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理解了渠道,才能理解消费品企业投资

发布于: Android转发:259回复:154喜欢:630

消费品公司的商业模式,最核心的就是两类:产品驱动和渠道驱动,而格力是一个标准的渠道驱动而非产品驱动的企业。

你在苏宁易购门店看不出格力卖得有多好,因为它在全国有3万家专卖店,平均每个县(区)10多家,只卖一个格力,而且主要是空调。而美的卖的东西除了冰箱洗衣机空调还有各种小家电,完全离不开家电卖场、商超这些KA渠道。

美的和渠道是松散的合作关系,格力与专卖店的关系,就像老板与员工。美的是请渠道帮助把产品卖给几亿消费者,而格力是把空调卖给几万专卖店,这就是它们商业模式上的不同。

老板控制员工的方法是低薪高提成和更高的年终奖,而格力控制经销商的方法就是“返利”——18年的销售返点,到19年才会陆续给经销商,还怕你不卖力卖空调?

开格力专卖店规模都不大,经营者都是小老板,用这么多来辛辛苦苦节省下来的钱开了一家小店,格力就成了他们的衣食父母。

如果你还是想象不出这种模式的优势,你可以用传销帮助理解——业务员们要自己把货全部吃进,自然骗天骗地也要发展下线,把货再卖给他。

空调是受房地产周期影响比较大的行业,但格力可以通过各地销售公司,可以把几万专卖店作为库存的“蓄水池”,平抑了周期波动,所以格力在空调销售上的周期性小于其他对手。

管理这3万家专卖店的格力区域销售公司同时又是格力的二股东,利益完全捆绑。

空调是大家电中价格战打得最少的子类目,因为“友商们”都知道格力有几万家专卖店一起扛着亏损,打几年都不怕,格力不主动打“价格战”,大家已经“阿弥陀佛”了。

营销渠道是消费品行业和制造业最本质的不同,制造业一般只面对几个大客户,议价能力是很弱的。Apple去年销售不好,导致15/16年A股风光无限的苹果产业链的企业几乎全军覆没。

而消费品公司因为下游是几百万上千万消费者,对价格的控制力很强,消费品行业最容易创新的地方也在于如何控制经销商。

格力的商业模式胜在“简单”,难的是对经销商的“高度控制”,想一想,如果一家公司有几万名员工,又分散在全国几乎所有的市县区,这种管理难度可能只有董明珠才能做到。

格力和OPPO、Vivo本质上是同一类商业模式,核心是“极佳的产品体验”和“高毛利控制海量终端”,所以董明珠想做手机是有道理的,如果早几年介入,也一定是有机会的。

理解了渠道,你才能理解格力,买格力本质就是赌董小姐对渠道的控制力。

在我看来类似的消费品企业可以闭着眼睛买,不是因为它能涨多高,而是跌不深,就算跌下去很快又能爬起来——这是最能体现消费股投资优势的地方。

死不了的消费品行业

食品行业有很多老品牌都是老国企,比如发展不错的伊利恒顺醋业广州酒家涪陵榨菜,以及遇到困难的光明、梅林、三元,等等,还有大部分的白酒企业,真正实现改制的不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就是一部轻工业国企退出的历史,但为什么偏偏在食品行业留下了那么多的国企呢?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问法:国企有很多体制的问题,在技术门槛不高、竞争又激励的行业,但为什么它们偏偏在食品行业很容易混下去呢?

举一个极端一点的例子——酒鬼酒

老一辈的人都有印象,酒鬼酒是一个曾经卖得比茅台更贵的品牌。结果上市后,发生一系列股权争夺事件,最后,4.4亿资金被大股东偷偷转移,董事长失踪,而当年的营收才2亿。

后来资产重组,中粮入驻,结果又曝出塑化剂事件。

A股凡是曾被大股东掏空过一次的,如果是制造业公司,而且主业没有资产重组的话,没有任何一家可以活下来。

可酒鬼酒上市的二十年,就没有一天安安心心地搞经营。讽刺的是,酒鬼酒还活得好好的,投资者虽没有赚什么钱,但也不会像乐视一样血本无归,说不定中粮还能让它重拾历史辉煌。

这就是“如果所有的工厂一把火烧光了,第二天再建一个可口可乐” 的现实版,只要酒鬼酒的酒窖还在,再多的腐败份子也亏不光。

就因为它是品牌白酒,它有一群最基本最忠实的消费者,每次到了谷底,都会被这些“基本盘”扶起来。而制造业的客户,才不会在你落难时向你伸出援手呢。

这就是品牌消费品,特别是食品行业的特点,因为味觉是从小植根于在你大脑记忆中的东西,不管伊利蒙牛市占率有多高,上海人就是喜欢光明、广东人就是喝燕塘,北京人就要喝三元。东北人喝不惯洋河,江苏人也不喜欢五粮液

