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深访 | 何帅详诉近三年投资的变与不变:重仓股看起来都是“衰票”?这就对了!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59回复:173喜欢:528

“他们老是说,我的前十大重仓股好像没有牛股,感觉都没怎么涨,看起来都是‘衰票’。这就对了!”

2021年12月,应众多基民要求,小雅再访明星基金经理何帅,他说了这段话。

从2020年的低迷,到2021重新找回自己的节奏,何帅在调侃重仓股都是“衰票”的时候,是比较放松和释然的。

看起来都是“衰票”的逻辑并不复杂:

1,因为追求阿尔法和性价比,持仓中有不少非主流共识的公司,前几年的市场共识是核心资产,自然不在他的重仓股中。

2,他重仓的非主流共识公司中,涨得好的已经降仓了,剩下多是还没涨、性价比还不错的资产。

在与小雅4个多小时的交流中,何帅细说自己过去三年的所见所思,并毫不避讳、非常真诚地反思了2020年的投资错误。

36岁的何帅是上海财经大学硕士,曾在国联安基金公司担任两年研究员,2012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下简称“交银”)公司,曾任行业分析师。

2015年7起,何帅任基金经理。目前管理三只基金,至2021年末,管理规模153.38亿元。

何帅的过往业绩如何?数据如下:

1,从何帅2015年任职以来,交银优势行业基金连续7个自然年度正收益(其中一年不完整)。

其中,在上证指数暴跌25%、创业板指数暴跌31%的2018年,交银优势行业实现了正收益。何帅管理的另外两只基金基本没亏或亏得很少。

在A股“核心资产”暴跌的2021年,众多投资老将负收益,何帅的三只基金赚了19%~23%。

值得一提的是,何帅2021年的正收益,没有押注当年极致的赛道行情,这也属于少数派。

2,从长期业绩来看,截至2022年1月20日,何帅管理的全部三只基金,在他管理期间年化回报率全部超过22%。(其中,优势行业最高股票仓位80%)

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至20211231

这些基金的管理期限都超过4年,其中,管理时间最长的交银优势行业基金超过6年半。

何帅所在的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是对规模比较克制的资产管理机构,旗下最受市场瞩目的“交银三剑客”(王崇、何帅、杨浩)管理的基金,近几年均长期处在限购状态。

对于交银的投研团队,机构评价是整体比较“学院范”。公司旗下基金经理都追求阿尔法收益(注:超出市场平均回报的收益),但各有所长,方法论各不相同。

何帅在2018年年底接受小雅访谈时曾提到,自己是一个“选股风骚”、但内心非常厌恶风险的人,这让他在个股的成长性选择上相对“进击”,但在估值上又非常保守。

(点此查看三年前的深访 小雅深访 | “选股风骚”的公募冠军何帅:用“会卖”实践一个20%预期收益率打底策略

这样的“打法”,在净值上的表现就是:大牛市中,不坏也不会很好;熊市和结构性市场中,有明显优势。这在过去三年基金大牛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9年是牛市首年,何帅比全市场权益基金中位数涨得多一些;2020年在牛市高潮,何帅略低于市场中位数;2021年结构性牛市(也可以说结构性熊市)中,何帅明显好于中位数。

(注:数据摘自年报)

何帅曾在三年前的访谈中公开表示:“我估计,在牛市中,我的排名不会太好。”

虽然公开打过“预防针”,基民仍然感到失落。2020年,交银阿尔法在上涨逾37%的情况下,遭遇较大赎回,何帅本人亦较有压力。

压力不在于排名,而是他对自己的投资选择不满意。

何帅反思,2020年防御策略出了什么问题,为何是买地产做防御、而不是其他行业?为何有些持仓的盈利不及预期?

这位在熊市和震荡市里相对收益非常明显的基金经理,在经历三年基金大牛市之后,有哪些所见、所思、所想?又有哪些经验、教训?

2020年12月3日,“小雅”与何帅对话四个多小时,何帅提到自己在投资上的不变和变化。

不变的是:

1,依然看重“长坡”、“厚雪”。

2,坚持追求阿尔法。

3,依然在意性价比。

重要的变化是:

1,把定量的财务指标,前置到公司的定性分析之前。

2,希望更贴近市场,认为在巨大的市场共识面前,不要轻易用大仓位去对抗市场。

3,更加打开自己:不被一些标签和条条框框钉在墙上;试着对估值的容忍度稍微打开一些。

在反思自己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同时,他还在重新梳理自己和基民之间的关系。

过去三年,基民的进进出出,让他选择少说多做,他希望跟持有人保持的关系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感慨,基金经理跟持有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用产品说话。

但他也认同,每个基金经理都需要有与自己同样信仰的投资者,基金经理需要把自己的信仰说清楚,无需说服基民,而是让跟自己同样信仰的基民选择是否一起同行。

以下是小雅和何帅的对话纪要,一个基金经理非常真实的思考,值得基民了解和思考。

(注:本次访谈时间为2021年12月3日,对话中的“去年”皆指2020年,“今年”是2021年。)

坚持做创造阿尔法的事情

1 小雅:去年(2020年)上半年你好像说,觉得自己有一些进化了?

何帅:去年是有些反思,因为2020年做的相对不太好,一定要去考虑自己的问题,去改变。

2 小雅:人只有在遇到问题时,才有真正的进化?

何帅:对,但有时候可能只是一种变化,不能说是进化。

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大部分从业者,不管现在管大规模,或者有多大名气,从年龄还是从业时间来说,都还比较年轻的,包括我自己。

但是中国的持有人基数特别大,大家的关注度也特别高,我自己感觉,大家对这个行业从业者有非常高的期待。

大家觉得你过去很好,未来要持续都很好,但这本身不太现实。

每个人都会碰到自己好和不好的时候,不好的时候要去调整,去学习。对于这种调整、学习的过程,可能需要更多的包容。

3 小雅:你们团队是不是也有些变化?

何帅:以前我们的研究员一起上来(做基金经理)了,团队有很多新人,整体状态很不错。

我发现,这些新人上来以后,在现在市场环境下,我们整个团队依然相对独立,没有追随市场风向,自下而上找阿尔法的文化和风格还是延续下来的。

但实事求是地讲,我们这种非常明显的自下而上风格,在大的赛道行情下,是非常辛苦的做法。就好像别人坐车,你还在跑步,那你肯定很辛苦。

我们也在想,为什么不去搭便车呢?

但这很难。因为你总会觉得,市场对很多东西的预期过高,很多公司虽在很好的赛道上,但他们不是好的运动员,使得我们不是特别愿意下手。

我们总希望能找到性价比比较好、比较有安全边际的东西,这是我们坚持的东西,也是这两年我们很辛苦的地方。

我们还在不断突破,去做创造阿尔法的事情,这对我们个人的风险是很大的。

但我们公司很特别,即便新人上来,管理规模不大,他们也不追求快速放大规模,还是希望能把业绩做好,而不是躺在规模上赚钱

为啥重仓股看起来都是“衰票”?

4 小雅:你的持股周期并不长,又不愿意搭市场便车,你怎么赚钱?

何帅:我的大部分重仓股,持有周期都是比较长的。

持仓长短并不是我在买入那一刻就可以决定的,因为我看重性价比,不会持有一家已经“很贵”的公司。但我的每个重仓股,至少在我买的那一刻,是准备持有三年以上,只是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涨。

有时候,我买进了重仓股,它涨得很快,我本来想赚100%,它半年、大半年就涨了90%。

5 小雅:要赚更多钱,不在于持有好公司多久,而是要下手够重。你可能持有的时间不短,但很重仓的时间不够长,这会不会影响到你的收益?

