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价投只有巴菲特一枝独秀?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63回复:102喜欢:51

价投们老是挺老的,有名是挺有名的。但如果论有钱,只有巴菲特一枝独秀,比交易员出身的著名投机家平均起来似乎穷不少啊。

芒格,94岁,身家18亿。

彼得林奇,74岁,没有最新数据,2006年只有3.5亿。

施洛斯,95岁,没数据,但显然没富到能排进福布斯400的地步,否则就能看到了。

格雷厄姆和费雪,查不到财富,那么应该不是很有钱。

邓普顿,应该比上面4位有钱,但似乎也没很有钱,福布斯排名上似乎我也查不到他。

他们甚至还不如徐翔有钱。

但很有钱的投机家,那就不少了。这些都上了福布斯的。

Kenneth Griffin 87亿美金

西蒙斯 185亿

Steven Cohen 140亿

Michael Platt 65亿

索罗斯,249亿

Paul Tudor Jones 47亿

Bruce Kovner 55亿

John Overdeck 48亿

Stanley Druckenmiller 44亿

John Arnold 33亿

全部讨论

2018-09-09 20:11

应该算算搞价投倾家荡产和搞投机倾家荡产的比例才对,1万个价投都能稳定盈利,还有几百个发财了,和1万个投机的里面几千人破产最后只有几百个发财完全是两回事。

2018-09-09 20:20

雪球最有钱的段永平,80后佼佼者李想,还有私募大师赵丹阳,邱国鹭,都是货真价实价值投资者,怎么就没有了呢?最不济,方丈也是啊,身家过亿,不信你问他!

2018-09-09 20:48

注意,索罗斯玩的是价投,不是投机,人狙击这个狙击那个背后都有基本面做支撑!你以为是柚子?

有2个很重要的点。
1:可复制性。
2:失败的结果。
可复制性其实就是成功率,如果遵循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那么可复制性较强,大多数人的是赚少和赚多的差距。失败了也是跑输大盘。本金大幅损失的几率很低。遵循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则危险很多,可复制性也开始下降。
投机要考虑你能不能复制这些成功人士的策略?或者说他们的策略怎么完全归纳有时候都是问题。失败的后果也需要考虑。
所以对于普通人,显然最理性的解是偏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

2018-09-09 20:35

即使对于顶尖价投也是一个慢慢致富的过程,最终财富数量主要取决于能力、胆识和初始本金。具体到巴菲特,①能力:毋庸置疑,②胆识:代客理财零成本上杠杆,③初始本金:家境优越且善于钻营。相比较而言,笀格起步晚了近20年。
而明星投机者们大多玩的是一个“正面我赢、反面你输”的游戏。比较而言致富速度更快,头部效应更明显,幸存者偏差更大。

无论是
超短,投机,价投等不同模式和派系
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所需要面对的就是两个问题:
确定性和可复制性


价投的确定性最容易解决,一旦成功就能得到很好的复制

投机的确定性一般很难把握,可复制行也很难行之有效!

超短不用说了,所有里面最难的!

那么问题来了
无论是超短,投机还是价投,那么解决了确定性和可复制行,是不是都是好的,行之有效的赚钱模式呢?

无非是难易程度而已!


为什么价投占据当今市场的主流,说白了,就是最简单!

但真的不适合资金量很小的投资者
举个例子,我就有十万块,你让我价投?我就能买1-2手茅台!
就算茅台牛逼带冒烟,几年后在600块的基础上翻倍股价1200+!我也牛逼带冒烟拿住,无非赚十万块!
几年啊?随便打个工,也不止十万块!

所以,要理解散户之心!理解市场博弈之心!
模式没有好坏之分,能赚钱就是好模式,也请价投的大V,不要骂投机是赌徒!

投机之路,很难!但不是不能成功的,更不是一个伪命题!那么多投机大师也已经验证过了的!

雪球确实是一个价投圣地,但我希望有一片属于投机自己的天空!

2018-09-09 20:15

美国的保险公司是有限的,只有巴菲特找到了这条路,趁保险公司便宜的时候拿下了一些,然后一步步做大,拿着保险公司免费的浮存金做杠杆做大的,巴菲特的生意模式,属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后也不会有巴菲特了,所以施洛斯说巴菲特是绝顶聪明的

2018-09-09 20:11

因为巴菲特有保险公司,无限加杠杆

2018-09-10 01:22

几乎所有大富豪都是价值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