消费粘性好的产品,渠道做得烂一点,问题也不大,典型的如高端品牌白酒,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等,因为国企和地方政府复杂的利益关系,导致公司对渠道的控制力一直很弱。

而消费偏好不如白酒的其他消费品行业,则很容易出现“困境反转”的公司,并不是这些公司管理者水平高,而是因为这群最基础的消费群体,跌到这个基本盘之后,再烂的公司最多也就是不增长而已。一旦出了个小爆款,由于之前的基数小了,股价就很容易上去。

洋河是怎么跑到老三的位置上的

洋河是八大名酒之一,曾经一度濒临倒闭,世纪之初改制后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营收和利润直逼五粮液,稳居行业老三。

洋河前几年卖得火的时候,产量不够,要跟五粮液买基酒。按理说,同样的酒,不可能挂五粮液的牌子没有挂洋河的牌子好卖,无非是渠道销售能力更强。

一般的商业分析都将洋河的成功归因于“蓝色经典”系列高端产品的成功,其实以洋河的技术,做好高端白酒并不是什么问题,真正的难点在于高端浓香型白酒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如何同时做好“中低端酒的跑量”和“高端酒的提价”,实现产销平衡和利润最大化。

根据最新的投资者沟通记录,洋河产品系列中,500元以上的梦之蓝和200元以下的海之蓝,营收差不多,分别占30%以上,也就是说,洋河从中端、次高端到高端白酒,营收分布得很平均,每一个价格带都有一个主力产品,形成中低端酒跑量,高端创造利润的稳健格局。

低端白酒靠营销,而洋河的致命武器就是通过“深度分销”对销售渠道的控制力。

一般的白酒企业其实是把酒卖给经销商,然后要求经销商按规定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就是“经销商主导、厂商配合”的传统模式,茅台、五粮液都是如此。

但经销商有自己的利益,强势白酒品牌的经销商又在地方上很有后台(茅台集团干脆自己跳出来经销),常常会出现“窜货”“随意提降价”等破坏品牌和整体销售的行为。

而洋河从推出“蓝色经典”系列开始,就是“厂商主导,经销商配合”的“1+1”模式。

洋河的“中低端跑量”就是利用渠道的控制力,把销售任务一层一层的分解到每一个二批商,从而实现营收的增长。

而“中高端提价”的困难在于,提价常常会影响终端的销售,最终影响渠道的利润和返点。而且提价不同的区域分步进行,往往又会引起严重的窜货行为。

能否顺利实现提价,也是体现了对终端的控制能力。而洋河正是通过十年来一次次的提价,把产品价格带渐渐拉开,挺进到高端酒的领域。

洋河的渠道销售力,江湖上流传着很多故事。

07年的时候,某个经销商经理在外开会,听到业务员打电话报喜,说有客户买了50万的酒,经理大惊失色,让业务员赶紧退款,一次性要这么大的量,有“窜货”的可能,万一让洋河知道了,罚款起步价100万。

大家都知道这个深度模式好,但学不来,因为它的前提是人海战术,洋河三分之一的员工是销售人员,控制着4万地面销售员,直接管理1万经销商,年报的原话是“中国白酒行业最强大的营销网络平台,人员最多、理念最新、执行力最强的营销团队,已经渗透到全国各个地级县市”。

相比之下,五粮液、茅台销售人员仅占员工数3%,根本不可能对渠道进行深度管理。

有人说,销售人员又不需要高学历,招几千个人有什么困难的?

要讲清楚这一点,就要引入渠道管理最牛的企业——海天味业

格力全国有3万家专卖店,平均每个县10家,而海天全国的一级批发商3千多家,二级分销商1.6万家,直控终端50万家。

一般来说,销售渠道不算“护城河”,但当你的竞争对手想要复制这一个渠道的成本高到一定程度后,渠道就成了“护城河”。

建成这样的一个网络有多难呢?