何帅:会。

我的逻辑是,重仓股的估值对应未来的成长前景,它的性价比要比较高。

我从来没有兴趣说,我拿的股票要贴上何帅的标签,我从头拿到尾,拿得很重,也赚很多钱,我要在这个股票上一举成名。

我每一刻都想着,上涨意味着它的估值在上升,它的短期风险在上升,它的性价比在下降,预期收益率在下降。

比如,我拿了H公司很长时间,大概赚了五六倍。我买的时候,它是17倍估值,现在是40多倍估值,它的性价比还一样吗?不可能。

所以,在它不断上涨过程中,我是持续减持的。

我有很多公司都是这样。去年我拿了一年多的**电子,也买进了前10大,但短暂的两个季度上涨了很多,我做了减持,它就退出前10大了。

他们老是说,看我的前十大重仓股好像都没有牛股,感觉都没怎么涨,看起来都是“衰票”。

这就对了!因为涨得好的那些,已经被我降低仓位了,那些还没有涨、性价比还不错的东西,才会在里面占比较高。

6 小雅:重仓股一路涨,你一路减,这对基金收益影响比较大吧?

何帅:是的,如果我不去做这些(减持),回溯的话,我现在收益率可能每年多增长几个点。

7 小雅:你好不容易挖到这样的公司,就像花了很长时间做了只烤鸡,你吃了只鸡腿就扔了,不多“吃”几口,不觉得可惜吗?

何帅:是很可惜,我也在改。但我后来发现,没有办法,这就是性格。

我也跟一个老领导聊过这个事,我说我多么便宜买了一家公司,但卖得太早,卖了以后它还涨了两三倍。

他说,你不用觉得很可惜,你当时买这么便宜,是你的性格,你卖的很便宜,也是你的性格,这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会在底部买的人,说明他对估值敏感,有逆向思维。当卖出的时候,一定也会这样,他对估值还是敏感的。

我现在会有一些变化,可能我会对估值、对市场空间、对公司有更好的理解,但这不是我性格变化了,而是我的认知变化了。

就像你说的,我可以多吃一个鸡腿,再把它扔掉,这肯定还是有变化的。但你说要有本质变化,我把一个东西从十几倍一直拿到几十倍,那我可能还做不到。

8 小雅:有人会说,你不敢长期重仓,是不是因为对持仓的置信度不够?

何帅:没有。市场很多时候是概率事件。

比如一家公司,你给它25倍或50倍估值,可能都是合理的。这之间相差一半,不是置信度够不够,它本身就是一个置信区间,要看你愿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如果跌了,你愿意拿多少仓位去补?

我觉得,核心还是性格问题,而不是对公司的判断问题。没有一个人可以判断很准的说,我买这家公司,它就是32.5倍合理。你只能知道,这家公司15倍是便宜了,55倍是贵了。

至于你在32.5倍收手,还是42.5倍收手,跟你的风险偏好和性格有关,和对公司的判断没有太大关系。

当然,你也可以去判断市场情绪,那就是更高难度的东西了。

关于阿尔法和贝塔的思考

9 小雅:有没有算过,2021年什么给你带来了比较好的正收益?

何帅:我一季度找到了很多中小市值公司,其中很多公司赚了很多钱,对我的贡献非常大。

11 小雅:7月份之前,很多人觉得很难找到合适的标的,好东西太贵,便宜的东西都不那么好,你怎么会在一季度找到这么多好东西?

何帅:真的就是有很多好东西。找东西是我们的优势,我们以前一直在整这种东西。

我整体上,没有在食品饮料上赚很多钱,也没有在新能源车上赚很多钱,但持续业绩还不错,都是靠这些东西赚出来的。

我在贝塔行情的时候这么苦,在比找东西的时候,当然要有点优势,如果找东西比不过别人,贝塔也没有优势,那就不要做了。

12 小雅:做投资肯定得赚贝塔的钱啊,最大的收益不应该是来自贝塔吗?

何帅:对。很多阿尔法的东西最后收益兑现,可能是乘了贝塔的风,这中间是剔不干净的。

但我指的贝塔是,从一开始买进去,你知道公司竞争力一般般,但是跟随行业依然可以买,这属于纯粹的贝塔投资。

我们的研究员包括基金经理,经常有这种痛苦。我们觉得这家公司终局想不清楚,未来竞争可能很糟糕,它的竞争力不够,虽然坡道真的很好,我们就真的不投。

但实际上,坡道真的对投资影响很大。我们在这块比较欠缺,这是我们需要补强的。

13 小雅:这两年很多基金经理在反思,有些公司终局看不清,甚至终局大概率不行,但在行业景气度高的时候,它确实阶段性有5倍、10倍的涨幅,要不要参与?这跟你的反思挺像的?

何帅:是的。但反思归反思,当你真的在做的时候还是很难。为什么?

因为行业景气度是很难判断的,你好像感觉很好判断,因为你看的是倒车镜,但在开始的时候,这是很难判断的。

14 小雅:能不能加一点右侧投资,我不需要判断,我做反应就行了?

何帅:可以,那你要胆子够大,而且,几十亿的基金可以右侧,三四百亿的基金怎么去右侧?真的右侧以后,变顶部了,你怎么办?当它回调20%,你是加还是减?

很多时候看起来很简单,到真正操作的时候,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和持有人的关系:

我爱你,但是与你无关

15 小雅:你觉得,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何帅:不断反思,把边界打开,不要有任何的边界。

我指的边界就是,你不要觉得巴菲特就一定是对的,他有可能错的离谱,或者他根本就不适合现在这个市场,我这只是瞎说啊。

我的意思是,你要不断去提炼自己犯过的错误,才能做得更好。

哪怕你从A改成B,最后发现又从B回到A,我觉得没关系,就要不断去尝试。

最麻烦的是固步自封,你打个洞钉在墙上面,把自己框在那边,这是最危险的,我觉得应该走起来、跑起来、动起来。

16 小雅:最近三年对你来说蛮特殊的,你有什么感悟?

何帅: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我不想有太多关注,希望能安安静静做好投资。

17 小雅:你想逃避公众,为什么?

何帅:不叫逃避公众。就是我说的,这个市场很年轻,从业者都很年轻,大家对从业者的要求非常高,期待也非常高,造成持有人不开心,从业者也不开心。

我觉得,大家都放平心态,做合理预期,就会很好。

18 小雅:信息沟通就是为了让大家回到合理预期。

何帅: 我打个比方,是一句很奇怪的话,它用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对于持有人是很有意思的一句话,就是“我爱你,但是与你无关”,这就是我想跟持有人讲的话。这是我的工作态度。

不是说我爱你,希望你也爱我,或者说我爱你,需要你对我付出什么。

不要只盯着净值,

要真正重新找到投资的快乐

19 小雅:从投资上,你有没有梳理一下这三年的变化?

何帅:其实去年我一直在反思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关系,身体跟工作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才是最好的?怎么样才能长期持续进步?

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都很年轻,整个市场或者说持有人对你的期待,超过了你本身的水平,就会压力非常大。

前段时间,我也跟同事们聊了很多事情。

他们会问我,为什么要买很多0.5个点、1个点的小股票?他们说,小股票对你的净值影响不大,你为什么不把精力更多放在那些更大的公司上面,去做更多的深入研究?

我说,做投资这件事,除了把净值做上去,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投资本身。

虽然那些小股票对我的净值影响不大,但那些小股票带给我很多快乐,我挖掘到一家公司,它被市场低估了,我买了它,它涨了很多,最后它的业绩证明,它就是一家优秀的公司。

这个过程让我很快乐,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投资的快乐。

我说,你不能失去投资的快乐,要回归,不能一天到晚想着净值。

其实,当你真正重新找到投资的快乐的时候,慢慢也会把净值做好,你会找到很多好公司,真正找到成就感。

你整天盯着净值,觉得应该先把(持仓)9个点的公司研究清楚,再研究清楚6个点的公司,再研究清楚4个点的公司,你始终这么去想,反而做不好。因为很多公司的变化需要时间。

从去年到现在,我一直觉得,应该回归到投资本身,不应该太被净值牵绊,要回归到挖掘公司本身。

这个路还很长,不要太多去消耗或消费自己,这是我这两年相对比较底层的变化。

两大变化:更注重财务报表,更务实

20 小雅:在投资方法上,你有什么变化?

