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到底藏了多少利润?(及不良处置研究)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71回复:74喜欢:302

$招商银行(SH600036)$ $兴业银行(SH601166)$ $平安银行(SZ000001)$

银行行业分析——银行业初印象

对银行几个核心问题的浅显理解——差异化,经济相关性,利率弹性,低估之谜(现阶段估值对应的预期不良率)

招商银行的优势拆解(零售、活期、私行)

写在前面:本文本想把枯燥的银行研究专门改得通俗点。结果才写完没两个月,刚刚发帖重新复核本文逻辑时发现真的是又长又绕,以后还是得更简单通俗点好,不然一年后的自己也看不下去了。

1

银行利润表

本文以招商银行作为研究样本。

要了解银行有哪些藏利润的途径之前,必须得先回到问题的根本,那就是利源分析(利润表分析)。

从银行利润表来看,一般来说,能做到调节利润的方式很多,主要集中在利息、手续费佣金、业务及管理费、信用减值损失这几大块。

而本文主要讨论银行独有的藏利润方式,因此在营收成本之间动手脚这类其他行业也常见的调节途径就不分析了,而业务及管理费这个科目我还研究不深,先不展开,研究重点就是围绕信用减值损失科目。

信用减值损失其实可以直接理解为资产减值损失,这个科目的大头是在贷款和垫款这一块,毕竟银行主营就是借贷业务(不过也要注意个别不以存贷业务为主的银行需要另外单独分析)。

那么贷款和垫款损失是怎么来的?我们需要去年报里找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里的明细。

贷款和垫款损失=本期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本期转回(贷款损失准备),按照下表数据显示,招行18年贷款和垫款损失=136198-76946=59252百万。

不过有些银行并没有披露得这么细,它们之间披露的本期计提口径就已经做了扣减本期转回的处理了。

因此,对银行利润能起到调节作用的关键就是在贷款损失准备这里(也就是常说的拨备),而影响拨备的还有不良贷款以及以此延伸出来的各类监管指标,如拨备率、拨贷比等。

拨备计提多少,取决于不良贷款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银行对不良的拨备计提比例。

2

不良贷款和拨备是调节的“好工具”

根据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银行可以参照以下比例按季计提专项准备:

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

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

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

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

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上下浮动20%,也就是说各家调节空间还是蛮大的,即使两家银行的不良贷款数额以及各类别不良的比例也相同,但如果它们对拨备的计提比例不同,计提出来的贷款损失准备也会差别较大(理论上可以有一倍的差距),所以说,拨备计提是银行调节利润的“好工具”。

除了拨备计提比例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可调节工具,那就是不良贷款的认定。

根据行业监管,贷款需要分为五类,但每类等级贷款的划分标准其实都比较模糊,给予了各银行较大的自我调节空间。

而每一类别的不良贷款(以及正常和关注类贷款)的拨备计提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各银行可以通过对贷款不良类型认定进行调整,再通过调整拨备计提比例,从而能够轻松地调节当期利润。

但是,银行也并不能想怎么调节不良和拨备就怎么,因为银监会还有相关限制的监管指标,比如最常见的拨备覆盖率以及拨贷比。

拨备覆盖率

我们一般提到的拨备覆盖率指的都是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余额/不良贷款余额。),银监会要求该指标不能低于150%。

所以如果某家银行一味地调少贷款损失,就会使得拨备率的分子减小,但分母由于调节难度较大,弹性较小,分母的降低程度会低于分子的程度,从而使得拨备率的值变小(不良认定标准虽然有调节空间,但空间并不大,也不可持续。而且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再怎么调节也都还是不良,调节弹性较小)。

当拨备率跌破150%的监管红线时,该银行不仅很难再调节利润了,甚至经营上也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拨贷比

