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达利欧最新分享!一场非常现实且朴实的高质量对话

发布于: 雪球转发:39回复:14喜欢:105

昨晚(4月20日),74岁的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在中国的最新分享,做了一场超级接地气的对话和超高质量的分享,提问和答案都很现实且朴实。

这些问题包括:

年轻人怎么尽早发现自身的弱点?

怎么处理失败的情绪?怎么应对焦虑?

怎么去平衡工作和生活?

上司犯了错,职场新人通常不敢指出来,如何看待和解决这种冲突?

有钱人能看到的更多“风景”是什么?

在信息爆炸时代,独立思考变得越来越难,如何适应这种形势?

本次分享,由中信出版联动抖音,邀请瑞·达利欧与国内四位年轻的创业者、学者面对面,问题各个直面现实,达利欧回答也很朴实且现实。

达利欧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投资人之一。他创办的桥水基金目前管理的基金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在中国管理的私募亦已超过百亿。

与资产管理相比,达利欧输出的思想影响力更大。他对于政治的洞见,影响了全球无数投资人。他写的《原则》一书,关于极度真实和极度透明的法则,对于企业家、职业人士都有着最深刻、广泛的影响。

2022年,达利欧宣布从桥水基金退休,更多实践知识的慷慨分享。昨晚的直播交流,是一场超高质量的人生对话。

以下是对话实录,为了阅读轻松,小雅只保留了 达利欧的全部交流内容。

一直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是学不到新东西的

Q1:像70%的中国大学生一样,我也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我在农村长大,是家里唯一读到高中的学生。你经常说,我们应当拥抱现实,但作为第一代大学生,我们也面临着这样的焦虑——我们的家庭知识和眼界不足,难以在发展道路上给我们很好的指引,我们也发现很难找到合格的导师来进行交流。

我的问题是:对这样的年轻人,你有什么建议,以便他们挖掘自我,尽早发现自身弱点?

瑞·达利欧:首先,祝贺你,你要意识到自己成为第一代大学生是多么幸运。我的情况是一样的:我父母没有上过大学,而我上了大学。

首先要意识到,人生旅途里有一种牵引力,那便是你的本性。你要了解自身的本性,然后找到适合自身本性发展的路径。《原则(实践版)》一书里有一个人格评估测试,可能对你有帮助。

但在人生旅途中,你要明白,与你知道的事情相比,你不知道的事情要重要得多。如果你一直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是学不到新东西的,而错误会让你有所收获。所以,要有针对错误和学习的开放心态。

我有一个表述:痛苦+反思=进步。当你犯错误时,你要对错误保持谦逊之心,从中学习,并意识到这是一段旅程,就像玩电子游戏或登山,你会遇到阻碍和痛苦,然后会在旅途中获得力量。

所以,你能拥有这样的起点,上了很好的学校,是很幸运的。在此基础上进化吧。

力量源于提问,

而不是源于你认为你有答案

Q2:对于大学新生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如何帮助他们找到导师,以进行有价值的对话?

瑞·达利欧:我认为关键是心态开放。如果你花心思去找,你一定能找到很好的导师。力量源于提问,而不是源于你认为你有答案。

很多人,比如我以及教你的教授们,将会很乐意帮助你理清思绪。但话说回来,当你回顾你的经历,特别是痛苦的经历时,你将会意识到这些经历是最有价值的。

我认为很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两个“你”。有一个意识性的、逻辑的你,还有一个潜意识的、情绪性的你。你不了解后者,因为那是在潜意识里的,但与前者相比,后者对你有更大的控制力。

考虑“二阶后果”能帮你用智慧来解决情绪的影响,把你的需要和情绪相调和。在我们经历人生时,我们总觉得快乐和享受要好于痛苦,但很多东西都有二阶后果

二阶后果几乎是截然相反的,那就像是生活的错觉,比如锻炼很辛苦,但你可以强健体魄;贪图口腹之欲会带来短暂快乐,但并不健康。

我还觉得正式的教育有时是个问题,因为在你学习时,你会因获得认知而感到骄傲,但骄傲又会妨碍你学习。而等你毕业之后,进入社会时,真实的生活才陆续展开,社会经历会颠覆你之前的认知,这些挫折带来的经验是很重要的

孩子们走出学校时是傲慢的,接着他们必然要在具体经历中接受打击,从而变得谦逊,变得心态开放,去真正地学习。

找到最聪明睿智的、成功的人,

问他们应该怎么做

Q3:你是否有过失落的经历?你如何处理这种情绪?

瑞·达利欧:人生都有至暗时刻。当我失去儿子的时候,那是我最艰难的时刻。但我知道发生意外是正常的,因为天有不测风云。

还是那句话:痛苦+反思=进步。痛苦的时候去思考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应对现实。我能理解每个人的失落,但关键是把事态弄清楚,因为总存在一条出路,只是你当时不知道那条出路。

如果你保持开放的心态,多和别人交流,你就能找到最好的出路,这就是人生的进化方式。如果你回顾过去的时光,你会发现情况总会变,而人是不断进化的。

我的办法是三方交流,即找到最聪明睿智的、成功的人,问他们应该怎么做,这些人意见各异,但在他们的分歧中,你会找到最好的出路。

我发现,尽管我可能对某些问题一无所知,但如果我能进行很好的三方交流,我也能取得成功。因为你能从中学习。看到分歧,倾听分歧,解决分歧,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三方交流的力量是最了不起的力量。

Q4:你刚刚提到“深思熟虑的分歧”,你能对此稍微解释一下吗?

瑞·达利欧:太多的人认为分歧意味着冲突。他们试图坚守立场,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这也触及他们的自尊心。

其实分歧应该引起好奇心。如果我们之间产生了分歧,那为什么错的不是我呢?如果两个人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分歧,那么谁能来帮忙调解这个分歧呢?所以,认识到自己也可能犯错误,这种带有好奇心的开放心态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

你可以上网,可以学习任何东西,也可以从最新的人工智能里找到几乎任何问题的答案。力量并不在于“知道”,而在于“提问”。

不要害怕其他人的意见,

也不要试图获得对方的认同

Q5:你不仅把桥水管理得很好,你还同时做着很多其他事,例如写下《原则》、从事慈善等。你是如何应对焦虑,并用有限的时间来做这么多事情的?