何帅:我觉得变化也很大,这主要是去年的教训。

去年,我买了很多低估值的地产股,它们表现很差,使得我2020年的业绩增长比较差,包括我前几年挖掘的一些中小市值公司,最后业绩没有兑现。我在反思,问题出在哪里。

2021年年初,我做了比较多调整,比如说,把一些低估值公司卖掉,换了一些成长性比较好的公司。

国内市场还是要以成长的眼光去看待,做静态的低估投资会比较艰难。

我希望能更多用成长角度去选择股票,或者说,至少成长在整个持仓的比例是比较高的,这大概是2021年做的比较大的变化。

21 小雅:你去年买地产股,是选股选出来的?我理解是为了防御做的配置。

何帅:确实偏防御,但同时我的选股是错的,因为防御我也可以买其它东西。

我为什么没有挑出其他东西来?我为什么要买**地产?这是我的选股出了问题,我要反思。

22 小雅:反思之后,2021年三季报里,还有一些地产股在你的重仓股里,为什么?

何帅:我卖了一些地产,还有一些地产,但不是很多。

这些是好公司,但它们在一个非常不好的行业。我对于好公司的爱好是一种惯性,对好价格的爱好也是惯性。

它们又是好公司,又是好价格,对我吸引力非常大,所以我一直有一些执念。

23 小雅:在对2020年的反思之后,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何帅:对于投资,我有两个比较大的感悟:第一,还是要回归报表本身。

有时候我们会本末倒置,我们会关注管理层,关注公司护城河,关注商业模式,价格是另外一回事,反正就是巴菲特说的那四点。

我们会不断分析前三个偏定性的属性,不断跟管理层交流,去跟公司的竞争对手、客户交流,不断去想它的商业模式到底怎么样。

其实,你想这么多,还不如好好分析报表,所有东西都会从报表里面体现出来。

当一家公司报表不好看,你把它的商业模式想得再清楚,它的管理层再优秀,这都不对,说明一定有问题,只是你不知道。

当一家公司报表很好看,但你觉得公司业务好像很简单,管理层表达也一般般,商业模式也没什么特别的,说明你没想清楚,一定是有道理在里面,它才能持续有比较好的报表。

过去,我们更多去研究产业逻辑,研究公司管理层。我现在把它反过来了,首先报表要符合一家优秀公司的标准,然后我再去研究那些东西。

因为现在上市公司也很多,快5000家公司,我会把一些选股思路和想法变成一些量化指标,通过我们运营部的同事,帮我去筛选。

今年我至少看过两三百家公司,甚至仔细看过的有100家,其中有比较多的新公司,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个方法挖出来的。

这是我今年去尝试的,我觉得效果不错。这是我跟以前比较明显的第一个变化。

第二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在于,我需要贴近市场

贴近市场,说的简单一点,就是需要俗一点,你不要太过于用一个框架,把自己架得很高~~

24 小雅:不食人间烟火。

何帅:对,需要实在一点。

市场是很实在的,它即期反应的无非是今年的行业景气度、近期业绩,就是这些“很俗”的东西。

我们以前可能觉得这些都太短期了,我们就要挑最优秀的公司,它能够穿越周期,它的管理层很优秀,商业模式也很好,我们看10年,它还是最好的公司。

长期来看,这有对的层面,但回到短期,我们还是需要很务实地面对市场偏好和市场变化。

去年我去买的地产股,就是这样。站在类似于原教旨主义的价值投资角度来看,我觉得,那些公司怎么算,都是被低估的,我觉得是市场傻,我不傻。

大部分时候,你最后都会发现,市场一点不傻,傻的是你自己。这是我需要反思的,我不能太远离市场。

持续不产生现金流的公司,大概率是不好的

25 小雅:你刚才提到,有些公司商业模式、护城河、企业家都很好,但就是财务报表就不好,会有这样的公司吗?

何帅:没有这样的公司。所以,在前面分析那3点的时候,你是错的,但你不知道。

研究有个很大的问题在于,以前我们凭自己的主观想象,觉得商业模式好,我们会更多去相信那些定性的东西,相信自己交流、调研和判断的事情。

我未来还是应该回到更客观的数据。

26 小雅:你是在哪个公司上吃过亏,才有这样的认知?

何帅:我以前拿过不少计算机公司,它们是某个领域里的专业软件,大家都在用它,它的市场份额很高,比第二名领先很多,粘性也很强,它对客户很了解,管理层也很优秀。

但它们的报表就是有很多问题。比如说,现金流不好,它的投资很多,利润率不好,或者人力效率不高,等等。

以前我不太关注这些,我只是相信那些定性的,因为我去调研客户,调研公司,我觉得自己把问题想得很清楚。但它的报表就是不能体现,最后我发现自己是错的。

我用报表筛选的公司,很多都不错,虽然并不是每家公司都这样,但它是个大概率事件。

包括一些中小市值公司,报表漂亮的公司非常多,可能10家里面,有1家是坑。

27 小雅:这么低的比例吗?我以为小公司的漂亮财报多数是坑,10家里面只有1家是真的。

何帅:那你搞错了。我今年投了很多小公司收益率很不错。

今年大概我投了十几家,就只有一家错了。

我第一反应是反思,我为什么会选到这家公司。但我后来想通了,其实没关系,因为它就是有一个概率。

我根据以前自己投资成功或错误的经验,设定了很多指标,尽量保证准确度,但是会有例外。

比如,今年我亏的那家公司,原材料是大宗商品,过去当材料价格波动比较大的时候,这家公司的利润率都能保持稳定,这说明它可以传导材料的价格。

我判断,它今年还是可以传导的,但今年它就是没有传导,就是巨大亏损,这是很难判断的。

虽然我已经把它卖了,但我还不断去跟踪它的情况。

后来发现,它有新的竞争对手进来了,竞争对手以贴价形式来参与竞争,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了,这是过去10年没有的。

28 小雅:你刚才提到,有些公司可能管理层、竞争格局等等,都不好,但就是财务报表挺好的,你不担心它是财务造假?

何帅:所以需要很多指标去验证。

第一,这样公司也很少,我只是举个极端例子,意思是说,我会把权重更多放在财务报表上。

第二,财务造假是可以的,但你可以造假一、两年,你能不能造5年、10年?我的维度并不是看它去年的报表,而是看很长周期的财务报表。

另外,你造假可以,你能不能拉着你的竞争对手、你的客户一起造假?我还会参考它的竞争对手和客户的报表情况。

最后,我管理的是组合,它是一种大概率选择股票的方法,我不是说保证这个框架里面100%的准确,70%的正确都非常厉害了。

从今年表现来看,这种方法是90%的正确率,这已经很好了。

29 小雅:当年乐视的报表看得出问题吗?很多人是看出来了还要赌,还是真的很多人没看出来。

何帅:乐视不赚钱呀,所有人是相信它未来能赚钱。

虽然我没有研究过它,我闭着眼睛想,它的报表是不会好看的,它的capex(资本性支出)投入肯定是很大的,它没有赚过钱,它不断在融资。

我觉得有一个指标很有意思:现金流量表里面筹资的现金流。如果一家公司在持续在问外部拿钱,那你就要小心。

如果一家公司是个现金牛,它的报表增长不好看,收入增长也不咋样,它不断在往外面放钱,那说明它还可以,至少它是赚钱的。

但capex投入要排除一些公司,如果它在扩张期,比如台积电,它也是有很长周期capex式的投入,这种公司就要单独看,但这是一个概率问题。

从个股财报看到行业发展新趋势

30 小雅:你会定期做数据筛选吗?还是随时会做。

何帅:今年我是第一年先采取量化方式帮我筛选,我觉得每年大概都会做,有新的想法就做。我会有很多新的想法。

我看你的访谈提纲里有个问题是,今年我为什么会买这么多化工公司?

我通过很多层筛选,公司过去表现很优秀,同时有明显的扩张意图,用这种想法筛选的时候,很多化工公司跳出来了。

这时候,我会去倒过来想:为什么跳出来的不是食品饮料公司,不是跨境电商,不是新能源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化工公司的数据符合这些标准?

