华、智能驾驶的宣传重点,还是车型的名字上,几年来各种切换,给用户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而且厂家当初极其自负,不屑于做市场营销。记得几年前有个VV7从高速上翻滚掉到桥下,车上几人轻伤自主下车的事故,完全可以作为安全性能的背书来一波热点,却刻意平淡地过去了。现在却需要去硬碰瓷友商来搞热点,真是让人唏嘘。

2022-08-06 01:01

我觉得长城新能源的方向不对,还是做油车的思路,尽早切换到做电车的思路吧!增程归根结底是电车,所以发力纯电和增程才是未来。

我看到一个说法,摩卡P这么重,突破30万的插混车,后悬用多连杆是个硬伤,一个是显得悬挂没档次,另一个是限制了底盘的质感,该换成双叉臂。我没开过咖啡系列,对底盘感受不敢瞎评论,但讲真,柠檬平台的底盘调教,我的哮天犬还是很给力的,刚刚完成了4100公里的自驾行,一点不拉跨。

2022-08-05 21:43

我跟你情况差不多,买了辆燃油摩卡,评价跟你差不多

2022-08-05 16:50

外观空间是短板,颜值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