拨贷比 = 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总额,银监会要求该指标不能低于2.5%。

与拨备覆盖率同理,会限制银行的调节,不过该指标从技术上会比拨备覆盖率更难应付一点,因为分母的贷款比不良大太多了。

从整个行业来看,目前对银行们调节利润最大的限制其实是拨备覆盖率,因为银行行业平均拨备率是比较接近监管红线的。

3

招商银行藏利润的蛛丝马迹观察分析

招商银行向来都保持着较高的拨备水平,到2018年其拨备率已经达到了358.18%,是监管标准150%的两倍有余了,因此投资者们普遍认为招行是在藏利润。

虽然我也认同招行以及大部分优质国有行都存在过利用拨备藏利润的情况,因

为这本来就是银行自己调节的权利和工具。

但我并不认同许多投资者,单单看拨备覆盖率的高低变化来判断当年银行藏利润的多少。因为拨备之所以影响利润,是因为每年的计提,而不是存量拨备。

也就是说,贷款损失准备科目中(拨备),只有本期计提(转回)会对当期利润进行影响,投资者如果要判断银行当年是否有故意加大拨备计提隐藏利润的话,要观察的是计提拨备值,而不是拨备覆盖率。

因此,我们对招行的计提拨备yoy以及净利润yoy进行对比,发现招商银行自从2012年后,两者的相关性非常低,并没呈现明显相关关系。

按照正常的逻辑,如果招行确实在利用拨备来藏利润的话,那应该是净利润表现差的年份少计提,净利润表现好的年份多计提,但招行的历史数据并不是如此。

我对该现象(拨备计提yoy与净利润yoy不存在明显相关性)发生的原因做了下面三点猜测:

1.想平滑利润,但参考系不是自身yoy,而是与行业间的差距;

2.根本不是为平滑利润,而是出于其他原因(经营上的,监管指标上的);

3.想平滑利润,藏利润,但是也会受到大环境影响,控制力没这么强;

个人认为猜想3是最具备说服力的。

猜想1论证

为了论证猜想1,我们借助多一个指标:招商银行-行业平均(净利润yoy),意思就是招行净利润增速与行业平均的差值。

结果数据做出来后,直接就否定了我的这个猜想,因为该指标与净利润yoy的相关性较高,波动规律几乎一致(说明招行是属于利润弹性较大的优质银行),也没与计提拨备yoy体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因此,猜想1估计是错误的。

猜想2论证

猜想2比较难证实证伪,属于典型的不好研究的问题,因为其主语范围比较广(其他原因意味着无穷种可能)。

我基本只能证伪招行计提yoy与净利润yoy没呈现相关性不是因为监管指标引起的,因为招行无论是哪一类监管指标,都是大幅超出银监会要求的,没有刻意去调节的理由。

此外,其他原因我就无能为力了,只能说存在某些可能,但我们也不知道,也很难追究。

猜想3论证

猜想3意思是指,招行有藏利润这个心,但并不是这么随心所欲(或者说能力没强到真的可以随时藏和放)。

通过下图可以看到,招行的净利润yoy与拨备率呈现了明显的正相关,说明招行确实是在利润表现较差的年份,“释放”拨备,在利润表现较好的年份,“收紧”拨备。

但是再对比计提yoy和拨备率却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从图中三个画圈的地方我们看到,计提拨备yoy与拨备率是反向的,也就是说,拨备率上升并不仅仅是因为加大计提拨备力度,拨备率下滑也不仅是因为减少计提拨备力度(否则计提拨备yoy与拨备率会呈现明显相关性)。

为何会这样呢,计提拨备力度加大,拨备率却在下滑?

其实这就是最最正常的现象,这说明经济不好,银行行业不景气,导致不良增多,计提的拨备自然需要增多,拨备覆盖率也由于分母的不良增速较快而出现了下滑。

因此,我才在前文提到,招行即使存在藏利润的现象,但也并不是这么轻松的,还得在大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才能更好操作。各位投资者也不能每次看到拨备率增大,就一味说银行在藏利润,最好还是拆解指标,找到变化来源。

就比如2018年招商银行拨备大幅增加,许多网友的解读就单纯认为是18年在加大藏利润力度。

但我认为并不能直接解读为藏利润,因为招行18年的计提拨备并没增多(虽然本期计提大幅增加,但可能是因为口径变化导致的,因为本期转回也大幅增加,但净计提没怎么变化)。