瑞·达利欧:首先,不要害怕其他人的意见,不要害怕负面结果,因为这会妨碍你。你要把这视为一场历险——你有1000万粉丝,肩负重任,粉丝关注你是因为他们能从你这里学到东西,但你也可以从粉丝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如果你一直担心他们的反应,就无法以最好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标。你得以开放的心态和他们交流,听他们的意见,但不要试图获得对方的认同,这会妨碍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另一个问题,如何应对焦虑?有两件事对我帮助很大,也是我想分享的。

首先,冥想可以帮助我对抗焦虑。这是一种简单的练习,能让人专心致志,就像忍者电影一样,在忍者电影里,一切都发生得很快,但是以慢节奏展现的。

另一个我发现很有帮助的事是,在你经历一些时刻时,去反思,或者问问其他人的经验,然后把这些反思记下来,你写下的东西就是你的原则,这就是最新的这本书《原则(实践版)》要讲的。

所以,两件事:冥想,思考并写下你的原则。这将缓解你的焦虑。

Q6:我曾尝试冥想,但失败了,当你冥想时,是什么都不想,还是想点什么?

瑞·达利欧:基本上什么都不想,我做的叫作“超验冥想”。

我用一个毫无意义的词。举个例子,“欧姆”,这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词。你静静坐着,不停重复这个词,当进行这个练习的时候,你是无法思考的,偶尔产生了其他想法时,就让自己回到“欧姆”。

当你反复这么做时,最终“欧姆”会消失,然后出现一个真空,那是沉寂的。这时你在进入自己的潜意识,不是意识,也不是无意识,而是潜意识。你的潜意识会产生很多东西,比如创造力。

你去冥想之后,会发现感觉很好,压力减轻,焦虑缓解,把潜意识提升到意识的层面。只需坚持,你就会享受回报。

Q7:我发现,以前的毕业生对职业发展有单一的目标,例如想要很好的报酬、更好的职业前景,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注意职业发展的情绪方面。

例如很多年轻人会因为不开心而辞职,而非因为经济原因、未来发展等,他们的职业发展路径是正确的,但如果不能和同事、老板形成良好的关系,得到平等的对待时,他们宁愿辞职。这在中文中称为“情绪价值”。

当我刚毕业找工作时,我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我愿意忍受工作的折磨,不开心也没事。但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在“情绪价值”方面更敏感。所以我想问,你对年轻毕业生有什么建议,你对“情绪价值”有什么看法?

瑞·达利欧:有两个原则,书里都有提到。

一是让你的工作和热情合二为一。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可能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到一定程度之后,快乐就并不取决于你挣多少钱了,而是能否找到“团体感”。在《原则(实践版)》里有一个测试,帮助你发现自己的本性,这可以帮助你找到有意义的工作和人际关系。

另一个是,你不能忽视赚钱。年轻人会低估或高估金钱的重要性。如果他们低估金钱因素,走到人生后半程时,比如需要养家的时候,可能就会遇到困难。他们也可能高估金钱因素,很多人习惯存钱,却看不到拥有金钱的目的是什么。金钱自身没有价值,唯一重要的是金钱能带给你的东西。

所以年轻人可以想想自己需要什么。对于我来说,拥有有意义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喜欢自己的工作、能赚到够用的钱,这就是最好的状态。但这个旅程的一部分是自我发现,在试错和学习中不断前行。

工作与生活不是此消彼长的,

用聪明的办法“鱼与熊掌兼得”

Q8:所以你是否认为在这方面,平衡是更高的原则?

瑞·达利欧: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有些人喜欢努力工作。而当你想取得很多成就的时候,就需要提高平均工作效率了。


就工作与生活平衡问题来说,人们认为这二者是冲突的,必须做出抉择。但聪明人会提升自己的平均工作效率。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工作?答案是通过利用别人的力量。如果你通过借力来把工作做好,你会发现有些人在某些方面比你更有效率。

我在自己的进化过程中发现了这一点。我与年轻人共事、建立关系,这是一种共生关系:我可以教导他们,他们可以学习,进而帮助我。

这种共生关系,给我很大的能力,提高我的平均工作效率,有30个人直接向我汇报,我定期与他们沟通。这种方式帮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很多事。所以,不要将工作与生活视为此消彼长的关系,想想怎么通过聪明的办法,鱼与熊掌兼得。

Q9:自尊问题正在妨碍年轻人从事一些基础性工作。中国现在有一个“孔乙己长衫”现象。


30年前拥有大学学历是很罕见的,当你从大学毕业时,你几乎肯定会获得体面的工作,如律师、教师、公务员等,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发现自己很难找到所谓的体面工作,而又不想从事基础性工作。这就造成了结构性失业,他们宁愿不就业也不愿从事基础性工作。自尊心在阻止他们进入职场。

你对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瑞·达利欧:我们有无数条道路可以走,并不只在一个方向上有机会,如果你执意认为只能朝一个方向走,你就不会有所发展,那是一个悲剧。

自尊会阻碍你成长,这很糟糕。我的意思是,从事体力工作是很好的,这几乎能给你一种自由感。当你接受原来自己也能做体力工作的现实时,你会发现生活也可能很快乐。快乐不由你现状的绝对水平决定,有些人穷困潦倒但依然快乐,也有亿万富翁过得并不开心。

所以从宏观来看,人生是一场经历,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全身心投入当下的生活,欣赏其中的“禅意”,比如认真做一顿饭,然后在这基础上再前进,都是人生宝贵的经历。

理性交流的一个技巧:两分钟法则

Q10:创业绝对是一个激动的经历。起初,在读了《原则》后,我尝试打造一个透明、创意择优的工作环境,但很不容易。极度透明意味着你需要指出其他人和你自己的错误,特别是在东方文化中,这必定会造成冲突。你的上司犯了错,职场新人通常是不敢指出来的,你如何看待和解决这种冲突?