我会去思考原因,通过跟很多公司调研、反馈,我从一个点上升到了一个面。

这个面就是:国内很多新材料公司、精细化工公司,成为大量世界先进产能的补充,或者说进口替代。并且,这种进口替代不是国家组织和主导的,是市场自然而然发展到这个状况。

我们通过财务指标发现很多这样的公司,这些公司又会让我们衍生出一些想法,去找到一些相同逻辑的公司。

这些相同逻辑的公司可能没有通过财务指标挖出来,因为公司以前很差,过去的财务数据不好,就被排除了。

但它在这个逻辑下,可能是成立的。它可能有新的产品,有新的产能,可能会进入一个新平台或者新的成长环境,这就是从点到面,又从面回到点的过程。

过去一两年,我挖掘的很多个股是这样来的,它是过去很多年我做很多小股票投资,做很多研究总结出来的方法,我现在通过这种方式去把它实现出来。

跳出条条框框,

不要盲目冲撞巨大的市场共识

31 小雅:刚才提到,你的方法论有两个比较大的进化:一是更注重看财务指标,二是更务实,怎么理解你说的务实?

大家会觉得,何帅原本有点逆向,跟市场热点反的,贴近市场不是放弃了你的优势?

何帅:我觉得这不是优势。

很多时候,你被一些条条框框限制住了,大家看到“抱团”两个字,就觉得一定是不好的,过去三年“抱团”收益率很高,为什么不好?我就是应该跳出条条框框。

我最底层的思考就在于,我们容易被一种好像大家都认为是对的东西裹挟。

我觉得,大家应该跳出来说,我就是要安安静静去寻找投资的快乐,去找到一个好的标的,找到一个好的赚钱机会,而不是把自己框在某个地方,钉在某个地方。

我们更多需要的是进步,而不是说把自己钉在一个位置上面,这是很重要的。

回到你的问题,我怎么去贴近市场?去年我的深刻教训就在这里。我过于去逆向市场,甚至逆向给我带来了类似钉在墙上的感觉,但那是错的,我们不要盲目地去冲撞一个市场巨大的共识。

比如,去年的共识就是,地产就是不行,不会有发展,它再便宜就不应该买。除非你有巨大的把握,这个行业会发生巨大变化,否则,不要去冲击这样巨大的共识。

回过头来看,市场共识没有错,2021年地产就是很糟糕,销售、利润各种方面都超预期的差。这说明,市场没有错,是我错了。

去年我在跟客户反思的时候,我也在说,只有一种情况,你可以去逆向市场巨大的共识错误。

比如茅台,2013年到2015年,市场的巨大共识是:茅台没有成长性了,年轻人不喝茅台了,茅台对公消费没有了,它的需求会砍掉一半,这个酒以后就是5%的增长。

通常,共识是不会被打破的,茅台表现也一度持续不好。怎么会打破?因为茅台的业绩在2016年、2017年一直大幅超预期。

我印象中,茅台的一批价从2015年的900多块钱,涨到1400、1500、1700,业绩增长40%~60%,它的业绩活活让市场打脸,当市场从巨大的错误共识反过来的时候,它的超额收益是巨大的。

只有这样巨大的把握,你才能去抵抗市场巨大的共识。如果没有这样的把握,市场共识大部分情况下是对的。

如果你只是想做一个小修正,比如,假设市场预期地产未来有50%的下降,你觉得没有这么惨,应该下降35%,那这是比较差的机会。

除非地产未来还有50%的增长,你找到巨大的差距,这是大幅去逆向,去对抗市场共识的好的投资方法。

你可以有一些小仓位去做逆向,但是在大仓位上面,我不是说要去迎合市场,但我不要去跟市场做巨大的抵抗,这就是我要更贴近市场的一个主要原因。

反过来也是一样,当大家都预期一样东西非常非常好的时候,你也不要急于下车

32 小雅:你压根就不会上车吧?

何帅:不是的。我在很早的时候,2019年下半年我买了**锂业。

33 小雅:那是一个很好的时点。

何帅:我赚了30%就走了。

为什么呢?我其实一直非常看好新能源车,我很早重配S公司,就是因为新能源车。

但市场偏好跟我想要的东西不一样。市场喜欢的是弹性,整个电池产业链今年表现最好的,都是有价格弹性的东西,但我偏不喜欢。

我在挑选新能源车标的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排除有价格弹性的东西,我选的公司,都是竞争格局很稳定,能很稳定赚钱的,但它们的表现没有涨价的那些东西好。

我选择新能源车,是因为它的终局非常清晰,但它什么时候起来,什么时候下去,不好判断。但我认为,5年、10年以后它一定是ok的。

我要选择一个我能看到5年以后依然存在的公司。但那些价格或毛利巨大波动的公司,我不知道它5年以后是怎么样子,它可能也很好,我没有选择那些,我选择跟自己的组合思路和性格相符的。

34 小雅:你现在是要逆自己的性格,去打破原来自己组合原来相对的稳定性?

何帅:没有,我现在的组合越来越稳定了,并没有打破原来的稳定性。我说要更加贴近市场,只是说我不能够太独立的去逆向或者去叛逆。

喜欢用钱砸不出的“长坡厚雪”

35 小雅:你曾把自己的方法论总结为“长坡厚雪”,用合理的价格持有,这个方法论有变化吗?

何帅:没有太多变化,还是寻找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在合理或低估的价格去持有。

36 小雅:这是所有基金经理在做的事?

何帅:对啊,这句话很简单,但你怎么找到持续成长的公司,这就很麻烦,怎么样算合理的价格?这也很麻烦。

37 小雅:能不能举个例子,你是怎么看一个公司的长坡厚雪,以及如何考虑它的价格。

何帅:我现在买的要重仓三年的公司,基本都是这个逻辑。

比如说S公司,它的主要产品是做一些阀门,它的使用场景很多,坡肯定是很长的。

另外,整个新能源车对于热管理的需求,会比以前发动机车要大出很多,并且对阀门的精度要求更高。

它在原来比较长的坡道上面,叠加一个更陡峭的需求,这是它的“长坡”。

“厚雪”就是它的竞争力,这家公司从10年前就开始准备新能源了,其中有个核心部件很早获得了市场的巨大认可和市场份额。

在国内整个新能源车里面,S公司是唯一一家单品市场份额最高的公司,但它却是市场不看好的,为什么?因为大家觉得你的市场份额已经这样了,大概未来只能下降了。

38 小雅:好像也很有道理。

何帅:中国市场很有意思,大家特别喜欢那种“差生”变“好生”的过程,不喜欢“好生”持续好的过程。

39 小雅:因为觉得上升空间有限。

何帅:对,它的市场份额一直很高,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这家公司的壁垒和竞争力是很强的。

随着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它和竞争对手之间数量差距越来越大,规模优势会成为它最终、最大的护城河。因为成本相差很大,竞争对手怎么去和它竞争?

S公司存在一个长长的“坡”,“球”也越滚越大,这是我看到它的原因。

我买它的时候,它是20几倍估值,未来空间比较大,我买的也比较重,一直到现在,我觉得它的空间依然还很大。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会受到各种冲击,竞争对手和成本上升,制造业本身就是一个辛苦的行业。

电池产业链也是这样。我认为,过去它们波动很大,它们和竞争对手之间差别,没有像S公司和它的竞争对手差别这么大。

但中国老板太愿意投钱了,它有巨大的capex砸进去,规模优势就起来了,这是我当时没有想特别多的。巨大的capex投入对于股东是个糟糕的事情,但对于股价来说是个很好的事情。

但是,不断砸capex,把规模优势砸出来,这能维持多久,我觉得不好说,因为你砸得起,势必别人也能砸得起,只是过去两年整个市场需求非常大,供给跟不上,使得这些砸下去的钱,感觉收益好像还不错。

当某个时点供需发生扭转的时候,就会很难看,大家一直在等,这个时点什么时候到来。

40 小雅:你认为,新能源车的风险在哪里?

何帅:大家觉得,新能源车今天最好的地方是它的确定性,但我认为,它最大的风险就是它太确定。

41 小雅:你重仓的S公司不也同样很确定吗?

