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景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4喜欢:59
你这个分析偏向性太强:提价对快消品而言一般都是自掘坟墓,顾客对快消品的决策相对随意,并不是系统比较了各个品牌后再做决策的,而是因为你知名度最高、货架位置最佳就先选择了你,觉得不错,就形成了习惯;提价后,主体顾客会因为惯性继续购买,但会迫使价格敏感型顾客去尝试其他竞品,他们往往会发现产品本身的差别(快消品产品本身差别一般都不会大),远不如价差那么大,于是就会继续购买竞品,并告诉身边人,口碑一旦传开后,主体顾客也会大规模去尝试竞品并继续购买,原本的品牌护城河就会失效,之后即使原霸主选择降价顾客也拉不回来了。虽然我也小仓位持有卫龙,但我知道这招提价绝对是败招,如果不及时改正,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开始,你这依旧在这边自我安慰"卫龙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地位是比较高的",我认为是自我麻醉和对行业本质规律认知不深。您读过巴菲特,知道巴菲特津津乐道"品牌力",但是我也建议你研究下野蛮人kkr,理解下品牌力发挥条件的前提,思考下为何强如可口可乐都不敢贸然提价。当年kkr作为投资机构收购快消品企业后也是用迷信所谓品牌力,用提价来提升利润,短期确实做到了,但几年后企业营收快速蒸发·······

热门回复

也许只有某些面子挂钩的东西因为其本身带有了光环属性才能做到一定程度的价格正向反馈,绝大部分的产品并没有这个属性。我认为以前苹果手机可以这么讲,现在苹果手机都没有,为什么个人感觉苹果现在没了呢?这个我自己感觉最终还是产品本身的问题,手机终归还是工业规模生产品,以前的那么大的差异化现在变小了。所以真正有光环属性的还是那几样,在中国最突出的还是超高端白酒,其他的基本都没有。

老干妈不提价感觉这两年份额应该也是下滑的,这两年应该有不少竞品,快消品真不容易

理解得非常透彻。

说的很中肯,提价权有强弱之分,卫龙显然只有弱提价权。

强如奔驰宝马都得降价,更何况卫龙呢[狗头]

给经销商的折扣吗

分析的很不错,能不断提价的产品并不仅仅是其产品的功效,主要在于面子,在于人情世故,比如茅台,像辣条这类产品主要是消费者个人使用,消费者更追求性价比。

我觉得你在内含阿毛[菜狗]

长时段企业史研究非常重要,只根据几句简单的语录,不足以对行业本质有透彻认知

那也得终端市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