瑞·达利欧:像我之前说的,人的头脑有两层,理性的头脑和情绪性的头脑,所以你要诉诸理性

在沟通的过程中,尽量让你和你的员工自由地表达真实想法。因为从理性层面说,当我理性表达,而你来理性回应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发现真相,这是一种求真的职场关系。

当你这么做时,这能带来很大力量。如果你们不能真诚相待,那你就不能看到真相,也不能建立信任。理性交流的一个挑战是平静地交流,这需要技巧

我在《原则(实践版)》里写下了这些技巧,例如“两分钟规则”:一方安静两分钟,由另外一方来说,两分钟之后角色互换。如果出现分歧,找到一个调解者,暂停分歧,超越分歧。

Q11:我很欣赏桥水的另一点是可信度加权决策工具,记分牌。我真的觉得你可以把这种做法推广给其他组织,特别是创业公司,我肯定会第一个采用它。但我觉得,利用这种数据的基础是有一群独立思考者。但对普通组织来说,我们真的很难拥有这么多的独立思考者。

瑞·达利欧:组织性是一个问题。在任何团体里,自行决策都不是一个好办法。如你生病了就要去问医生,而不是自己决定如何治疗。

组织也是一样,我必须进行三方交流,才能做出最好的决策,所以我们都在考虑可信度加权。不要刚愎自用。我不关心最好的决策是谁提供的,我只需要得到最好的决策,而可信度加权决策是最好的方法

习惯是一种很有控制力的东西

重点是要练习,超越自己

Q12:更重要的是发现真相而不是证明自己的正确。正如我们刚刚讨论的,如何确保组织里的其他人像你一样保持心态开放?

瑞·达利欧:你只能向他们展示最有利的做法是什么,如何有逻辑和理性地处理问题。

有的人能克服自身情绪,得出最好的决策,而不管决策的来源。有的人则不行。重点是要练习。我有相关的经历,我称之为“超越”。

有些事情,你在意识层面知道它是对的,但在行动层面却很有挑战,你要让自己试着慢慢进入这个过程,超越自己,并形成习惯。

习惯是一种很有控制力的东西。比如做瑜伽,当你克服了最初的疼痛感之后,就能形成一种健康的习惯。突然间,当你超越时,痛苦的事情就变成有回报的享受了,产生了自我强化效果。

所以这是一个旅程。有的人会完成这段历程,有的人不会。作为领导者,你向组织里的其他人解释其中的道理,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这段旅程会让他们更好后,他们就能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做出更好的决策。

价值观如何更接地气?

要有工具和相关机制在日常去互相强化

Q13:我和桥水之间有一次别样的面试经历。从苏世民学者项目毕业后,我去了桥水面试。在桥水,我们有机会向面试官提问,他们组织了一次很开放的小组讨论。我想问问你在挑选雇员方面的哲学和标准,另外想问问你的建议:年轻人应该向雇主展示什么样的能力或兴趣?

瑞·达利欧:我认为大多数雇主招聘时考虑的顺序是:技能、能力和价值观。我则相反。

在桥水,首先是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如何合作,我们的共同使命是什么,然后才是你的能力。技能是你之后可以学到的。

我的研究主管就不是科班出身,是学埃及学的,但他聪明,很有创造力,而且有很好的横向思维。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关系将是怎么样的。

无论对招聘者还是求职者来说,你必须了解所在组织的文化,你要招到愿意在这种文化中工作的人,对我来说,这种文化是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极度求真、极度透明。

能力在入职时是重要的,但接下来的职场关系会具有很强的交易性,比如金钱问题、不诚实问题,到那时技能便不再重要了。你可以外包给有技能的人士,但当你打造一个公司时,你是在打造一个使命,你们必须共同为之努力。

Q14:对大多数公司来说,价值观有时更像是一个口号,公司在这个口号下面运行,你觉得我们如何使之更接地气?

瑞·达利欧:我所做的,都在《原则》那本书里了,里边有几百条原则。不管我处在何种境地,我都会写下我的原则,展示它们,这可以帮员工们判断我们是不是和衷共济。

工具也是很重要的,有工具、有相关的机制,这些东西日常性地相互强化,你就会那么做。不能只是说我有一个理念,然后每个人依然我行我素,而是必须将其内化到企业文化中,将其体现出来。

员工们都喜欢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我们有110个俱乐部,人们在里边搞不同的活动,比如下棋、打篮球,大家可以依心愿建立各种俱乐部。

我有一个规则:任何人如果能找到好玩的、被我之前忽略的事,我们都会提供50%的资助,让大家尽情享乐。没错,这是一件好事。

Q15:关于我们刚刚谈到的技能和价值观的关系,我觉得技能更好测试,比如做一些题,但价值观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发现。应该怎么去做呢?

瑞·达利欧:《原则(实践版)》里的测试是免费的,它能揭示人的价值观和目标。但当然,你要去探寻和探索这些人的过往,看看他们在人生历程中曾选择的路径,人在成长过程中会一直留下足迹,留下他们的选择。

日久见人心。实质上招聘过程是永不停止的,因为过几个月你会更多地了解一个人,你还要对这段关系的性质做出决定。

不要让财富的自尊占上风

Q16:现在很多人年轻时非常努力,积累财富,渴望提前退休。你觉得有必要实现财务自由吗?你对此怎么看?

瑞·达利欧:最初我也曾一无所有。我的目标一直都不是有很多钱,我只是很幸运。

我不是一个奢侈的人,但我需要照顾自己的家人,这让我意识到我需要赚钱,后来我赚到超过我需求的钱时,我意识到我可以通过帮助他人、通过慈善等途径得到快乐。

人们很容易对赚钱上瘾,认为财富是成功的刻度,这会成为一种自尊,不要让这种自尊因素占上风,你要追求的是快乐等因素。

所以,在保障家人的生活之外,你要问你真正需要什么,什么让你快乐?当我去风景优美的地方野营时,有个帐篷,满足我的需求就行了,没有比大自然美的了。

我可能掌握大权,开豪车,佩戴钻石,但那对我没意义。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想想这一切的意义。

Q17:你对财务自由的定义是什么?

瑞·达利欧:自给自足+。我不在意具体的层次。

如果你对低收入和俭朴生活很满意,很享受这些,只要你的收入多于支出,那么具体的层次无所谓,只要你自给自足+,同时享受生活,多一点能让你更安全,并能帮助别人就可以了。

我们知道当金钱增多时,金钱带来的回报会逐渐降低。过了一定水平之后,边际效用就会减少。这是一个事实。

Q18:我不想赚很多钱,但不得不承认有钱人能看到更多的东西。我很好奇,那里的风景是什么?