拨备覆盖率大幅增长,计提及贷款损失准备却没大幅增长,那原因就是分母减少了(不良贷款)。

通过财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招行不良下降的主因并不是核销加大,根据招行历史核销经验来看,招行的核销节奏基本与宏观经济一致。也就是经济好时少核销,经济不好是加大核销。

因此我猜测更可能是经济好转导致不良下降了,这点从几家银行18年逾期/不良比的改善也可以看得出来。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招行存在藏利润的现象和行为,毕竟招行的拨备率明显高于监管要求,即使不是18年藏的,也是历史积累起来的,更何况银行自身可以调节不良这类数据的暴露时点,也完全可以做到短期内平滑每年需要计提的拨备。

因此我们只能说,招商银行确实存在着藏利润的情况,但是投资者不能单纯依靠拨备率变化去判断招行每年藏利润的多少。

PS:股东大会管理层关于藏利润的说法(by网友)

问:招行这几年的贷款减值准备计提金额都比较大,这么大的贷款减值准备是不是会影响利润表现?2017年一季度的不良核销非常小,我们是不是有主动控制不良率的诉求?当然我认为招行是在藏利润,把不良率主动没有放在1.76以下去执行较低的监管标准,这个问题是否能够回答一下?

答:拨备大概每年在600多亿左右,包括今年我们的预算还是有不少问题,主要还是基于对中国经济的基本判断。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是“L”形的大趋势,左边是不是到底了,我们也认为基本上是到底了,问题是这条横边中,我们一直认为它是会不断波动的,不具备向上反弹的基础。任何商业银行都应该把风险放在第一位,长期来看,如果中国经济真是到了反弹的时候,就如你说的我们这些拨备其实都是利润,所以你现在拿一点红,拿一点税交掉,还是从长远来看更好地发展,你作为投资者一定是从长远来看,所以希望你能理解,我也想把利润拿起来,多漂亮,两位数,ROE多高,我们关键看有没有持续性。所以,如果你长期持有招商银行,该是你的钱一定是你的钱

4

招商银行真实利润增速

要了解招行的真实利润,首先就是需要把其他要素口径调整一致,本文这里主要考虑拨备的影响,尚且不考虑对不良认定标准不同带来的影响

我将拨备口径进行两种方式调整:

方式1:统一150%的拨备覆盖率标准。即每年的拨备率都按150%去计算,多计提的拨备加回到利润里去。

方式2:每年的拨备覆盖率都按照现实中上一年的拨备水平。

根据这两个调整后的拨备率口径,再计算出相应口径下的净利润yoy增速,具体如下图。

可以发现,招行如果不考虑拨备调节的影响,其实际利润yoy波动会明显大于财报中披露的,且招行近两年的真实业绩增速其实非常高,充分反映了银行业在15,16年就已复苏,且招行强大的竞争力。

5

招行藏的是利润还是隐藏的不良?

了解完银行藏利润的路径、招行藏利润的部分证据以及招行的真实利润水平之后,我在研究我国不良剥离历史时(后文会细讲),却发现了一个不那么支撑我上文观点的数据,那就是核销。

核销作为不良资产出表最重要的一种方式,被各大银行广泛运用,其自主操作性也非常大。

2018 年招商银行共处置不良贷款 390.64 亿元,其中,常规核销 202.02 亿元,清收 110.72 亿元,不良资产证券化 43.34 亿元,折价转让 13.49 亿元,通过重组、上迁、抵债、减免等其他方式处置 21.07 亿元。

可见核销也是招行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方式。

但我们知道,核销一旦发生,就相当于银行认了这笔亏损(核销转回除外)。

招行如果通过大幅计提拨备来隐藏利润,那这些拨备最终去向应该是转回或者变为拨备储备,即留给未来使用(未来少计提,靠曾经多计提的拨备就足够满足监管要求),而不应该是被大量核销掉。

一开始研究这个细分课题的时候,我还是采取自己以往更高效的方法(偷懒法),去网上查别人做好的现成数据,结果发现有一位前辈@价值趋势技术派也有研究该课题他结论是招行核销力度太大,说明招行没在藏利润,而是其不良确实压力较大,都拿去核销了。