何帅:对啊,所以它得防着竞争对手。

它已经防了两三年了,不断有人在攻击它,它还是这么高的份额。随着后面不断放量,差距还会越拉越大,别人要抢市场份额,只有始终都亏钱来跟它干才行。

新能源车最大的风险在于它太确定,整个产业链所有人都会巨大的投资,因为所有人都觉得确定,所有人都觉得机会巨大,这反而是风险。

只有一、两个人觉得ok,其它人都觉得不好,这才产生巨大的阿尔法,当所有人都觉得好的时候,它的阿尔法就会很差。

42 小雅:现在N公司拼命融资,拼命想扩产,就是想稳固和提升自己的地位吧?

何帅:它必须这么做,只有这样,才有上、下游议价权。

它在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上面,它是不能够下来的,停下来它会很惨,而且其它人也必须要行驶在这样的高速列车上。

N公司本身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公司,这是不可否认的。只是我个人的性格,我不喜欢这种市场格局不确定的感觉。

我要反思是,它在3000亿的时候,我为什么没买?这说明我的研究不到位,不用去说人家不好,我就是3000亿的时候没拿,就这么简单。

关于定价的一组“有意思的数据”

45 小雅:你说过,便宜了会买一点,贵了会卖一点,你怎么评估便宜和贵?

何帅:我专门找了一组数据,以前我研究美国运通的时候找到的。很有意思,跟你分享一下。

巴菲特在1992~1993年买入美国运通,股价大概5~6块钱,市值50亿美金。到1999年,运通最高41块钱,年回报率30%。

但是1999年~2009年,运通还是41块钱,回报率是0。

而1992年到2007年,它的股票回报率是13.6%,13.6%正好是公司业绩增长的复合增速。

2008年股灾,运通股价跌到15块钱,1992年到2008年收益率就变成0.7%了,说明拿了这么多年,它的收益率是不好的。因为正好碰到股灾,股价输给了成长性。

2008年到2019年,因为2008年是个坑,到2019年,它的回报率又变成很高的20%,明显又跑赢了成长性。

但是回到1992年,从1992年到2019年,这么长时间的回报率是11.8%,又回到了它的稳定成长性。你看,它有很多巨大的波动。

这个数据是什么意思呢?一个公司的回报率,最终会跟它的业绩成长性匹配,它的股价或估值会回到基本面。

基本面是需要我去判断的,同时,它有明显高估和低估的时候。当它高估的时候,回报率就会变得很差,等它低估的时候,回报率就会变得很好。

我要做的就是:想清楚这家公司长期的资本回报率应该是多少,高估的时候不要买,低估的时候多买点儿。

但巴菲特不管,他一直拿着不动,从30年维度来看,成长就是一个公司持续的回报,巴菲特不要去做波段。

他不能做,美国是要收税的,他每个波段做出来,税一收,啥都没有了,而我的情况不一样,我可以做。

我不要去做10%的差价,但在巨大的高估和低估的时候,当很多资产明显高估了,你为什么要去硬顶?有些东西明显低估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多买?我觉得这是很容易去做的。

这两年,整个消费医药明显处于市场比较热的状态,找不到低估的东西,回报率就会去平衡。

我肯定要在贵和便宜的时候做动作的,怎么叫贵和便宜呢?要根据公司本身的基本面。

1992年到2007年,运通的利润复合增长就是13%;1992年到2019年这么多年,它的复合增长就是11%~12%。这都跟它的业绩非常匹配。

46 小雅:你是看它隐含的回报率贴现回来,超过还是低于未来的利润复合增长率。

何帅:对,你要对它未来业绩增长做判断,不要讲太远,就未来3~5年的大概业绩增长。

每个人会给出不同的估值锚,比如,有人愿意给茅台30倍、20倍或者40倍,都可以。

如果你按30倍去算未来的市值,它的复合回报率是不错的,那就ok,如果复合收益率很低,那就不行。

但你一定要给茅台5倍估值,那就是定价有问题,没人卖给你也没有用,定价肯定是在市场合理的范围里面。

至于到底30倍、25倍还是35倍估值,它跟利率和其他各种因素相关,那是技巧上的东西。

47 小雅:当估值的区间比较大,怎么看贵和便宜?

何帅:对,贵和便宜只有在大波段的时候是有用的。

茅台来说,我认为它估值30倍是很合理的,可能20倍很便宜,40多倍也不能说贵。但70倍肯定是有点贵的,15倍肯定是明显低估的。

这只能是一个大致区间。那你到25倍和35倍的时候就不要动了,就没有什么高估、低估之分,跟它走就好了。

只有在拉开一个大的幅度以后,我们才会去判断它的情况。

48 小雅:假设一个公司你对它的估值锚是30倍,它现在到了45倍,你怎么办?

何帅:我会减一点。

49 小雅:你会参考它的历史分位?

何帅:不叫历史分位,就是我对它的定价。

比如,可能茅台过去历史分位不高,它这两年的估值系统性抬高了,我不能按照历史分位来。

因为它现在的商业模式已经比较to c了,对公已经占比很小了,它应该相对比较高的估值体系,这是很正常的。

当估值体系上升了以后,不能说以前它过去平均估值15倍,我还是按15倍来,那是不合理的,就变成刻舟求剑了。

安全边际看即期估值

每个人都是现实的,手头的东西才保险

50 小雅:你怎么理解安全边际?

何帅:对我来说,安全边际是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亏钱嘛,可以不赚钱,不要亏钱。

不亏钱,就是浪费时间,但是亏了钱,就是浪费钱又浪费时间。

51 小雅:有人说,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你怎么看?

何帅:到出事的时候,就知道进攻是不是防守了,肯定会有问题。

52 小雅:当隐含回报率预留足够大的空间,本身也是安全边际?还是只有下跌空间不大,才叫安全边际?

何帅:要下跌的空间不大。

还是那个问题,你没法控制基民是什么时候买进来的,即便你买进来的时间很长,赚了10倍后又亏掉一半,赚5倍还是很多,你还是不开心。

53 小雅:当上涨空间很大的时候,某种程度上看,是不是它的下跌空间也不大?

何帅:这其实是一个心理问题,它不是一个理性的问题。所有人都是厌恶风险的,你不要给投资者造成短期的巨大亏损。

我的安全边际不是跟远期的东西比,跟远期东西比,是我决定是否买入的原因,但是安全边际不是考虑这个。安全边际我一定看即期估值,没有人的安全边际是看未来长期空间的。

当整个市场最悲观的时候,大家只会看你手头的东西,每个人都是现实的。

控回撤的两招:

减持高估值公司和选择稳健的企业家

54 小雅:你怎么控回撤?有个投资人曾说过:在正常市场,他的重仓股如果跌20%,他会毫不犹豫砍掉,不要总是去逆市场,市场常常是有效的。

何帅:这就是我说的,要务实,去贴近市场。

55 小雅:他会先减出来,想明白了再做动作,避免自己在求证陷阱里,你会这样控个股回撤吗?

何帅:不会,我不是通过这种方式去控回撤。

对于控回撤,我前面讲了很多很重要、大方向的事情,比如我的性格,比如涨多了我会卖,在估值越来越高的时候,我的持仓是下降的,当然回撤控制会好。

但这种回撤控制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我可能每年损失几个点的收益率。

回到持有人体验或者我的个性问题,我是要那几个点的收益率,还是要控制曲线的平稳性?我选择曲线平稳性,我的性格是这样的。

第二个控回撤的原因也很重要。这两年,我们见过很多企业家、管理层,我们尽量去选择一些我们认为正确的人。正确的人不代表他的能力最强,最重要的是,他也是一个控回撤的高手。

就是说,企业家本身的性格不是赌性很强,他对事物的判断也留有安全边际,他不会非常激进地做事,不会把公司投入到巨大风险里。

可能他也赚不到巨额的超额收益,他也赚不到那几个点。但在这种企业家的管理下面,公司自然而然也会面对比较少的巨大风险,它也不会有巨大的回撤。

我希望能建立一个闭环,我的持有人、我和我投的公司管理层,我们的性格是相符的,大家都很舒服,其中一个环节的性格出了问题,就会慢慢脱离这个闭环。

可能在市场beta行业爆发的时候,需要企业家激进、敢拼的性格。

但我的性格,是选择相对稳定的企业,这种选择会从产品收益率曲线体现出来。

56 小雅:过往投资中,你在绝对收益的理念体现比较多,这也体现在回撤控制上,2021年有变化吗?