瑞·达利欧:我可以回答你。不仅是我,包括很多成功人士,如比尔·盖茨等他们看到的风景。

首先,我觉得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多数人以为的不同。大多数人看到他们的光芒,觉得他们很聪明,其实他们大多更有好奇心,内心更谦逊,更能意识到自己犯错误的可能性。他们不傲慢,不像别人以为的那样自命不凡。

我觉得大致如此。问题是你如何处理自己的心态。

Q19:瑞,你提到金钱本身没有价值。我好奇的是,现阶段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瑞·达利欧:我现在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把我的一切传授给别人。我74岁了,已经进入人生的晚期,世上的东西你都带不走。

那怎么传授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这些理念,因为是这些东西实现我的人生。所以我想传授原则和工具,帮助他人。

同时我要享受生活。我有点像前面熊浩说的学者风格。我喜欢研究,把研究和市场联系起来,进行押注,得到反馈,看看自己的正确程度。如果不对,我会亏损;如果对了,我会得到回报。

同时我热衷于大洋探索,也支持大洋探索。当然,还有我的家庭,我很幸运有一位陪伴了45年的妻子,我们彼此相爱,一起享受生活。我有家人,有孙辈,尽享天伦之乐。这让我很忙。

同时我帮助别人,有时帮助政策制定者。当今世界很有趣,这很有挑战性,如果我能发挥作用的话,我就实现了价值。如果在中美关系的艰难时刻我能发挥作用的话,这些事情让我快乐。

成功人士共性:

1,能看到大局和细节,专注复盘

2,要求别人和自己都遵守高标准

Q20:在书中你写道,人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年轻时,你学习,依赖他人。第二个阶段其他人依赖你,你为社会创造价值。第三个阶段你基本上卸下责任。你觉得你目前处在哪个阶段?

瑞·达利欧:我正在从第二向第三阶段过渡。我在传授。我准备再写一本书:《经济和投资原则》,因为那是我研究的主题。到时我传授的工作就完成了。

Q21:在你的书中,谈到了埃隆·马斯克和比尔·盖茨,你还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你觉得你和其他被提名人的共性和差异是什么?

瑞·达利欧:我让他们做了一次人格评估测试。你会发现,他们在特定偏好方面几乎都呈现相同的特征。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有一种能力或倾向去做特定的事

首先,他们能看到大局和细节。他们专注复盘。

就像埃隆·马斯克对我说我们要去火星,要移民到那里。他向我展示特斯拉的车钥匙,向我展示不同按钮能控制的东西。

另一点是,他们要求别人和自己都遵守高标准。

有一位杰出的慈善界人士发明了小微金融,就是穆罕默德·尤努斯。小微金融创造了很多东西,很有企业家精神,帮助他人。但他们对申请人很严格,不接受申请人不好的表现,他们相信那些人会就此获益。

当你在做这个测试的时候,会发现有些人对别人太宽容,而严格的人才会有所成就,他们有倾向和能力去设想和实现。

有些人会设想,但设想和落地是两回事。这也正是工作和热情合二为一的意思。保持好奇心,不恐惧,不担心别人是否认可,进行独立思考。所以当你创造出某种新东西时,那是令人兴奋的,你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而你不担心别人是否认可,你只担心自己能不能做到最好。

信息时代如何独立思考?

不要陷在习惯里,不要上瘾

Q22:为了进化,你提到的重要一点是要独立思考,但在这个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独立思考变得越来越难。年轻人该如何适应这种形势?

瑞·达利欧:我不能说用和不用社交媒体哪个更好。我可以说的是,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习惯,你必须退一步——这就是冥想可以起作用的地方,退一步,做出明智的选择,不要陷在习惯里,不要上瘾

熊浩: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可能的定义是慢慢想。面对新闻你会有各种反应,你要去想,有没有其他可能的反应、更好的反应。然后你比较不同选项,根据不同的反应来看不同的可能性,你再做出选择。这整个过程是缓慢的。所以你可以冥想,这或许有助于你保持独立性。

Q23:你如何看待ChatGPT,你觉得ChatGPT能帮助人们进行投资决策吗?

瑞·达利欧:我觉得ChatGPT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很有力的,从很多角度来说是很好的工具,将在很多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

我认为会发生一场演化,从人们知道某个东西的价值和自豪感,发展到提问。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带来各种各样的不带偏见的理解,这能让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信仰走到一起,你可以分析它、思考它,不需要盲从。这会给我们一种学习的能力,最终力量将源于提问,这将是令人兴奋的。

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的并不仅仅是答案,而涉及艺术和设计。

比如,我问过一个问题:在宗教和哲学中存在着普遍真理,那么什么是存在于基督教、犹太教、佛教、儒家和伊斯兰教之中的普遍信念、普遍信仰?它会不带偏见地告诉我,以多种语言表达这些信仰之间存在着什么共同之处。然后你可以思考,但你不必全盘接受它。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力量。

我觉得,人的头脑在这些工具的协助下,将会变得更灵光,二者结合将带来成果。但当然,不要盲从。

Q24:当我们谈论ChatGPT时,你觉得人类的理性能力、艺术、狂野的想象力会不会走到想象的边界,然后超越?力量并不源于理性,而是来自人类的情感力,你认为这在未来会更重要吗?艺术会不会比逻辑更重要?想象会不会比数学等更重要?因为数学、理性的这部分可以被人工智能或ChatGPT取代?

瑞·达利欧:我觉得你的问题在这方面是对的:我们将会发现人类的独特性是什么。我认为,创造力类似于ChatGPT等的运行逻辑。

举个例子,有人让ChatGPT以诗歌形式写下达利欧对中国的看法是什么。我读了答案,那是一首诗,表述了我的想法。所以,这就是另一种搞艺术的方式,你可以指定某个东西,然后得到艺术创作,然后你再进行调整。

你说“让这变得更有乐趣”,它就会变得更有乐趣,你可以看到有创意的艺术,这是我们以前不能设想的。

这种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比传统的人工智能更有启发性。未来会和过去大不相同。

全部讨论

2023-04-21 13:15

为什么我们大多数基金经理不如去讨论这些呢,非得讨论是通缩还是通胀。

2023-04-21 14:15

年轻人会低估或高估金钱的重要性。如果他们低估金钱因素,走到人生后半程时,比如需要养家的时候,可能就会遇到困难。他们也可能高估金钱因素,很多人习惯存钱,却看不到拥有金钱的目的是什么。金钱自身没有价值,唯一重要的是金钱能带给你的东西

2023-05-12 09:24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高估或低估钱的重要性。

2023-04-28 11:04

每句话都值得细细回读!