在我差点认同这位前辈的数据时,我还是让实习生帮忙统计了下数据,结果发现结论似乎正好相反。

虽然招行历史核销金额确实非常大,但是我进行横向对比后发现,招行过去十年,累积核销的金额仅占累积净计提拨备的46.31%,而建行是32.88%,工行是54.02%,宁波是40.63%,平银是96.63%。

因此,招行这个核销水平跟其他几大优质行是差不多的,并且跟平安银行这类历史包袱较重的银行比起来,核销水平已经算很低了,所以招行的核销并没有什么异常,也不存在说不良压力较大的问题。

此外,我们看看招行贷款损失减值准备变动表。

2018年起,招行及其他几大行开始采用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在最新的准则下,逾期30天以上的资产一般需要被划入第二阶段,需要增加拨备计提;逾期90天以上的部分贷款(有客观证据表明减值发生),则被划入第三阶段。

三阶段分类标准和具体细节如下图:

根据损失准备的确认标准可以知道,在采用新准则后,银行的拨备会变得更客观(不过依旧还有很大调节空间)。

因此对于新准则前,拨备认定较为宽松的银行来说。三阶段模型将会使得拨备认定更为客观严格,大多数银行都需在采取新准则后进行补提拨备,尤其是阶段三的余额会普遍出现提升(因为阶段三的认定标准相对最为严格,需要有客观证据)。

查看招行2018年年报的贷款减值准备变动表中三阶段的余额变化,发现18年招行的阶段三余额发生了减少,说明了其不良的质量在发生改善,这点从招行18年不良下降也可以佐证。

5

不良

不良贷款的归属:

上文在分析招商到底藏了多少利润中,其实对于不良贷款的处置一直没有展开细说,但其实这一块对于理解银行许多经验行为来说却是比较重要的,因此后面这部分就专门对不良的处置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和思考,当做前文的知识补充。

一般来说,银行的不良贷款有五大去向:转让、清收、核销,还有上调和重组,下面着重讲讲核销。

转让:

主要是将不良贷款打包卖给资产管理公司(AMC),有投资者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这些“垃圾资产”也会有公司要。其实道理很简单,各取所需罢了,即使是不良资产,其实多多少少还是有收回来的可能性,只不过去处置这些不良资产是需要点精力和技术的,更重要的是,还会花不少时间。而银行是对资金需求很大的企业,有些时候宁愿要流动性而放弃潜在溢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能在法拍房上抢到便宜货的原因),所以有时就干脆把这些不良资产卖给专业玩家。

清收:

说通俗点就是催债,能拿到多少是多少,方式一般有处置抵债资产、对企业破产清算、找第三方担保人还款等。

上调:

就是不良贷款升级了,所需要计提的损失准备金减少,所以需要转回。

重组:

就是把贷款进行重组变更(调整条款),类似于帮助借款人度过难关。具体方式有贷款展期、借新还旧、还旧借新、减免或全减利息罚息、减免部分本金、债转股、以物抵贷、追加担保品、重新规定还款方式及每次还款金额等。

核销:

核销其实就是认亏,直接把这笔资产剥离报表,并且如果该笔不良贷款此前已经充分计提损失的话,那核销对当期利润的影响将会非常小,并且核销的标准以及时间都取决于银行自身,因此调节空间很大(所以这个角度来说,核销是调节利润的关键工具)。

注意:核销是核销拨备(贷款减值准备准备),但是核销拨备的同时,也要对不良资产进行同额核销(比如核销100亿拨备同时也得核销100亿不良)。

因此敏感的朋友应该已经发行了,核销虽然会使得不良率下降,但也是以消耗资金池为代价的。资金池这个是行业内的说法,其实就是资产减值准备。

消耗这个资金池对银行有什么影响呢?举个最容易理解的例子,资金池的消耗的其中一个影响就在于监管要求。

银行业有拨贷比(>2.5%)以及拨备覆盖率的要求(>150%),如果资金池被消耗得太多,那么拨备覆盖率的分子数值变小(一般来说,银行大部分资产就是贷款),会加大银行的拨备指标压力(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总额)。