何帅:变化在于,我对估值的容忍度会比以前高,你在一个方向上吃亏以后,势必要在那个地方进行纠错。

我在2018年到2019年上半年,拿了很多后来表现很好的主流公司,但这些公司我在2019年年初比较快卖掉了,当时觉得估值水平差不多了。

但后来,很多公司的业绩也是超预期的,它们的估值扩张能力是非常强的。

对高估值的容忍度有两种情况,第一,他胆子很大,风险偏好本来就高,第二,他对行业、公司的认知很深,可以看到很远,他觉得这个公司虽然短期很贵,但长期不贵。

我在性格上肯定没法改变自己的,我不可能提高自己的风险偏好,但在认知上,我反思下来,我肯定是对这些公司、行业的认知是不够的,造成我卖的比较早。

现在,我希望对一些公司的估值容忍度可以打开一些,在相对大的估值范围里去思考,不要太纠结于一、两年的估值高低,而是把公司想清楚。

我在做尝试,这种尝试不一定特别好,可能会放大我的波动,放大我的回撤。

选择放弃规模,注重控制波动率

57 小雅:你怎么看规模、波动率和收益的“不可能三角”。

何帅:我会选择放弃规模,收益跟波动也会相关,你可以加剧波动,它可能会对收益率会产生好的正向影响。

58 小雅:某种程度上, 你也放弃了收益。

何帅:不,也不能说我放弃收益率。只是相对而言,我会更注重波动率。

59 小雅:你觉得自己管理的规模边界在哪里?

何帅:我希望规模小一点,我们还很年轻,都会犯错,希望能给我们犯错的机会。

当我的规模到了四五百亿,六七百亿,我可能只能买那些“大葫芦”。

我只有不断尝试各种商业模式,见到各种各样的管理层和公司,才能学到很多东西。

我猜想,巴菲特在30来岁也做过很多这样的事情,最后他知道“茅台”是最好的商业模式。

可能过10年以后我也知道,绕这么大一圈,就是应该持续买茅台,但我应该要去走这一圈,不断学习和尝试新东西。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规模才是合理的。

60 小雅:对你来说,多少规模算适当的?

何帅:现在看,好像不超过200亿是可以的,但我会适应,真到了300亿,就有300亿的方法。

当碰到特别揪心的公司,

赶紧把它处理掉!

65 小雅:如果问你过去三年犯的最大的错误,买地产算吗?

何帅:对,当时我仓位很低,还买了很多地产。当时,有很多机会让我错过了。

当买了很多地产的时候,会限制我的眼光,这个东西这么便宜,有些东西虽然还不错,但有点贵,它会限制你很多精力和时间,这是最要命的。

我后来也劝我们权益部很多同事说,当碰到一家公司或一个行业让你特别揪心的时候,比较好的方式就是赶紧把它处理掉,这就是我说这两年越来越贴近市场的原因。

卖掉不是在于这家公司到底是对还是错,而是它会侵占你大量研究其它公司和机会的时间和精力,那才让你损失巨大。

当我碰到公司低于预期,我会积极面对,但不会马上把它全部砍掉,我会留一点。

因为学费不能白交,我会继续跟管理层交流,找到问题,下次我不要犯同样错误,这很有效。

有些投资者可能碰到问题,马上把公司砍掉,再也不想看到它。

我觉得,碰到问题要直面问题,就是要这样的勇气,就是要很痛苦的把伤疤揭开,想清楚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以后不要再出现。

未来两年A股不太会是赛道机会

68 小雅:站在当下,你怎么看市场?

何帅:因为过去几年贝塔行情太强,甚至好几个贝塔在一起演绎,我猜测,这种大赛道的行情应该快结束了。

我自己判断,未来两年整个市场会不温不火,甚至偏温一些,也没有结构性的大赛道行情,会变成非常非常细分的状态。

这可能类似于2012年到2014年,或者说是2015年下半年到2017年,可能很小很细分的行业,就几家公司,或者就是某一家公司的机会。

其实,今年的基金整体收益率就已经不能说很好,虽然业绩很厉害的也有,但整体上,赚十几个点已经算好了。

我觉得,明年可能会更艰难一些,因为如果没有大贝塔,大家就很难做出很好的整体收益率。

69 小雅:很多人在说未来两三年,市场风格会偏向中小市值,你怎么看?

何帅:我从来不会去选择风格,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指标可以选择中小市值风格还是大盘风格,对于我来说,只有一个指标,就是它们的性价比。

我以前在市场很不喜欢中小市值的时候,去买中小市值的原因,因为它们的性价比更高,就这么简单。

现在,很多趋势资金在抛弃核心资产,很多核心资产跌了很多,这些是我过去一直很看好的公司,只是估值一直让我下不了手,现在我会重新考虑它们的性价比。

我现在逐渐闻到2018年的气息。很多非常优秀的成长性公司在被不断被抛弃,抛弃的原因就是它们的股价在持续下跌,这是我喜欢的状态。

(因为文章太长,本来只多2000字,删到最后系统非说多了4000、5000字,实在不高兴分两篇再排版了,删减了一些问题,看全文上公**众号吧)

精彩讨论

乐乐a32022-02-08 17:11

为什么基金经理都把自己装扮得神秘兮兮的呢

扶苏19892022-02-08 22:59

1,截至2022年1月20日,何帅管理的全部三只基金,在他管理期间年化回报率全部超过22%。(其中,优势行业最高股票仓位80%)这些基金的管理期限都超过4年,其中,管理时间最长的交银优势行业基金超过6年半。

2,我们总希望能找到性价比比较好、比较有安全边际的东西,这是我们坚持的东西,也是这两年我们很辛苦的地方。我的逻辑是,重仓股的估值对应未来的成长前景,它的性价比要比较高。
PS:个人也是这个态度,再好的东西不能没有性价比,否则失去保护。


3,你当时买这么便宜,是你的性格,你卖的很便宜,也是你的性格,这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会在底部买的人,说明他对估值敏感,有逆向思维。当卖出的时候,一定也会这样,他对估值还是敏感的。
PS:这也是我底部敏感的原因呀。

4,比如一家公司,你给它25倍或50倍估值,可能都是合理的。这之间相差一半,不是置信度够不够,它本身就是一个置信区间,要看你愿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如果跌了,你愿意拿多少仓位去补?
我觉得,核心还是性格问题,而不是对公司的判断问题。没有一个人可以判断很准的说,我买这家公司,它就是32.5倍合理。你只能知道,这家公司15倍是便宜了,55倍是贵了。
PS:有多少人可以理解这段话?那你基本对估值和确定性,仓位算基本理解了。

5,我指的贝塔是,从一开始买进去,你知道公司竞争力一般般,但是跟随行业依然可以买,这属于纯粹的贝塔投资。
我们的研究员包括基金经理,经常有这种痛苦。我们觉得这家公司终局想不清楚,未来竞争可能很糟糕,它的竞争力不够,虽然坡道真的很好,我们就真的不投。因为行业景气度是很难判断的,你好像感觉很好判断,因为你看的是倒车镜,但在开始的时候,这是很难判断的。
但实际上,坡道真的对投资影响很大。
PS:底部行业或区间,可能真的只能选择上车,再换好车。

6,不能失去投资的快乐,要回归,不能一天到晚想着净值。当你真正重新找到投资的快乐的时候,慢慢也会把净值做好,你会找到很多好公司,真正找到成就感。不要太多去消耗或消费自己。
PS:说得真棒。


7,国内市场还是要以成长的眼光去看待,做静态的低估投资会比较艰难。你想这么多,还不如好好分析报表,所有东西都会从报表里面体现出来。有时候我们会本末倒置,我们会关注管理层,关注公司护城河,关注商业模式,价格是另外一回事,反正就是巴菲特说的那四点。首先报表要符合一家优秀公司的标准,然后我再去研究那些东西。回到短期,我们还是需要很务实地面对市场偏好和市场变化。