首先,招商需要时间的,假设谈成一个经销商需要一个业务员谈三个月,那就算父把海天的2000个销售员一起挖来,1.6万的经销点也要2年。

其次、招商还不是最难的,难的是留存率。

我最近看“梦百合”的资料,其中批露是“三年千店”的开店计划中提到,上年未有191家门店,18年新开121家,可又关闭了73家,年底为239家。

想要复制这1万家稳定的经销商,你可能要有10万个去淘汰,没有五年时间是不可能的,而且,这期间会产生巨大的财务压力。

再次,像格力这样的店,一个街道有一家占据黄金位置县城经营多年的空调专卖店,那别的品牌店这此区域就很难再立足了。

最后,还有一个高难度的“扁平化”管理。

近2000名销售人员,控制1.6万二批商和50万终端,可谓极度扁平化。扁平化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加大了管理难度。

一个巨型销售网络的管理难度,可以用娃哈哈进军白酒业失败的案例说明。娃哈哈是深度分销的鼻祖,其遍布全国的分销网络和渠道控制力,只在海天之上——宗庆后的本意是利用原有渠道,强推白酒业务,配合巨量广告资源,拓展新的品类。

而最终失败的原因是销售团队和经销商缺乏白酒的经验,之前快消品的管理手段无法适应白酒行业。

有人问我,如何判断一家公司的渠道力,指标很多,但销售终端数量越多,营销费用控制得越合理,说明渠道控制力越强,最终会体现在ROE上。

对于白酒这种有一定周期性的商品,渠道最大的作用是平滑销售收入利润的波动,最近五年周期内,洋河的ROE一直稳定在25%左右,而五粮液、茅台都有上下50%的波动。

一家公司的ROE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一个公式:ROE=营业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渠道强势的,往往呈现出很高的资产周转率,意思是用同样的资产规模和相同的时间内,通过加快销售速度,回笼更多的营收。

极度分散的海量经销商,让海天可以采用同一区域双经销商的竞争制,用预收账款无息占用下游的资金(导致资产负债高),又不增加费用(导致净利率高)。

投资,贵在简单

渠道管理驱动的公司,往往呈现典型的白马特征,其业绩可以持续多年的稳定增长。

这一类公司有可能常年被市场低估,因为“渠道驱动模式”是一种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不属于巴菲特“护城河”理论框架,而且“渠道驱动”更适合布局三四五线城市,产品很容易被普通散户看不起。

在消费品这种不太需要研发的行业,管理能力对股价长远的影响,是要超过产品力的。

当然,如果一家公司,能够拥有极强的渠道控制力和产品的消费偏好的话,如白酒中的洋河、调味品中的海天(格力在消费偏好上还差点味道),管理体系一旦形成,基本上可以放心长期持有。

景泉Value

来源 | 思想钢印(ID:sxgy9999)

全部讨论

产品力是基础,品牌力才是核心,渠道力是一个重要的助推因素,但并非特别关键的因素,而产品力是品牌力的根基,渠道力好则可以提升强化品牌力,当然,品牌力还包括其它很多内容,包括客户口碑、社会及市场形象、产品品质、稀缺性、。。。等等。

我在雪球上看到为数不多能深刻认识中国市场里渠道价值的文章

2019-10-06 10:25

写得太好了,格力库存不是报表的200亿,而是报表加渠道的一千亿

2019-10-06 12:35

产品力是根本,没有赚钱的好产品长期是拢不住那么多经销商的!

2019-10-06 13:22

深感认同,面向消费者的行业,核心是品牌力+渠道力,品牌力决定什么样的消费者回来买单,渠道力决定有多少消费者来买单。

2019-10-09 14:27

产品力才是可持续的竞争力,是基础,渠道通过促进产品流通加快形成品牌力,在此过程中,厂商和渠道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好的分配机制会激励利益联盟的快速发展,并进一步提升品牌力。在这一关系中,谁带来利益谁就掌握话语权。格力显然是通过过硬的产品力和独特的利益分配机制才形成如今巨大的品牌力,两者缺一不可,但主次有别。对于有差异化体验的消费品最终是靠产品力说话的,但想要更进一步,能否掌控渠道是一个关键。

我再举一个例子,家用电器中的公牛。公牛只做一个小小的插座,但渠道渗透到了全国五六线的乡镇和村,任何竞争对手都难以抗衡啊。

2019-10-06 15:39

不管伊利蒙牛市占率有多高,上海人就是喜欢光明、广东人就是喝燕塘,北京人就要喝三元。东北人喝不惯洋河,江苏人也不喜欢五粮液。

2019-10-06 13:44

其实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绝味鸭脖和周黑鸭哪个好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周黑鸭逐渐衰落,因为周黑鸭直营渠道扩张太慢,渠道少。

2019-10-06 10:05

格力不是产品驱动?简直是一个笑话。好空调格力造!格力品牌几乎成为好空调的代言,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定位是根深蒂固的。好好读一读定位一书吧