2023-04-21 15:18

昨晚(4月20日),74岁的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在中国的最新分享,做了一场超级接地气的对话和超高质量的分享,提问和答案都很现实且朴实。
这些问题包括:
年轻人怎么尽早发现自身的弱点?
怎么处理失败的情绪?怎么应对焦虑?
怎么去平衡工作和生活?
上司犯了错,职场新人通常不敢指出来,如何看待和解决这种冲突?
有钱人能看到的更多“风景”是什么?
在信息爆炸时代,独立思考变得越来越难,如何适应这种形势?
本次分享,由中信出版联动抖音,邀请瑞·达利欧与国内四位年轻的创业者、学者面对面,问题各个直面现实,达利欧回答也很朴实且现实。
达利欧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投资人之一。他创办的桥水基金目前管理的基金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在中国管理的私募亦已超过百亿。
与资产管理相比,达利欧输出的思想影响力更大。他对于政治的洞见,影响了全球无数投资人。他写的《原则》一书,关于极度真实和极度透明的法则,对于企业家、职业人士都有着最深刻、广泛的影响。
2022年,达利欧宣布从桥水基金退休,更多实践知识的慷慨分享。昨晚的直播交流,是一场超高质量的人生对话。
以下是对话实录,为了阅读轻松,小雅只保留了 达利欧的全部交流内容。

一直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是学不到新东西的Q1:像70%的中国大学生一样,我也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我在农村长大,是家里唯一读到高中的学生。你经常说,我们应当拥抱现实,但作为第一代大学生,我们也面临着这样的焦虑——我们的家庭知识和眼界不足,难以在发展道路上给我们很好的指引,我们也发现很难找到合格的导师来进行交流。
我的问题是:对这样的年轻人,你有什么建议,以便他们挖掘自我,尽早发现自身弱点?
瑞·达利欧:首先,祝贺你,你要意识到自己成为第一代大学生是多么幸运。我的情况是一样的:我父母没有上过大学,而我上了大学。
首先要意识到,人生旅途里有一种牵引力,那便是你的本性。你要了解自身的本性,然后找到适合自身本性发展的路径。《原则(实践版)》一书里有一个人格评估测试,可能对你有帮助。
但在人生旅途中,你要明白,与你知道的事情相比,你不知道的事情要重要得多。如果你一直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是学不到新东西的,而错误会让你有所收获。所以,要有针对错误和学习的开放心态。
我有一个表述:痛苦+反思=进步。当你犯错误时,你要对错误保持谦逊之心,从中学习,并意识到这是一段旅程,就像玩电子游戏或登山,你会遇到阻碍和痛苦,然后会在旅途中获得力量。
所以,你能拥有这样的起点,上了很好的学校,是很幸运的。在此基础上进化吧。

力量源于提问,而不是源于你认为你有答案Q2:对于大学新生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如何帮助他们找到导师,以进行有价值的对话?
瑞·达利欧:我认为关键是心态开放。如果你花心思去找,你一定能找到很好的导师。力量源于提问,而不是源于你认为你有答案。
很多人,比如我以及教你的教授们,将会很乐意帮助你理清思绪。但话说回来,当你回顾你的经历,特别是痛苦的经历时,你将会意识到这些经历是最有价值的。
我认为很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两个“你”。有一个意识性的、逻辑的你,还有一个潜意识的、情绪性的你。你不了解后者,因为那是在潜意识里的,但与前者相比,后者对你有更大的控制力。
考虑“二阶后果”能帮你用智慧来解决情绪的影响,把你的需要和情绪相调和。在我们经历人生时,我们总觉得快乐和享受要好于痛苦,但很多东西都有二阶后果。
二阶后果几乎是截然相反的,那就像是生活的错觉,比如锻炼很辛苦,但你可以强健体魄;贪图口腹之欲会带来短暂快乐,但并不健康。
我还觉得正式的教育有时是个问题,因为在你学习时,你会因获得认知而感到骄傲,但骄傲又会妨碍你学习。而等你毕业之后,进入社会时,真实的生活才陆续展开,社会经历会颠覆你之前的认知,这些挫折带来的经验是很重要的。
孩子们走出学校时是傲慢的,接着他们必然要在具体经历中接受打击,从而变得谦逊,变得心态开放,去真正地学习。

找到最聪明睿智的、成功的人,问他们应该怎么做Q3:你是否有过失落的经历?你如何处理这种情绪?
瑞·达利欧:人生都有至暗时刻。当我失去儿子的时候,那是我最艰难的时刻。但我知道发生意外是正常的,因为天有不测风云。
还是那句话:痛苦+反思=进步。痛苦的时候去思考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应对现实。我能理解每个人的失落,但关键是把事态弄清楚,因为总存在一条出路,只是你当时不知道那条出路。
如果你保持开放的心态,多和别人交流,你就能找到最好的出路,这就是人生的进化方式。如果你回顾过去的时光,你会发现情况总会变,而人是不断进化的。
我的办法是三方交流,即找到最聪明睿智的、成功的人,问他们应该怎么做,这些人意见各异,但在他们的分歧中,你会找到最好的出路。
我发现,尽管我可能对某些问题一无所知,但如果我能进行很好的三方交流,我也能取得成功。因为你能从中学习。看到分歧,倾听分歧,解决分歧,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三方交流的力量是最了不起的力量。
Q4:你刚刚提到“深思熟虑的分歧”,你能对此稍微解释一下吗?
瑞·达利欧:太多的人认为分歧意味着冲突。他们试图坚守立场,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这也触及他们的自尊心。
其实分歧应该引起好奇心。如果我们之间产生了分歧,那为什么错的不是我呢?如果两个人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分歧,那么谁能来帮忙调解这个分歧呢?所以,认识到自己也可能犯错误,这种带有好奇心的开放心态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
你可以上网,可以学习任何东西,也可以从最新的人工智能里找到几乎任何问题的答案。力量并不在于“知道”,而在于“提问”。

