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奇点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回复:14喜欢:2
文章发布后,很多朋友就老是用“你看看唐朝模型为什么要这样用?你为什么偏离了唐朝模型?“这样的思路来讨论。3年后PE要自己结合市场认知去求解,不能一刀切,这明明就是一个很简单、很常见、一句话就懂的估值思路,我举例也仅仅是为了印证我前文关于有效市场/价值投资异同点的讨论,结果发出来后,大家争论的焦点反而变成了“是不是真懂唐朝”、“凭什么不固定25PE”,这真的是出乎了我当初的预料。

对于这种“预测未来时点利润→预测未来市值→未来市值折现→得到当前合理估值”的估值思路,大家可能一开始接触到的就是唐朝的“25PE×三年后净利润”的估值模型,所以心目中就产生了心理学上“铭记现象(imprining)”(小鸟孵出来后第一眼见到的动物,就认为一定是妈妈),就以为用这种估值就一定得是唐朝的做法,就一定要使用25PE一刀切,或者就一定是要“先估值后打折”,这是一种误解。其实如果大家是金融学专业系统地科班教育出来的,学习过《估值与定价》这些课程(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估值 难点、解决方案及相关案例》),就会知道唐朝只是一种对原估值模型省略和简化的做法,但他当初为什么要简化,他是给出了自己的理由的(比如判断盈利三大特征等)。我很尊重唐朝,对唐朝的简化模型的评判,并不是我要讨论的问题。

其实,这种估值思路是投资机构常见的估值模型,我以前在券商做卖方分析、内部定价时会用,很多私募机构现在也在用,只是这种估值体系写出来没有DCF高大上,又没有相对估值下的PE/PB/PS简单易懂,所以大家在卖方报告中见得很少。但机构投资者和买方报告内部交流时使用这种估值思路,是很普遍的。

而且据我所知,机构在正规使用“预测未来时点利润→预测未来市值→未来市值折现→得到当前合理估值”时,我本人是没见过有不考虑未来市场因素而直接使用一个固定25PE的(除非是晨会简短讨论时的拍脑袋)。像我们目前讨论的是一个一阶段(3年)的估值模型,那就肯定要给一个这一阶段终点(3年后)的市场估值PE(估值因子),而这个3年后的PE并不是简单参考过去10年历史估值中枢,而是需要结合多种定性分析的主观判断来推导,或者是再结合更复杂的两阶段DCF/DDM模型,用更加复杂的参数预测去测算出这个3年后PE。这种估值思路是科班出身的私募机构“正规军”(而不是散户大V晋级私募)的常见打法,只是因为雪球上这类机构比较少,而且由于合规和保密的原因他们很少分享, 所以大家没见过而已(比如雪球用户@投资聚义厅 ,他的文章中就提过自己类似的“3年打法模型”,有兴趣可以去他们公众号自己看)。

所以我只能说,这次的发文适合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操经验的投资者看,对新手由于可能涉及到刚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价投底层哲学的“破与立”,所以本文对新手是不友好的,请大家斟酌使用,最好跳过或者忽略,当然骂我我也能理解。

热门回复

价值陷阱指的是看似低估,pe很低,但是由于业绩大幅下降导致越跌pe反而越高,原来以为的价值不存在了。建材业绩稳健增长,不存在陷阱,只是市场给建材估值低。@生无所求1988

2021-10-06 21:05

终于等到一位专业选手了
[献花花]我相信你第一次在学校接触到这个模型,老师应该也不会教“3年后固定25PE不变”,“估值打N折”的,这种给定参数这只是一种模型的特定应用场景而已

2021-10-06 12:40

我觉得不是,因为中国建材未来的业绩增长,是一个比较确定的大概率事件(水泥行业的业绩恢复+三大新材料公司的业绩增长+资产减值逐年少提),有确定的业绩增长预期就不是价值陷阱。目前$中国建材(03323)$ 不确定的,只是港股市场对这种母公司持股型的平台公司的认知程度,机构究竟会不会按照正常公司那样估值,以及未来随着业绩增长,估值回归的时间和幅度究竟多大。

老唐的估值是有前提的,如果我们要讨论他的估值法的合理性,就要看在他的前提内是否合理。然后,我们也可以讨论前提本身。老唐估值法本质上在一定条件下是对DCF的简化。

看完你的文章,好像你主要是认为老唐的三大前提能适用的范围太有限?

感觉您说的挺有道理的。
按照我现在的理解,唐朝的这个25PE模型属于只有在特定条件下的公司是适用的,这个特定条件即他所说的几个前提。而你的方法可以说更具有普适性,可以适用于不符合那几大前提的公司。
就类似于牛顿经典力学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是适用的,但在不是宏观低速的情况下就不行了。
如果用老唐的方法,那就要找出符合几大前提的公司,才能使用他的方法。不能随便一家公司就盲目用他的方法。

赞同你的观点,尤其,格力根本不符合老唐三大前提的第三条啊,所以完全不适合拿来举例。

[赞成]

哈哈学校老师哪懂这些

2021-10-06 21:56

[献花花]

2021-10-06 20:17

终于等到一个专业选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