8,我管理的是组合,它是一种大概率选择股票的方法,我不是说保证这个框架里面100%的准确,70%的正确都非常厉害了。
PS:虽然我们散户的集中,单吊,杠杆收益会更高,但是从脆弱性上来说更易毁灭,不具备组合的韧性。

9,我觉得有一个指标很有意思:现金流量表里面筹资的现金流。如果一家公司在持续在问外部拿钱,那你就要小心。但capex投入要排除一些公司,如果它在扩张期,比如台积电,它也是有很长周期capex式的投入,这种公司就要单独看,但这是一个概率问题。
PS:说到持续从外面拿钱的公司,现在市场上你也能看到几家,他们似乎总是缺钱,哪怕是龙头。

10,今年我为什么会买这么多化工公司?公司过去表现很优秀,同时有明显的扩张意图,用这种想法筛选的时候,很多化工公司跳出来了。这个面就是:国内很多新材料公司、精细化工公司,成为大量世界先进产能的补充,或者说进口替代。并且,这种进口替代不是国家组织和主导的,是市场自然而然发展到这个状况。
PS:其实类似的逻辑,稳定的好公司忽然开始扩张,往往是拐点或估值重构的出现。

11,我们容易被一种好像大家都认为是对的东西裹挟。我们不要盲目地去冲撞一个市场巨大的共识。比如,去年的共识就是,地产就是不行,不会有发展,它再便宜就不应该买。除非你有巨大的把握,这个行业会发生巨大变化,否则,不要去冲击这样巨大的共识。
PS:虽然我认为北新和地产无关,但是避开这种共识的下杀,或者最起码上杠杆的过程里慢一点,都会让整个节奏更舒服。


我印象中,茅台的一批价从2015年的900多块钱,涨到1400、1500、1700,业绩增长40%~60%,它的业绩活活让市场打脸,当市场从巨大的错误共识反过来的时候,它的超额收益是巨大的。
只有这样巨大的把握,你才能去抵抗市场巨大的共识。如果没有这样的把握,市场共识大部分情况下是对的。

12,大家特别喜欢那种“差生”变“好生”的过程,不喜欢“好生”持续好的过程。
PS:大家都喜欢弹性,喜欢拐点,喜欢凤凰涅槃的故事。


13,巨大的capex投入对于股东是个糟糕的事情,但对于股价来说是个很好的事情。
PS:巨大的开支才能刺激市场,市场也有动力去做大市值获取融资。


14,新能源车最大的风险在于它太确定,整个产业链所有人都会巨大的投资,因为所有人都觉得确定,所有人都觉得机会巨大,这反而是风险。只有一、两个人觉得ok,其它人都觉得不好,这才产生巨大的阿尔法,当所有人都觉得好的时候,它的阿尔法就会很差。
PS:所以我一看自己的重仓就2个公墓的零散持有,就觉得阿尔法十足呐。


15,一个公司的回报率,最终会跟它的业绩成长性匹配,它的股价或估值会回到基本面。想清楚这家公司长期的资本回报率应该是多少,高估的时候不要买,低估的时候多买点儿。我不要去做10%的差价,但在巨大的高估和低估的时候,当很多资产明显高估了,你为什么要去硬顶?有些东西明显低估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多买?我觉得这是很容易去做的。贵和便宜只有在大波段的时候是有用的。

PS:和我的低位高仓位,高位低仓位,异曲同工。

16,全边际是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亏钱嘛,可以不赚钱,不要亏钱。我的安全边际不是跟远期的东西比,跟远期东西比,是我决定是否买入的原因,但是安全边际不是考虑这个。安全边际我一定看即期估值,没有人的安全边际是看未来长期空间的。

17,这种回撤控制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我可能每年损失几个点的收益率。我选择曲线平稳性,我的性格是这样的。我们尽量去选择一些我们认为正确的人。正确的人不代表他的能力最强,最重要的是,他也是一个控回撤的高手。
PS:投资就是投人,投资要匹配性格。

18,可能过10年以后我也知道,绕这么大一圈,就是应该持续买茅台,但我应该要去走这一圈,不断学习和尝试新东西。
PS:所以我也原谅自己没买茅台,毕竟要绕圈的。

19,当买了很多地产的时候,会限制我的眼光,这个东西这么便宜,有些东西虽然还不错,但有点贵,它会限制你很多精力和时间,这是最要命的。,当碰到一家公司或一个行业让你特别揪心的时候,比较好的方式就是赶紧把它处理掉,这就是我说这两年越来越贴近市场的原因。
PS:持仓如果糟心,说明确实不理解,处理掉也是重新聚焦的办法。

20,因为过去几年贝塔行情太强,甚至好几个贝塔在一起演绎,我猜测,这种大赛道的行情应该快结束了。明年可能会更艰难一些,因为如果没有大贝塔,大家就很难做出很好的整体收益率。
PS:之前听谁说的,公墓基金非常依赖细分景气度。

21,我从来不会去选择风格,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指标可以选择中小市值风格还是大盘风格,对于我来说,只有一个指标,就是它们的性价比。我现在逐渐闻到2018年的气息。很多非常优秀的成长性公司在被不断被抛弃,抛弃的原因就是它们的股价在持续下跌,这是我喜欢的状态。
PS:认同,我们买入东西就是看预期回报率,足够高不管大小盘我都可以接受。

感谢小雅整理,看了半小时+,感觉自己又变强了。
#扶苏的投资笔记#

各种抄2022-02-08 20:05

2008年股灾,运通股价跌到15块钱,1992年到2008年收益率就变成0.7%了,说明拿了这么多年,它的收益率是不好的。因为正好碰到股灾,股价输给了成长性。
2008年到2019年,因为2008年是个坑,到2019年,它的回报率又变成很高的20%,明显又跑赢了成长性。
但是回到1992年,从1992年到2019年,这么长时间的回报率是11.8%,又回到了它的稳定成长性。你看,它有很多巨大的波动。
这个数据是什么意思呢?一个公司的回报率,最终会跟它的业绩成长性匹配,它的股价或估值会回到基本面。

汐望2022-02-08 17:27

写何帅了,撒花!他的基金最早是我母亲推荐给我的,刚开始还没觉得,后来数据对比后发现他做的还真是蛮好的~另外催更下长线基金经理名单

JackGcbn2022-02-09 08:02

要不容易掉江里...

全部讨论

2022-02-08 17:11

为什么基金经理都把自己装扮得神秘兮兮的呢

1,截至2022年1月20日,何帅管理的全部三只基金,在他管理期间年化回报率全部超过22%。(其中,优势行业最高股票仓位80%)这些基金的管理期限都超过4年,其中,管理时间最长的交银优势行业基金超过6年半。

2,我们总希望能找到性价比比较好、比较有安全边际的东西,这是我们坚持的东西,也是这两年我们很辛苦的地方。我的逻辑是,重仓股的估值对应未来的成长前景,它的性价比要比较高。
PS:个人也是这个态度,再好的东西不能没有性价比,否则失去保护。


3,你当时买这么便宜,是你的性格,你卖的很便宜,也是你的性格,这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会在底部买的人,说明他对估值敏感,有逆向思维。当卖出的时候,一定也会这样,他对估值还是敏感的。
PS:这也是我底部敏感的原因呀。

4,比如一家公司,你给它25倍或50倍估值,可能都是合理的。这之间相差一半,不是置信度够不够,它本身就是一个置信区间,要看你愿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如果跌了,你愿意拿多少仓位去补?
我觉得,核心还是性格问题,而不是对公司的判断问题。没有一个人可以判断很准的说,我买这家公司,它就是32.5倍合理。你只能知道,这家公司15倍是便宜了,55倍是贵了。
PS:有多少人可以理解这段话?那你基本对估值和确定性,仓位算基本理解了。