不要害怕其他人的意见,也不要试图获得对方的认同Q5:你不仅把桥水管理得很好,你还同时做着很多其他事,例如写下《原则》、从事慈善等。你是如何应对焦虑,并用有限的时间来做这么多事情的?
瑞·达利欧:首先,不要害怕其他人的意见,不要害怕负面结果,因为这会妨碍你。你要把这视为一场历险——你有1000万粉丝,肩负重任,粉丝关注你是因为他们能从你这里学到东西,但你也可以从粉丝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如果你一直担心他们的反应,就无法以最好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标。你得以开放的心态和他们交流,听他们的意见,但不要试图获得对方的认同,这会妨碍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另一个问题,如何应对焦虑?有两件事对我帮助很大,也是我想分享的。
首先,冥想可以帮助我对抗焦虑。这是一种简单的练习,能让人专心致志,就像忍者电影一样,在忍者电影里,一切都发生得很快,但是以慢节奏展现的。
另一个我发现很有帮助的事是,在你经历一些时刻时,去反思,或者问问其他人的经验,然后把这些反思记下来,你写下的东西就是你的原则,这就是最新的这本书《原则(实践版)》要讲的。
所以,两件事:冥想,思考并写下你的原则。这将缓解你的焦虑。
Q6:我曾尝试冥想,但失败了,当你冥想时,是什么都不想,还是想点什么?
瑞·达利欧:基本上什么都不想,我做的叫作“超验冥想”。
我用一个毫无意义的词。举个例子,“欧姆”,这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词。你静静坐着,不停重复这个词,当进行这个练习的时候,你是无法思考的,偶尔产生了其他想法时,就让自己回到“欧姆”。
当你反复这么做时,最终“欧姆”会消失,然后出现一个真空,那是沉寂的。这时你在进入自己的潜意识,不是意识,也不是无意识,而是潜意识。你的潜意识会产生很多东西,比如创造力。
你去冥想之后,会发现感觉很好,压力减轻,焦虑缓解,把潜意识提升到意识的层面。只需坚持,你就会享受回报。
Q7:我发现,以前的毕业生对职业发展有单一的目标,例如想要很好的报酬、更好的职业前景,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注意职业发展的情绪方面。
例如很多年轻人会因为不开心而辞职,而非因为经济原因、未来发展等,他们的职业发展路径是正确的,但如果不能和同事、老板形成良好的关系,得到平等的对待时,他们宁愿辞职。这在中文中称为“情绪价值”。
当我刚毕业找工作时,我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我愿意忍受工作的折磨,不开心也没事。但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在“情绪价值”方面更敏感。所以我想问,你对年轻毕业生有什么建议,你对“情绪价值”有什么看法?
瑞·达利欧:有两个原则,书里都有提到。
一是让你的工作和热情合二为一。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可能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到一定程度之后,快乐就并不取决于你挣多少钱了,而是能否找到“团体感”。在《原则(实践版)》里有一个测试,帮助你发现自己的本性,这可以帮助你找到有意义的工作和人际关系。
另一个是,你不能忽视赚钱。年轻人会低估或高估金钱的重要性。如果他们低估金钱因素,走到人生后半程时,比如需要养家的时候,可能就会遇到困难。他们也可能高估金钱因素,很多人习惯存钱,却看不到拥有金钱的目的是什么。金钱自身没有价值,唯一重要的是金钱能带给你的东西。
所以年轻人可以想想自己需要什么。对于我来说,拥有有意义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喜欢自己的工作、能赚到够用的钱,这就是最好的状态。但这个旅程的一部分是自我发现,在试错和学习中不断前行。

工作与生活不是此消彼长的,用聪明的办法“鱼与熊掌兼得”Q8:所以你是否认为在这方面,平衡是更高的原则?
瑞·达利欧: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有些人喜欢努力工作。而当你想取得很多成就的时候,就需要提高平均工作效率了。

就工作与生活平衡问题来说,人们认为这二者是冲突的,必须做出抉择。但聪明人会提升自己的平均工作效率。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工作?答案是通过利用别人的力量。如果你通过借力来把工作做好,你会发现有些人在某些方面比你更有效率。
我在自己的进化过程中发现了这一点。我与年轻人共事、建立关系,这是一种共生关系:我可以教导他们,他们可以学习,进而帮助我。
这种共生关系,给我很大的能力,提高我的平均工作效率,有30个人直接向我汇报,我定期与他们沟通。这种方式帮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很多事。所以,不要将工作与生活视为此消彼长的关系,想想怎么通过聪明的办法,鱼与熊掌兼得。
Q9:自尊问题正在妨碍年轻人从事一些基础性工作。中国现在有一个“孔乙己长衫”现象。

30年前拥有大学学历是很罕见的,当你从大学毕业时,你几乎肯定会获得体面的工作,如律师、教师、公务员等,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发现自己很难找到所谓的体面工作,而又不想从事基础性工作。这就造成了结构性失业,他们宁愿不就业也不愿从事基础性工作。自尊心在阻止他们进入职场。
你对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瑞·达利欧:我们有无数条道路可以走,并不只在一个方向上有机会,如果你执意认为只能朝一个方向走,你就不会有所发展,那是一个悲剧。
自尊会阻碍你成长,这很糟糕。我的意思是,从事体力工作是很好的,这几乎能给你一种自由感。当你接受原来自己也能做体力工作的现实时,你会发现生活也可能很快乐。快乐不由你现状的绝对水平决定,有些人穷困潦倒但依然快乐,也有亿万富翁过得并不开心。
所以从宏观来看,人生是一场经历,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全身心投入当下的生活,欣赏其中的“禅意”,比如认真做一顿饭,然后在这基础上再前进,都是人生宝贵的经历。