此外,银行的核销自主性其实很大,且近年来监管部门也有意继续放宽银行核销的自主权。

自2005年财政部取消不良贷款核销的逐笔审批政策,将核销自主权下放至商业银行后,《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也已修订多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核销自主权不断扩大,核销条件进一步放宽,这对我国商业银行快速处置不良资产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2014年把针对中小企业和涉农贷款的自主核销单户规模由500万元提升至1000万元。

核销的利弊(核销对于利润影响的常见误解)

核销的弊:消耗“资金池”,带来监管指标压力(间接影响利润);

银行把不良资产核销出表后就没有了考核压力,银行人员可能就不再管这些资产了,损失了部分可回收价值(可能会遗漏了有些具备清收、转回潜力的不良);

核销的利:降低不良率。

降低不良贷款的意义是很大的,除了不良率好看这么肤浅的好处之外,还能给银行的拨备减缓压力,尤其是是在经济不景气时,往往银行不良开始暴露,银行扩张阻力较大,核销则可以减缓这部分压力,让银行重新获得贷款生机(二十一世纪初,我国银行就是通过这类不良资产剥离的方式,获得了再扩张和再经营的空间,这部分后面再展开)。

另外,在一定情况下,核销能够间接给银行带来利润调节空间。

核销并不能对净利润带来直接影响,但有间接影响路径,而核销能够间接增厚利润的前提是拨备覆盖率及拨贷比指标还有下调空间,所以各位要理智辨别网上某些不完全正确的观点(常在网上看到说核销会给利润带来积极影响,但这是不完整的阐述)。

核销,给拨备覆盖率带来增厚,给拨贷比带来耗损!

原理很简单,其实就是个数学分数问题:3/4>2/3;4/3<3/2。看得懂的就可以直接忽略跳过下面的例子。

例:假设某银行,贷款2.4万亿,不良400亿,拨备600亿,拨备覆盖率是150%,拨贷比2.5%。如果核销100亿,拨备覆盖率升为167%,拨贷比降为2.09%。

假设该行维持拨备覆盖率不变(150%),且没有新增不良迁徙,则该银行核销完100亿后可以释放利润50亿(500-300%150%=50亿)。

若维持原有拨贷比2.5%,则需要计提拨备97.5亿(2.39万亿*2.5%-500=97.5亿),减少利润97.5亿。

最终经过核销后,如果该银行在保持原有监管指标水平下,反而会减少净利润47.5亿。

因此,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核销并不一定能给利润表带来积极影响,如果一家银行的监管指标压力较大,则可能核销完后,反而会侵蚀利润。

6

为什么我认为不良剥离有助于行业发展

在我粗略的宏观经济认知框架里面,央行“放水”以及银行不良资产剥离一直是非常正确且有效的选择(当然不是指无限度的放水和剥离)。具体逻辑我就不展开了,我不专业也没做特别的研究,分析起来没意义。

我们这里主要通过回顾我国银行业的几次不良资产剥离历史,来了解为什么不良剥离有助于行业发展(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研究下日本的银行历史,日本政府当年就因为没即使帮助银行进行不良剥离和资产注入,才会在经济崩盘时无计可施)。

不良对银行发展造成阻碍:首先这里简单提一下,为什么不良会阻碍银行发展,理解这个就理解为什么不良剥离有助于行业发展了。

举一条最简单的逻辑线,不良资产会侵蚀资本,使得银行面临监管上的资本压力,从而抑制自身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和发展。

不良之所以会侵蚀资本,是因为银行的不良资产是需要计提资产损失准备的,损失准备会消耗资产(和利润),使得银行总体净资产变少,核心一级资本也会随之减少。

此外,由于超额拨备是计入二级资本的,而超额拨备大致等于拨备-不良,如果不良数额太大,也会使得超额拨备减少,对二级资本造成损耗。

当然,不良带来银行资本的压力以及经营上的压力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和作用路径,不限于上面这两种。