5,我指的贝塔是,从一开始买进去,你知道公司竞争力一般般,但是跟随行业依然可以买,这属于纯粹的贝塔投资。
我们的研究员包括基金经理,经常有这种痛苦。我们觉得这家公司终局想不清楚,未来竞争可能很糟糕,它的竞争力不够,虽然坡道真的很好,我们就真的不投。因为行业景气度是很难判断的,你好像感觉很好判断,因为你看的是倒车镜,但在开始的时候,这是很难判断的。
但实际上,坡道真的对投资影响很大。
PS:底部行业或区间,可能真的只能选择上车,再换好车。

6,不能失去投资的快乐,要回归,不能一天到晚想着净值。当你真正重新找到投资的快乐的时候,慢慢也会把净值做好,你会找到很多好公司,真正找到成就感。不要太多去消耗或消费自己。
PS:说得真棒。


7,国内市场还是要以成长的眼光去看待,做静态的低估投资会比较艰难。你想这么多,还不如好好分析报表,所有东西都会从报表里面体现出来。有时候我们会本末倒置,我们会关注管理层,关注公司护城河,关注商业模式,价格是另外一回事,反正就是巴菲特说的那四点。首先报表要符合一家优秀公司的标准,然后我再去研究那些东西。回到短期,我们还是需要很务实地面对市场偏好和市场变化。

8,我管理的是组合,它是一种大概率选择股票的方法,我不是说保证这个框架里面100%的准确,70%的正确都非常厉害了。
PS:虽然我们散户的集中,单吊,杠杆收益会更高,但是从脆弱性上来说更易毁灭,不具备组合的韧性。

9,我觉得有一个指标很有意思:现金流量表里面筹资的现金流。如果一家公司在持续在问外部拿钱,那你就要小心。但capex投入要排除一些公司,如果它在扩张期,比如台积电,它也是有很长周期capex式的投入,这种公司就要单独看,但这是一个概率问题。
PS:说到持续从外面拿钱的公司,现在市场上你也能看到几家,他们似乎总是缺钱,哪怕是龙头。

10,今年我为什么会买这么多化工公司?公司过去表现很优秀,同时有明显的扩张意图,用这种想法筛选的时候,很多化工公司跳出来了。这个面就是:国内很多新材料公司、精细化工公司,成为大量世界先进产能的补充,或者说进口替代。并且,这种进口替代不是国家组织和主导的,是市场自然而然发展到这个状况。
PS:其实类似的逻辑,稳定的好公司忽然开始扩张,往往是拐点或估值重构的出现。

11,我们容易被一种好像大家都认为是对的东西裹挟。我们不要盲目地去冲撞一个市场巨大的共识。比如,去年的共识就是,地产就是不行,不会有发展,它再便宜就不应该买。除非你有巨大的把握,这个行业会发生巨大变化,否则,不要去冲击这样巨大的共识。
PS:虽然我认为北新和地产无关,但是避开这种共识的下杀,或者最起码上杠杆的过程里慢一点,都会让整个节奏更舒服。


我印象中,茅台的一批价从2015年的900多块钱,涨到1400、1500、1700,业绩增长40%~60%,它的业绩活活让市场打脸,当市场从巨大的错误共识反过来的时候,它的超额收益是巨大的。
只有这样巨大的把握,你才能去抵抗市场巨大的共识。如果没有这样的把握,市场共识大部分情况下是对的。

12,大家特别喜欢那种“差生”变“好生”的过程,不喜欢“好生”持续好的过程。
PS:大家都喜欢弹性,喜欢拐点,喜欢凤凰涅槃的故事。


13,巨大的capex投入对于股东是个糟糕的事情,但对于股价来说是个很好的事情。
PS:巨大的开支才能刺激市场,市场也有动力去做大市值获取融资。


14,新能源车最大的风险在于它太确定,整个产业链所有人都会巨大的投资,因为所有人都觉得确定,所有人都觉得机会巨大,这反而是风险。只有一、两个人觉得ok,其它人都觉得不好,这才产生巨大的阿尔法,当所有人都觉得好的时候,它的阿尔法就会很差。
PS:所以我一看自己的重仓就2个公墓的零散持有,就觉得阿尔法十足呐。


15,一个公司的回报率,最终会跟它的业绩成长性匹配,它的股价或估值会回到基本面。想清楚这家公司长期的资本回报率应该是多少,高估的时候不要买,低估的时候多买点儿。我不要去做10%的差价,但在巨大的高估和低估的时候,当很多资产明显高估了,你为什么要去硬顶?有些东西明显低估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多买?我觉得这是很容易去做的。贵和便宜只有在大波段的时候是有用的。

PS:和我的低位高仓位,高位低仓位,异曲同工。

16,全边际是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亏钱嘛,可以不赚钱,不要亏钱。我的安全边际不是跟远期的东西比,跟远期东西比,是我决定是否买入的原因,但是安全边际不是考虑这个。安全边际我一定看即期估值,没有人的安全边际是看未来长期空间的。

17,这种回撤控制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我可能每年损失几个点的收益率。我选择曲线平稳性,我的性格是这样的。我们尽量去选择一些我们认为正确的人。正确的人不代表他的能力最强,最重要的是,他也是一个控回撤的高手。
PS:投资就是投人,投资要匹配性格。

18,可能过10年以后我也知道,绕这么大一圈,就是应该持续买茅台,但我应该要去走这一圈,不断学习和尝试新东西。
PS:所以我也原谅自己没买茅台,毕竟要绕圈的。

19,当买了很多地产的时候,会限制我的眼光,这个东西这么便宜,有些东西虽然还不错,但有点贵,它会限制你很多精力和时间,这是最要命的。,当碰到一家公司或一个行业让你特别揪心的时候,比较好的方式就是赶紧把它处理掉,这就是我说这两年越来越贴近市场的原因。
PS:持仓如果糟心,说明确实不理解,处理掉也是重新聚焦的办法。

20,因为过去几年贝塔行情太强,甚至好几个贝塔在一起演绎,我猜测,这种大赛道的行情应该快结束了。明年可能会更艰难一些,因为如果没有大贝塔,大家就很难做出很好的整体收益率。
PS:之前听谁说的,公墓基金非常依赖细分景气度。

21,我从来不会去选择风格,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指标可以选择中小市值风格还是大盘风格,对于我来说,只有一个指标,就是它们的性价比。我现在逐渐闻到2018年的气息。很多非常优秀的成长性公司在被不断被抛弃,抛弃的原因就是它们的股价在持续下跌,这是我喜欢的状态。
PS:认同,我们买入东西就是看预期回报率,足够高不管大小盘我都可以接受。

感谢小雅整理,看了半小时+,感觉自己又变强了。
#扶苏的投资笔记#

2022-02-08 20:05

2008年股灾,运通股价跌到15块钱,1992年到2008年收益率就变成0.7%了,说明拿了这么多年,它的收益率是不好的。因为正好碰到股灾,股价输给了成长性。
2008年到2019年,因为2008年是个坑,到2019年,它的回报率又变成很高的20%,明显又跑赢了成长性。
但是回到1992年,从1992年到2019年,这么长时间的回报率是11.8%,又回到了它的稳定成长性。你看,它有很多巨大的波动。
这个数据是什么意思呢?一个公司的回报率,最终会跟它的业绩成长性匹配,它的股价或估值会回到基本面。

2022-02-08 17:27

写何帅了,撒花!他的基金最早是我母亲推荐给我的,刚开始还没觉得,后来数据对比后发现他做的还真是蛮好的~另外催更下长线基金经理名单

2022-02-08 18:17

2018年都是正收益的基金,还是有点料的

2022-02-08 17:26

认认真真把所有内容看完了,何帅的$交银优势行业混合(F519697)$ 是我选择的权益类基金组合的持仓之一,之前有研究过,确实稳,而且业绩一直稳定上升,你也不会觉得有太多波动率。

采访时间有问题 如果是2022年初 他就该跟他季报一样全是反思 业绩一塌糊涂

2022-02-08 21:42

何帅,是我买的第一个基金的经理,非常喜欢,交银收益率很稳定,也是我从基金慢慢过渡到自己买股票的支柱

2022-02-09 03:44

看言谈,一位很不错的基金经理。

2022-02-08 22:05

买过何帅的基金,虽然牛市爆发力不强,但是胜在长期业绩稳定靠前,回撤控制能力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