理性交流的一个技巧:两分钟法则Q10:创业绝对是一个激动的经历。起初,在读了《原则》后,我尝试打造一个透明、创意择优的工作环境,但很不容易。极度透明意味着你需要指出其他人和你自己的错误,特别是在东方文化中,这必定会造成冲突。你的上司犯了错,职场新人通常是不敢指出来的,你如何看待和解决这种冲突?
瑞·达利欧:像我之前说的,人的头脑有两层,理性的头脑和情绪性的头脑,所以你要诉诸理性。
在沟通的过程中,尽量让你和你的员工自由地表达真实想法。因为从理性层面说,当我理性表达,而你来理性回应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发现真相,这是一种求真的职场关系。
当你这么做时,这能带来很大力量。如果你们不能真诚相待,那你就不能看到真相,也不能建立信任。理性交流的一个挑战是平静地交流,这需要技巧。
我在《原则(实践版)》里写下了这些技巧,例如“两分钟规则”:一方安静两分钟,由另外一方来说,两分钟之后角色互换。如果出现分歧,找到一个调解者,暂停分歧,超越分歧。
Q11:我很欣赏桥水的另一点是可信度加权决策工具,记分牌。我真的觉得你可以把这种做法推广给其他组织,特别是创业公司,我肯定会第一个采用它。但我觉得,利用这种数据的基础是有一群独立思考者。但对普通组织来说,我们真的很难拥有这么多的独立思考者。
瑞·达利欧:组织性是一个问题。在任何团体里,自行决策都不是一个好办法。如你生病了就要去问医生,而不是自己决定如何治疗。
组织也是一样,我必须进行三方交流,才能做出最好的决策,所以我们都在考虑可信度加权。不要刚愎自用。我不关心最好的决策是谁提供的,我只需要得到最好的决策,而可信度加权决策是最好的方法。

习惯是一种很有控制力的东西重点是要练习,超越自己Q12:更重要的是发现真相而不是证明自己的正确。正如我们刚刚讨论的,如何确保组织里的其他人像你一样保持心态开放?
瑞·达利欧:你只能向他们展示最有利的做法是什么,如何有逻辑和理性地处理问题。
有的人能克服自身情绪,得出最好的决策,而不管决策的来源。有的人则不行。重点是要练习。我有相关的经历,我称之为“超越”。
有些事情,你在意识层面知道它是对的,但在行动层面却很有挑战,你要让自己试着慢慢进入这个过程,超越自己,并形成习惯。
习惯是一种很有控制力的东西。比如做瑜伽,当你克服了最初的疼痛感之后,就能形成一种健康的习惯。突然间,当你超越时,痛苦的事情就变成有回报的享受了,产生了自我强化效果。
所以这是一个旅程。有的人会完成这段历程,有的人不会。作为领导者,你向组织里的其他人解释其中的道理,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这段旅程会让他们更好后,他们就能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做出更好的决策。

价值观如何更接地气?要有工具和相关机制在日常去互相强化Q13:我和桥水之间有一次别样的面试经历。从苏世民学者项目毕业后,我去了桥水面试。在桥水,我们有机会向面试官提问,他们组织了一次很开放的小组讨论。我想问问你在挑选雇员方面的哲学和标准,另外想问问你的建议:年轻人应该向雇主展示什么样的能力或兴趣?
瑞·达利欧:我认为大多数雇主招聘时考虑的顺序是:技能、能力和价值观。我则相反。
在桥水,首先是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如何合作,我们的共同使命是什么,然后才是你的能力。技能是你之后可以学到的。
我的研究主管就不是科班出身,是学埃及学的,但他聪明,很有创造力,而且有很好的横向思维。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关系将是怎么样的。
无论对招聘者还是求职者来说,你必须了解所在组织的文化,你要招到愿意在这种文化中工作的人,对我来说,这种文化是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极度求真、极度透明。
能力在入职时是重要的,但接下来的职场关系会具有很强的交易性,比如金钱问题、不诚实问题,到那时技能便不再重要了。你可以外包给有技能的人士,但当你打造一个公司时,你是在打造一个使命,你们必须共同为之努力。
Q14:对大多数公司来说,价值观有时更像是一个口号,公司在这个口号下面运行,你觉得我们如何使之更接地气?
瑞·达利欧:我所做的,都在《原则》那本书里了,里边有几百条原则。不管我处在何种境地,我都会写下我的原则,展示它们,这可以帮员工们判断我们是不是和衷共济。
工具也是很重要的,有工具、有相关的机制,这些东西日常性地相互强化,你就会那么做。不能只是说我有一个理念,然后每个人依然我行我素,而是必须将其内化到企业文化中,将其体现出来。
员工们都喜欢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我们有110个俱乐部,人们在里边搞不同的活动,比如下棋、打篮球,大家可以依心愿建立各种俱乐部。
我有一个规则:任何人如果能找到好玩的、被我之前忽略的事,我们都会提供50%的资助,让大家尽情享乐。没错,这是一件好事。
Q15:关于我们刚刚谈到的技能和价值观的关系,我觉得技能更好测试,比如做一些题,但价值观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发现。应该怎么去做呢?
瑞·达利欧:《原则(实践版)》里的测试是免费的,它能揭示人的价值观和目标。但当然,你要去探寻和探索这些人的过往,看看他们在人生历程中曾选择的路径,人在成长过程中会一直留下足迹,留下他们的选择。
日久见人心。实质上招聘过程是永不停止的,因为过几个月你会更多地了解一个人,你还要对这段关系的性质做出决定。

不要让财富的自尊占上风Q16:现在很多人年轻时非常努力,积累财富,渴望提前退休。你觉得有必要实现财务自由吗?你对此怎么看?
瑞·达利欧:最初我也曾一无所有。我的目标一直都不是有很多钱,我只是很幸运。
我不是一个奢侈的人,但我需要照顾自己的家人,这让我意识到我需要赚钱,后来我赚到超过我需求的钱时,我意识到我可以通过帮助他人、通过慈善等途径得到快乐。
人们很容易对赚钱上瘾,认为财富是成功的刻度,这会成为一种自尊,不要让这种自尊因素占上风,你要追求的是快乐等因素。
所以,在保障家人的生活之外,你要问你真正需要什么,什么让你快乐?当我去风景优美的地方野营时,有个帐篷,满足我的需求就行了,没有比大自然更美的了。
我可能掌握大权,开豪车,佩戴钻石,但那对我没意义。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想想这一切的意义。
Q17:你对财务自由的定义是什么?
瑞·达利欧:自给自足+。我不在意具体的层次。
如果你对低收入和俭朴生活很满意,很享受这些,只要你的收入多于支出,那么具体的层次无所谓,只要你自给自足+,同时享受生活,多一点能让你更安全,并能帮助别人就可以了。
我们知道当金钱增多时,金钱带来的回报会逐渐降低。过了一定水平之后,边际效用就会减少。这是一个事实。
Q18:我不想赚很多钱,但不得不承认有钱人能看到更多的东西。我很好奇,那里的风景是什么?
瑞·达利欧:我可以回答你。不仅是我,包括很多成功人士,如比尔·盖茨等他们看到的风景。
首先,我觉得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多数人以为的不同。大多数人看到他们的光芒,觉得他们很聪明,其实他们大多更有好奇心,内心更谦逊,更能意识到自己犯错误的可能性。他们不傲慢,不像别人以为的那样自命不凡。
我觉得大致如此。问题是你如何处理自己的心态。
Q19:瑞,你提到金钱本身没有价值。我好奇的是,现阶段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瑞·达利欧:我现在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把我的一切传授给别人。我74岁了,已经进入人生的晚期,世上的东西你都带不走。
那怎么传授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这些理念,因为是这些东西实现我的人生。所以我想传授原则和工具,帮助他人。
同时我要享受生活。我有点像前面熊浩说的学者风格。我喜欢研究,把研究和市场联系起来,进行押注,得到反馈,看看自己的正确程度。如果不对,我会亏损;如果对了,我会得到回报。
同时我热衷于大洋探索,也支持大洋探索。当然,还有我的家庭,我很幸运有一位陪伴了45年的妻子,我们彼此相爱,一起享受生活。我有家人,有孙辈,尽享天伦之乐。这让我很忙。
同时我帮助别人,有时帮助政策制定者。当今世界很有趣,这很有挑战性,如果我能发挥作用的话,我就实现了价值。如果在中美关系的艰难时刻我能发挥作用的话,这些事情让我快乐。