不良剥离历史

第一次不良剥离——1999年

背景:据《国有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调整因素和严重程度:1994-2004》中的测算:1998 年商业银行不良率为35%,1999年为39%;

建行作为当年四大行中资产质量最好的银行,1999年建行按五级分类的不良资产为4500多亿,不良率36.41%。其中可疑与损失类有3000多亿,占65%。

方式:国家将四大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近1.4万亿元不良资产剥离至四家AMC,采取的是账面价值收购方式。对价包括四大AMC向对应银行定向发行的 8200亿元债券(十年期,股息 2.25%),以及,央行向银行借出的 5739 亿元再贷款。

效果:1999年建行剥离2760亿不良资产,不良率降为20.27%.

第二次不良剥离——2004年,我国银行业进行了进行了第二次不良资产剥离

背景:为了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为了符合上市条件,增加对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的吸引力);

2003年底,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17.9%;

方式:国家将中行、建行工行等商业银行的0.8 万亿不良资产剥离给了央行以及AMC公司;

中行、建行按账面价值的 50%出售,工行按 账面价值出售,相较于第一次剥离对价来说,已经更加市场化了;

效果:建行不良率从03年的9.12%,降至04年的3.92%(由于当时的行业数据不全,直接用当时资产质量最好银行之一——建设银行,作为参考)

第三次不良剥离——2005年

背景:是04年那次剥离的后续动作,也可以直接把04,05年这两次剥离动作视为同一事件;

方式:国家将中行、建行工行等商业银行的1.06 万亿不良资产剥离给财政部、央行以及共管基金;

本次剥离没再直接转让给 AMC,而是转让给财政部,获得一笔“应收财政部款项”,并成立一个以清收 该不良资产包为主要目的的基金,称为“共管基金”,存续期 15 年。

效果:见下图,是04,05年两次不良资产剥离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率的变化。

总的来说,我国此前采取的不良资产剥离手段,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卖给四大AMC(背后是财政部背书),对价是相应的现金、债券以及央票(不少是账面值交易的,也就是说亏损是财政部吃的)。

2、直接转让给财政部,获得“应收财政部款项”(其实就是财政部拿本应在未来收取银行的股利税收等资金,去当做不良的交易对价,本质上是一种减税、补贴行为)。

除了不良资产剥离之外,我国政府对银行业进行的政策性扶持方式还有注资以及核销这两种方式。

财政部及汇金分别在1998年以及2003年向四大行注资了2700亿元和760亿美元。

四大行在2003年底也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核销,金额也达到1719亿。

在经过1998~2005这几年的政策性扶持后,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情况也完成了蜕变,不良率从接近40%降至10%左右,是我国银行在过去十多年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ice_招行谷子地 @邢台草帽 @老凯李 @知常容 @加班的会计@那一水的鱼 @静林 @否极泰董宝珍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茅台20202019-08-23 08:51

目前部分城商行、农商行真实不良率重攀30%高峰,甚至更高。但是监管默许情况下,通过一些列手段掩盖了。
为什么这么多城商行急着上市?根本原因就是缺钱,赶紧募集资金,好核销。一些区域性金融机构,实际风险很高的。

恰是百年风华2019-06-19 22:30

招行

沙漠浪子lyt2019-05-16 21:22

600036

不动如山S2019-05-15 01:51

好文章收了

Lcpr2019-05-14 16:23

嗯,未来谁最好没法说,对于银行业来说招行和兴业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吧,能有那么多粉也说明这两家的特色,说不定未来两者都会发展很好。

价值趋势技术派2019-05-14 16:12

我本来只是要证明招商不是大家认为的那么好。结果也证明了。
至于究竟谁最好,这不容易证明。

Lcpr2019-05-14 16:06

如果说按核销的话,兴业近几年的期内核销力度也完全不低啊,而且从2014年起不良余额也一直走新高、

价值趋势技术派2019-05-14 15:27

几个大行里目前我比较认同兴业

Lcpr2019-05-14 12:43

所以,你认为什么银行的资产质量好?

茅台永远都是神2019-05-14 09:10

看这架势,招商银行要破30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