成功人士共性:1,能看到大局和细节,专注复盘2,要求别人和自己都遵守高标准Q20:在书中你写道,人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年轻时,你学习,依赖他人。第二个阶段其他人依赖你,你为社会创造价值。第三个阶段你基本上卸下责任。你觉得你目前处在哪个阶段?
瑞·达利欧:我正在从第二向第三阶段过渡。我在传授。我准备再写一本书:《经济和投资原则》,因为那是我研究的主题。到时我传授的工作就完成了。
Q21:在你的书中,谈到了埃隆·马斯克和比尔·盖茨,你还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你觉得你和其他被提名人的共性和差异是什么?
瑞·达利欧:我让他们做了一次人格评估测试。你会发现,他们在特定偏好方面几乎都呈现相同的特征。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有一种能力或倾向去做特定的事。
首先,他们能看到大局和细节。他们专注复盘。
就像埃隆·马斯克对我说我们要去火星,要移民到那里。他向我展示特斯拉的车钥匙,向我展示不同按钮能控制的东西。
另一点是,他们要求别人和自己都遵守高标准。
有一位杰出的慈善界人士发明了小微金融,就是穆罕默德·尤努斯。小微金融创造了很多东西,很有企业家精神,帮助他人。但他们对申请人很严格,不接受申请人不好的表现,他们相信那些人会就此获益。
当你在做这个测试的时候,会发现有些人对别人太宽容,而严格的人才会有所成就,他们有倾向和能力去设想和实现。
有些人会设想,但设想和落地是两回事。这也正是工作和热情合二为一的意思。保持好奇心,不恐惧,不担心别人是否认可,进行独立思考。所以当你创造出某种新东西时,那是令人兴奋的,你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而你不担心别人是否认可,你只担心自己能不能做到最好。

信息时代如何独立思考?不要陷在习惯里,不要上瘾Q22:为了进化,你提到的重要一点是要独立思考,但在这个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独立思考变得越来越难。年轻人该如何适应这种形势?
瑞·达利欧:我不能说用和不用社交媒体哪个更好。我可以说的是,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习惯,你必须退一步——这就是冥想可以起作用的地方,退一步,做出明智的选择,不要陷在习惯里,不要上瘾。
熊浩: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可能的定义是慢慢想。面对新闻你会有各种反应,你要去想,有没有其他可能的反应、更好的反应。然后你比较不同选项,根据不同的反应来看不同的可能性,你再做出选择。这整个过程是缓慢的。所以你可以冥想,这或许有助于你保持独立性。
Q23:你如何看待ChatGPT,你觉得ChatGPT能帮助人们进行投资决策吗?
瑞·达利欧:我觉得ChatGPT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很有力的,从很多角度来说是很好的工具,将在很多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
我认为会发生一场演化,从人们知道某个东西的价值和自豪感,发展到提问。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带来各种各样的不带偏见的理解,这能让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信仰走到一起,你可以分析它、思考它,不需要盲从。这会给我们一种学习的能力,最终力量将源于提问,这将是令人兴奋的。
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的并不仅仅是答案,而涉及艺术和设计。
比如,我问过一个问题:在宗教和哲学中存在着普遍真理,那么什么是存在于基督教、犹太教、佛教、儒家和伊斯兰教之中的普遍信念、普遍信仰?它会不带偏见地告诉我,以多种语言表达这些信仰之间存在着什么共同之处。然后你可以思考,但你不必全盘接受它。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力量。
我觉得,人的头脑在这些工具的协助下,将会变得更灵光,二者结合将带来成果。但当然,不要盲从。
Q24:当我们谈论ChatGPT时,你觉得人类的理性能力、艺术、狂野的想象力会不会走到想象的边界,然后超越?力量并不源于理性,而是来自人类的情感力,你认为这在未来会更重要吗?艺术会不会比逻辑更重要?想象会不会比数学等更重要?因为数学、理性的这部分可以被人工智能或ChatGPT取代?
瑞·达利欧:我觉得你的问题在这方面是对的:我们将会发现人类的独特性是什么。我认为,创造力类似于ChatGPT等的运行逻辑。
举个例子,有人让ChatGPT以诗歌形式写下达利欧对中国的看法是什么。我读了答案,那是一首诗,表述了我的想法。所以,这就是另一种搞艺术的方式,你可以指定某个东西,然后得到艺术创作,然后你再进行调整。
你说“让这变得更有乐趣”,它就会变得更有乐趣,你可以看到有创意的艺术,这是我们以前不能设想的。
这种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比传统的人工智能更有启发性。未来会和过去大不相同。

2023-04-21 14:11

好文分享

2023-04-21 14:04

2023-04-21 14:02

很受用。

2023-04-21 14:02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

2023-04-21 13:59

大多数人看到他们的光芒,觉得他们很聪明,其实他们大多更有好奇心,内心更谦逊,更能意识到自己犯错误的可能性。他们不傲慢,不像别人以为的那样自命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